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一篇:大学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现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危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基本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晰,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关于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结果,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现状,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特征

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具有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原因主要是抑郁症、学习、情感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各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不相对称

以该学院为例,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面向一年级新生,分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忽视其他年级的课程教育。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大一到大四,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比例是有增长趋势的。而大部分高校却往往只注重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学时数不足

以该学院课程内容安排为例,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学习心理、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团体辅导。每个内容只开设2个学时,共有32学时,2个学分。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都难以讲深讲透,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难进一步展开,学时不足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达到普及心理学知识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构建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结合每个年级、每个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学期都要有该课程,且课程内容必须符合该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作为有独立价值观的客体,随着学习的深入,经验的增长,其性格特点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也会有很大变化。一年级主要是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方式、方法转变指导,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人际关系;二年级主要是专业学习指导、学习压力排解、职业规划、恋爱与性的关系,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三年级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前教育,恋爱与性的关系等教育。四年级主要是就业教育,毕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动机,正确对待就业中的挫折与失败。

(二)结合心理危机特点,增加课时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广西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原因主要在情感方面、情绪方面、学习方面,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在大学生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知识增加课时,并结合相应的体验或团体辅导,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以该学院为例,该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课程。但针对于高校中部分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应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贫困生心理教育、留级生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学》、《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及关于团体辅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以满足各类群体的心理需求。

四、结论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燕,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李杭东.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探索[J].应用研究,2013(2).

[3]毛智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材,2011(22).

[4]黄群瑛.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途径[J].课题展示,2011(3).

[5]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唐丽媛(1987-),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蔡贤浩(1986-),男,广西柳州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助教。

作者:唐丽媛 蔡贤浩

第二篇: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会对身体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且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实际需要,促进自我个性成熟发展。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31-33.

[2]吉建秋,陈颖川,郭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环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3):68-70.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李钢 李娅婷

第三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析

摘要:把握当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对于深化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界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特殊群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队伍较为稳定,研究内容较为广泛,研究方法较为多样,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适应大学新生活,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近年来,学界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特殊群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队伍较为稳定,研究内容较为广泛,研究方法较为多样,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正确认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分析把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学界一直比较关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调查分析。有学者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连续4年对某高校新生进行团体测评,发现:大学新生在入学动机、录取专业满意程度、主要症状方面与性别显著相关的因素为:想做学问、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录取专业不太满意、过于依赖别人,显著负相关为有利于择偶;与原毕业学校显著相关的因素为:想做学问;与家庭出身显著相关的因素为:錄取专业非常满意、为脸红而苦恼,显著负相关为在乎别人视线;与独生子女项显著相关的因素为:为出国打基础、想自由自在生活几年、有利于择偶、牢骚和不满多、精神疲惫、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在乎别人的视线,并得出结论认为:大学新生在入学动机、录取专业满意程度、主要症状方面与性别、原毕业学校、家庭出身、是否独生子女有其独特相关因素。[1]有学者使用UPI对大连工业大学2007级32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大部分新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等入学适应问题。[2]还有学者从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业与生活,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家庭环境等方面,因此,大学新生要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学校开展以“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3]

二、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的研究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前提。然而,近年来,由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增多,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准确把握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有效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新生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学者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运用SCL-90量表对某大学3998名新生进行网上自评测查,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各因子进行分析,发现某大学2006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良好,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等5个方面,认为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教育。[4]有学者则认为,与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生活环境适应中的心理问题、习适应性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35]

在入学适应方面,有学者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新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差异显著,女生的适应情况好于男生,汉族学生适应情况好于少数民族学生,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新生适应情况不同,来自大城市学生的适应情况最好,来自农村的学生适应情况最差。[6]有学者认为,大学新生入学以后,由于“重要他人”的改变、“社会比较”以及对学业困难的归因等因素使自我概念改变,应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帮助他们结交朋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尽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7]

在人际适应方面,有学者认为,大学新生首先就要面对与寝室同学搞好关系的问题,由于寝室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如果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影响到他们学习和生活。所以,解决好大学新生的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有利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8]

在社会支持方面,有学者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西南大学新生460名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试的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高、低社会支持获得者在自我价值感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3个分量表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认为,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9]

三、关于大学新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大学新生由于家庭环境、个性特征、文化差异、个人经历的不同,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也存在差异。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独生子女大学新生、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等特殊群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新生的主体。过去人们总是对独生子生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持怀疑态度。面对作为大学新生主体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自然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课题。关于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有学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医学院2001~2005级独生子女学生2408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医学生中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占20.76%,不同性别及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学历学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独生子女医学生的9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除了与国内青年比较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低外,其余高于国内青年及国内成人,并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认为,医学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青年及成人差,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应关注医学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10]而有学者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武汉理工大学2005级所有新生为调查对象,对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却得出另一种结论,他们发现:独生子女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精神病倾向等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冲动因子分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出结论认为,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独生子女差。[11]这一结论改变了过去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偏见,引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贫困生是大学新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保证每个大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英明承诺。但他们进了大学,经济、精神压力较大,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有学者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97名贫困大学生和34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通过与对照组非贫困大学生的对比,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较低,且其中的自信维度女生又显著低于男生;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自信、希望、坚韧性和乐观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得出结论认为,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子维度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差异,自信维度上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发挥着中介变量的作用。[12]也有学者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新入学的500名贫困大学生和2412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贫困新生在有恒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专业有成就者因素、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上显著高于非贫困新生,兴奋性、敢为性、内向与外向型、心理健康因素因子上显著低于非贫困新生;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心理症状上无显著差异,结论认为: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应关注贫困新生积极人格特征,加强个性教育,塑造健康人格。[13]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运用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某高校的26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和367名汉族大学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除敌对一项以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与本校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心理问题验出率为35.2%,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消解民族学生心理问题。[14]有学者运用方法采用临床心理症状自测量表(SCL-90)对随机取样的民族地区某工科大学新生进行测查,发现民族地区工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组常模相比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恐怖症4个因子上有着极显著性差异,在偏执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认为要改变民族地区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要学校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要引导新生自己进行积极地调适。[15]也有学者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4782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少数民族组和汉族组的SCL-90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P<0.05),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恐怖因子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男学生敌对因子的得分高于女学生(P<0.05),女学生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学生(P<0.05);农村组大学生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P<0.05),城市大学生偏执因子的得分高于农村大学生(P<0.05);人际敏感、强迫、抑郁、恐怖阳性症状检出率较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学习压力、情感问题等是影响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作者指出,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16]

另外,还有学者对不同背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从家居环境(城镇或农村)、子女构成(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关系状况、家庭收入状况、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类型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差异研究,发现家住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学生(P<0.001);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比非独生子女学生更健康(P<0.001);家庭的人际关系越和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P<0.001);家贫学生在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比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严重(P<0.01);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性与母亲职业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息息相关(P<0.001),母亲职业类型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研究者认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依家庭背景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家庭联系,针对差异作出合适的对策。[17]

四、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研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最终还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多年来,高校在新生开学时,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团委、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及心理健康协会等,联合起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展览,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有学者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围绕大学新生心理行为与其所处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着重个体与大学和同龄人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系社会、家庭和个案,考虑环境在大学新生反作用中的适应性改变,把大学新生置于其内部环境和自我以外的教育、社会和世界等逐次递进的大系统中,系统地加以探讨。[18]也有学者对大学新生的心理保健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心理特点与保健、人格、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爱情、性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19]另外,国内还出版了一些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读物如《大学新生必读》、《大学新生入学指南》、《适应与超越》、《大学新生入学导论》等。

关于如何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研究认为,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与势在必行的工作,学校应开展以“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质;学生个体应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以增强心理保健意识。[20]有学者则指出,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是分析其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实效性和科学性,具体途径可从以下方面着眼:上好第一课,通过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大学、了解自己;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各系心理健康小组—班主任—心理健康委员—寝室长—寝室同学”六位一体的心理保健网络,将全校学生纳入其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通、及时解决;提高大学新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21]有学者则强调,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重点突出“两个加强”:即加强心理辅导的师资力量建设和加强心理教育辅导的经费投入;其次要完善预防机制,可从两方面着手:即加快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以形成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逐步建立健全群防群控的联动体系,以形成及早发现及时处置的有效机制;另外,还要积极教育引导,解决现实矛盾。[22]

五、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队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评论

近年来,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笔者仅以“大学新生”和“心理健康”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索到2001-2009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269篇相关文章,去除4条重复,有效为265篇为例。如果运用“大学新生”与“心理”、“适应”“健康”等检索词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1000多篇相关论文。我们对上述的以“大学新生”和“心理健康”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索出来的265篇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研究队伍较为稳定,研究内容较为广泛,研究方法较为多样,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研究队伍方面,通过对上述265篇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发现作者中来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有46篇,约占16%;来自高校教育学院(系)、心理学院(系)的有38篇,约占14%;来自高校学工部(学生处)的有33篇,约占12%;来自社会及高校医院、医科大学(医学院)的有32篇,约占11%;其他(如来自高校某院、系、部及未标注学校具体单位)的有132篇,约占47%。由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多是挂靠学工部(学生处),单独或者依托教育学院(系)、心理学院(系)、校医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和学生辅导员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开展工作。可见,目前,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成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力量。

在研究内容方面,上述265篇论文,涉及了不同类型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如高职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民族院校、医学类院校、公安院校、体育类院校等,涉及了不同地区高校新生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如广东、浙江、新疆、青海、云南、西安、昆明等,涉及了不同背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如独生子女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等,还涉及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因素的研究,如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自我表露、自我和谐、人际关系、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功能等关系。可以说,仅这265篇论文就涉及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正确认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深化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一定的文献保障。但是,这些成果,多是从某一高校或某一类型、某一地区高校出发进行研究,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在研究方法方面,上述265篇论文,主要运用了调查统计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其中运用调查统计方法的有185篇,约占69%,运用经验总结方法的有76篇,约占29%,可见,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运用了调查统计的方法。而在运用调查统计方法的论文中,其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研究的有89篇,约占48%,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研究的有77篇,约占42%,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心理健康测量表(PHI)、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等计19篇,约占10%。可见,目前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是SCL-90和UPI两种由国外研发的量表,而教育部组织我国心理学界一批知名专家共同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關评定量表”(主要包括四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应用还不广泛。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其中源自核心期刊(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标识的核心期刊)的有33篇,约占12%,来自CSSCI源刊或扩展版的只有9篇,仅占3%。再分析这些成果,发现多是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缺乏一些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今后的研究,应当大胆引鉴国内外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把握大学新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揭示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内在机理,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兵,陈建红,吴宇萍,李媛.大学新生3848名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15):2829-2831.

[2]郭志峰,谷力,梁瑛楠.应用UPI对07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

作者:杨新宇

上一篇:英语教学论文论文下一篇:中小学生减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