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高校在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延边大学历史学科为例

2022-09-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渐渐不满足于全日制的在校教育,继续教育模式日渐被人们所接纳,成为人们汲取知识和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渠道。在职研究生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逐渐受到高素质人才的欢迎。以延边大学历史学科为例,通过近几年的在职研究生分类培养,为研究生教育积累了经验。延边大学历史学科设有专门史、世界史、学科教育(历史)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硕士研究生104人,博士研究生25人,其中在职硕士生27人,在职博士生22人。工作单位来源有科研机构、机关、教学培训等领域。通过培养在职研究生,逐步实现推进校地整合发展、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优秀人才。

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同。目前在职研究生生源比较丰富。来源于科研机构的在职研究生,大多希望提升学习和研究水平,拓宽学术研究之路;来源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研究生侧重于提升领导艺术,调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由职业者攻读在职研究生则以丰富知识含量或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为目标。

(2)专业领域不同。近三年来,在招收的在职研究生中,有很大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经历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在本科学习经历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的是非历史类专业,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本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历史科目,必然没有筑牢历史学科学习的基础,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但是,历史又是海纳百川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互补的关系,有过其他学科学习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历史学科的学习。

(3)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如前所述,在职研究生有很多差异性,但也有较一致的共性,即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实习创业经历。有些在职研究生的工作经历、经验是有助于专业学习的。就延边大学历史学科培养的在职研究生中,有教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科研工作者等,这些在职研究生从事的工作或多或少与历史专业有一定的关联性。当然,也有一些关联较小的领域,如军人、自由职业者等等。

(4)学习精力有限。由于在职研究生都有各自的事业基础,需要在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仍要兼顾自身的事业,工作和学习有时会出现撞车的现象,同时,有部分学生工作生活区域与上课地点有一定距离,甚至远在吉林省以外的地区,这也为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使得他们有时在学习精力上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

二、培养难点

(1)管理难。一是由于在职研究生生活、工作背景各异,正常的工作日很难将学生们悉数集合到教室进行授课;二是在职研究生疲于工作与家庭,很难适应学校集中统一的授课生活,使部分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缺席现象;三是在职研究生阅历丰富,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已形成并成熟,学校在管理上存在难点。

(2)授课难。由于学生们需求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专业知识构成不同,为在职研究生量身定做适合的授课标准成了难点。作为培养方而言,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品德高尚、知识丰富的社会人才是理想目标。但是,针对差异悬殊的学生群体,制定合理的培养方式是不容易的。

(3)考核难。在职研究生的考核是存在难度的,这也是由在职生的特点决定的。是一纸试卷还是一篇论文,尚且存在商榷的空间,笔者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考核出学生的素质水平。那么,针对情况复杂的在职生,如何制定考核标准,亦是学生培养的难点。

三、建议及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培养在职研究生过程中,分类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在职学生在攻读研究生过程中的有效尝试。

(1)分类培养。实现硕士与博士分类培养、全日制与在职分类培养、专业型与学术型分类培养、按学生兴趣分类培养。其中,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在职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更有利于推动硕士与博士分类培养、专业型与学术型分类培养以及兴趣分类培养的有效实施。

(2)制定合理授课方式。在学习方式上,由于学生们需求明确,有一定的工作背景或要求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或要求满足求知充实自己的需求,可安排小组讨论、自主学习、集中授课等较为灵活的模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一授课带来的疲劳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3)调整授课时间。在职研究生不同程度的都存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工作内容、工作单位各有不同,正常的工作日达到全员上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单位及指导教师共同合理制定授课时间。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在职研究生的授课时间可安排在夜晚或周末等时间段,方便在职研究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4)调整考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对在职研究生的考核评价也要结合实际多元化评价,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校及机关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毕业论文标准及评价体系,尝试不拘泥于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当前吉林省及延边地区都倡导以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可结合学生本职工作,挖掘延边州内人文历史因子,推动实现学习、工作的双赢,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

(5)创新学习模式。“要在用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盘活存量,扩大问题,加快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化解新时代的教育矛盾离不开创新和新探索,推动他山之石的攻玉效果。一方面是网络授课,通过录制和上传网络授课内容,使在职研究生在方便的时间段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是拓展平台,借助便利的社交APP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讨论、发言、点评等学习,并进行用户、选课、成绩等日常的学生管理。

(6)校地融合发展。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不仅是我系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延边民族地区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2018年下半年,延边州委组织部门下发了《关于推荐优秀年轻干部攻读延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通知》,推荐优秀年轻干部攻读延边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旅游管理、国际商务、国际政治、公共管理等5个专业,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推进实施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历史专业在培养在职研究生过程中,亦应关注校地融合,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摘要:在民族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属于在职工作人员,由于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学生有一定的差别,具有专业性强、层次高等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同样需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文章以延边大学历史学科为案例,重点探讨在职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意图突破地方民族高校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困境,从而为创新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民族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在职研究生,分类培养,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2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杜宝峰:《面向在职研究生的微信教学公众服务平台设计》,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3] 郑京日.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1):139-139.

[4] 郑京日.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若干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7,8(8):122-123.

上一篇: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微型化学实验之浅见下一篇:间氟苯基丙酮合成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