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播技术论文

2022-05-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农业传播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以往的科技传播中,常常关注的是效益,很少有人关注农民是如何获得技术的,只是简单的将提高生产的技术发明出来。在农村,农民获取技术的方法也有很多,包括政府指导、网络信息获取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是中美的农民农村获取技术的方法确实不同。

第一篇:农业传播技术论文

智能手机对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的影响

摘 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其中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以及信息的有效传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智能手机作为即时通信工具,具有时效性、便捷性、流通性等特点,具有发送图片文字、视频聊天、网上浏览等传播功能。基于此,本文探究智能手机对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的影响,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手机媒体;农业技术;传播;农业;农民

中国现在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都在急速发展中,其主要体现就是网络快速发展、智能化发展及数字化发展。我国现在最主要解决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把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有效信息化发展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

墙报,是农村集体生产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比较古老,就像以前的粉笔报一样。宣传册也是被很多农业科技公司经常采用的一种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大多数是以说明文的形式展现,配以图形和文字解说,能让农民更直观地了解信息。在农村,广播也是被经常用于农业技术传播的一种方式。更多的人则使用电视,因为有线电视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相对上述的传播方式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是,在一些相对不够发达的乡村地区,村民获取农业信息等的方式还是以群体大电影为主,主要还是政府组织或者自发组织的电影,使人们更好地接受知识,方式相对生动。报刊也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报刊具有时效性,可以提供一些比较前卫的新型技能,而且报刊的不同板块可以使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另外,报刊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人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翻阅,不断积累农业知识信息。

(二)现代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

20世纪90年代,电视是获取农业技术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传播农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如中央七套、中央九套等。电视作为一种主要的传播农业信息的渠道,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手机的出现为当今农业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其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其结合了上述所有传播手段的优点,将图像、文字和图片等综合元素相结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也可以用手机随时传递和发布自己想发送和传递的消息[1]。

(三)手机媒体具有的优势

1.手机媒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在农业科技传播的过程中,移动媒体使人们在收到信息时充分表达对农业信息和现有问题的看法,并参与有关这些农业信息的讨论[2]。通过对农业科技专家、农业推广站工作人员和农业生产者的互动查询,通过移动媒体向接收者和传播者提供进一步的互动查询。随着移动媒体的发展,原来的单一通信模式已经改变,让传播者及民众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让民众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释放,也使得原来单向的传播方式带来的障碍得以解决,如农业生产者的知情权、发言权及选择权的滞后。而手机媒体带来的这种互动性和高效的反馈性,是其他传播方式及渠道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手机媒体具有良好的融合性

手机媒体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其他传播方式的优势且集于一身,是报纸、广播及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再升级。手机媒体可以把大众传播和人际间的传播联系在一起,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让民众的可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质的提高。

3.手机媒体具有便携性

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主要体现在其体积小,便于携带,便于获取信息。在农业技术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手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单向的传播方式,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让信息的传播和接受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同时进行,可以满足不同民众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也让信息在传播和接受中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手机自身在农业科技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手机媒体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手机使用者对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传播主要停留在发信息上,如云南省的“三农”通信息服务等。新媒体的发展使一些农业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等,有的信息多用专业术语,农民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实用性不是很高,而且信息的发送不及时、不连续,相关农业信息表述不够生动形象,民众无法理解,并没有把手机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另外,对于使用微视频软件、推广网站等互动平台的管理不完善,没有真正建立服务体系。

2.手机媒体技术门槛影响农民使用积极性

多数民众对于智能手机存在抵触心理,也不会使用相关功能及软件,网络上存在的各种软件盗取银行卡密码的现象使得民众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更不要提使用软件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农业信息。鉴于此,民众都不敢轻易尝试,对于手机媒体持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因为自己的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民众使用手机媒体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传播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存在信息供给不足的现象。长期影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的对象主要是政府和科学技术部门。作为农业经济市场的主体,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充分地影响到农民的需求。现在利用移动媒体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活动多,但是效果不佳。农民想知道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多,更新速度慢,表达形式比较简单,没有充分发挥移动媒体普及的优势。另外,当前我国移动媒体的普及专业人员不足,影响着农村移动媒体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受众自身存在的问题

农民是农业科技传播最主要的受众之一,由于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高科技技术的接受,缺乏对移动电话的了解以及无法识别信息的能力,极大地阻碍了移动媒体在农业科技交流过程中的使用和推廣。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农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小农的传统生产观念,具有很强的自然经济特征的生产方式并没有使农民意识到自身对信息的需求。目前,移动流量的成本仍然较高,农村地区的移动覆盖不全面,网络速度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农民信息素养

一是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现代农民是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工程。这就要求建立进入乡村的师资培训机制,基于乡村的媒体资源建立新的培训机制。二是以村为整体,重点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开展综合科学技术培训,提高農民科技素质,鼓励农民参与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民使用手机的培训,为民众提供农业福利、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专业人员,打破时间及空间限制,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四是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利用大众媒体的公共关系和教育功能,传播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知识,传播丰富的信息,并满足农民的科学技术需求。

(二)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增强信息使用实效性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如今第五代移动网络已经开始投入商用。手机是数字多媒体终端,是实现农村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普及的重要途径。建立一个完整的移动媒体服务系统来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丰富农业科技信息,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移动媒体需要成功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根据信息的内容,可以使用视频、文本、动画、语言和其他方法来传播有关农业的信息,因此内容清晰、有吸引力才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民众要养成浏览习惯,当地有关部门应向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创建微站点、提供专家服务等,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政府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与信息沟通,增强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四)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法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移动媒体发展。其次应制定专门的农业技术分配计划,以增加对移动制造、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资。联合软件公司积极开发农业应用程序,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推广提供更多路径,并节省许多人力、物力资源。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民的作用,才能优化移动媒体的使用,以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信息,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结语

农业技术传播是农村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被当作是“农村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技术需要借助多种途径来传播,其中智能手机地位的提高与转变已影响农业技术的传播及发展。综上,农业技术的传播不能固守传统的传播方式,应与时俱进,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媒体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毅敏.新媒介在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5(8):

127-128.

[2]蔡淑芳.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探索与展望[J].东南传播,2013(2):93-95.

[3]谢秀菊,胡红,陈胜文.微信在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实践与应用[J].经济管理,2015(13):273.

通讯作者:起建凌。

作者:王锦 起建凌 朱润云

第二篇:中美农业技术传播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以往的科技传播中,常常关注的是效益,很少有人关注农民是如何获得技术的,只是简单的将提高生产的技术发明出来。在农村,农民获取技术的方法也有很多,包括政府指导、网络信息获取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是中美的农民农村获取技术的方法确实不同。文章主要讨论了中国和美国的农民在获取以提高生产为目的的技术上的不同,通过比较二者上的区别来发现两者的优势和需要进步的地方。

关键词:农民;技术传播方式;分析

一、中国目前农业传播的技术方式是给予式传播

(一)中国农业技术传播的信息源

5W模式解读农业技术传播方式。

传播者(信息源):(1)政府有关部门网站。主要是农业部门,如,中国农业部网站、中国农业网、中国各地的农业信息网;(2)农业领域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的专业性或行业性学术团体机构网站。其中主要是学会、协会以及各种研究所的网站,如,从人民网、和讯网;(3)重要工作机构与大学的农业相关专业网站;(4)农业现有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如,知网;(5)农业专业性或商业性信息传播机构网站,包括特定的主题、专门的产品网站、电子商务网站;(6)公共传媒网站,如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站等;(7) 个人网站、网页、博客等。

内容:主要是提高农民生产或者增加农民收入的农民技术。

传播渠道:网络,人际传播。

受众者:农民。

取得的效果:农民获得的技术以提高收入或者提高生产取得的效果如何。

(二)典型实例分析

1. 实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中,在农事指导板块中,2017~2018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这一篇文章里面,写了关于小麦种植在具体的地区,小麦的播前准备、播种、冬前管理的种植技术。今年夏季以来,小麦主产区降水较多,土壤底墒总体较足,前茬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接近往年同期,预计正常成熟,大部分地区可以做到适期播种。小麦种子数量充足、供需平衡,种子质量较高,品种结构较为合理。气象部门预测,全国秋季气温总体偏高,秋雨南多北少,可能影响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安全越冬。为切实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全苗,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现在分区域研究提出了2017~2018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2. 分析

关于这个种植技术,政府部门都是很了解的,而且也做了学术报告,但是农民对于这个技术的获取却并不是很多。原因就在于政府和农民是分开的,政府只是负责研发出这个技术,但并没有很好地传播给农民。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充当接受者角色,政府则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就相当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所以,中国对于农业技术传播方式还是不够系统化,在农民与技术之间的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只是将这个技术灌输给农民,是一种给予式的传播。

二、美国目前农业传播的技术方式是参与式的传播

(一)美国农业传播方式

美国的农民技术传播方式与中国的不太相同,他们主要的传播方式以各种各样的农业协会为主,比如以某个农产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协会,以某一类产品为主要研究交流对象的协会等。我将从美国农业传播协会网站的现状以及工作方式来说明美国的农业传播方式。

1. 美国各地各州的农业信息网站现状

美国农业协会完善的服务体系美国农业协会经历长期发展的过程,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农业协会趋向于综合性服务和全国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全国有基层组织机构3 800个,各县、州都有机构设置,有些服务人员还在华盛顿政府机构工作,形成一个自上而下辐射全国的网络服务体系。美国农业协会的宗旨是维护会员权利和利益,为会员服务,协助会员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2. 传播方式的工作模式

首先,各地有各种农业协会,每个农民都是里面的成员,在这个协会里,也会有很多的专家,专家和农民一起交流技术,学习经验。其次,在这些个农业协会里,专家并不一定是技术的传播者。也可能是有經验的农民也是可以作为技术的传播者。

另外,当你有某些问题需要咨询时,在你参与的这个农业协会的网站里,你可以查询相关的解决办法,在这个界面里,有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农业协会会和农民交流心得,技术专家根据这些掌握的情况改进提升农作物产量。

(二)典型案例分析

1. 实例

在美国东南部的《卡罗来纳农场管理协会》中,主要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在这个协会中,农民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这个协会中存在,有什么问题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会在一起商量讨论解决的办法,同时,协会中也会有专家或者管理者会给出技术指导,参与农事活动中去。在这个网站中,设有关于农场、最近的事件、宣传、产品系统、农业服务等目录。在这些目录中你就可以点进去查看自己需要的东西。

2. 分析

首先各地有各种农业协会,每个农民都是里面的成员,在这个协会里,也会有很多的专家,专家和农民一起交流技术,学习经验。其次,在这些个农业协会里,专家并不一定是技术的传播者。也可能是有经验的农民也是可以作为技术的传播者。

三、农业技术传播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美传播方式的不同之处

1. 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给予式传播

中国目前的农业技术很多,但是农民能获取到但能了解的技术却不多,这就是因为中国的农业技术传播主要是以给予式为主,如果没有人去告诉农民,那么农民很难了解到这些技术。另外,一般的政府农业支持,也只是在政府的农业网站当中,农民就相当于接受者,政府只有主动的把这些技术告知农民不然他们是很难知道这个技术。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这样的传播方式只满足到了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只达到了最低层次的需求。

2. 美国的传播主要是参与式传播

美国的主要就是以农场农业协会为主,农民都参与到其中,是这个协会的一员,各地有各种农业协会,每个农民都是里面的成员,在这个协会里,也会有很多的专家,专家和农民一起交流技术,学习经验。在这些个农业协会里,专家并不一定是技術的传播者。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除了前面两个基本的需求之外,还满足到了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

(二)中国和美国的PEST分析

1. 中国农业技术传播方式的PEST分析

P(政治环境):目前中国的政治是大力发展农业,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对于农业是大力发展和支持。

E(经济环境):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还贫穷落后,贫富差距显著,经济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民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信息获取的能力也相对差距大,所以属于被动接受的农民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S(社会环境):中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农业技术的获取,在社会上只限于农业组织,信息源相对较少一些。

T(技术环境):目前的农业技术主要是设备上的差别较大,像大规模种植技术和大规模收割技术,在我国国内还没有实现普及。

2. 美国农业技术传播方式的PEST分析

P(政治环境):美国是农业第一大国,对于农业的支持是相当大的,同中国一样,也有很多的惠农政策。

E(经济环境):同样,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农业的投入也很多。

S(社会环境):美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又以农业协会的方式存在,而且美国的农业推广模式是三位一体的模式,对于农业的推广又具有特殊性。

T(技术环境):美国现在的农业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种植,很多地方的技术都实现了无人操作,其技术环境已经远远领先其他国家或地区。

(三)两者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分析

首先,对于中国来说,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中国这种给予式传播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对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来说,能更好的帮助到农民,其缺点就在于这种方法太过于僵硬,只能是灌输式的传播,农民只能接受。而美国的参与式传播方式来说,就能够更好的将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农民自身联系在一起,就像政府是一直和农民在一起。

其次,美国的人口较少,农业种植一般就是以农场为主,农场就比中国的这种家庭承包责任制要好,因为土地较大,能更好的管理,更好的控制。中国就是每个人的土地少,想要大规模种植,却没有那么多土地。所以,农业协会传播技术更为方便。

最后,就是两种传播方式都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或者增加农民收入,最后的比较优劣方式就是两种传播方式农民的接受程度。很显然,美国这种传播方式是我国需要借鉴的地方。

四、总结及建议

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不过区区六百万人而已,但却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它的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完善、以小型家庭农场为基础、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广泛、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因素都对农业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中国,中国的这种给予式传播有他的社会原因,也有他的局限性,他将农民与政府分割开来,农民如果想要获得新的技术,除了政府宣传,就不能很好地发现其他的方式。还必须自己去其他能获得新技术的信息源上去寻找。所以,中国未来在农业传播方式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对此,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当研究出一项能提高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技术后,除了在各个农业网站上发表外,还应该做好如何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到这个技术,并很好的传播下去。比如,在电视上宣传,在何处可以查到这项新技术的使用方法,政府做农业传播的部门,及时向自己管理的农村的农民推广这项技术。

第二、学习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在中国,有些地方还是依靠动物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实在是太落后了,应该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来,发展自己的农业。

第三、可以向美国学习,设置农业协会,让农民都参与到协会中来,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起商量,有什么技术问题也可以向协会中的技术人员咨询。

参考文献:

[1]旷宗仁.传播视角的农民认知行为研究[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2]骆浩文.农业传媒与传播[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赵妤.新媒体在农业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5]苏国贤.农业科技信息收集与分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王征国.农业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7]董成双,等.农业科技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8]李建英.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意识转换研究[D].东北大学,2011.

[9]朱琰洁.美国“农业安全网计划”2014年新政研究[J].世界农业,2015(01).

[10]赖作莲.美国农业科教体系特征及其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10(04).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张毅为通讯作者)

作者:谢黎 张毅

第三篇:农业技术传播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农业技术传播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积极实施思想层面、法律层面、宣传层面三个方面的政府宏观以及微观的职能。高效发挥我国地方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方面职能,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业技术;政府行为;传播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传播的方式也急需改革和更新。地方政府作为传播途径中的主角,所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加大推进农业技术传播中的政府行为是提高本国农业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一、相关理论回顾

(一)农业技术传播

农业技术传播泛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利用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在内的,各类传播媒介的信息发布和传递的过程,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的扩散以及新思想和政策的宣传。农业技术传播者主要是针对農业参与者的宣传、将具有的科学的利益价值技术播撒到农业参与者中使之能开花、发芽、成长。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我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理论知识,还推进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理论体系迈向新的台阶。

(二)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主要指的是行政行为,即政府完成了自身的政府职能后,仍然依据法律维护着公共利益和增强公共基础设施的行政活动。政府主要行为是主体+客体的行政过程,主体是国家各级党政机关,主要的客体是公共事务,是一种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制定相关政策,并以此为基础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政府职能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并能有效的解决大部分的社会问题。政府行为还具有大众性,能够代表大都人的利益。

二、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一)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政策保障不到位。我国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大都采取的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坐以待毙。地方政府在使用其职能对农业技术进行传播或遇到农业相关具体矛盾问题时,没有采用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处理。农业技术在政策上没有采取有效的保障基础,最终将阻碍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传播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中资金支撑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由我国政府提供农业投资、二是我国的农业技术相关机构经由多种的资金筹集渠道完成资金筹集、三是通过贷款方式筹集等。我国地方政府在开展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资金投入仍然相对较少,就容易导致农业传播人员缺乏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灵活性的不足。

农业技术传播人员素质不高。农业技术的传播依赖于农业传播者,农业技术传播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容易导致农业技术在传播上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农业技术传播人员一般都在相对偏僻的山区或者相对落后的农村工作,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因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缺乏在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上不尽人意。地方政府引导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实际过程中缺乏长期监督,效果甚微。

(二)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

运行机制不科学。我国的管理体制是条块结合,导致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可能会引起新的问题和矛盾。应当“化繁为简”,明确责任双方的职责义务以及管辖范畴。用科学办法对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升级,促使地方政府运行的职能改变,实现农业传播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科学运转。

管理体制不完善。农业技术是需要具有权威的组织或机构进行传播的,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职能作用和影响力。管理体制作为管理工作的根本,它的规范性、合理性、高效性,直接在管理模式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政策的执行能力上可能存在着欠缺,政策的制定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得以运用法律、法规、制度、合理的方式得以解决。

法律法规保障不到位。法律法规作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农业技术传播方面职能的基础保障,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呈现各自独特的特点。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习惯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当地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特征的关于农业技术传播的传播方式,使农业技术传播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行之有效。涉农方面的立法思想要重视,认识要提高,步伐要加快。

农业技术传播体系滞后。农业技术的传播本质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研究成果传递给农民,再让农民把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去。农民具有典型的小农意识,一味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使新的科学的农业技术的传播困难重重。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发挥媒介的影响,采取多种方式,对农业技术的科技性质加以正确的指导,使农民能正确的认识农业技术,更好的应用科学的农业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人才引进与培训不到位。农业技术的传播依靠相关高学历人才的推动。21世纪的人才辈出,竞争之激烈,很多大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仍然拼命想留在大城市,而不愿意去支援农村的建设,因为农村环境艰苦,农民苦,农民累,农民一生真遭罪。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利用高校,做好求职大学生思想宣传工作,确保农业科技人才后继有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农业技术传播队伍素质建设。

三、农业技术传播中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一)地方政府宏观政策行为的优化路径

拓宽宣传和引导渠道。农业技术的传播主要是面向农民展开的,最大的受众群体是农民。刺激和激励这庞大的“生产力”群体,增加其参与性是对农业技术传播的最好途径之一。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应当善用新媒介和科技传播手段,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淘宝直播等新兴的媒体,让农业技术能更大范围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农民,农村区域,在最快时间有效的传播农业技术,让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实现“无缝连接”,增加广大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参与的积极性。

解放管理理念。要摒弃呆板的管理理念,站在更高层次上,全方面的多角度的思考观察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三农的问题重视,确保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地壮大农业技术传播队伍。政府应做好农业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的作用,将农业技术更好的传播给农民,有效的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从而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调整机构的设置,善于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传播方式。通过与各大职业院校,农业研发单位,农业企业等精诚合作,多元化的对农业技术进行传播。

完善农业技术成果的法规。农业技术大都是科技人员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创造的,可以说是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所研究而成的,如果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后,却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和补偿、回报,科研人员就会失去继续研发的动力,使科技成果的持续性发展受到制约。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内和国外先进经验和教训,为农业技术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提供更好的保障。不断强化人们法律法规的意识,完善涉及农业科技成果保护的法规,重新唤起科技研究工作者的科研激情,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微观管理行为的优化路径

深化部门体制改革。农业技术领域的管理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管理部门过多,各级管理部门之间职责混乱,负责范围不够明确常常导致工作开展不能一步到位,这样的工作环境极大的削弱了基层政府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承担公益性职能,提供公共性的农业产品以及公益性教育培训上。政府应当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给及时响应政府的号召的企业或组织。

拓宽筹资渠道。地方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始终是投资的主体,除了加大支农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外,还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基金或鼓励涉农企業设立专项的基金,用来支持和奖励农业技术传播工作和工作人员,并且要针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建立长效审核机制,做到专款专用。传播部门还应将传播效果和绩效的激励结合起来,增强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其次,有效的利用其它合法的资金渠道。政府鼓励不同合法形式的组织或个人加入农村的发展,争取吸纳更多的资金。也可以加入银行等金融机构领域的资金介入。在相关政策的保障下,地方政府作为借贷的保障“中间人”,农民可以向银行借贷启动农业的项目,对农业技术生产发展上起到扶持促进作用。金融机构也应该根据当地不同的经济情况、地域环境、发展规模等等,分析当地的相关内外部条件,“量身打造”匹配的借贷类别和借贷种类。最后,确立“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市场经济的波动,农业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风险,要构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相互结合的方式,加强农业参与者在使用新技术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农业传播中的不可控因素。

参考文献:

[1]梁峰,李琳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福建农业,2015(1).

[2]蒋克普.农机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推广应用[J].农机维修,2015(3).

作者:毛祯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信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