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修辞

2024-05-07

小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修辞(通用10篇)

篇1:小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修辞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修辞

一:比喻

什么是比喻?就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明的事物(注: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例:如 仿佛 变成 似 是

好似 犹如 如同 恰似 像 好像......)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3,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4,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红又圆。5,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张绿毯。

6,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7,那个人骨瘦如材。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9,露似珍珠月似弓。

10,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比喻的作用(表达效果或使用比喻的好处):1,使所描绘事物的某一特点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化深奥为浅显或化繁为简,使其更通俗易懂。例:1,金蝉的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把金蝉的眼睛比作花椒籽,突出了黑亮的特点,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那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惹人喜爱的美丽的花朵比作儿子的脸庞,表现了父母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儿子的惹人喜爱,易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注意:有些带比喻词的句子并不是用了比喻修辞。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2,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4,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5,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6,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7,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二:夸张

什么是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 进行放大或缩小,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的分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 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例:1,力拔山兮气盖世。

2,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3,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夸张的作用:

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事理:

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三,反语

什么是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反语的种类:

根据说话者的对象不同、说话者的感情不同,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讽刺反语和风趣反语 1.讽刺反语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如:

①“……这样也可算是将功赎罪吧。那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知恩感德……” “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打断了沈百万的话。老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讽刺地说:“谢谢你,我的好心的沈老太爷。我们很知你的恩,很感你的德。而且对你的这份„恩德‟,我们是定要报的,你放心就是了。”

(峻青《海啸》)

这里老宫说的都是反话,其实他心里根本不是这样想的,但嘴里偏偏又要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谢谢你”相当于“哼”,“好心”相当于“狠心”、“黑心”,“恩”、“德”、“恩德”相当于“仇”、“恨”、“仇恨”。“报”也是反语,不是指报恩,而是指报仇。这些

反语都批判、讽刺了沈百万假扮好人的丑恶嘴脸,表现了老宫的极端愤怒,因而是讽刺反语。

②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作者写《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背景是:1926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与得到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的奉系军阀作战,并炮轰日本帝国主义军舰。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还联合其他驻北京公使提出各种无理条件,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的主权,于3月18日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政府竟命令士兵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造成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本文中出现的“文明人”、“伟绩”、“武功”等都是反语,揭露了中外反动派的野蛮暴行,竟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事件都相形见绌。“文明人”其实相当于“野蛮人”,“伟大”相当于“卑鄙”,“伟绩”和“武功”相当于“血债”。这些反话猛烈地抨击了北洋政府的残暴行为,是讽刺反语。

2.风趣反语风趣反语是为了风趣、幽默、诙谐而说的反语,字面表达的是贬义,实际上是表达褒义,或因情深难言,或因避嫌忌说,并不包含讽刺嘲弄之意。

①吴淑兰的心,被革命竞赛的热情燃烧着,早已飞回她的队员中去,飞到田野里去了,无论张腊月和她的队员们怎样苦苦劝留,说什么也留不住。

最后,张腊月无可奈何地笑骂道:“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个顶坏顶坏的女人啊!”她们两人,虽说只相处了一天,可是她们的友情是那么诚挚深厚……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结合整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顶坏顶坏”不是骂吴淑兰,这个反语表达了张腊月对这位新结识的伙伴的由衷喜爱的感情。连用两个“顶坏”,语言诙谐风趣,也表达了她们之间说话很随便,没有隔阂,没有猜疑,十分融洽,十分亲昵,所以这是风趣反语。

反语的作用:

1,揭露、批判、讽刺、嘲弄,比正说更有表现力。

2,使语言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风趣感。

四,排比

什么是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1,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2,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3,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4,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

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

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

5,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是烈日炎炎的夏日,父亲手中驱蚊的芭蕉扇;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回来了”;是父亲暴怒时的一顿拳脚„„

6,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7,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需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荒瘠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8,花开,蝉鸣,叶落,雪飘。

9,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10,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的作用: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谚语)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注意: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拟人

什么是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例:

1、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起了歌谣。

2、小树在跟小朋友们招手。

3、看,秋婆婆边走边说:“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就要来临。赶快穿些衣服吧!”

4、阳光透过窗子,射进了屋子,轻轻地对我说:“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好好加油吧!”

5、一朵朵白云微笑地看着人们劳动。

6、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7,绿油油的草被调皮的风逗弯了腰。拟人的作用:

使句子更生动、形象,强调对这一事物(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要点明是什么事物)的喜爱之情。

六:设问

什么是设问?设问就是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3,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4,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互相配合。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问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

七:反问

什么是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2,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3,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4,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5,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反问的作用:

语气(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说明是什么语气)坚定有力,发人深思,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八:借代

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4,烽火两三月,家书抵万金。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借代的作用:

突出事物的特征(点明是什么特征),使语句更形象突出,特点鲜明,语言更简洁精炼。

九:对偶

什么是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通常由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例: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满招损 谦受益

篇2:小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修辞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两者有相似点。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是、变成等。如: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你是风儿我是沙 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变成了一张灰色的布。比喻的作用:将所描写的事物写得形象生动 2.拟人:把物当做人来描写,使得事物具有了人的特点,赋予了事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和动作等。

如:冬天过去了,春天羞答答地向我们走来。拟人的作用是:使事物描写生动。

3.夸张:包括对事物的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如:课室里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到。(夸大)

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夸大)他觉得广州就是一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缩小)夸张的作用:增强气势,表达强烈情感。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排组成。

如:公园的花开了,有的„„有的„„有的„„

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5.设问:自问自答

如: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6.反问:反问语气,答案就在问句里。如:这件事情难道是这样吗? 这件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 反问的作用:(1)用肯定的语气表否定;(2)用否定的语气表肯定 7.对偶: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俗称“对对子”。对偶运用最多的是诗歌、对联

8.借代: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示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替代。

篇3:小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修辞

2012年到宝岛台湾考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考察学校送给我们三套正在使用的小学《国语》教材 (康轩版、南一书局版、翰林版) 。打开一看, 三种版本的教材, 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编写修辞, 并且非常详细, 很多修辞我们一行40多位特级教师听都没有听过。回到家中, 我把书中所有修辞全部摘录了出来, 共有16种之多, 它们分别是:譬喻 (明喻、暗喻) 、排比、摹写、对偶、引用 (明引、暗引) 、设问、转化 (拟人或拟物) 、夸饰 (夸张) 、顶真、呼告、映衬、双关、借代、感叹、类叠、层递等。台湾的教材是怎么编写修辞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康轩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认识修辞———拟人”、第二单元的“认识修辞———类叠”。

认识修辞———拟人

说故事或写作时, 为了让表达更生动, 让想象更丰富, 我们常常会将物当作人来描述, 使它们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动作或感情, 这就是“拟人”。例如:

1援春天来了。 (加上“拟人”之后) 春天在田野上散步。

2援春风中充满花草的香味。 (加上“拟人”之后) 春风轻轻抚动她的长发, 就传来淡淡的青草香和浓浓的花香。

3援正午的太阳很大。 (加上“拟人”之后) 正午的太阳龇牙咧嘴地对着人们发威。

让春天、春风和正午的太阳像人一样, 会散步、有头发和情绪, 这样的文句是不是更鲜明活泼, 让文章更充满生命力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使用“拟人”的句子:

1.那青翠的草地, 为春天散布了清新的气息。

2.稻子笑弯了腰。

3.星星对我眨着眼睛。

4.热情的蝴蝶以翅膀拍手。

5. 坚强的小草是我的好朋友。

6. 快乐的云在天空自由自在旅行。

找一找, 第一单元的课文里还有哪些文句也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呢?

认识修辞———类叠

说话或写作时, 为了让文句读起来有节奏感, 让重点更清楚明白, 我们常常会将相同的字词或语句, 重叠反复地出现, 这就是“类叠”。例如:“这些‘生活创意家’的实例数不清、说不完。”加上“类叠”后, 变成:“这些‘生活创意家’的实例, 数也数不清, 说也说不完。”这样读起来, 是不是更有音乐的节奏感?语气是不是更加活泼?而且使重点更加清楚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使用“类叠”的句子:

1. 我们捡到三颗圆滚滚的石头。 (同一个字连续使用)

2. 我们在车站内来来回回地走着。 (同一个字连续使用)

3.爷爷退休后的生活, 又有趣又充实。 (同一个字间隔使用)

4.一件产品的发明, 常要花费许多心力和许多创意。 (同一个词语间隔使用)

5. 海曼高兴地说着:“我想到好点子了!我想到好点子了!” (同一个语句连续使用)

6.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同一个语句连续使用)

7. 淅淅沥沥的小雨, 闻起来, 青草香;淅淅沥沥的小雨, 摸起来, 清又凉。 (同一个语句间隔使用)

8.在车站内, 我们看到来往的忙碌乘客;在车站内, 我们看到特别的创作艺术。 (同一个语句间隔使用)

找一找, 第二单元的课文里还有哪些文句也使用了“类叠”呢?

大陆2011年版课标虽然不要求教师教拟人、类叠, 但文本中、练习题中有。比如“类叠”, 大陆绝大多数教师是不知道的, 但课堂教学中无数次地出现过“叠词”。课标没有要求, 教材也没有编排, 因此, 教师凭借什么来教, 教到什么程度, 练的效果如何, 多年来陷入集体失语的境地, 教学杂志中也鲜见这类研究文章。

像台湾的教材这样编修辞, 学生在课堂中会感觉到难吗?我咨询了几位台湾老师, 他们感觉很诧异。不过他们还是非常认真地告诉我:这些内容, 学生一读都明白, 例子都是来自课文, 没有任何难度。在自主阅读中, 学生就可以发现用与不用在表达上的显著不同。当人们认识到某种东西有显著的不同时, 往往就会自动改变, 儿童写作也是如此。当学生感受到用与不用修辞手法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时, 在作文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了, 这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训练。

那台湾小学《国语》教材为什么要编这么多的修辞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的《九年义务教育国语文课程纲要》, 该课程纲要关于小学阶段的修辞教学有如下规定:

在阅读能力方面有两条规定: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理解简易的文法及修辞”;四年级的要求是“能欣赏作品的写作风格、特色及修辞技巧”。

在写作能力方面, 三年级的规定是“能理解简单的修辞技巧, 并练习应用在实际写作中”。四年级的规定是“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技巧, 让作品更加精致优美”。

而在教材编写原则中也提到了修辞。在阅读能力培养中提出“课文教学, 要先概览全文, 然后逐节分析, 先探究内容, 再探求文章的形式, 进而能欣赏修辞技巧、篇章结构, 乃至其内涵特色、作品风格”;在写作能力培养中提出“了解文法与修辞的特性, 并能尝试欣赏与运用”;在学习评量中规定“写作能力之评量原则, 可依阶段能力指标, 就创意、字句、取材、内容、结构、文法、修辞、标点等向度, 自订量表进行评量”。

两岸课程标准相比较, 在小学阶段, 我们的修辞教学是零要求, 台湾的要求比我们多得多, 但台湾小学《国语》教材, 具体要编哪些修辞, 课程纲要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从台湾的三套教材来看, 编写者非常用心, 每个修辞为什么要学, 学到什么程度, 如何学, 写得清清楚楚。我们从台湾还带回很多篇学生的文章, 与我所教班学生的作文对比后, 我觉得台湾小学生会使用多种修辞, 那些有修辞加入的文章更像儿童作文。

篇4:设计专业学生应该了解一些“禅”

关键词:禅 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56-02

一 我们的设计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

随着近几年来中国逐步开放的市场的需要,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十分重视的内容,从逐年增加的设计专业扩招就可见一斑。设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创新思维人才,这些人才在步入社会后将主要从事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这些行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观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肉体,心灵与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设计专业的培养核心应该是:了解人以及人的生活的心灵,并通过创新思维使人的生活不断进步。

Bressle Group集团首席设计师彼得·布莱斯勒认为,设计就是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解决和给出具体形式上解决方案的过程。从字面上理解这样的设计定义并没有不妥,这也代表着典型的西方设计思想。也正是现在这样的思想体系下,我们设计教育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设计技能展开,认为通过这些技能的学习可以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三大构成到绘画基础课,从计算机绘图到模型制作……我们发现,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将设计教育的重点放在技术或与技术相关的层面上。学生忙着练习画画,忙着学习如何使用电脑,忙着完成各种作业却唯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于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设计教育弊端渐渐显现出来。我们仍然没有国际级的设计大师,我们仍然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更非设计强国。我们的产品充斥着假冒与仿造(所谓山寨货)。我们制造者大量不负责任的设计,它们可能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你被尺寸设计有问题的ATM取款机磕过额头吧);可能夺走我们的性命(拔掉汽车副驾驶座位安全带卡扣上的代用卡子吧);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视听(且看街道充斥的粗鄙不堪的广告和店招和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音效);可能会给我们的资源带来压力(全世界消费一次性筷子最多的国度);可能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压力(据统计我们的手机平均更换周期是14个月,而每部智能手机所含有的对环境构成威胁的有害物质达几十种之多)。由此看来,我们的设计看似红火,实则是有问题的,是不完美的。柳冠中先生说,设计是拯救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另外两种智慧分别是科学和艺术)。既然设计被奉举到如此高的地位,那么它一定不只是一门技能而已,而设计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设计技法的层面。我们培养的设计师应该更加懂得生活,懂得自然,懂得责任,懂得内心的自省。换句话讲,设计师应该具有相当的哲学造诣,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设计的强大力量。

二 东方禅文化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古老的东方文明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智慧,与西方哲学不同,东方哲学将人于自然万物视如一体,强调人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西方哲学则强调人对自然的索取与控制及改造。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就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差别,中国人很久以前发明了火药,但是只是用它来制造焰火,而西方人则拿去做枪弹。同样的原因造成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发起于西方,并在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面貌,百余年过去了,西方科技的发展真的是人类的福音吗?目前人类面临的种种重大难题有谁能否认不与科技的发展有关呢?甚至西方人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关注东方哲学的价值,特别是东方禅学思想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尤甚,包括我们的近邻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将日本归于西方国家)。禅虽然是佛教的分支,它所蕴含的深邃的哲学价值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禅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很快与中国本土道家及儒家思想相融合,成为中国古老的智慧的生活方式和一种修持方法。禅强调人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明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可见禅能让人真正看清生活,这对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禅强调“平常心”,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曰:“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内心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禅的意义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从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智慧。禅认为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这种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于自我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一种最为简单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设计。通过对禅的研习,让设计专业学生领悟到设计的真谛并不是简单地创造出新的事物,而是要让这种创造来自内心并回归内心,设计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三 将禅学的观念引入设计课堂教学

将禅学思想引入设计专业教学课堂并不是要求学生参禅打坐,面壁修行,也不是简单地开几门国学选修课就能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是在设计的思维启发中引导学生洞悉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设计思路在禅学思想的指引下展开。在进行专业课的训练时,我时长会和学生讲,大家的设计创作过程如同呼吸,如果把学习看作呼气,那么设计与创作就是吸气。如果只是不停地吸气,那么人就会窒息,正因为呼出来了,才能吸进去。顺畅的呼吸应该从呼气开始,只有痛快地进行呼气,才能自然而然地去吸气,人一旦有意识地进行呼吸,呼吸也就不能顺畅了。即使你再有创作欲望,仅仅进行设计创作是不行的,设计创作大概都是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开始的。相反,如果总是进行创作,就会感到灵感的匮乏,于是想继续学习了,所以学习和设计创作就如同呼吸一般。禅观呼吸,以细长、和缓为妙,对于气息之进出,只要了了分明的观察即可,能任其“自然”出入便是如法。因此非“风相”:息出入时,如风的鼓荡一样,出入有声,那是太粗了,不是如法的息相。也非“喘相”:这时虽然出入无声,但不通利“艰濇”,如刀刮竹一样,一顿一顿的有形可见。也非“气相”:虽然通利了但口鼻仍有气息出入的感觉。须离此风相、喘相、气相,调得微密匀长,古人形容为“悠悠扬扬”,“若存若亡”,才合于“息相”的标准。

nlc202309010233

禅学中的呼吸本身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同时又能让学生在练习呼吸的同时领悟设计创意与学习的关系,这种“悟”的观念同样是禅学所特有的。设计专业学生的“悟”性同样不是传统技能课可以教授的,而是需要学生在研习禅的方法过程中自我进行调整与洞悉。

1、顿悟顿修:顿悟如同把乱丝一刀斩断;顿修如同把一团白丝,丢到染缸里去,红即是红,黑即是黑,是瞬间的立竿见影。

2、顿悟渐修:如同婴儿坠地,男女即分,六根四体顿具,这叫顿悟,但是需要慢慢的发育长大,且受教育,成为完人,这叫渐修。故顿悟之后必须渐修。

3、渐修顿悟:这好比砍树,砍了一千斧子,树还没有倒,这就是渐修;到T--千零一斧,树轰然倒地,这叫顿悟。这并非最后一斧之力,乃是那一千斧积渐推动之功,故渐修之后自成顿悟。

4、渐修渐悟:如同摩镜,古时候,镜子为铜制,先由粗糙的铜,慢慢地磨,直至平滑发亮,可以照见人影,整理衣冠。又如射箭,起初百无一中,渐渐百可中十,终于百发百中。

这四种中间,第一种是不用方法的,是自然的形成,或者说是规律或者造化,是人力不可为的,在产品设计中能借鉴的不多。第二种是可能的,天份高的人会有顿悟的感受,譬如说,我们在学画画或者围棋的时候,就是这个过程,你很喜欢画画,而且领悟的很快这是顿悟,在通过后面的勤奋最后终成正果。很多产品设计师有这样的经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是头脑风暴进行发散思考,这些头脑中一闪的灵光在最开始都是平等的,都是瞬间的灵感的体现,但是最终,会有一个或几个脱颖而出,走对正确的思维方向,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师进入“渐修”阶段,将这些思路进行细化,整合,取舍,于是这个最初的粗糙的想法渐渐初露端倪,成为最终决定方案的雏形。这就是设计师“顿悟渐修”的过程。第三种“渐修顿悟”便是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的,就像你做产品设计开发,画了上百个方案,突然有一天就会有一个最好的方案蹦出来,且非常优秀,都是由于前面你积累的结果带来的。这一点与西方的设计教育方法是雷同的,西方有句谚语说:“发疯就是方法”(madness is method),所谓“发疯”其实是量的积累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渐渐向“悟”靠拢。产品设计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渐修顿悟”的过程,通过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断修习产品设计的方式方法,不断研究优秀产品案例的思路,不断体会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心理,不断通过设计实践检验研修成果等,这一切都是在进行研修,是为“顿悟”做准备,根据个人的悟性高低,有些人可能会比较快地“顿悟”产品设计的根本及方法,有些人可能要经过更多的“渐修”,但是这个过程是相通的。第四种“渐修渐悟”则是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进行思想的修复,一旦开始自己的设计生涯,设计实践会是极好的进行渐修和渐悟的方式,通过不断的产品与消费者的交流,设计师得到第一手反馈,这些反馈在随后的新的设计项目中会得到考虑和重视。从而为下次产品的成功奠定基础。这样的不断实践,不断磨合就是一个“渐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设计本身有不断的新的理解和感悟,这就是“渐悟”的过程。

总结

禅是古老东方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人用以认识自我和自然的方法,面对高度发达的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种种困惑,设计教育体系,设计工作者,设计执行者(生产者)都应该重新思考我们建立在西方哲学基础上的现代设计的意义。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生存的意义要比掌握设计技能更加重要,因为设计是责任。禅学思想无论在方法论方面还是思维方式方面都为设计者提供取之不尽的有益营养,我们应该多领会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多了解禅。

篇5:小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修辞

——如何快速掌握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情况之我见

前年有幸听过陈宇老师的讲座,印象很深刻当天的情形:梅老师是上午的讲座,陈宇老师安排的是下午。那次培训是武汉的一个骨干班主任培训项目,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武汉地区来上海参加培训提升的较优秀的班主任,对主讲老师的要求很高。在做课程设计和师资遴选的时候就已经考虑非常周全,所以那次培训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除了请到上海非常有名气的班主任外,江浙地区的名班主任也在受邀之列,包括梅老师和陈宇老师。

对于陈宇老师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讲课,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陈宇老师讲课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一字一句,语调平缓,像是在讲“别人家”的故事一样,但内容却非常实用。记得那天,上午听了梅老师诙谐幽默的演讲,下午再听陈宇老师“实实在在”的演讲,很多老师在开讲之初并不看好,有的甚至开始走神。然而随着讲课内容的深入,听课老师的姿势都从往后靠变成了向前倾。不仅听课动作有了明显的变化,神情和投入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记认真记或者拍,时不时进行提问。临到讲课结束时,好多老师围上讲台,再次近距离跟陈宇老师交流并合影。

初读《班主任工作十讲》,联系之前所听陈宇老师的讲课,有很多内容感触颇深,现将这段时间所感跟大家分享一二。如何快速掌握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情况

陈老师在书中跟我们分享了好多种掌握学生情况的方法,比如谈话法、问卷调查法、座谈法、书面交流法、网络交流法、家访法等。每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和使用。联想去年9月份初带现在的班级,为了快速熟悉并了解刚刚接手的班级,在学生军训期间我也使用了好几个方法。一 基本信息整理

还未到报道那天见到学生之前,学校将班级学生的个人档案交到新班主任手里,希望我们能通过档案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拿到39份档案,我恨不能把档案里所有的信息都记下来,但是基于时间和空间问题,我整理了一个表格,把学生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个人信息及家庭情况信息;二是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包括中考成绩、初中成绩及初中班主任给予孩子的评语。每个孩子的信息都囊括在表格中,这样就有了第一手资料。二 保持“我”的神秘感,网络先联系

报到前,我组建了班级qq群,并给所有家长短信进而联系到所有学生,并告知所有学生群号,邀请孩子们加入。不到两天,班级所有学生均加入班级qq群,并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但互动有个前提就是:尽量保持“我”的神秘感,不发照片、不做过多介绍,到报道那天再正式认识。三 明确要求和任务

通过班级qq群,逐渐发现班级中比较活跃的同学,并分配给这些同学简单的任务,比如分组通知全班报到当天注意事项,尽力做到每位同学都亲自收到消息;提前布臵军训中的任务,比如黑板报的宣传小组组建、黑板报主题的资料查阅、军训文艺汇演的节目征集等。

报到当天充分发挥活跃同学的积极性,协助处理班级寝室安排、服装的发放、签到等事宜。

四 登记照的另类利用 将学生的登记照逐一贴到笔记本上,并在登记照的下方写下学生的名字,时不时拿出来对照学生本人看一下,这样能帮助我快速记住每个孩子。可以遮住照片看名字想象孩子的面貌,也可以遮住名字看着照片说出孩子名字。这个方法快速而高效。

五 逐一深度交流

每次与孩子们接触时,尽量选择其中几个并跟他们深度交流,可以聊天可以询问训练情况或者生活中的困难,尽量找话题跟学生讲话,进行较为深度的了解,这样保持每天能跟多些学生交流并熟悉他们,更快记住他们的名字。能在新学期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六 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

军训期间是跟学生建立联系和感情的最佳时机。所以我选择跟学生一起经历军训生活。坚持每天早上尽量起得比他们早,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在班级群里跟大家问好,然后洗漱好去每个寝室问好、查看寝室情况,包括内务、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军训准备情况等。每天跟孩子一起写军训日记,写好后第一时间分享在群里,告诉他们我的所想所感。这样既可以教他们怎么写,更可以告诉他们:老师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军训一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累很辛苦的一周,有了精神领袖和食粮,比起身体的累更能让他们坚持,并感到精神的愉悦。这样不但有更多是时间与孩子相处,更加熟悉,培养出来的师生情感也更加牢固和深厚。

七 记录孩子成长瞬间

孩子们在军训时,我就带着相机在旁边拍照,把他们最帅的、最美的、最值得记录的瞬间帮他们拍下来,每天晚上整理照片,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做成影集送给大家。训练场上,我不仅是孩子们的摄影师,更是他们的后勤兵。端茶送水,照顾“伤残”我都愿意为他们做。因为孩子们军训确实非常辛苦。通过拍照,更加熟悉每位同学,对于不熟悉的,我就多拍几张,通过他们站的位臵进行辨认。军训结束时,每位孩子都有至少一张“写真”非常帅气。成长中的瞬间,一晃而过,而我能帮助他们记录下来,不仅让他们有更好的回忆,也能跟孩子的家长一起分享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多么热切地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我的记录正好可以帮助大家加深了解,从我的角度,让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时的样子。照片和军训日记中记录的孩子正好能相辅相成,让家长更加立体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之前一直将这些做法和经验记忆在脑海中,读了《班主任工作十讲》才有意识地梳理和总结以往毫无逻辑的经验堆砌。我想,这样的不断反思定能帮助我在班主任专业化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能让我的知识和经验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和创新化。

篇6: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八字成语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八字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近朱者亦,近墨者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篇7:学生应该如何掌握高效的学习法

其实,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一是扩大知识面;二是发展思维加工能力。前者着眼于积累,后者着眼于训练。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运用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了加强和容易切入阅读,可先挑上眼的资料来读,要读就读出感觉,读出激情,读出反思,读出借鉴,读出实践。此外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完善一种智慧。”因而需要习惯的培养,甚至是强制性形成第一习惯,比如逛街先逛书店,娱乐第一读书。真正做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就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了特殊的奠基作用。尤其要注重培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特殊习惯,即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听话要养成专心、择要的习惯,说话要养成有序、得体的习惯,书写要养成规范、整洁、美观的习惯。写作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像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另外,语文的实践绝不是摘抄和日记这么简单,生活尽可能丰富多彩,阅历尽可能五味杂陈,视野尽可能宏达宽阔,绝不能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要真正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注重听说读写钻, 英语自然迎刃而解。首先,是英语单词的问题。一定要定时定量,天天有料地坚持下去。同时,可以随身带一袖珍笔记本,将看到的新词新解新用法随时记在上面,早读时,晚睡时抽出来看看记记,甚至可以任意组合单词编辑成文,其效果一定不错。即使每天记上 10个单词,一个月便可较熟悉地掌握运用300个单词。其次,阅读也往往是让人头痛的大难题。但再难,也是水滴石穿。依法成句。所以,坚持练单词,坚持解析句子, 坚持大 篇章的积累,坚持默写诵读,自然成就非凡。第三,作文高分秘诀其实很简单。文章一定要逻辑清楚,使评卷老师很快就能明白你在说什么。英语句子不一定要多么华丽精妙,但却定要确保准确无误,即使写较多的短句也没关系。因为复杂的长句一旦掌握不好,犯了低级的语法错误,那么你在老师心中的印象便一下子大打折扣了。还有,同等程度的文章,若书写得漂亮端正,得分必高于书写较差的。第四,强调语境的把握和语感的积累。这是方向和标准。先是阅读,务必善于做到先通读,在细品,先浏览,再融合;然后是操练,看英文电影,参与英文聚会,坚持记录英文心得,甚至交往可靠的英语国家的朋友,这其实都很容易做到。最后,特别指出,苦难是成功途中的考验。懦弱的人必然在苦难之下被淘汰,只有坚定的人才会实现自己孜孜以求的心愿。

三、数学八环节学习方法

学好数学需要注意抓好下列环节:⑴定时定量定遍数。⑵课前预习,找出难点,不择手段大挖掘。⑶认真听讲,同步推理,做好任何结果和过程的记录。⑷及时复习,节外生枝,抄家抄底。⑸独立作业,不求攻难,但求思路通畅,追求遍数。⑹解决疑难,团队协作,自我总结。⑺系统重复,不厌其烦。⑻课外学习,广泛借鉴。一个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这八个环节学习,步步落实到位,那么这个学生就将成为学习的主人,始终保持学习的主动和乐趣。

四、数学四大要素学习法

把数学知识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数学知识结构具有四大要素,即事实、事理、事用、事体。具体来讲这四大要素具有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⑴ 感知(事实):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是基础,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地探索“为什么”从而才能理解和应用知识。⑵ 理解(事理):为了对一个数学结论能够理解,必须明确它的原理,它的来龙去脉。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结论的解释等,都要弄懂搞明白,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事实的原理。⑶ 应用(事用):数学教材当中,对例题的总结,练习题的解答,及课外作业的完成过程,都是“事用”掌握的过程。⑷ 系统化(事体):“事体”指的就是“知识体系”。数学学习材料之间具有种种联系,如果学生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就能达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掌握“事体”有以下几个作用:知识结构严密化,记忆牢固,思维灵活多样,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因此通过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是十分重要的。

五、数学的空降学习法

这是专门为那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而写的。一般人都会认为,基础很重要,要从基础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回到基础上来。由于这么想,学困生就会放弃学习数学,但空降学习法认为基础差的学生不需要有内疚感。省略登山过程,直接乘缆车也可欣赏高山的风景,不懂半导体的原理,也可操作电视观看。因此基础差的学生在下决心学数学时,不必要在很低的知识基础开始复习,可以从正中央部分开始。学不好数学的人,如果认为应该要先完全了解基础,那就等于是在等待黄河被疏清一样。空降学习法,只要用跳伞的方式降落到“目前所学的地方”就好了。其道理是只要把目前所学的部分弄清楚,前面不懂的地方也就会了解。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初中数学基础较差,但认真地将高中的集合、函数、立体几何学好了,初中数学内容就会觉得很容易理解。因此,学困生不必为没学好基础而自卑,应该利用“空降学习法”的思想,集中力量弄懂每一个面临的问题,若的确遇到了以前知识不理解的困惑,那就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或查阅相关资料,降落在所需基础知识的层次上,将这一基础随时补上即可。

六、学好政、史、地,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根据其特点而学,1、学政治抓住其理论观点 2、学历史主要抓住其历史史料,因此要关注时间 3、学地理一定要抓住地图。

七、读不进去政治怎么办

政治不同于语文,语文读起来会感到有味。这是因为它是人们感情的直接流露,语言生动形象,语言的节奏感较强。而政治的语言比较抽象,它主要表达的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一种思想,理论性较强。那么,政治是否原本就是淡而无味的呢?不是的,政治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辩证思维是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要学好政治必须把握其特点,因此,不能像读语文一样去读政治。关键是去理解政治的思想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书中举的例子是如何来论证原理的。同时,自己也必须举一些已了解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当然,举例并不是目的,应该在具体的事例中归纳出本质,这个过程也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你也就会在思考中找到了乐趣。

八、不会做地理题是什么原因

地理书的内容我能看懂,但许多题目又不会做,这是什么原因?能看懂书中的内容,并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它。初次看懂书中的内容,往往还只停留在表面,即使真正懂了,也不等于你已经记住了它。如果已记住了它,也不等于你会运用它。因此,有些题目不会做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才能很好地记住它,只有理解才有可能灵活地运用它,而运用离不开记忆,更需要理解、训练,做作业就是运用的过程。如果连记忆关、理解关都未能攻破,自然过不了运用关,更何况运用是一般原理到具体实例的运用,其中也有一些技巧,特别是在等值线,地球运动和区域地理部分。只有在不断训练中提高的自己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记笔记的诀窍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45分钟,老师讲的内容又很多,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得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课后复习。所以,记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方法。

一、不记笔记只能记住20%的内容

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笔记,就可弥补容易遗忘的不足。

二、笔记需记七大内容

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笔记需记七大内容:

1.老师列出的提纲,学生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只需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2.老师强调的重点。

3.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5.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6.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7.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三、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能够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一般的内容用蓝色笔记,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用红色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四、怎么利用课堂笔记学习

1.要结合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省略的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将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2.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

英语快速提升绝招

一个月就能明显提高高考成绩?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这确实是可以做到的! 30天读透30篇真题,熟读30段,做30套专项练习,狂听音频30遍!

英语成绩提高好似是最漫长的!但你是否知道,英语考查的是 篇章理解能力!必须通过读透短文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那么到底如何做呢?

请仔细阅读以下计划:

一、一天“反复做”一篇“阅读理解”,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反复做,反复体会!速度越来越快!

二、立刻制作单词整理笔记!要求绝对你的原创,所有生词的祖宗八代简明扼要,一个都不能放过!

三、老师协助逐句翻译、逐句解释语法,彻底搞清楚!

四、理解后激情朗读读到你大彻大悟!这是最关键的步骤!

五、随身携带,有空就读!越读越简单,越读越轻松!遍数就是硬道理!

六、睡觉前疯狂逐句理解默写!把默写过的纸都收集起来,将来可以拍卖!因为你会取得大成功!

七、用同样的方法,一周之内彻底读透几篇完形和作文!篇量自定

请严格执行这个流程!

请大家记住:

一、天才就是勤奋频率最多的人!就是越来越有激情的人!就是躺在语境里做梦的人!要坚定地认为:你就是最伟大的天才!

二、只管大声朗读,英语就能成功!

三、严禁不理解就行动的二杆子行为。

四、只要会音标,就等于有了撬动地球的杠杆,行动吧。

篇8:中职学生应该了解点历史

一、应该了解一点家乡史

家乡是一个人的根,无论走到哪儿,家永远是心底最想念的地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家乡都不热爱的人,如何谈得上爱人、爱国。因此,中职生懂得一点家乡史,知道家乡的过去,知道家乡的发展,知道家乡的奋斗,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离开故乡是为了更好地回到故乡”的情感。况且家乡史是最亲切的历史,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和感悟的历史,了解家乡史才能更好地建设故乡,每一个人将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了,整个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二、应该了解一点爱国史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无数次的坎坷,始终傲然屹立在东方。是什么力量使她拥有不屈的脊梁? 历史的每一页都在告诉我们,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因此热爱祖国,首先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

作为中职生了解的爱国史,可以选择中国近现代史。因为这段历史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近,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反映得比较多。他们对这段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了解得也比较充分,因此选择这段历史可以增加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使其更加容易领会我们祖国的建立是通过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成功的。了解这段历史,对于中职生爱国情操的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段历史会提醒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牢记先辈的奋斗和牺牲,牢记曾经的国耻,懂得只有国家强大,才谈得上个人尊严。国与家,家与“我”,是紧密相连的。

三、应该了解一点科技史

当今世界是科技的时代,中职生了解一点科技史,懂得科技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的日新月异,才能避免故步自封、自高自大。了解一点科技史,才能懂得科技的重要性,才能知道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懂得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懂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只有了解科技史,才能充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才能找到科技发展的真正道路。中职生不能再把自己定位为企业的流水线的一个“逗号”。要在生产实践中懂得科技创新,就像李秀丽、许振超、邓建军等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应该了解一点名人史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应该选取中国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可以从一些著名的商帮中选取,比如徽商、晋商以及泰州 ( 海陵) 本地杰出人物的事迹。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经商的艰难,创业、守业的艰险,尤其是古代掌柜和东家之间那种彼此信任、生死与共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从业的道德以及对职业的忠诚。

同时也可以选择本地域、本城市的名人奋斗创业的案例作为素材来讲,其中尤其是从中职学校走出的成功人士的案例更要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业激情。

以古知今,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职业人的优秀传统,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以今知今,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点燃他们的自信,从而开创出自己的天地来。

当然,根据各个学校的校情、学情以及各个地区的差异,中职学校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展历史校本教材建设,开发一些学校史、企业史、创业史等。总之,让中职生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懂得爱家、爱校、爱国,懂得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样的历史教育,才是中职的历史教育。

摘要:中职教育中缺乏历史学科的设置,这已成为制约中职生人文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中职生的成长。历史教育可以提升中职生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以“了解点”为切入口,让中职生了解点历史知识,由浅入深,逐步渗透,让中职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篇9:小学阶段应该掌握哪些关联词语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等。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篇10:如何掌握常用词语修辞格

英语词语可以有两种用法,一是用本义,一是用引申义。引申义也就是它的比喻或形象性用法,也被称为修辞格,一般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和委婉四种。

明喻:明喻就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加以对比,指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它是英语中最常用、最简便的修辞格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表达方法。1运用as或like作为指示词引出比喻的事物。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without a compass.(人生活没有目标就像大海航行没有罗盘)2用as if或as though引出喻体。I felt as though the ground wereslipping beneath my feet.(我感到似乎地面在我的脚下滑动)。3运用连词what.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at exercise is to the body.(读书对于精神如同锻炼对于身体一样重要)

隐喻:隐喻比明喻形式简练、表达含蓄,它无需借助比喻词,因此被称为简缩了的明喻。隐喻在英语里运用极为广泛和频繁,表达方式也较为丰富。一般分为两种形式。1喻体与本体成同位关系。如Sparemomentsarethegolden dustoftime.(业余时间是时间的黄金碎屑)2隐去喻体,用动词表示喻义。如Somebooksare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digested.(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则要吞食,少数书则要细嚼慢咽,进行消化)此句隐去了喻体food,但用不同动词tasted,swallowed,chewed和digested比喻不同的读书方法,生动形象。

借喻:借喻也称借代,是用联想的方式表达所说事物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说及一事物必须使人联想到另一事物。它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方式:以特征指人物、以器官指代行为或能力、以局部指代整体、以容器代内含之物和具体指代抽象五种形式。

上一篇:国际货币制度论文下一篇:外语文化节热身舞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