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与人际关系探究——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

2022-09-10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和人际关系研究概述

文化适应与融合概念由美国移民事务局的鲍威尔提出, 关于文化适应比较经典的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等人提出。他们在1936年发表的《文化使用研究备忘录》中指出, 文化适应与融合是指当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持续不断的接触时, 一方或双方的源文化类型发生变化的现象。随着国家内地教育援疆、援边教育政策的进一步推进,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与人际关系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截止目前, 仅知网近三年就有相关论文578篇, 十年间论文数量总体由两位数到三位数且呈上升趋势。

心理卫生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 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适应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 (1) 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处在一种多民族文化碰撞与交融之中, 相对于单一文化圈中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存在更多的问题, 其中人际关系适应的困难更多, 这一点在心理学界已达成共识。因此, 本文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视角审视文化对人际适应的影响, 以及多种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旨在为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和人际关系的因素

文化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人际关系一直都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和生活, 更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 由于在语言、生活习惯和环境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存在着明显差异。他们不仅在人际关系上有问题, 文化上的融合也成为影响他们适应校园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 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并遵循的风俗和习惯, 它既反映了民族的共同生活活动, 也体现了该民族的外在风貌;它不仅是具体的文化内容, 也是文化的载体。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 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特色的习俗, 具体体现在饮食、服饰、社交礼仪和传统节日等方面。为此, 本课题组在辽宁工业大学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问卷显示:饮食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压力来源之一, 如问卷中“你对学校的饮食条件怎么看?”这个问题有50%的男生认为学校的饮食很好, 符合他们的口味, 有54.3%的女生不习惯学校的清真口味。有关文化习俗问题问卷中也有涉及, 女生比男生更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上述调查可看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来校之前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他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自然带有其民族特色, 即有民族原生态特质。

(二) 跨文化的语言障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又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 它与文化心理的认同程度成正向关系——语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 文化心理的认同度也就越高。多年来由于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和倡导双语教学, 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几乎都能使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目前的问题是:他们中一部分人汉语学习起步较晚 (如高中起点) , 因此, 他们掌握和运用汉语的熟练程度比不上汉族学生, 然而客观现实是他们上课以及与其他学生交往必须使用汉语。这一问题在问卷中也有体现, 如“你和其他民族同学沟通有障碍吗?”有67.3%的同学选择了沟通有一点障碍, 这说明语言的差异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问卷中还了解到, 一些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也存在问题, 体现在考试中, 答题速度太慢, 时间不够。如此,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内心有阻抗情绪, 容易远离班集体, 交往活动基本在本民族学生的交际圈内, 形成小群体抱团取暖的风气, 此举不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也不利于高校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 学习与心理压力大

调查问卷显示, 少数民族大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压力也会影响学校对他们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类压力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不适应新的环境, 难以融入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 过大的学习压力会使学生轻视文化课学习, 导致民族文化融合难以顺利开展。如问卷中“你在学校学习生活有压力吗, 是哪方面的压力?”我校文化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和电信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有课业学习的压力和饮食习惯压力, 分别占35.7%, 71.4%, 40%;而土建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少数民族同学主要有课业压力、饮食习惯压力和生活习惯压力。从压力角度看, 问卷调查到的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几乎都有课业压力和饮食习惯压力, 土建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有一定的生活习惯压力。部分学生会因为学习压力较大, 与其他同学缺乏必要的交流, 有的学生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

(四) 就业、创业观念落伍

近年来, 国家大力发展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但这些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内地还不够完善, 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观念不能与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在这种背景下, 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养成懒惰、不愿与人竞争的思维模式。毕业后, 仍然愿意回到南北疆工作, 导致就业范围缩小, 在自己的家乡又只盯着行政事业单位, 片面认为大学毕业生就应该当国家干部, 有稳定的收入, 认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 他们缺乏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和职业规划, 在家庭、朋友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认为就业就是找一个终生的职业, 一个“铁饭碗”。然而, 他们面临的现实是“理想”岗位少, 且人才竞争激烈, 因此,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理想”岗位就业的可能性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 导致心理有失落感。

三、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和人际关系的建议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在大学学习与生活过程中, 实现其本民族文化内容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相互融合, 在保留其民族文化、生活习俗边界的前提下, 形成学生之间 (也包括师生之间) 互相理解、包容与和谐相处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 正视差异、倡导文化认同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在学校里遇到自己本民族同胞而深感亲近, 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质的区别, 即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差异。然而, 信息时代全球文化融合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烈, 一个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正在来临。因此, 要在校园中倡导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理念, 形成像石榴籽一样亲密团结的氛围, 使各民族学生和谐融洽地学习、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 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同时, 在倡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认同或适应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或适应。

(二) 寓教于乐、弘扬民族文化

选择健康、有益、向上的主题,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联谊晚会、宿舍评比和模范班级创建, 以及分享民族饮食等多元文化节拉近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距离, 寓教于乐, 改变其认知, 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达到加强民族大团结的目的。还有, 扬长避短, 多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擅长的文体活动, 如民歌大赛、篮排球比赛等,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增进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

(三) 实行帮扶、加强心理疏导

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不适应以及语言障碍等, 这些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因此, 学校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台、校园网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普及心理学知识, 不定期举办心理咨询讲座, 提高他们自我调适、自我成长的能力。相关部门要对“特殊学生”给予特别关注, 并建立心理档案,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必要时联系家长共同配合或请专业的咨询师干预治疗。此外, 在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发放、勤工俭学等方面加以照顾, 让少数民族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身在异乡有“亲人”。

(四) 提升技能、选修相关课程

实践证明, 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它是每一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 不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三观”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有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并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 在大学课程设置中, 建议学校在学分制教学改革模式下搭建各种平台, 在选修课程中开设相关民族文化的课程或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讲座, 有针对性地传授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 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障碍是每一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难题, 与民族、性别、美丑无关, 通过自身努力, 不仅可以破解, 还可以体会到成长的乐趣。此外, 还要提高汉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热情。

综上,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和人际关系问题, 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的人际交往与学习。因此, 对于信息时代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 重视并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与人际关系问题, 不仅有利于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 也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对于教育发展、区域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 面临着诸多不适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辽宁工业大学12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文化融合方面的调查, 梳理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提出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正向舆情引导以及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文化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存芳.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人际适应研究——以青海高原文化圈中的大学生为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7 (3) .

[2] 黄秋燕.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状况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生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 2016 (5) .

[3] 杨川.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人际关系研究[J].新西部, 2018 (23) .

[4] 李莲花.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管理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22) .

[5] 李永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与国家认同[J].民族学刊, 2018 (3) .

上一篇:浅谈不孕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下一篇:LENZE9400伺服系统在PASSIM12K卷接机组改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