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2022-09-12

最近有媒体引用一项于2006年初进行的教师心理调查, 称接受调查的某市7个区县、21所学校的1759名高中教师中, 有54.5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 其中严重程度和重度严重程度的占到14.85%。

教师心理负荷的来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 他们除了有着一股职业共同的心理压力, 如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晋级升职等压力之外, 还有着比其他职业更强烈更持久的心理负荷。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育改革增大了一部分教师的压力。

为适应社会进步, 与教师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力度与速度都较以前有所加大, 从观念到行为都要求教师做出相应的回应, 这使得“经验型”的教师、不善于学习的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 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跟上, 压力随之而来。

第二,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现在每个班级学生人数明显偏多, 加之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受家长过分宠爱, 形成固执任性、争强好胜、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 师生关系紧张, 教师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再者, 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 家长制的学校管理方式盛行, 领导常常不顾教师的心理感受和尊严, 随意训斥、冷淡教师, 无视下级的存在, 随意剥夺教师的健康权和休息权, 动不动就拿着“下岗”的大棒吓唬教师, 使每一位教师都处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教师的心理状况将会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师生关系。所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亟待改善。

改善教师的心理素质, 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具体建议如下:

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和小环境

首先, 必须争取社会的支持。要呼吁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其次, 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权利、主体地位和个体的价值, 公平、公正办事, 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还应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因各种因素限制, 社会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干预机制发展较为缓慢。当务之急是要教师学会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了解自我, 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 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 还要悦纳自我。注重追求过程, 不为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调控消极情绪。生活在矛盾无处不在的社会中, 每个人都难免会碰上不顺心的事而烦闷、焦虑、惊慌、恐惧等, 关键是要学会调控和消解。当有反应敏感、过于焦虑等现象时, 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1) 转移调控。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可以全身心地做一件事, 以分散注意力, 把情绪调整到平稳积极的状态。 (2) 宣泄调控。可以找一个可信赖的人述说自己的苦闷, 进而减轻心理压力。 (3) 理性调控。同样的一件事, 换个角度去看待、去评价。也许坏事就能变成好事, 发现以前被自己忽略的潜力。

摘要: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 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 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 嫉妒情绪明显, 焦虑水平偏高等也较为突出:调查发现, 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提到日程。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上一篇:肱骨髁上骨折病人临床护理下一篇:高校艺术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服务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