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2022-09-10

一、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调研

(1)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师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基本资源, 充分优质的创业导师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但是纵观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进程, 创业师资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很多高校虽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 但是创新创业教师却基本上多为自我研修型, 基本上没有任何创业、经营企业甚至是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 即使具备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弱。这必然导致, 教师上课的时候只能是“照本宣科”, 怎么将创业理论应用到实际, 教师也并不清楚, 必然限制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实施和发挥其创业想法。很多高校让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即讲授创新创业课程, 基本没有社会企业的兼职创业导师。 (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随着全国“双创”工作的大力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十分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需要, 同时教育理念又具有较高的前沿性, 以引领社会未来发展趋势为教育目标, 是大势所趋。由此看来, 创业教育的教师与学生就需要具备基本的要求, 如前沿意识、创业的嗅觉以及抓住机遇的勇气和手段。但是, 与之不适应的是国内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依旧保守, 其目的是符合国家的要求, 并没有深入挖掘推行的意义, 这也导致了创业教育模式没有在高校深入开展。从调研来看, “尚存的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占到了50%以上, 是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育观念, “真正推行创新创业教育, 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仅占到25%左右。 (3) 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急需的配套体系。近年来,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国内的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但是从实效上看, 很大一部分高校把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活动的影响力作为重点, 如何利用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却被忽略, 这必然导致部分高校为了获得成效而不考虑长远教育的发展, 只对功利性探索感兴趣, 有要求了才来短期、迅速的改创业教育的实施。但是长远下去也将使得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创业基金的配套机制、创业政策保障机制以及学校创业孵化机制建立等方面带来困难和压力, 这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4) 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缺失。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如何?笔者对华北理工大学本科1-2年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865份, 统计分析发现,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对何为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明确; (2) 渴望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为数不少占到80%左右; (3) 对未来从事创业信心不足, 有50%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想创业的, 但仅有15%是有准备和信心的。调研结果显示, 大学生具备创业意愿, 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是缺乏的。

二、新时代下大学生创业园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中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的时代特点结合, 才能规避前面提到的问题, 顺应时代潮流, 更快更好地发展。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也应该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理论与实践才能转化, 从而实现创新引领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华北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紧紧地依托创业孵化园的, 从而获取了大学生创业园与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有机结合的经验。

(1) 导师主导, 积极推进孵化园“第二课堂”功能。为了积极推进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处在教育前线的始终是创业教育的师资, 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责任很重。所以, “以生为本”的观念是教师们要始终坚持的, 通过学习培训基层锻炼等手段积极拓展和提升自己的创业教育的观念和方法, 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带领者, 更好地发挥创业园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的功能。积极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团队入驻孵化园, 指导他们在孵化园内开展创业实践, 将创业教育课程与孵化园建设深度融合起来。 (2) 转变观念,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双创”的背景下, 国内涌现出了很多以众创空间、创客工厂、创客咖啡吧等各类类型的“孵化器”。华北理工大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融合发展作为重点发展的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四创工程”, 即创办一个创业大讲堂、建立一个创业孵化园区、举行系列创业竞赛、树立一批创业典型, 作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3) 培养创新型教师, 担当创新教育发展“新引擎”。师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基本资源, 他们应成为新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领路人”。华北理工大学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量身定制”了培养计划;聘请创业经验丰富、创业效果明显, 具有一定理论实践基础的成功创业者、企业家以及技术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和兼职教师, 用实践经验给大学生上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大讲堂”及“企业家大讲堂”。在校教师同时可以通过现场观摩, 积累经验, 提升能力。近几年华北理工大学还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入驻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 通过实践来了解如何创业, 创业的困难与瓶颈, 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摘要:新时代到来后, 教育与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结合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 高等教育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例, 对如何重塑高校教育结构, “放大”大学生创业能力, 激活大学生每一个创新创业“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园

参考文献

[1] 张坤颖, 王娩娩, 张家年.“互联网+”视域下新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 2016 (2) :82-89.

[2] 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 2016 (2) :37-39.

[3] 桑新民.探索“互联网+”教育创新系统工程[J].开放教育研究, 2016 (1) :9-11.

上一篇: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困境及对策初探下一篇:乡镇文化站如何加强文体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