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24-04-29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通用8篇)

篇1: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徐会展 ]——(2004-12-8)/ 已阅15195次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 徐会展

内容提要: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要求,深刻地揭示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密不可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党的治国方略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民主;法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建成有中国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其核心、实质和第一要义,是发展问题,即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发展经济的首要保障,便是民主法制建设,即创造一个稳定、健康、有序、向上的社会环境。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一、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文革”后,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文革”后濒于崩溃的经济和混乱不堪的社会状况,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了毛泽东的经验,并深刻总结了毛泽东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重于其它建设,注重制度建设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实践中,邓小平渐认识到,法制是加强和巩固制度建设的可靠保障,从而把民主与法制结合到一起,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邓小平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研究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时,我们不能抛开他早期的民主政治思想。1941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出版的《党的生活》杂志上发表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一文中,开宗明义称“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这种民主的含义是“必然在政权中反映出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党派立场,不同党派阶级的民主政治斗争。”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优势,“更基本的是从民主政治斗争中去取得。”显然这种民主是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有秩序的政治竞争(邓小平这时称为“政治斗争”)的民主,是以权利平等为核心内涵的现代式民主。正是在这种具有现代文明特性的民主框架是,邓小平极力反对“以党治国”。他分析说:假如说中国是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党内的是: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的常识与锻炼。“假如西欧共产党带有若干社会民主党的不良传统,则中国党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国民党的不良传统。某些同志的以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体现。”可见邓小平很早便认识到了“以党治国”观念的错误与危害性。这也促使了邓小平对民主问题的深入思考。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认识后,邓小平终于在“文革”后确立了其民主思想的中心地位。

邓小平先是提出了重视民主建设的问题。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现在敢出来讲话的,还是少数先进分子。我们这次会议先进分子多了一些,但就全党、全国来看,许多人还是不那么敢讲话。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

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能叫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四个现代化怎么化法?”在邓小平的主张下,三中全会明确了一个根本认识,即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民主”

民主问题提出后,接着便是怎样保障民主实施的问题。1978年12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12月31日邓小平在其著明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论述指出了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他还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在人治的条件下,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而这些是很不好的。因此,“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着些。” 1980年1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从而明确指出了发展民主与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同年8 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 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昵?”“斯大林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情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 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同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报告中指出:“要继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许有任何动摇。”这些表明,邓小平已深刻地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并坚定了实行法制的决心。

邓小平还重视法制的效果,关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1980年,他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与人们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年青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素质太差。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这本身对人民是教育,同时能挽救很多人,挽救很多青年。”他的这一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理论指导了全国普法运动的开展,并日渐显出成效。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成立了政法委员会,普法领导小组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形成了“打”,“防”结合的整治社会治安格局,保证了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邓小平还意识到了在法制进程中人才过设的重性。1985年6月,他在同彭真谈话时指出:“法律院校要扩大,要发展。``````我们从建国以来就对办法律学院注意。在一些国家,大学毕业以后还要学习法律专科。经济发达国家领导人当中,很多人是学过法律的。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大批法律院校怎么行呢?所以要大力扩大,发展法律院校。”邓小平还指出:“搞经济建设、搞教育、搞科学、搞政法等等,应该说,我们的专业人才太缺乏了。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具有志业知识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现在我们能担任司法工作的干部,包括法官、律师、审判官、检察官、专业警察,起码一百万。可以当律师的,当法官的,学过法律的,懂得法律的,而且执法公正,品德合格的专业干部很少。”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是新时期,新世纪适应改革形势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根本要求。遵循这个要求政法队伍出现 了一大批严格执法、公正廉洁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人民律师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这些为我们完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的决议》中,邓小平指出:“必

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维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的强大武器。”在他亲自指导、主持起草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强调:“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决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他更是突出地把“高度民主、法制完备”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加以阐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邓小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他的法治思想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国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焉,有了很大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江泽民指出:“世界经济的实践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际惯例和国与国之间约定的规范办事,这些都 是市场的内在要求。”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1992年12月,江泽民又讲,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来保障市场经济的运和,把市场经济纳入法制轨道。1995年,江泽民指出,党既要领导宪法、法律的制订,又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1996年2月8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江泽民就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肯定了“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同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认下来。

此后,在对“依法治国”内涵的不断深化理解中,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变为一项全新的基本国策。1998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这项内容载入宪法,这标志着全新的依法治国思想的确立,我国完成了治国方略的根本性转变。

“依法治国”思想的战略指导地位确立后,我国进入了落实和完善这一基本国策的新阶段。全社会对法治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越来越重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如既往的更加重视立法工作,各级具有立法权限的地方人大及政府也积极参与法制建设工作,并加强了对立法工作的管理监督,保证了立法质量,制定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法律法规。2001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是对法治思想的又一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坚持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特别是重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立法保障工作。把建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决心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为惠及全民的法治,更加明确了我国法治工作的发展方向。为科学法治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人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完

善和全新发展。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文化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指明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上宪法和法律,客体是国家事务,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并使其具有极大的权威。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使用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而不再使用此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概念。“法治”与“法制”一字之差,但其本质涵义差别极大。“法治”即法学界所说的“水治”,须以人民民主和人民主权为基础,与“人治”相对立,是一种独立的治国目标和价值目标,体现着法律至上的精神观念;而“法制”则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即法学界所说的“刀制”,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既一国现行法律规范的总和;而“法治”则为动态概念,即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的诸过程。因此,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现代法治的内涵和价值标准,党的十五大报告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均正式使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准确表述。一字之改,反映了对邓小平法制理论的发展和观念的提升。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这就将“依法治国”从治国方略的手段层次,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的目的层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内。为了牢牢把握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心是依法治官、治权、治理国家机器的本质,《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依法治国”概念加 以具体化的阐释。“依法治国”思想最终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针对十五大以来德治弱化的情况,以及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执行难”和“钻法律的空子”等问题,江泽民在2001年提出了“德治”的主张。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法、治建设,属于政法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以德治国”的提出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和补充。首先,立法需要以道德为基础。法律道德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认可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也应是先进的道 德规范。只有这样,法律才能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信仰,从而获得顺利实施的可能。其次,执法也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公正、准确地把握立法的宗旨,合理、恰当、及时地裁决办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者的素质。执法者的道德素质低下,就可能滥用权力,出现合法不合理的现象,甚至造成冤假错案。因此,提高执法者的道德素质是保证法律的效力、公正的重要途径。第三,守法更需要以道德为基础。一个法治社会,守法应当是法律实施的基本的、大量的形式,外在的法律规范只有在转化为大多数人内在自觉时,才能达到法的自觉遵守。道德素质高可以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法律尊严。道德素质低就可能不自觉守法,逃避法律监督.在社会调节手段、社会关系调整方式上,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的好,则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结合的不好,法律就失去了道德基础,道德失去了法律的支持,就会事倍功半,不以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民主法制的思想,奠定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奠定了治国方略根本性转变的基石。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在依法治国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继承中又不断的加以探索发展的。

篇2: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发展,党的十五大运用邓小平理论,对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的高度,作为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要求,深刻地揭示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密不可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党的治国方略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实现法治国家是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特别是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有关依法治国理论,指明了在现阶段进行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原则有民主与人权原则;平等原则;维护法律的权威原则;权力监督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原则。邓小平法治的思想为我国进行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共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实现法治的目标,明确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民主本质问题是国家制度问题,现代民主的精髓是人民主权原则,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会,制定宪法、法律和法规,选举和决定国家公职人员,并通过他们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现代民主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公民的民主权利、国家的民主体制、政治运作的民主程序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工作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以后,我们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完善民主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邓小平指出:“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化要求社会主义民主的各个方面、全部内容都要运作法律加以确认和保障,使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盛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8页)另外还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

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到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日程上来。邓小平还明确指出:“实现民主和法制,同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样,不能用大跃进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就是说,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否则,只能助长**,只能妨碍四个现代化,也只能妨碍民主和法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7页)从此,在中国历史上结束了由人治而导向的个人迷信和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不稳定状态,并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党的领导是我国实现法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离不开党的领导。关键问题是如何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在党和法的关系上,曾经存在着“以党治国”的观念,这是忽视民主的表现之一。为此,早在四十年代邓小平就提出:“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到了八十年代,他更明确地说:“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逐步做到“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他强调,要理顺党组织、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理顺中央、地方与基层之间的关系,理顺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理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法治思想高瞻远瞩的战略性。十五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人权,而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在于领导人同,通过国家机关制定适应和社会发展和人民意愿的法律、法规,又领导人民监督、保证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各政党和人民群众依据已制定的、现行的法律、法规从事各项活动。党的政策和主张要来自由人民群众并要通过国家机关进一步集思广义,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检验而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并上升法律、法规,通过组织国家机关实施法律,并通过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也就是通过法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使民方制度化、法律化,以实现共产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

篇3: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 主要应依据《邓小平文选》中的论著。据统计,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共收录了233篇文章, 论及科技、教育的有119篇之多, 其中有37篇是专门或重点论述科技、教育的。

目前, 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 的著作、文章较多, 成果丰硕, 而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论著相对少些, 可谓凤毛麟角。输入关键词“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 用Google搜索、查阅万方数字图书馆等, 可获得相关文献近四万篇, 其中与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直接相关的不足10篇。各家的观点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起点不同, 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容的认知也就不完全相同, 因此显得较为零散, 缺少从整体上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 特别是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鲜有论及。笔者主要拟就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滕纯认为,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全局来观察处理教育问题。 (1) 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 不妨把它放到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

中国20世纪的职业教育起源于实业教育。1902年, 晚清政府首次制定的现代学校教育学制体系首次把实业教育列入其中。1903年的癸卯学制, 1912年、1913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新学制体系, 1922年修订的新学制都包括职业教育。20世纪30年代相继制定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 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 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抗日战争爆发后, 职业教育受到重创, 发展更是困难重重。解放区举办的职业教育围绕抗日战争的需要, 面向工农大众, 多以短期为主。

新中国建立后, 党和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并形成了各个时期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 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邓小平作为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与中国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思潮有着渊源关系。特别是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改变了其一生命运的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 对邓小平日后的教育思想, 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巨大。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

纵观邓小平一生, 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 孕育、萌芽期:出国留学———主政西南 (1920~1952)

探讨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 不得不提到当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他在法国的留学生涯。

留法勤工俭学发端于民国初期, 于1919年前后形成一股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或勤工俭学教育思潮。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 都成为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1920年8月, 16岁的邓希贤 (邓小平) 从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毕业, 得到汪云松的资助, 成为继聂荣臻等35人之后由重庆出发的第二批83名赴法勤工俭学川籍学子之一。在法国, 他一边做工, 一面上学, 辛苦异常。

邓小平是民国初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次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留法勤工俭学经历, 必将影响到他日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邓小平也曾经是一位职业培训的组织者和实践者。1931年2月, 邓小平率红七军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七军政治部举办训练班, 为崇义、上犹两县培养干部, 训练班除了上政治课, 还进行军事训练。邓小平还在瑞金县城同善社举办过一期干部培训班, 有六十多人参加学习, 他亲自讲课, 为苏维埃政权输送了许多人才。可以说, 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邓小平为培养革命干部或职业革命家举办培训班的最早记录。

1943年, 邓小平在太行山根据地提出了“教育为战争、生产服务”的教育方针。他指出:“我们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 生产正所以保障战争的胜利, 教育则为战争、生产而服务, 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2) 在他的思想中, 战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非常明确, 教育处于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地位的观点已经树立。这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建国初期, 邓小平主政西南, 非常重视领导干部与产业工人的职业培训教育, 即文化技术教育工作。邓小平号召在城市工作的同志“用全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 学习与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邓小平指出, 工会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加强工人中的文化教育工作”。他说:“就长远来说, 工人教育应以文化技术为主;就目前情况来说, 仍应着重政治教育, 同时注意文化技术教育”。 (3)

(二) 发展、丰富期:进京履职———第二次复出 (1952~1976)

《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的讲话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这一阶段, 邓小平比较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提出要设法解决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质量问题, 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问题, 要通过办好学校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办好学校, 培养干部是最基本的建设。教学纪律必须整顿, 教师待遇“不能讲平均主义”, 教育经费要确保教育质量, 要注意提高师资质量, 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1954年7月, 邓小平对一些部门的领导人只注意抓生产、抓基本建设, 对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干部重视不够的现象严厉批评道:“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所管的学校注意得很差。殊不知办好学校, 培养干部, 才是最基本的建设。现在, 有的部门已有几十万员工, 几十所学校, 他们不去办好这些学校, 却总希望从外面调人。应该主要靠自己培养干部。我们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办得不好, 真正办得好的很少, 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些业务部门的领导人, 认为让他管生产是重视他, 让他管学校是把他降格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 是办好学校的主要障碍, 应该纠正”。 (4)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国家建设人才奇缺。邓小平重视大量培养、使用、提拔技术人才, 广开技术人才成才之路。1956年,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邓小平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他说:“党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 因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5)

邓小平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也非常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并且在经费和师资方面大开绿灯。1958年, 邓小平发表了《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的讲话。邓小平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职业中学如果只有现在这几门课, 是不可能提高的。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学校, 都不能降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涉及一个学生人数的问题。学校应该挖掘教学潜力, 多招学生, 但是不要因此而降低教学质量。学生人数多, 又能保证质量的, 才是好学校”。 (6) 邓小平重视职业教育勤工俭学工作, 认为“开展勤工俭学是有范围的, 并不是不加区别地一律都搞”, 讲话中提出了勤工俭学的三项原则:“一是必须, 二要适当, 三看可能”。邓小平指出:“除了对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提出要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以外, 对其他学校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只要求学生参加劳动。职业中学搞半工半读是肯定的, 城市中还应该发展一批职业中学, 这类学校很多可以做到半自给或者自给”。 (7)

邓小平重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提出职业教育发展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他提出教育经费“要保证原有的教学质量”, 这当然包括职业教育在内。“必要的教学器材不能减少。经费使用不宜过紧。我们节约经费有个原则, 不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 (8)

邓小平认为, 技术人才是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需要改革教育制度、补充师资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他说:“再有一个是技术人才的基础, 过去十三年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进展很快, 但是技术人员不足仍是各部门存在的尖锐问题。这方面要做的事还不少, 如教育制度要作适当改革, 师资不足需要补充等等”。 (9)

(三) 成熟期:改革年代———南巡讲话 (1977~1992)

邓小平复出后, 主管全国教育工作。《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和《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以及在邓小平领导下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日臻成熟的标志。邓小平认真审阅了《决定》草案, 他说:“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 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 纲领有了, 蓝图有了, 关键是要真正重视, 扎扎实实地抓, 组织好施工”。 (10)

这一时期, 邓小平把教育 (当然包括职业教育) 放在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 要全面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多次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在职师资培训工作,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重视军队职业教育,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造就一支“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队。邓小平认为, 整个教育事业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各级各类学校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科技人才, 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各级领导都要重视;必须大大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并且认真实行培训和考核, 才能摆脱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倡导建立“德智体全面考核, 择优录用”的招工用人制度, 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 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注干部职工转岗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并提议把这种培训制度化, 即逐步使之成为适用于全体干部和工人的经常性制度。邓小平还提出要重视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干部选拔也不例外。

1978年4月22日,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 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11) 邓小平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两条腿———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要协调发展。他说:“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既注意普及, 又注意提高”。 (12)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 大专院校是一条腿, 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 两条腿走路”。 (13)

邓小平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 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 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 (14)

邓小平在《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的讲话中提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 第一要学会, 第二要提高创新。许多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着手, 如培训工人, 培训干部, 现在不着手, 外国的先进技术就不能掌握。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们改造企业, 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干部和工人都要经过考核, 不合格的作编外处理……要组织他们学习, 对他们进行培训, 开辟新的就业领域。要下这个决心”。 (15)

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说:“我个人认为, 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加”。 (16) 1980年, 邓小平再次提出:“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今年因为财政困难, 只能首先照顾到重点, 但是, 从明年、至迟从后年开始, 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 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 (17) “今后的干部选择, 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我们要逐渐做到, 包括各级党委在内, 各级业务机构, 都要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任领导”。 (18)

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邓小平说:“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 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 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 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 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当然, 我这里说的关于教育、科技、知识分子的意见, 是作为一个战略方针, 一个战略措施来说的。从长远看, 这个问题到了着手解决的时候了”。 (19)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谈到:“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5月27日,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 党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并且要建立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决定》的第三部分专门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 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并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摘要:邓小平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形成的, 具体可分为孕育萌芽期、发展丰富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与中国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思潮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观点的确立, 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萌芽的标志。

关键词: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杨金土.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

[3]吕星斗.邓小平和他的事业 (下册)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3:993-996.

[4]高尚荣.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0) .

[5]李朝晖.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J].教育探索, 2006, (9) .

[6]马桂萍, 王芳.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述析[J].职教论坛, 2006, (9) .

[7]张秀洁, 李东红.邓小平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3) .

[8]姚成建.邓小平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与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4) .

篇4: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 思想渊源 继承和发展一、对中国古代传统义利观的批判吸收

我国古代义利观是以先秦儒家为代表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贵义贱利,是其义利观的特征。但是,儒家并不是绝对地排斥利,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即义利统一的高度上言利,主张义利统一。从这点来说,邓小平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强调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与先秦儒家的义利统一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自汉朝董仲舒以后,特别是宋明理学,曲解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及宋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义利观,完全否定“利”而片面强调“义”,使先秦儒家义利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直到明清时,以王夫之、戴震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以利导欲、达情遂欲的义利观,纠正了宋明理学把天理与人欲截然对立起来,贬低人们物质生活欲望的偏弊。传统义利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个人与整体,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都是为解决义与利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而提出的道德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一方面,从传统的单纯道德哲学的角度看,是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肯定个人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及其道德价值,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从道德与经济结合的角度看,就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坚持效率优先,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兼顾公平,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实现了义与利、公平与效率的真正统一,因而是义利观的现代形态——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也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思想为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思想为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只有生产属于自己所有的物质产品,才能在收入分配上彼此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为实现这个目的,马克思认为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就为邓小平的公效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注重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力,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就没有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同时,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最终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效率从而被认为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公平因此被认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马克思对公效关系的论述,使邓小平能自觉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公平效率问题,反对把公平与效率当作是绝对排斥的两个问题,而是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的关系。第三,马克思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在不同的生产力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方法。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必然要优先效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可以选择优先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使邓小平能够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论来认识与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将公平与效率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制衡的过程,认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地位是不同的。

三、毛泽东公平效率思想是直接理论来源

毛泽东公平效率观作为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首先,毛泽东从社会主义方向角度来认识和处理公效率问题,对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邓小平认为公平与效率应该是可以统一的,统一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可以统一是因为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因此公平效率统一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其次,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把社会公平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的观点,非常重视社会公平。他说:“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再次,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把发展生产与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相联系,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认识逐步深化,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邓小平从毛泽东公平效率观理论与实践的背离中看出,忽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绝对的同一化,只能牺牲效率,形成贫穷状态下的平均主义。正因为他深刻总结了毛泽东在处理公效问题上的失误,联系新的实际,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公平效率问题作出新的理性思考,才形成了更丰富、更科学的公平效率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的公平效率观正是为邓小平的公平效率思想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和可供批判借鉴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王西欢.邓小平的公平观与他的社会主义理论[J].池州师专学报,1995(03).

[2]胡平生,金伯富,万筱群.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J].当代财经,1996(11).

篇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班级:日语082姓名:高越学号:2008083007指导老师:吴艳玲

内容梗概:

在本节知识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三个问题:

1.邓小平理论的定义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正文:

一:邓小平理论的定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据有关资料的解释,邓小平理论也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他们的说法不同,但是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后边会给大家讲解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底是什么关系。)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总结起来共有四点)

1.历史前提: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

国内:中国的经验教训来看,1957年后由于对国际和国内形势做出了过分的反映,政治上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上急于求成,急于过度导致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而文化大革命运动,又彻底地暴露了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弊端。

国际:苏联模式中,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共有经济,政治上又政部分,政企部分。其实苏联和东欧的解体直接原因是政治上的动荡,而根本原因在于延误改革,严重脱离人民,丧失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2.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生了重大的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时代主题的转变又成为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之一。

3.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反思,必然进一步深入到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反思,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从苏联学来的。邓小平理论最大的成果就是改革开放。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4.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还有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么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这一点上来看它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所以说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

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体现大会上的各种报告和讲话中的,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提出理论命题的阶段(1978年-1982年)

1978年,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

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构建理论轮廓的阶段(1982年-1987年)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叙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些观点就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3.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1987年-1992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92年-1997年)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郑重的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四: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 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篇6: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历史经验、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局面和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

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就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邓小平理论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这次飞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结晶,开始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讨,形成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讨。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二)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邓小平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可以说,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第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就前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基本框架。就后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应。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特点,中国社会到底处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那个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认定等。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在上面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论。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并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党的这一理论体系,必定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 年 6 月 30 日),《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篇7: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答: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三个发展阶段:(1)1978-198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2)1982-1987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3)1987-1997年,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为9条,标志了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以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一书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展开为16条。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1)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2)明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和政策。

4.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表述严谨的科学命题。其中,“新阶段”是历史定位,说明邓小平相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是地域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什么是“三个代表”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6.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事件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三条尤为重要:(1)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摄取前进的不解力量;(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7.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答: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且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8.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发展,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对于我们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增强反对错误倾向的能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9.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什么意义

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发展成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冲击了“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10.简述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答: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认识和行动,至于时空变化的背景之下,力求突破、创新和发展。于是拘禁的核心是创新。于是拘禁的基本要求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作过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步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概括告诉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首要任务、根本原则等方面着手。首先,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必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因而社会主义,尤其是我们这样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形态,因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那种把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必须澄清。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什么意义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1)强调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2)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

质区别;(3)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明确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澄清了长期以来将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

14.简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含义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制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发展阶段。(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制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发展阶段。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我国的国情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表明,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在这之前,我国只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他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8.简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的含义

答: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1)“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2)“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制度;(3)“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4)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是不能动摇的。

★19.简述“三农”的重要地位

答:(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2)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

★2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以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等问题的一种反思。

21.简述邓小平关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答:(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对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地考虑。他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2)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3)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邓小平的理论思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

22.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受限制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3.简述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答:(1)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低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4)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总的说机遇大于挑战。

24.简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答:“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25.怎样理解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答:(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指资本组织形式和资产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2)公有制在资本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3)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4)多样化的形式上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跳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条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6.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1)市场经济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界定的,不涉及经济成分的性质,不用的经济成份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连接,不可分割。(2)市场经济是以不同产权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多元产权主体的形成。并能加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及原材料的供应。非公有制京的灵活机制,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公有制京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7.简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

答:(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时间分配的公平。(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靠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和物质财富。(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28.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世界经济以及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时间都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第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中药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保证稳定局面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社会主义法制。

★29.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3)依法治国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治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并且要进一步扩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一件找“社会这一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30.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以保证和支持。

3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中在建设的方针。

32.如何理解“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辩证关系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统一的,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二为”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总目标和总方向,“双百”是实现“二为”目标和方向的必由之路。离开“二为”谈“双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会迷失方向,离开“双百”谈“二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应防止和反对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

33.“四有”之间有何联系

答:“四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文化是条件,纪律是保证。“四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法制纪律观念等全面发展的要求。

34.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里把中国先进文化的特点总结为“三个方向”、三个特点,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35.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

答:“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6.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答:91)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一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2)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思想。(3)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稳定的局面。

★37.“一国两制”的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2)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国两

制”构想的提出是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3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3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首次体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有何联系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这五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第二项原则“互不侵犯”,就是在处理国家间和国家关系中排出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三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五项原则的核心;第四项原则“平等互利”,是要求在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第五项原则“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4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里赶到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唯一的自治制度。

42.简述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答:(1)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世代发展的要求。

(2)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3)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适当的工作充满活力。(4)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土问题。

43.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篇8: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考察一种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不能简单的以公有还是私有、有无雇工等形式来判断, 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是在一定的所有制关系中逐渐生长出来的, 应当将所考察的经济形式放到社会生产关系总和中研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决定、影响着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 并决定它的社会性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 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 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 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在社会主义初始阶段, 公有制经济就是这种普照的光, 在公有制经济的制约与引导下, 是可以把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动, 纳入社会主义轨道。把非公有制经济推向社会主义的对立面是错误的。如私营经济, 我国原有的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被消灭了, 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在个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成长起来的。这种私营经济从它产生的条件以至从事私营经济的业主来看, 都和社会主义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及作用日益突出, 邓小平对个体经济给予进一步肯定和支持, 在邓小平经济思想指引下, 党的十二大指出, 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地发展, 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这就在“必要补充”提法的基础上, 又加了“有益的”三个字。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 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 此后, 党的中央全会和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个提法又有所发展。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 不同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济……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而且利用外资“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十二届三中全会把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覆盖到外资经济, 并指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说过“吸收外国资金、外国技术, 甚至包括外国在中国建厂, 可以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补充”。

我国的外商独资经济是在国家管理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联合, 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是属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它对于弥补我国技术、资金不足, 开发自然资源、振兴我国经济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 吸收上百亿、上千亿外资, 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 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的补充。”我们通过开放搞活这一途径, 同外国人合资经营, 经营的实际收益, 大半是我们拿来, 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 是人民, 不会是资本主义。这又正如邓小平在1985年8月所说:“发展一点个体经济, 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欢迎中外合资合作, 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 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 工人可以拿到工资, 国家可以得到税收, 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归社会主义所有。更重要的是, 从这些企业中, 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可见, 无论是外商独资还是中外合资等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都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由此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有制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私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的私有制经济, 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由个人支配的经济成分, 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等, 这些非公有制经济都是在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存在的。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非公有制是公有制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2 邓小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 但不能否定改革开放以来, 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 对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 我国在经济相对困难的几年里, 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第一,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过去的多年里,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 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每年为他们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 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 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到2008年, 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其中, 股份制经济单位就业人员从无到有, 已达到840万人, 占城镇就业人员的2.8%;外商及中国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达1622万人, 占城镇就业人员的5.4%;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8733万人, 占城镇就业人员的28.9%。20世纪90年代以来, 私营个体经济平均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近450万个, 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量的6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 有利于繁荣市场, 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特殊需要, 在这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着其他经济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植根于市场土壤并由市场经济大潮孕育催生出的多数个体私营企业, 几乎都具有先天的适应动态市场变化的能力, 他们能够以市场的潜在需求为取向, 尤其是选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当来发展自己, 使愈演愈烈的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和活跃。

第三, 有利于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税收, 成为许多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

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纳税1177亿元, 占全国工商税的9.3%。也为国家增加了积累,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地方上的税收, 比如宁夏银川市2007年, 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收入累计入库16.4亿元, 增长37.1%, 增收4.4亿元, 增幅高于全区税收平均增幅6.5个百分点, 也是各经济类型中增幅最高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银川市拉动投资、发展工业、增加税收的重要力量, 成为银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

第四,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不是对商品经济的否定, 而是以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而商品经济又是以承认各经济实体对生产条件的独立占有为前提的。这些经济实体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还应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 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早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8年,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 不仅明显高于1953—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 而且比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还略高。实践证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可见, 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 都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都是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摘要:邓小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我党逐步对原有的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邓小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长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上一篇:酒店前台实习的自我鉴定下一篇:成功男人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