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关注心理健康——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22-09-17

1 整合教学目标,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今, 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 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 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语文学科教学在整合教学目标时, 除了要注意教学文本中蕴含并落实的认知、智能目标外, 教师还必须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 挖掘文本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2 挖掘和利用教材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将心理教育渗透于阅读训练中

(1) 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课文, 对其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的, 可以直接利用, 以文育心、以美育心。如《谈礼貌》一文, 结尾这样写道:“学会礼貌待人, 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又如《珍珠鸟》一课, 作者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 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诸如此类的心理信息, 通过品读, 就能使学生充分感悟,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 有些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信息比较隐蔽, 课文中的语句、段落无法直接作为心理教育的凭借点,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细致挖掘。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注意让学生去回顾先前学过的《我与地坛》一文, 让学生去感知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假想自己能够拥有仅仅三天的光明时日的充实的生活设计, 进而体会我们对时光的浪费;在品味史铁生由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变成一个只能靠轮椅走路的残疾人的苦痛中去体会该珍视生命、珍惜健康。在海伦·凯勒假想中获得的幸福感与史铁生在现实中品味到的痛楚对比中, 感悟生命的价值、健康的美好, 树立勇于面对一切磨难的坚强意志。

(3) 有些教材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太明显, 比较深奥, 直取不行, 挖掘又不太合适, 就引导学生拓展深化, 找出彼此之间的结合点。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 字面上写的是樟树, 赞美樟树四季常青, 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实际折射的是宋庆龄一身正气, 令敌人畏惧的高贵品质。为了加深对这一深层主题的理解, 教师可以于课后布置学生去搜索或查询有关宋庆龄的生平事例等资料, 布置类似《追忆宋庆龄》的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活动, 只要学生深入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深层含义了。

课堂教学之外, 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向学生介绍推荐名篇名著、“心灵美文”、“哲理故事”、“励志故事”等,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使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在阅读训练中, 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效率, 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

3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也是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另一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古典诗词朗诵、讲述成语故事、剪报、办手抄报、开讨论会、组织研究性学习、辩论会、演讲、书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 为学生创设说话的天地, 打造展示才华的平台以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同时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新课程中增设有“综合实践”, 也称“综合性学习”, 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 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要非常重视通过这一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 去自主建构良好的心理世界。

4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写作教学之中

写作教学活动中, 也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如, 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合作, 开展亲情主题班会, 把亲情教育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 让亲情诗歌、亲情故事、亲情歌曲等走进主题班会课堂。并安排一两个有学生家长参与的节目。班会课后, 学生根据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也可要求孩子给父母或同他们的亲人说说心里话, 或者在节日 (如母亲节、父亲节) 的时候说一句感恩的话等。这活动简单易为, 通过对亲人的具体调查、深入了解, 与亲人的沟通互动, 能密切与亲人的关系, 加深与亲人的感情, 从而培养美好而健康的亲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和写作,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深厚的亲情观。

在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非高考科目, 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及高考成败。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 把语文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炉, 让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牵手, 让课堂与生活接轨, 让教材与心灵相通, 使每位学生身体健康, 智力正常, 人格完整, 意志良好, 乐于交流, 善于结友, 情绪稳定, 乐观开朗, 有所追求, 积极进取, 势必会对语文学科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摘要:在急剧变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学生心理健康更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关注、研究与探讨。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因此学科教学活动应当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高中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透彻地了解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铸造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上一篇: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吉林省民宿旅游设计方案研究下一篇: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创新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