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引言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由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受各方面的原因、因素影响,部分幼儿心理出现不健康的信号。心理健康观,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总和。

第一篇: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

幼儿园教师幼儿心理健康观结构模型的建构

摘 要:构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概念的二阶结构理论模型,设定观察点,编制儿童心理健康概念和儿童心理障碍研究项目,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四因素结构,儿童精神障碍概念的三因素结构。重新测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幼儿园教师的广义心理健康概念由狭义儿童心理健康概念和儿童心理障碍概念组成。狭义儿童心理健康概念包括积极人格,积极情绪,身体特征和适应能力。在良好的四个维度中,儿童心理障碍的概念包括三个维度:消极人格,消极情绪和适应性残疾。幼儿园教师习惯于在判断幼儿的心理健康时协调上述四个方面。在判断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时,习惯于首先评估幼儿的人格和情感表现,然后测量幼儿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幼儿;心理健康观;二阶结构模型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健康感知。它管理和规范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和行为。作为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判断,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1结构模型的理论假设

在国内外综合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标准依赖于六个方面:正常智力,情绪稳定,健康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刺激的反应。

本标准主要基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假设。它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并且难以直接理解的方面。例如,儿童的智力往往难以直接理解,并通过幼儿的言行做出准确的判断,无论是否合适,都是相对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日常生活中,给出准确的定义更加困难。利用社会有效性的方法,已经表明,作为一般公众的学龄前儿童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含标准,用于确定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其总结为积极的自我和积极的情绪,消极的自我和消极情绪和社会方面等因素。

2预计二阶结构模型检验研究

由专家学者确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形成的心理健康概念问卷和儿童心理健康概念问卷调查问卷,建立研究项目,邀请心理学家评估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儿童心理健康评估要求概念和项目描述是否准确和其他方面的审查,24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展望问卷”和“幼儿园教师儿童心理障碍问卷”28项。选取全省各地区400名幼儿园教师,分发自制问卷,收集有效问卷381份,有效率为95.25%。收集并分析了调查数据,并分析了探索性因素。

2.1因素分析结果

该项目的初步筛选是基于项目的缺失值不超过5%,项目偏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项目峰值的绝对值不超过10,且全部给出了24项儿童心理健康概念和28项儿童心理障碍项目。项目分类采用极端分组法计算。结果发现,儿童心理健康概念项目A18,A21,A25和儿童心理障碍项目B18未达到指标要求并被删除。

该项目的预测分析采用SPSS22.0对初步筛查后21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MO檢验值为0.826,Bartlett球形检验达到0.001的显着水平,表明该数据适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理论假设,决定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四个固定因子的方法。

采用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对所有四个因子的负荷值小于0.33的项目进行顺序筛选,最终得到负荷值大于0.33的项目超过两个因素,因子结构的累积解释率为63.424%。

2.2健康观项目一阶与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比

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可分为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之间存在中高度相关性。可以假设一阶因子构造受到更高阶潜在特性的影响,效果是可能存在二阶结构。

3讨论与分析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概念的结构性心理健康概念是衡量公众对心理健康标准认知的重要指标。它可以从多个层面反映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从而预测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行为。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孩子,幼儿园教师的观点儿童的心理健康与他们在面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时的教育态度和待遇直接相关。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预计幼儿园教师儿童的心理健康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狭义儿童的心理健康概念和幼儿的心理障碍。代表了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儿童心理障碍的理解。

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包括四个维度:积极人格,积极情绪,身体健康特征和良好的适应性。儿童心理障碍的概念包括四个维度:消极人格,消极情绪,身体疾病特征和适应性残疾。项目,调查和收集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基本符合理论预设。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包括四个方面,儿童心理障碍的概念包括三个维度:消极人格,消极情绪和适应性残疾,排除身体疾病的特征。

当孩子在性格,情绪和适应性方面表现良好,积极健康,但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时,幼儿园老师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判断不高,因为孩子不符合四个维度同时,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将其定义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理障碍也不符合心理障碍的三个标准。我们可以推测,在幼儿园教师的隐含概念中,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不是硬币的两面,在一种或两种状态下,它们是连续体的两端,两种状态之间仍然存在大量的中间状态。

4结论

总之,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由儿童心理健康的狭义感和儿童心理障碍的概念构成的。儿童心理健康的狭义感由四个维度构成:积极人格,积极情绪,身体特征和适应性。儿童心理障碍的概念由三个维度构成:消极人格,消极情绪和适应性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狭隘感和儿童心理障碍的概念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判断婴儿的心理健康时,幼儿园老师习惯于调整上述四个方面,并在判断婴儿的心理障碍时考虑婴儿的性格和情绪表现,接下来考虑幼儿的适应性表现。

参考文献

[1]张铭,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认同度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5).

作者:周洋

第二篇:公众眼中的幼儿心理健康观

一、引言

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由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受各方面的原因、因素影响,部分幼儿心理出现不健康的信号。

心理健康观,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总和。根据认知内隐理论,心理健康观作为一种内在、稳定的主体认识,一旦形成,无论正确与否,都直接指导自己的行为。家长作为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其心理健康观决定着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尽管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仍然停留在经验水平上,对幼儿心理健康缺乏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影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和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研究试图是通过大众人群,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从中了解在他们心目中幼儿心理健康观是如何的。了解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标准及影响因素的看法,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尽可能客观地了解公众眼中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的真实情况,确保本次调查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次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以幼儿教师工作者或家长为主体,因为他们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其心理健康观决定着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但调查对象还包括其他大众人群,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不是单是作为父母和老师关心对象,作为社会的其他大众人群,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看法也对本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调查人群会尽量考虑性别、文化程度(学历)、职业的不同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从大众关于幼儿心理健康观的概念问题、认识标准、影响因素等问题的描述,了解其内隐的心理健康观。调查方式是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围绕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填写,我们把问题分成五大类共36小项,将其打乱,按选择题形式调查。为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调查人员是成年人,共制定了600份调查问卷,向幼儿园教师调查,再通过幼儿园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填写问卷和对其他大众人群进行发放调查。经过认真的检查,选取有效地调查问卷,最后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公众对幼儿、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问题认知

此处的“幼儿”,是指3~6岁即37~72个月的儿童。这种界定,一是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医学界对早期儿童的分类;二是根据国内教育界将幼儿园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3~6岁儿童的实际情况。而幼儿心理健康是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调查中发现,家长和幼儿教师工作者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问题了解比较深入,大多数认识准确。他们认为健康不仅指躯体没有疾病,而且包括心理状态良好。心理健康对现代人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明确明白人的一生发展同幼儿期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并且点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水平就越高,面临的心理问题就越多。

(二)公众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

综合我国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等的观点,符合下列标准可视作心理健康:一是智能发育正常,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二是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四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五是有健全的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正视困难;六是能够正确对待现实,适应环境迅速,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和行动能与时代同步。

我们将公众列举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归类整理共分成6大类30个子项,按频次排序,再将同类所有特征的频次累加计算出总频次和百分比。公众描述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按总频次排序依次为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道德品质、情绪、智慧能力。大众提及的30个特征中频次前十位依次是:活泼开朗、善于交往、智力正常、良好习惯、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积极、讲道理、听话懂事、主动。表明大众人群皆对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认同。

表1 大众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描述、频次、类目统计表

类目 特征及频次 总频次及百分比

情绪 有满足感18、快乐25、情绪表达10

积极15 68(13%)

人际交往与

社会适应 善于交往28、合群18、适应环境16、

参加集体活动18、合作15、分享5 100(18%)

性格 活泼开朗30、大方13、好表现17、独立16、

自信18、主动20、乐观12、好奇8 134(26%)

个人行为 良好习惯27、讲道理14、无不良行为26

听话19、爱学习11 97(17%)

道德品德 诚实26、关心18、正直14、礼貌16、同情心9 83(15%)

智慧能力 智力正常25、主动学习12、认知能力强8

思考性强6、想象力丰富10 61(11%)

1.公众把性格作为判断幼儿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而成为容易看到的心理健康的要标志。但一方面在描述中体现出相当多个性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认为“这是个性问题,与心理健康关系不大”。究竟个性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确定。在他们的语境中,“个性”等同于“性格”,经常混用,显示出心理健康相关认识的模糊性。另外,“开朗”作为他们提及最为频繁的词汇,成为良好性格的标志。

2.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成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

公众多数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并特别重视交往的作用。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交往是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幼儿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但良好的交往不仅有利于社会适应,更是幼儿自身的需要,对幼儿的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需要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并获得快乐。在我国“和为贵”与“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将对外的适应看作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的总纲,无论是个性、情感还是行为都只有在良好的适应中才谈得上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忽视幼儿个体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

3.大部分大众将智力和动作方面的缺陷归属到心理健康范畴之外

未认识到智力、动作发展正常是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标志,认为“这属于智力方面的问题,反映一个人聪明与否”,表现出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心理健康只是心理出现异常而导致其他的不正常行为。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条件,虽然幼儿的认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若某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明显地低于同年龄组幼儿,且不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该幼儿的认知能力是低下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幼儿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障碍常常会导致感知觉和记忆异常、思维水平低下和心理紊乱,从而影响幼儿正常生活。幼儿期是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幼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4.重视外显的行为、能力特征和道德品质

大众注重外显、违反纪律、背离成人要求的行为表现,如“懂事”“乖巧”“听话”“习惯、常规”“不搞破坏”等。对幼儿的逆反、对抗行为普遍呈否定态度,多夸大幼儿多动行为,认识不到乖巧、听话的背后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在幼儿吃饭的时候,叫幼儿却一直不肯吃饭还频频打翻饭碗;在教导幼儿要注意的事项,却不听,还故意对着干;在学校老爱欺负同学等。究其原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中过多强调适应、限制、服从、容忍,导致幼儿对情感的压抑、对他人的依赖,对环境的敏感,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和家长把道德品质如“诚实”“礼貌”“谦虚”“不自私”以及生活常规方面的要求当作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认为“纯粹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较少,更多是品德问题”。

(三)公众对幼儿心理疾病的认识

公众对幼儿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不统一,他们往往站在个人之外,凭自己的感性经验、主观好恶和生活经历来判断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而不是从幼儿固有的心理机能的各方面着眼于幼儿的需要、情绪和感受,去区分心理健康与否,体现出经验性、主观性、表面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另外,他们偏重与同年龄幼儿比较,哪些“异常的、与多数人不一样的”、很“严重、明显”的特征才视为不健康,显示多以医学症状和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依据判断。有的认为幼儿有心理疾病的人大脑思维不正常。或者是说孤僻、不合群的幼儿是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和幼儿经常多动、打人骂人,这些行为是品德问题,与心理因素无关,再者认为有说谎、逃学、偷窃、恶作剧行为的幼儿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都反映出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缺乏影响了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四)公众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素的认识

从胎儿期开始,幼儿的心理发展就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幼小的儿童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无法以主观意志来控制的主要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作为一切社会总和的人,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深受早期经验的影响。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各种因素。从微观系统来看,在早期发展中有两大直接的因素起的作用较大,一是生物性因素,二是社会性因素。

1.公众对遗传及神经类型等生物因素有初浅的认识,把它们统称为“生物性因素”

在生物性因素方面,包含了遗传、先天素质、机体损坏、生理发育迟缓和生化因素等。对幼儿自身的动机、需要、认知风格、自我意识、早期经验等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认识较少。对影响因素的把握上,重视与幼儿有直接影响的外在原因,忽视内在原因及作用机制。这方面,受到专门教育的教师工作者所拥有的心理学知识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优势。

2.公众都认识到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曾指出:“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较,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关于这方面,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学校,学校在人的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是儿童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场所,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幼儿园不能说没有责任。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和幼儿园的气氛,特别是办园的目的和目标,都与幼儿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有关。学习的压力、幼儿园管理不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异常心理。

3.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早期经验的获得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一出生,就需要与母亲与看护人的相互交往,这种亲子之情是幼儿最初的社会化的情感。幼儿经常从父母那里得到抚爱,就会比较温和、友爱,形成信赖感。如果幼儿失去母亲的积极关注与照料,母爱被剥夺或遭受虐待,就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不良的影响。家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家庭因素在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少心理障碍的幼儿的背后可能有着“病态”的家庭。

(五)公众对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措施的认识

对于维护幼儿心理健康这一方面的措施,无论是谁,都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普遍认为作为家长和老师都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在这前提下家长与教师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自己心理都存在缺陷,怎么教孩子?有的人认为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心理辅导老师的事,交给学校做就行了,我们送他去上學学习就是要你们教好。这个是不正确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入学之后角色才转变为学校里面的老师,但和孩子息息相关的还是家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意孩子的动向,一经发展问题就要及时解决,不要拖拖拉拉,等过后就来不及了。

四、总结

第一,整体上看,接受调查的大众对幼儿心理健康判断标准都有所把握,与专家的看法也有一定相似之处,比较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看法,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共同多于分歧,具有模糊性、经验性、主观性等特点,并不同程度表现出重外轻内、重适应轻发展的倾向。相比于幼儿教师,家长对外显的行为习惯与学习问题关注更多,更重视对外的适应,对幼儿个体需要关注较少。教师判断相对全面、细致和准确和“心理学化”,侧重情绪方面的认识,更能以人为本。主要因为教师总体文化程度较高,接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的机会也较一般家长多,家长受“以德为先”“学习为重”观念影响较深,对幼儿个体关注不够。作为社会专职教育者,幼儿教师尽管晚于父母介人儿童的发展,比父母更能理性、直接地认识到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则由于对子女的未来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与压力,其心理健康观显得更功利、实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自身经历、彼此的角色地位和认知水平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观的构建。在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须兼顾个体内在需求和对外良好适应,既重视生存适应,又注重主动的发展,才能满足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大众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认识只是认知到表明含义,真正的内在意义并未正确的认识到,因此也只能做表面上的判断,以自己认为的标准对幼儿进行评价,导致部分幼儿心理出现不健康的信号。教师、家长是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儿童的认知和智能负责,更要促进儿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不仅是儿童发展引导者,教授者,还是“心理保健者”。在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不单单重视幼儿身体健康教育,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偏重智力培养,忽视人格的促进。为此,教师、家长要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完整的儿童”为目标,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吴飞娜

第三篇: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统筹观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统筹观

摘 要: 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二者关系密切、互为条件。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过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而心理健康则制约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影响其思想道德表现及其心理变化,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只有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关联,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努力协调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切实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近年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致力于“和谐校园”、“健康校园”的创建,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未充分把握思想道德素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关联。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互为条件且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就决定了二者必须统筹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 随着社会生活改善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事实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层原因往往涉及到品德修养、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领域。心理健康问题在本质上具有伦理性,心理适应不可能排除伦理的因素,个体健康问题往往是人类道德生活障碍的结果〔1〕。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

1.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

思想道德素质与个体内部心理的许多方面密切相关,其中与信仰的关系尤为突出。人只有有了信仰,其人生才会有归属感和精神寄托,才不会感到孤独空虚;正是有了心灵的安抚和精神的支撑,人们才会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进而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使心理趋于平衡〔2〕。但是,当前有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缺乏高品位的志趣,信仰危机比较突出,这不仅影响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其良好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形成。笔者认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陶冶大学生的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健康的志趣,进而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则常常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低下,价值观发生偏差,远离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独立的人格品质,缺乏对良好情感的追求,很容易导致其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譬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因小事自杀或精神失常的事件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其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这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看不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心胸比较狭窄〔3〕。可见,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邓泽军 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统筹观2.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大学生心理活动过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不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反映出来,而心理活动过程又必然会受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譬如,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而逐渐养成的。但是,在现实中由于有些大学生的思想消极、涣散,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仰,对真善美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心理认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他们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违纪、违法犯罪等现象。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问题,会使大学生在面临多种选择时稍有不慎就误入歧途,因此,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的外显行为常会反映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譬如,作为人格的重要成分的“认知风格”,就关系着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有关研究表明,具有忠诚、善良、正直、廉洁等心理品质的人,其思想道德素质也比较高,不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自身的身体也比较健康〔4〕。这种思想道德素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借助了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而实现的,这也反映了思想道德素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坚强的意志等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现实中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失去了强健的理性力量与清醒的使命意识,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不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以至于在多种价值选择时常常会产生矛盾与冲突,进而造成了偏执、冷漠、无助、孤独等心理状态,有些严重的还会产生自弃、逃避等行为。这也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着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影响着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控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有研究者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勾勒成一个“地形图”,将冰山下的基础层面代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冰山上露出的部分代表大学生的思想层面,冰山最高部分代表大学生的政治层面〔5〕。从“地形图”上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常常与其心理问题相伴随,一般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往往只是其心理问题的外显,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是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必须以解决其心理问题为切入点。

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受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制约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其形成存在着内化与外化两方面的过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化过程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它包括感受与注意、分析与理解、选择与接受以及深化四个阶段〔6〕;这四个阶段都对应于大学生心理过程的一定阶段,这些阶段都需要心理健康的支持。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化则是把已经形成的思想道德信念自主地转化为其思想道德行为,包括行为动机、行为选择、行为实施、行为习惯四个阶段。这一转化也是在大学生内在心理活动的参与下才能实现,也要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制约。上述特点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过程要受制于心理健康状况,其诸多思想道德问题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例如,有的大学生由于存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酷等行为特征,往往会做出与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截然相反的一些事情。

2.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影响其思想道德的表现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心理冲突较多。他们在人际交往、情感恋爱、社会适应等方面常常会面临不少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心理偏激,加之他们大多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出现失望、焦虑、压抑、孤独、消沉等心理障碍〔5〕。这不仅使得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经受住各种诱惑和冲击,其思想道德信念也易发生动摇,以至于经常发生逃课、作弊、酗酒、赌博等行为;还有的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社会公益意识淡漠,很少考虑理想、前途等问题。加之,这些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自控能力不强等特点,这就使得他们在面临诸多困境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社交恐惧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如果长期不能摆脱,就会影响其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多种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并存,势必会在大学校园里延伸和碰撞,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了迷茫困惑、无价值感、社会关系不适等问题,进而表现出理想淡化、信念动摇、社会公德意识差、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等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动摇着不少大学生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譬如他们常常仅以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把参加政治学习、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向党组织靠拢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有调查反映,有34%的学生竟然把入党动机归结为毕业后好找工作,只有14%的学生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然。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会逐渐导致他们通常关注物质,鄙视精神;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理义;珍视个人,忽视社会;看重私利,缺乏诚信〔7〕。与此同时,大学生确实还面临着学习、就业、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这些困难不仅会导致他们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社交恐惧等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其思想道德素质及行为,譬如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一些同学跨越了不道德的底线。调查发现约有14%的大学生有过考试作弊、替考行为,其中仅有3%的同学在作弊时心存愧疚,而其他人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可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才能站得稳、立得牢。实践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状况好、心理素质高的大学生,才会拥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把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而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心理素质不高的大学生,其思想与行为常常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和良好道德行为的要求。可见,心理素质的高低和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

三、统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提升策略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不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而且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其内容和方法具有共同性和相融性,这就需要切实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统筹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采用课程传授、举办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且在心理咨询老师充分尊重、理解前来咨询学生的基础上,使师生双方都能敞开心扉。在这种双方信任的氛围里完成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劝慰和教育,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可以弥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表面化、简单化的缺陷,夯实其心理基础,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这种教育方式比较容易进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他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知,同时也应看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虽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化密切相关,可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作为内在的基础,没有知、情、意的协调发展,外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很难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对此,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内部知、情、意的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其内在的个性品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他们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和自己,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做到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进而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2.以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为抓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只强调社会性功能,不太注重个体性功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收效甚微,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指导。这也是众多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或因理论教育缺乏力度,或因联系社会现实不够紧密,或因学生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常常效果不佳。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管传授本专业的知识,缺乏应有的育人观念,很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未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之,高校的辅导员也因其工作繁杂,难以有效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思考〔8〕。这就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对此,高校德育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一方面,要进一步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出发,积极发挥主流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促使大学生不断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使其在名利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另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大学生在政治、思想、行为规范,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情绪调适、人际交往、挫折对待、职业选择等,以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其养成诚实、正直、善良、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等良好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积极整合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造就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心理健康教育可为高校德育夯实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人格方面的心理基础,能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而高校德育通过促进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知、情、意、行提升过程,帮助其磨炼意志品质,锻炼其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更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高校德育教育通常是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和开会、报告、座谈、主题活动等形式来进行,一般会使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从大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9〕。为此,要努力在实践中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引导其健康发展〔10〕。

但也应当看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大学生自身思想修养的差异,导致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及不断变化的倾向,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各种心理压力的改变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大学生,在面临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压力时,因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不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差的大学生,在面临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压力时,就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思想道德素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存在着现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11〕。

4.努力协调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无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带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外部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刺激或压力情况,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融洽与和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要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在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受到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经受着严峻考验,部分大学生由于思想意识低下、人格品质不够健全、道德行为失范,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意识。加之网络的普及,其信息内容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都还不够成熟,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现实的复杂以及各种社会舆论的交错,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高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有利因素的积极影响,正确面对价值多元的现实,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积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努力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通过观察和接触社会现实,不断提高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晓杨.道德健康的教育学刍议——兼议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J〕.教育研究,2005,(11):23-27.

〔2〕马素红,胡景娣.信仰的内涵及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212-213.

〔3〕齐 平.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德育化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8):32-34.

〔4〕詹姆斯·埃伦.思想健康的人,身体就会健康〔J〕.汪 蘅,译.现代领导,2005,(1):44.

〔5〕佘双好,卢爱新.探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13-16,16.

〔6〕曾 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及其优化〔D〕.武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4:8-10.

〔7〕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20-23.

〔8〕邓泽军.大学生道德健康: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53-55.

〔9〕王晓哲.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J〕.学理论,2011,(4):206-207.

〔10〕吕一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60-62.

〔11〕宁维卫,陈 丽,徐 建,马岳德,张 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94.

作者:邓泽军

上一篇:写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班主任经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