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用学,捕捉“弦外之音”,深入了解学生

2022-09-10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种庄稼, 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 才能对症下药;教师, 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魏书生的这段话, 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重要性。

当前, 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不断出现, 并由此引发了各种问题, 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 作为教师, 尤其是辅导员, 平时应重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防止他们被消极情绪所支配, 误入歧途, 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那么, 教师如何了解学生?除深入学生, 细致观察外, 运用“语用学”, 捕捉“弦外之音”是了解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一方法, 能帮助教师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问题, 从而及时、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例:

学生A三天没来上课了, 辅导员向同宿舍的B同学了解情况。

辅导员:A同学怎么没有来上课, 生病了吗?

学生B:他不在宿舍。

辅导员:他去哪了?

学生B:不知道。

辅导员:他昨天晚上回宿舍了吗?

学生B: (低下头) 我睡得早, 没有注意。

辅导员:这几天都这样吗?

学生B: (仍低头) 不知道。

作为教师, 尤其是辅导员, 都希望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无话不说的融洽关系, 可在实际交往中, 学生出于种种原因, 如怕老师, 怕得罪同学或影响同学间的关系等, 往往有话不敢直说, 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不但要弄清学生讲话的词面意义, 还要对言语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 找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及时捕捉从学生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地分析判断, 作出反映。

如上例, 学生B说“他 (学生A) 不在宿舍”, 这就意味着学生A没有病, 也没有睡懒觉。没有病也没有睡懒觉, 一大早不在宿舍, 去哪了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学生B不便说。还有, 当辅导员问, “他昨天晚上回宿舍了吗?”学生B: (低下头) “我睡得早, 没有注意。”辅导员又问:“这几天都这样吗?”学生B:“ (仍低头) 不知道。”学生B之所以低下头及用不置可否的语句, 其言外之意:我不好说。这些更说明了其中有不便明说的问题。抓住这一线索, 辅导员经进一步了解, 发现学生A接连几天外出上网玩游戏, 彻夜不归。由于发现及时并找学生A谈话, 制止了事态的发展。

那么, 又如何去捕捉“弦外之音”, 从而去进一步了解学生呢?

1 运用“会话含义”学说, 捕捉弦外之音

按照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含义”学说, 人们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 应当遵守“合作原则”, 即: (1)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 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尤其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 相关准则。即双方所说的话是双关的。 (4) 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 尤其要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 (避免罗嗦) ;有条理。格赖斯又同时告诉我们:在现实交际中, 人们由于种种原因, 并不都严格地遵守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和次准则。因此, 他总结出四种可能不遵守这些准则的情况: (1) 说话人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以及有关准则, 例如:“我不能说更多的话了”;“无可奉告”。 (2) 说话人可以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一条准则。这样, 在有些情况下他就会把听话人引入歧途。结果使听话人产生误解或受骗上当, 例如“说谎”。 (3) 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冲突”的情况, 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 (4) 故意违反或利用某一准则来传递会话含义。说话人故意不遵守某一准则, 即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一条准则, 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违反了该条准则, 但目的不是中断交谈, 而是为了向说话人传递一种新信息——会话含义。于是, 格赖斯又告诉我们: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 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 即“会话含义”。根据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 在与学生的谈话中, 学生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时, 作为教师, 就要注意抓住这一线索捕捉“弦外之音”, 从而进一步去了解学生。

如上例, 当辅导员问学生B, 学生A为什么不来上课时, 学生B的回答“他不在宿舍”, 明显超出了所需要的信息。而当辅导员又问, “他昨天晚上回宿舍了吗?”学生B: (低下头) “我睡得早, 没有注意。”很明显, 学生B没有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 而这些, 都明显地暗示着有“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因此, 辅导员要善于运用“会话含义”学说, 捕捉弦外之音, 了解学生。

2 联系言语环境, 捕捉弦外之音

索振羽先生在其编著的《语用学教程》的绪论中, 给“语用学”下了一个定义,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 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从这个定义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 “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地理解”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 离开语境, 只通过言语形式本身, 说话人往往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听话人也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因为要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所传递的信息, 仅理解言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 还必须依据当时的语境推导出言语形式的“言外之意 (超越字面的意义) 。”如:在西餐馆里, 顾客对服务员说:“我缺一把刀子。”这句话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个“陈述”, 而是一个“请求”:“请递给我一把餐刀。”因此, 了解学生, 还要联系学生谈话的言语环境, 即联系谈话的时间、地点、话题、场合、学生的思想、教养、心态、性格、以往的表现等等, 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如:有一天, 学生C突然问辅导员:“老师, 毛主席是否说过,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表面看这是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 但作为辅导员就要思考:学生为什么突然问这句话?尤其是学生C为什么问这一问题?学生C平时表现良好, 乐于助人, 朋友也很多, 按理不会有问题。但经进一步了解, 该生近段时间因一点小事与同学D发生争执, 而学生D则是个性格暴躁、好斗的人, 扬言要请其“友仔”教训教训C。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就不难看出, 学生C的问话不是一般的请教, 其言外之意是:D请人来打我, 我也请人回击他。问题相当严重, 辅导员马上找来学生C和D, 化解矛盾, 避免了斗殴事件的发生。假如, 辅导员仅从字面去理解这句话, 而不能通过字面去捕捉弦外之音, 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明确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 因此, 分析语言现象, 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离开一定的语境, 把一个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 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了解学生也一样, 必须把学生的话语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才能准确地理解学生话语的真正含义, 掌握真正的情况。

3 通过体态语, 捕捉弦外之音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语言的更广义, 又是含有声音语、文字语和‘态势语’这三种。”

态势语, 又叫“体态语”、“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行为语言”等。它是用表情、手势、眼色、姿态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 是一种“伴随语言”。

学生在说话时往往是伴随着各种体态语的, 因此老师也要注意对学生体态语的释读, 以便更全面地捕捉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如例一, 当辅导员问, “他 (学生A) 昨天晚上回宿舍了吗?”学生B: (低下头) “我睡得早, 没有注意。”学生B低下头, 避开老师的目光, 这些体态语表明学生B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很虚, 没有说实话。

体态语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际手段, 因此, 作为辅导员, 要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表情、手势、体姿等, 从而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方式很多, 运用“语用学”原理了解学生的方法也很多, 以上仅是本人在重温“语用学”的过程中触发的一些思考。

摘要:当前, 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不断出现, 并由此引发了各种问题。教师如何了解学生?除深入学生, 细致观察外, 运用“语用学”, 捕捉“弦外之音”是了解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一方法, 能帮助教师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关键词:语用学,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1]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

上一篇:法制博览杂志投稿指南下一篇:农村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教学干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