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镇痛方式对下肢手术老年病人血流变化的影响

2022-09-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2组老年人下肢手术进行分析比较, 分为Ⅰ、Ⅱ组, 每组50例, 其中男女比例为1∶1, 包括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股骨头置换、普外和烧伤等患者。年龄为75~85岁之间, 平均年龄80.12岁;体重介于44~72kg, 平均体重60.3kg。术前检查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正常。

1.2 麻醉方法

我们对所有病人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前30min, 我们对患者进行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 并要连续观察和记录BP、HR、sPO2的变化, 以防出现意外;入室之后, 要对常规监测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进行连续监测;接着, 在30min内注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400mL。麻醉过程中采用侧卧方式;取L3~4间隙, 采用硬脊联合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 采用阻力消失法、气泡针管法证实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 再用25G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当出现脑脊液回流时, 注射一定量的丁哌卡因和芬太尼的混合液。

1.3 镇痛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Graseby 9500电子镇痛泵。其中Ⅰ组采用硬膜外镇痛, 即采用一定浓度 (一般为0.19%, 其浓度视病人情况而定) 的布比卡因以及芬太尼混合液适量进行注射;病人单次剂量控制在3mL左右, 要有一定时间以及剂量的限制 (一般4h不能超过25mL) ;Ⅱ组采用静脉镇痛, 其中负荷剂量控制在5mL左右, 持续剂量控制在2mL/h左右, 持续镇痛48h。如果2组镇痛效果不理想则加用其他镇痛药物辅助。

1.4 观察指标

于术后1、2、6、12、18、24h对病人的心率、呼吸、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 并观察记录患者24h内镇痛的效果 (采用VAS评分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2 组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即 (x-±s) 来表示, 并规定 (P<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记录患者24h内镇痛的效果来对2组手术进行比较, 其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分数由高到低表示疼痛程度逐渐减弱。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术后1、2、6、12、18、24h后, Ⅰ组的VAS均低于Ⅱ组的VAS, 说明硬膜外镇痛比静脉镇痛有着良好的效果。

为了方便了解2组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 我们选取术前以及术后1h和24h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 其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术前病人的血变指标基本一致。但是术后采用不同的镇痛方式, 其恢复的情况却不同。采用硬膜外镇痛方式, 其术后恢复的情况低于静脉镇痛方式。因此, 其对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3 讨论分析

手术创伤和疼痛的应激反应使得术后机体纤维蛋白溶解能力减弱。硬膜外镇痛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 从而使得阻滞区域的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 组织间液转移到血管内, 从而稀释了血液, 使得血液粘度下降;同时也可以改善分解代谢亢进状态, 使血液中球蛋白及脂肪代谢产物减少, 进而也降低血浆浓度。

综上所述, 硬膜外镇痛不但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 对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均小于静脉镇痛, 而且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因此, 其对老年人下肢手术后的恢复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 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一种镇痛方式。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老年人下肢手术采用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2种方式对血流变化影响的分析比较, 得出硬膜外镇痛不但镇痛效果好, 而且血液动力学稳定, 在血液流变学上优于静脉镇痛, 有利于手术的恢复, 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镇痛方式。

关键词:老年人,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7, 17 (9) :568~569.

[2] 严美娟.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全髋置换术老年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25 (5) :375~376.

[3] 王秋菊.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2) :1521.

上一篇:论谈话法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的运用下一篇: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