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2024-04-20

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共8篇)

篇1: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那么,我党为什么要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呢?众所周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也越来越丰满。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我们来举一个案例:刘迎霞违法收购案留下深刻的法治警示。“最美政协委员”刘迎霞非法收购齐齐哈尔自来水公司,十年来造成大量负面社会效果,这一改革残局留下深刻的法治警示。警示一:不受制约的权力将肆意践踏法律。孔凡荣介绍,支持刘迎霞的政府官员以权

压法不断升级。由于职工和部分中层干部不同意刘迎霞收购企业,不少人受到打击报复。警示二:没有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就谈不上法治政府。有群众指出,这次改革过程多次违反了政府依法行政原则,甚至多有违反《公司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条例等行为。警示三:不依法行政难保市场经济运行。这次改革留下的后遗症,不仅涉及国有资产处置、职工就业、居民饮水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齐齐哈尔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一些地方政府错误理解了市场化的内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被政府主导。这件事的警示意义,还在于“法无授权不可为”。

在时局的要求下,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并逐步实行。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显而易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因为宪法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也是公民权利的最重要法律保障。只有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公民权利至上的宪法原则,实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公民权利即民权至重。按照现代社会的人民主权原则,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各级官吏,都是平等的公民,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政治的实质内容,公民权力是国家政治的根本。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本源,也是一切活动或行为的价值或意义的本源,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构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执政要以人民的意愿为信号,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创造创新能力,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使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体现为一个人的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的过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条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防线,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四者缺一不可。

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所谓“有法可依”,是指要制定反映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的、确认和保护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和方性法规,等等。这样才能使得社会主义社会中重要的和基本的社会关系,具有法律化、制度化的性质;也才能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取得全体公民一体遵守的法律效力,以便使人们在这些领域有章可循。

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如何理解其内涵,落实其要求,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保障机制,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只

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谈得上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才能够保障行政机关有法可依,严格依照法律办事。也只有健全各项监督和保障机制,才能防止行政机关自立“章法”、违法行政、滥用权力。可以说,我国宪法和法律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无论是权力机关的立法和监督活动,还是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体制,抑或是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机制,都对保障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也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不断努力,尽快完善各项监督和保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在日新月异的改革时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义,折射出社会和谐发展对法治的更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面对新形势的郑重宣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人民的期待为导向,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把法治精神融入规范社会行为的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法治中国打牢群众基础,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澎湃动力。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角逐日趋激烈;当代中国,完备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任务愈发紧迫。中国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深刻变革。越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力,让深刻变革中的我国社会既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战国时代的“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绵延数千年的法治实践,推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不断砥砺前行。我们坚信,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幅绘制中国迈上法治新境界的宏伟蓝图即将展开。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在现代化征程上拓展更加广阔的法治天空,让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振翅高飞。

篇2: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十九大学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思考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7年10月18日,举世关注、万众期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意味着我们中国即将迎来一个新纪元,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可以说学习十九大获益匪浅,在此仅就一点浅谈如下。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国家行驶在平稳发展轨道上的润滑油,也是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助力剂。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国家亟需呼唤法治的完善实施,为改革保驾护航。只有以法治为准绳、以法治为抓手,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牢固,党的壮大发展才会更坚实,党的领导指引才会更有力。唱响“法治”主旋律,推进法治新步伐,传播中国最强音,让这股正能量谱写依法治国的新蓝图。

德治先行,共建法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建设法治国家,既要有庄重威严的法律,更要有春风化雨的道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沿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促进改革,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凝聚共识,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准则检视行为,则法治信念必将深入人心,法治风气必将弥漫社会,为依法治国树立正确价值引领凝聚不竭的精神动力。

科学立法,共推法治。“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提高立法质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精神、反映发展变化、得到群众拥护,发挥推进改革的重要法治力量。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法治的时效性和完善性都面临着时刻的挑战。为保证凡事都有法可依,凡事都有章可循,凡事都于法有据,就要步步为营,紧随深化改革的步伐;就要精益求精,上至国家方针策略,下至百姓民生;就要深思谨慎,严守科学程序,多层分析,多方论证,多级评估,使立法切实科学有效,经得住检验,才能保得住权益,维护住正义,把持住公平。

给力民众,共行法治。“上下同欲者胜”。法治只有得民心,顺民意,坚固民众基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法治才能成为人民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这就要求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把耳朵“竖”到群众之中,把“听力空间”扩展到各个领域,耳听八方广纳群言。听得进群众的声音,记得住群众的意愿,保护好群众的权利,“接地气”才能暖民心,才能汇聚力量,形成人人学法懂法、人人守法护法的氛围,才能为法治中国建立最牢固的基石。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尚未在公众视野中淡去,武汉江汉区史蒂芬森万科城幼儿园被曝出虐童,而最近红绿蓝幼儿园又被爆虐童。这一幕幕触目惊心,其中固然存在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不过还是存在一定的法律短板。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些人丧尽天良,让祖国的花朵未开先衰,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可是违法乱纪的现象和行为还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国家、我们党进一步完善法律,将法治严行到底。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文明和谐;只有这样,我们人民才会生活幸福,存在问题不可怕,我们党一直具有自省得习惯与能力,我相信在我们党、我们国家的领导下,我们会越来越好、我们社会主义的目标也会早日实现!

以上是我仅就法律方面的几点思考,存在的不足或者出入还望批评指正。我以后还会继续积极关注国家、关注党的时政与理论,保持思想上与党俱进,争取组织未入党思想先入党、密切联系党组织,还望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汇报人:

篇3: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1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法家的产生最早可溯至春秋末期,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管仲、子产和邓析。 经由战国时期的发展, 李悝编撰了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法典———《法经》。 其后,商鞅又将《法经》引入秦国,并以之为立法蓝本制定了秦国据以兴旺发达的法律。自此法家思想开始走向体系化,并最终作为一个独立派别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派别的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法治内涵,主要包括变法论、尊君论、法治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变法论

在中国古代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其间社会剧烈动荡,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在这种社会形势中,长期以来形成的礼制日渐解体,行为标准日趋丧失。 为了救社会于危亡,法家主张根据社会现实状况来设计救世方案。

商鞅认为,治国手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他看来,与先前的安定盛世相比,当时的社会状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处于“乱世”之中的民心也随之堕落和狡猾。 在广大百姓都相对愚昧、人们生活较为困难的时代, 人们关心的事情很是简单,足智多谋者就可以称王;而一旦天下有变,且在世人都相对聪明的时代,单凭智谋对做王而言不再充分有效,还必须诉诸军事实力。

后来,韩非继承并发展了商鞅的这种历史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性。 在他看来,在 “人口少而财力多,因此民众不去抗争”的上古时期, 仅凭“礼治”、“德治”等柔性手段就足以治理好国家; 而在“人口多而钱财少,做辛苦的事情得到的东西却很少”的时代,人们疲于相互争斗,仅凭道德和智谋是远远不够的。 简言之,治理国家的手段与方法不是也不应是亘古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如果说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就是法律作为治理民众之手段的永恒性。 然而,法律本身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其内容和形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革,才能切实发挥其所应有的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的功能和效应[1]。

1.2尊君论

法家同时认为, 一个国家要进行法治改革,必须满足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使君主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之拥有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 惟其如此,才有望使得国家的各项改革方案得到真正落实。 这就是说,法治必然要求确立君主的至尊地位,切实保障其大权独揽。

商鞅认为,治内所有臣民的行为都不能与其君主的法令相违背,否则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同时,他还厘定了法治的三要素———法、信、权,强调君主要将权势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借以建立自己在臣民心目中的“威信”,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推行法治。 申不害吸收了这一观点,进一步强调君主对权势的独享和独用;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他主张君主要采取一定的 “术” 来巩固手中的 “权”和 “势”。 到了韩非那里,更是将这一思想发展到极致, 强调在“以法为本”的指导下,通过“法”、“势”、“术” 三者紧密地结合来达到尊君的目的,进而切实实现 “法治”的目标和主张[2]。

当然,君主的绝对权威并不意味着在推行法治时可以率性而为。 相反,君主在立法时必须虑及各种主客观条件:就客观而言,必须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法律;就主观而言,立法时还应做到“因人情”,充分虑及治内臣民的愿望和要求。 简言之,君主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人们所遵从的传统、习俗来制定法律。

1.3法治论

法家的法治论认为,应该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一切言行。 法家最早明确提出“法治”概念的是管仲,后经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名宿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与完备。 其内涵主要包括3个方面。

其一,在立法方面做到凡事皆有法。 要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首先必须有明确具体的法律。 君主在立法时, 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对立法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效用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本着“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务明易”的原则来进行。

其二,在司法方面强调“任法”和“从法”。 所谓 “任法”, 就是在司法过程中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信。 所谓“从法”,意即“刑无等级,法不阿贵”, 任何人不论地位多高、职位多重,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其三,在执法上注重赏罚兼施。 在执法时应当做到赏罚严明,有功必赏、有罪定罚,在进行赏罚时不要掺杂任何个人私情,切实做到不徇私枉法。 当然,赏罚并不是在同样的规模与程度上实施的。 其中罚是主要措施,而奖赏则是辅助手段。 此所谓重刑主义,意图借以达到“以刑去刑”的效果[3]。

2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法家法治思想作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春秋战国法家代表人物集体智慧的凝练、集合和结晶。 尽管由于受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制约而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但仍不失为法家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在中国文明进步与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实践价值。

2.1理论意义

就理论而言,法家法治思想以“法治”对抗“人治”, 极大地促进人类的思想进步。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法治”相对于“人治”的优越性。 在他看来:“在实现国家统治的过程中,治事者不受感情控制显然要比凭感情治事的人更为优良。 再具有理智的统治者在本性上仍具有感情,而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必须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种中道的权衡。[4]”纵观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中国文明史,倡导“人治”的儒家思想一直是占据着统治与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 “人治”思想尽管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是以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确认为基础和前提的思想,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有违于人性与社会公平的思想意识和统治理念。

与之相对,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思想则主张 “君臣上下不分贵贱都要从法”[5],无疑与人类普遍认同的“人生而平等”的价值理念相一致,与中世纪西方关于“即使是国王,也要遵守法律”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这里的“法治”思想与现当代意义上的“法治”观念仍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与距离,但在君主独揽大权的专制社会形态下,法家能够提出如此激进的观点和主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 “人治”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而且还彰显着人性的光辉和思想的进步,孕育并累积了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因素。

2.2实践价值

就实践而言,法家法治思想借由对先进阶级思想意识的表达以及人们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极大地促进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其创立之初,法家所代表的作为当时先进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诉求。 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段历史发展中法家可谓是功不可没。 最初是管仲在齐国所进行的“法治”改革,通过对“一体之治”思想的推行与践行,使齐国一跃而成春秋五霸之首。 其后,吴起和李悝分别在楚国和魏国的“法治”实践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实力的增强与经济的振兴。 当然,最为成功的典范当属商鞅在秦国所发起和主持的变法。 商鞅的改革使秦国实力得以急剧提升,一跃而成战国七雄之首,最终吞并了六国并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先秦时期法治改革不仅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对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大影响。

3法家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法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法治”的政治旨趣和思想特质,对当前我们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1对当前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有法可依”问题是法治建设的首要问题。 没有可以依凭的良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立法问题上,法家的立法理论对我们当前法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是显而易见的。 法家立法理论强调, 立法权应由君主独享和独用,但君主立法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对人民的期盼以及法律所可能产生的效用和后果予以充分考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立法。 为此,法家提出了六项立法原则,即:“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遵事理、务明易”[6]。

不可否认,这一观点所秉持的尊君思想是我们所应拒斥并摈弃的。 然而,其中对立法条件种种限定的强调是我们当今在立法过程中所应坚持的。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享有立法权的“当代君主”———在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进行立法时,必须使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与客观规律相一致。 同时,还应切实做到:“循天道”, 要从人类的生存之根本———环境入手实现法治;“因民情”,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以人对“利”的追求为前提;“随时变”,立法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和趋势;“量可能”, 充分考虑立法的施行可能性和可行性;“务明易”, 力求做到使法律条文通俗易懂,法律操作简便易行。

3.2对我国当前执法实践的借鉴意义

法家不仅注重立法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科学执法在推进法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必须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行赏施罚的唯一标准。 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推进依法治国,就必须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切实做到“明法、任法、壹法、从法”[7]。

其一,做到“明法”,就是要通过对法律的公布和解释使之变得“显”和“明”。 在法律条文公布之后,要大力推进法治宣传,尽可能让广大群众能够透彻地了解法律。

其二,做到“任法”,就是要努力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信。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执法实践中最大程度地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发生。

其三,保持“壹法”,保持立法权、法律内容与思想的统一性。 为此,要切实保障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的立法权,避免执法机关和地方就专门性问题做出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相抵触的规定。

其四,保证“从法”,保证法律的权威性。 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要切实做到任何人都要依法办事,而且还必须深入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3对树立依法治国理念的借鉴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首先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法家法治思想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文化资源,因而对我们依法治国理念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其一,法律决断理念。 “一切决断于法律”是法家思想家治国理念的核心观点之一。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坚持法律决断,就是要充分发挥法治所具有的 “定分止争”的功能[8],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

其二,法律至上理念。 法家主张,在具体的治国实践中,要通过“法”、“术”、“势”三者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来维护法律权威。 在当下的法治建设中坚持法律至上,就是要践行我党所提出的“三个至上” 中的“宪法法律至上”,确立宪法和法律在社会中的权威,以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准则和遵循。

篇4: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关键词:法家思想;全面依法治国;承袭性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在现实操作中,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具有古代法治思想所缺失的柔性一面,以此更好的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一、法家法治思想的内容及贯彻途径

法基于人性而设,人性都是喜好奖赏而畏惧惩罚,因此法的基本内容不过是赏与罚二者,即法家所谓的君主的“二柄”。由法家思想的内容概述,总结出法家法治思想的贯彻途径,具体包括:

(一)关于愚民政策,即尽可能减小贯彻法治的阻力

法家以人性好利论为基础,因此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法治运行的破坏者,因此必须实行愚民政策:一方面实行强本抑末,使民众难以聚集财富和力量,进而无力反抗法治;另一方面实行禁绝知识政策,使其完全因求奖赏、避刑罚而行动。

(二)关于“势”的理论,即尽可能加强贯彻法治的力量

法律所规定的各种赏罚的执行,有赖于执法者充足的权力,才能免于相互踢皮球。为了给予执法者相对更多的权力资源,这就要求对权利进行等级划分,因此法家主张君权的至大,至高,至尊。

(三)关于“术”的理论,即服务于保持君主的势力的手段

威胁君主权力的最直接和最可能的莫过于侍君之臣。根据法家主张的人性论,大臣亦渴望权力的至高,至大,至尊,因此法家认为大臣会因觊觎君主二产生弑君的想法,并与君周旋。

二、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内容概述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依法治国即依照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对于经济新常态的中国,为顺利推行依法治国,应该批判地学习历史潮流中的各家法治思想,寻找当代法治的历史依据,保证法治的权威性;同时,新时代的法治实施应该区别于古之封建恶习,惩前毖后,保证法治的民主性。因此我们应该扬弃地承袭和创新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对古代法家法治思想的承袭

法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依法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二者的评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国“四个全面”的切实推行提供历史基础。

(一)二者的社会基础不同

古代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建立在封建专制基础上的,法家赋予君主极高的使命和期望,但这种对君主的过高要求增加了法家思想在操作上的困难。[4]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是新时代所提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

(二)二者的价值性、道德性、合法性的比较

古代法家法治思想的目标价值是建立秩序、富国强兵,在现实的操作中缺乏道德性:法家重本抑末,以强制力保障专制权力的实施;法治内容即赏与罚,法家秩序以暴力强制为基础,按照现代政治科学的理论,存在合法性不足的危险。在具体的目标上缺乏价值性:秩序与富强是法家思想的两大目标归宿,并且富强显然要超过秩序而成为最高的追求,法家思想家常常丢下秩序而单独从富强出发来设计制度,从而导致价值性的缺失。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对古代法家法治思想的创新

对于依法治国的顺利推行,应该对五千年历史潮流中各种法治思想进行批判地学习,寻找当代法治的历史依据,惩前毖后,保证法治的民主性。因此对于法家的法治思想我们应该否定地进行创新。

承袭法家法治思想中的“法”思想。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对于古之法治思想应加以合理应用。对于公民来说,应使法治思维成为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行动指南,使其在认识、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对于执法人员来说,使法治的治理方式成为每一位中国权力者的实施手段,而不是以往单单的把法律作为工具,更应加入法治思维的因素。

借鉴法家法治思想中的“势”思想。在执政和司法中保证相互独立,不能使国家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确保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营造良好的法律运行环境。在我国,人民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势”的归属判定不应该交给单一的执法者或政党。“法”的实施更不应和人民的“势”发生冲突,明确“法”权民授,最终回归为人民的“势”所服务。

参考法家法治思想中的“术”思想。术就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上或领导者的诚信。而新时代的施政是建立于法律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机关有法可依,谨慎执法,才会使人民的信服,才能形成全民守法,人民内心对法律才会萌生信仰。如果法治基础不牢固,现代的“术治”同样不能成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承上启下的漫长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以往的法治惯例的继承上,应该对顺承的法治进行筛选性的借鉴和继承,尤其对于法家法治思想的解读应该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时代要求,让法治成为每位公民心中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宋洪兵.《论法家-法治-学说的定性问题》[M].《哲学研究》,2012.

[2]刘九勇.《先秦法家政治思想的逻辑与困境》[M].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76-83.

篇5:《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

十四五计划即将开启之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在11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关于在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各级党员干部身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更是示范者、引领者,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真正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模范和表率。主要要从以下四方面以身作则开展好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一、要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意识。

树牢法治理念,争做尊法崇法“领头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尊崇法治,行动上才会遵守法律。广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善于从法律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过程中注重落实法治要求,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过程中注意运用法治方式,在说话做事前先考虑是否合法,将法治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刻入从政信仰,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石。要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坚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提升法治能力,争做学法懂法“法律通”。领导干部手握公权、责任重大,必须慎重用权,法律就是行使权力的最明确依据,只有彻底了解掌握了这个依据,才能正确开展工作。法律知识具有变化快、数量多、专业性强的特点,需要持之以恒进行学习,广大领导干部要克服“工作太忙没空学”等

错误思想,利用一切机会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既要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根本精神,也要掌握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法律法规,对分管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做到“通”,对履行职责需要的法律法规做到“精”,切实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努力成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家里手。

坚持依法办事,争做守法用法“践行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只是基础,守法用法才是关键。要坚持把法律作为执政用权的标尺,一事当前,首先考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制度是怎样要求的,明确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坚决不能搞任何违法违规的“暗箱操作”。要牢牢把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工作要求,既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按照法律规定切实履行好分内职责,也要守牢权力的边界,自觉在法律约束下、制度笼子里行使权力,在“聚光灯”“放大镜”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一位”不仅说明党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使命光荣,还意味着要肩负更多责任,担子如山,更意味着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充分体现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新时代的大担当。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为民实践,生动地展现了人民至上。“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无论是“法”“律”“令”都是为了实现善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更是为了全面的善治。这善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先后修订完善了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涉及食品安全、外商投资等一些系列法律法规,还通过了被人民群众称之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可以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既是一个以良法求善治的过程,更是一场良法源于民心,以民为本、立法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生动实践,鲜明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底色,更加凸显了“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刻变革,再次彰显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绘就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这不仅在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这种特质是源于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烈革命精神,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始终永葆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的坚定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这种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了今天的9191.4万名党员,才更加凝聚人民,以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的意志和力量带领中国人民闯关夺隘。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护航利器,让我们更加坚定自信地朝着更伟大目标前进。“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争做学法、懂法、宣法、用法的表率,更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事业有序开展,行稳致远。“其身正,不令而行。”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滋养,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

养,养廉洁浩然正气,养为民造福志气,养攻坚克难锐气,更加成为人民群众心中可信赖、可依靠的人,更加发挥好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相融合、相促进的带头作用,尤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去,使全面依法治国更加闪耀新时代的社会精神和社会价值。

三、依法治国要践行人民至上。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各方面制度体系不断成熟,我国在法治为民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彰显出了强大生命力。明确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要从人民立场出发,充分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导向和本质属性,把牢民本法治“指路标”,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运用法治思维,增强为民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既是强化公权使用方向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前提与基础。要将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作为指导为民实践的价值支点,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本领,牢固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的法治观,不游离于法治之外、不凌驾于法治之上,始终将法治作为认知问题、分析情况、作出决策的视角与边界,心中有“知法”的明镜高悬,手中有“懂法”的戒尺紧握,脚下有“守法”的红线制约,以法治思维牵引法治习惯和法治行为,以法治思维取代特权思维和关系思维,增强依法维权、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守初心、明责任、担使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坚持法治为民,践行为民服务。坚持法治为民,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一方面要把握内在机理和外在变化,在遵循发展规律、总结实践经验中立法修法,在民生领域上全面发力,在公平正义上纵深推进,在短板漏洞上多点突破,实现立法和群众所需相衔接、与群众所盼相呼应,打造法治规范、实施、监督、保障全链条,形成具体完备、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维权维稳的作用,以及时的法律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要夯实法治的民意基础,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广泛地听取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意见,将民众所达成的共识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参与者,感受到更直接、更实在的法治保障。

推进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从宪法修正案到立案登记制改革,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到新婚姻法的出台,从公共卫生法律保障体系的补充到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法治建设紧紧围绕人民权益,把立法为民落到实处。法治建设在保障人民权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法治既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尺度规范,也是着力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的现实考量,要借助法治之力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确保法治分配正义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推动法治建设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创新法治为民服务模式。创新是法治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要以更加成熟定型的法治体系更好地为民解忧解难,为人民群众提供长久可靠的法治保障。

“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为民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历史任务。要坚持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良法维护良序、以善法实现善治,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在主动谋划、积极践行和强化保障中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四、全面依法治国让抗“疫”更有“型”。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大考当前,科学立法是我们科学防控的“定星盘”,能够沉下心来、冷静分析、仔细研判;

严格执法是我们有序防控的“稳定器”,能够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全面铺开:公正司法是我们精准防控的“校准仪”,能够严厉打击、规范秩序、落实有力;

全面守法是我们联防联控的“吸铁石”,能够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团结奋战。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法律是有序推进疫情防控的“坐标尺”。行止有度,言字有法。事物的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的进步依靠法律法规。法律之于疫情防控尤为重要,试想如果缺少了法律的约束,很多工作将无从进行。前段时间,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开展的交通管制和居民出行管控,就是最为直接的例子。法律看似无情,但社会主义的法律却是对人民感情最深刻的表达。法律中的条款都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最终目的,这也体现了我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在推进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我们要握紧法律标尺,准确定位和检测其间的社会各层面,确保一切都在“度量”之内。让抗“疫”之树,没有旁逸斜出、病侵虫蠹,只有这样才能枝繁叶茂、有“型”成长,为人民群众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法律是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抗“疫”只是我们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坎坷,其最终目的还是发展和复兴。因此,社会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这是基础。所以疫情防控,不能动摇根基,不能破坏稳定。而法律正是巩固国家根基,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的复兴航船会面临狂风巨浪,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压舱石”,才能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都以其权威性和客观性维护稳定。面对疫情,不能乱了方寸。心乱,则皆乱。在法律强大的稳定力量下,我们得以迅速投身战“疫”,有序开展工作。如今,复工复产工作也已经陆续开展,经济建设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法律稳,则社会稳。法律“压舱石”让我们迎风更稳定,抗“疫”更有“型”。

法律是有力保护人民健康的“定心丸”。我国的宪法在根本上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其他衍生法律都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最终建立起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也是我们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的根本和初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法律就是准则。为了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的优越性,通盘谋划,全局掌控。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共识战疫情。第一时间为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人心稳,人心齐,必克时艰,闯难关。危难时刻,有法律稳战局,有党中央定乾坤,人民群众是有依靠的,战胜疫情是有保障的。挂群众于心,以法律为准绳开展疫情防控,是给人民群众最大的温暖,是有“型”抗“疫”的落脚点。

篇6: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12月9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要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是月23日习近平同志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的指示。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建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力争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面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是5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尽快把我国法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法学教育要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坚持立德树人。法治教育要注重抓领导干部。

篇7: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基层干部权力虽小但事项较多,权力行使的廉洁状况直接影响到服务和改善民生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村一级因指定小微权力清单,“什么事情村干部能干、什么事情村干部不能干”,这样以来群众对此就更清楚了。再往下进行宣传推进,明确职责任务、运行程序及自身的行为规范,畅通了监督渠道,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零距离服务群众。

强化监督和问责,实现权力监管无盲区。基层治理事务繁杂,小微权力点多面广,每一项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十分必要。

强化学习意识,村党支部班子应该带头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充分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院落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

强化宣传指导。采用召开居民民代表会议、利用公示栏、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对群众不清楚、不了解的事项及时指导、解答,使群众清晰明了所办事项的具体步骤,让群众明白自己的事“去哪里办、怎么办”。

强化群众监督。设立群众监督举报电话,群众可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运行中“应公开而未公开、未按规定时限内办结和办理结果不满意”等问题进行反映和举报。村级建立财务公示栏,对涉及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大病救助、残疾申报等情况定期公示,充分保障群众对居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村内各项事务的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8: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一、围绕改革总目标, 走法治强国之路

曾经的中国在外国人的眼里只是一个“东亚病夫”, 中国是一个被欺凌的国家, 甚至曾经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谈到以前的历史, 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气愤, 不论是鸦片战争还是甲午战争, 我国都遭受了巨大的欺辱去损失。而现在, 我国是外国人眼里的“东方雄狮”, 这身份的改变, 也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整体实力越来越强。是什么让我们国家在全球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毋庸置疑, 制度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 它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制度文明决定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所以, 一个好的制度必定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地位。只有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国家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一个国家在全球才能够拥有话语权。

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制度文明的方式有很多种, 而法治就是其制度文明最根本的体现, 这也是一种管理过的方法和手段。在现在看来, 我们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的。首先, 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 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第三, 它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四, 它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最后, 它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可以说, 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法制化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 各个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那就是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但是, 要想真正的实现这个目标, 却具备很大的难度。法治强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决策科学, 只有国家的决策正确了, 在实施的时候才能使国家更好的发展。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都是太平的, 总会出现一些动乱, 在这个时候, 就可以通过法律来进行治理, 通过已经制定好的文本来进行治理, 不失公平, 也不会让大家觉得我们国家出现以权谋私等现象。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 必然会推动我们国家的改革, 而在整个改革的过程当中, 我们也需要利用法治来进行管理, 保证国家改革的正常进行。

二、改革与法治发展的历史与实践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必然选择和唯一途径。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曾提到, 我们应该积极汲取中国法律文化的精华。在以前法治理论的基础之上, 不断的进行创新。当然, 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外国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的成份, 然后根据我国发展的实质, 进行改变, 使其最终适应我国的发展。另外, 我们应该积极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成份, 而很多被引入到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 现在已经被贴上了其他国家的标签。实质上, 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文化侵略。根据以前国家发展的历史, 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些经验, 对于以前的教训, 我们更是要认真的总结, 避免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曾经的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变法,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商鞅变法来说,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 就暗自下定决心图强改革, 于是他就下令招纳贤士。而商鞅是从魏国迁移到秦国的, 他就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这个策略一提出来, 就深得秦孝公的赏识。于是任他为左庶长, 先后两次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逐渐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刚刚提到的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变法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 虽然在古代变法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很多变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有时候, 变法所涉及的面不算, 没有对农业, 商业, 手工业等进行全面的变法, 而是只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说, 有时候所提出的变法根本就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但由于君主的大力支持, 最终强制变法, 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1997年的十五大上, 我国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国家最基本的治国方略。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 现在在逐渐进行创新。在了解我国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的前提下, 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 最终实现我国的目标。

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 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 包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 也揭露了今天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 我们更要坚持依法治国。

三、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法律, 是国家的产物, 它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 经过一定立法程序, 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 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只有拥有一部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 治理国家才能更有保障。不管是社会阶层中的那一部分人, 只要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国家的法律就对他有约束性。拥有一部好的法律, 也能够有效的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变法最终成了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在变法的过程中, 也有一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就是要注意变法前后法律的衔接, 其次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 要保证国家人民的权利, 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同时, 地方, 中央的法律也要做到协调一致。

总之, 我们必须要做到全面的深化改革, 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让其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摘要:通过法治, 国家的总体能力和社会风尚都在不断的提升。从古至今, 我国的制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其发展进程也是特别的曲折而漫长。经过了很多次不同的“变法”, 但是最终都由于其局限性而没有取得很明显的效果。虽然我们提倡创新, 但是在国家制度这个事情上, 我们还是需要坚持法制化, 把这个作为我国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经历过改革开放, 很多事情都多多少少发生了改变, 但是, 一般的本质还是没有被时间所冲刷掉。我们可以“变法”, 但是要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不能出现一点点纰漏。法制化的社会当然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 都要进行改革, 最终使我国发展的越来越好。

关键词:制度文明,改革,依法治国,法治轨道

参考文献

[1]罗嘉, 李强.在推进依法治企中加强“四铁”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6) :102-103.

[2]陈万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J].消费导刊, 2016 (1) :325-325.

上一篇:施了魔法的泡泡优秀作文下一篇:珠海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