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的实践与体会

2023-03-10

第一篇:体育课改的实践与体会

小学体育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下的室内体育课的教学体会

体育教学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改革,已有新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体育基础知识课”,体育基础知识谭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科学道理和方法,这一部分虽然课时不多,但却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要有计划地进行,不能随意取消和减少。因此,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的研讨课题。

教学挂图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具,而现在常见的悬挂式教学挂图,使用时有诸多不便,如不生动形象,学生不能模仿,并且不易保存,易损坏等。随着现代科技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我对电脑多媒体与体育室内课的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基础知识课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小学生具有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对趣味性知识感兴趣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收到明显效果。比如,上《做游戏有哪些好处》这课时,利用多媒体软件出示各种游戏“老鹰捉小鸡”、“支援前线”……很快就能引导学生归纳出游戏的种类:奔跑、跳跃、对抗、智力等。并且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为今后的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各种能力打下基础。如在课堂进行“支援前线”的游戏,可以让各队学生想象,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去前线,学生会想出坐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等运输工作,然后让他们模仿自己提出的工具奔向练习地点,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也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模仿力。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学生最大特点是活泼好动,好表现,善于模仿。教学中,结合特点,让儿童边听、边看,边模仿,演示某些操作和活动过程,进行实际体验。如教学“路上的安全”,先让他们看一段多媒体演示片,模仿过马路时的情景,这样的活动,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表现极为认真,“入角色”有助于学生在尝试性的演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基础知识教学应彩合理的教具——多媒体课件。

如四年级教材有“小篮球规则简介”和“小足球规则简介”,如果单纯讲解,学生会对“角球”、“任意球”等概念感到陌生。因此,采用电脑课件,边出示边讲解,加深对陌生概念的理解,取得明显效果。

四、基础知识教学与现代体育信息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

基础知识教学的题材应该是广泛的、全面的,不仅是技能方面,而且还应及时把现代日新月异的体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利用课件,结合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以上综述,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室内课的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比教师枯燥单调的讲解,更易理解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研究教学与计算机的联系发展及运用,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跨世纪人才作贡献。

第二篇:第三代课改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志博 来源:中国教师报

郑州102申学并非传统名校,却因课改名声鹊起。它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成为全国高效课堂九大 "教学范式"之一。

2009年12月9日,《中国教师报》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为题,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变革。2010年8月《中国教师报》以《从课堂改造到文化再造》为题,再次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对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进行解读。

2010年3月6日,香港《文汇报》以整版专辑的形式报道102中学,题目是《郑州市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锦稻等在102中学调研后,对102的课改均给予高度评价。

2010年4月16日至17日,全国高效课堂九大 "教学范式"成果展示暨全国首届高效课堂郑州课博会在102中学成功举行。与此同时,《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郑州基地在102中学宣告成立。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有幸整日呆在102中学里面,成为其中的一员。"零距离"贴近,和崔振喜校长及102中学的老师们朝夕相处,在交流、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感悟102中学课改指向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实,102中学的课改历程和众多课改名校一样,比如杜郎口中学,都有被“逼上梁山”的味道。在2005年102中学被移交地方之前,也是郑州铁路系统的名校,生源状况非常好,老师们有非常强的优越感。但在移交地方之后,他们的生源优势突然没有了,102中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课改,似乎成为1O2的必然选择,然而,并非所有面临生存压力的学校都会选择这条路径,或者即使选择了也未必就能够做出一些成就。当我们探寻102中学因课改而名声鹊起、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时,首先会想到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崔振喜校长,还有郑州市教育局领导的开明支持,但这似乎还不是最终的答案。

那么,答案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想一想,中国的十年课改,往往是从薄弱校、薄弱地区取得突破,这也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教育改革之路。就102而言,她的课改经验到底是什么?“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所代表的核心价值指向又是什么?我想,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我们的终极答案,也就找到了为什么时代选择了102,或者说,102是如何顺应着这个时代的需求。

通过解读102,希望能给面向未来、勇于变革的学校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三代课改历程

以杜朗口为标志,中国课改可划分前后两个阶段,如果把杜郎口前出现出典型作为第一代的话,那么杜郎口则为第二代课改典型的代表。

第一代课改的 “量变”

所谓量变,就是实现了课堂从 “低效”到“有效”的转变。

其路径选择和特征是,从过去教师的“教”教材到教师“用”教材的转变,实现了对教材的重新编制,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到“接受+探索”。

第一代课改的贡献在于:它是在传统旧课堂基础上的“改良”,改变了传统旧课堂 “低效”甚至 “负效”的现状,实现了课堂的“有效”,其局限性是仍带有明显的"灌输"烙印,所以它的定位仍然是 “传统的”。

第二代课改的“质变”

所谓质变,就是实现了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

其路径选择和特征是,一切从学生出发,表现为“师退生进”,“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主张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等成为课堂常态,尊重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得到体现。比如,杜郎口的课堂凭借独特的“自学展示”解决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率三大问题题,并使得学生的两大核心能力得到重点发展:学习能力和表达交往能力。杜郎口告别了以往的课堂,并改写了课堂的历史,其呈现的内在价值进一步接近教育的本质。

第二代课改的重大意义在于:与传统旧课堂相比,它不是在做 “改良”的事情,而是在寻求 “变革”,这是一场重建教育整体框架的革命的开始。它重建了教学关系,从而改变了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 “主体、主角、主人”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 “被动”转为 “主动”,课堂上实现了从 “知识本位”到 “三维目标”达成的重大转变。

第三代课改的 “标志性事件”

郑州市第102中学,是一所省会学校,它师之杜郎□,但又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它的课堂叫做“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网络环境下”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背后是开放的理念,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课改“自主课堂” 则直抵教育的本质。

102中学是在第二代课改“质变”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实现了与高效课堂的“对接”,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即课堂的时空界限,其效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还有课下的高效,即整个学习得高效,它甚至还拆除了横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看不见的围墙,使得课程资源、教育资源无限放大,使得帮助学生成长的责任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其路径选择是,课堂上交互式电子白板取代了黑板,运用电子白板及辅助的教学设备,使得老师和学生们可以更有效地展开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交互式电子白板连通网络,配备录像设备,可以把每一节课,包括课件、学生的讲解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老师、学生们调阅、反馈、总结、互动。家长和社会也可以在授权下从互联网上观摩课堂。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基于此,我把102中学的“横空出世”,视为第三代课改的标志性事件。它所呈现的核心价值及指向在于,它不仅颠覆了旧课堂,而且重新构建了“新课堂”,它回答了在信息时代,学校教育面向未来的路径选择以及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

第三代课改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用国际视野对中国的课改进行审视和思考的时候,也许很多问题都会豁然开朗。

当蒸汽机时代到来,工业时代的教育以英国为中心在全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计算机时代到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以美国为中心再次在全球发生重大变化。

1958年,以《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为标志,美国向精英教育发展。这是“二战”后影响全球的第一次教育浪潮:在工业时代分科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把工业时代的教育推向顶峰。

美国推行的精英教育导致出现了大量厌学的学生。一本名为《约翰为什么不会做加法》的书,反映的正是大众对精英教育的质疑。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质问:“为什么要让999人陪1个人读书?”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史诗般地把人送上了月球。但导致新经济时代出现的并不是这些 “登天”技术,而是小小晶体管和小小芯片引发的微电子产业革命。正是美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社会化应用,造成社会需要大量相关人才,促使美国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由精英教育开始返回大众教育。

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下而上的社会要求,有力地改变了美国国家发展教育的方向,并由此引发了美国第二次教育变革浪潮。

进入80每代,随着IBM个人电脑的问世,随着与IBM电脑兼容的大量兼容机出现,计算机的时代真正到来。这次,美国人把传统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中的长处都加以融合,即便如此,仍然感到教育出现了空前的窘境:发展了300多年的工业时代的教育,不能满足也已发生巨变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工业时代,科研、工业、商业是分开的,但计算机时代的蓝色巨人IBM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分工”是工业时代的特征,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是“融合”。“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更何况知识经济时代涌现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靠头脑容下的。一个人的创造力,并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寡,而取决于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资源的综合能力。这时有人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任何人学习新知识都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你教,我听”被动地接受。单方向的灌输,强力要求学生按标准接受,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美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变革教育浪潮,都打着灌输式的烙印。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美国人对灌输式的质疑,成为新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至此,“最有效的学习应该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强调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个必须加以认识的整体。那就要打破分科模式,开展综合课程教学”,并认识到“获得学识,重要的不是获得某个回答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去经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即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科学探讨、研究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获得良好的素养和能力” 这成为美国第三次变革教育浪潮的精髓和理念核心。美国由此坚定不移地开始了大规模向21世纪的教育转型。

回眸我们的历史,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的20多年来,我们走的是类似美国20世纪50年代强力培养科学家的精英教育之路。

直到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此拉开序幕。2001年秋季新学期,随着一批新课程走进部分中小学校课堂,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正式启航。

然而,新课改遇到了超出预料的阻力,陷入了尴尬的困境。十年课改,举步维艰。

2009年10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有这么一段话:“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这是教育部首次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系做出明确的定位。

这意味着,轰轰烈烈的课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次出发。尤其是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出台,2010年又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元年。

相比10年前,再次出发的中国课改, 似乎己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路线图,但1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着双重困境:一是要纠正精英教育给许多学生造成的超负荷压力,同时还要面对第二个更重大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时期的教育,挺进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这就不仅要解决“减负”问题,还要解决在新时代怎样更有效地学习的问题。不仅有“减法”要做,更有“加法”和“乘法”要做。

美国第三次变革教育浪潮,是在纠正了精英教育之弊后,朝新经济时代的教育转型,中国则需要把纠正精英教育和向新教育转型,两步并作一步来跨越。

这,正是中国第三代课改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代课改的核心价值指向

新旧更替的历史转折期也是机遇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那么,中国的课改能否成功突围,实现跨越式变革,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寻找到第三代课改的核心价值指向,并以此为引领。

【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教育的高度

就办学理念而言,开放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开放即反对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开放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代传统陈旧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开放即改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和开始。

就课堂改革而言,开放即变革旧课堂,建设新课堂,为课堂重新“命名”;一个由教室、学校、家庭、社会等时空构成的“生态链”,谓之曰“新课堂”,课堂即生态。

就教育本质而言,开放即放手,意味着相信与尊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即意味着发现、鼓励、引导、点燃,而不是压抑和损害,拓宽而不是所见每一个学生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就时代变化而言,如今,人类的文明通过互联网,第一次如此丰富地横亘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青年凭借键盘就可以与世界对话的新时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现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每个学生。学生在我与课本、我与课堂、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学校、我与家、我与人们、我与社会、我与环境、我与未来、我与„„中认识 “我”,建设“我”。这时的“我”,就不是一个孤立的“我”,而是一个开放的、独立的“我”在蓬勃成长。

就教学主体而言,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里,不再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因为老师说的与专家说的可能有很大分歧,专家说的与网上最新出现的也可能有很大不同。谁是正确的呢?学生完全可能发现:老师、专家、父母或其他人士说的,都有对也有错。那么,谁的见解更接近正确,接近可行?“我”从一个总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变成了主动对各种现象各种见解进行辨析、判断的主体,然后决定取舍或动手改造。

因此,我们必须对学校教育重新审视和定位,尤其是要重新界定课堂。课堂是课堂,学校是课堂,家庭是课堂,社会是课堂,课堂无处不在,并且所有的课堂紧密相连,连成一个整体。

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打开校门,开放课堂,为学生无限的想象和思维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其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最终成为能融入社会、对社会有用,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自主】重写“教育解放学”

自主的本义即“内在的自由”。教育的目的即保护与发展自主生长的能力。就是在外在自由环境中,通过好奇心、创造力、自信心的生长,形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内在自由即此种能力,有此就能继续生长。杜威说的教育的价值在于创造继续生长,就是这个意思。 按照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人的自主性是与生俱来的。自主是什么?自主即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

自主的内涵还包括尊重差异,不贴标签。

此外,自主不仅是学生的自主,而且是教师的自主,只是教师多了一份教学视划的责任。

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的自主性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他们的“天性”遭受到了不同程度时压制。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任务就是为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即给予他们信任和尊重,倾听、接纳,然后达到“内在自由”的目的,因而从本质上讲,教育学即“教育解放学”。教学的过程即自主性成长的过程。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在郑州102中学调研时说:“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自主,自己做主人,不受别人支配。学习是学生的事,过去老师把学生当奴隶了,我给你灌输,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非常有学习的欲望”。

这句话一下子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主的学习”一切教育的终极目的也都是为了人的自主,为了精神和灵魂的自主。

【道德】合乎道,致于德

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斥着道德缺失、不道德和反道德的现象,因此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总体上是非人性,普遍承受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这样的恶果是童年被无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

教育呼唤道德的回归

人的精神属性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知、情、意。相对应的是三个方面的精神需求:智力活动、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在教育中对应的就是智育、美育、德育。

智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理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情感体验的能力,即丰富人的心灵,而不是灌输技艺;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道德实践的能力,即培养人高贵的灵魂,而不是灌输规范。

因此,我们说,教育最应该回归的是本质、常识以及人性,即以人为本;使人成为人,这就是教育最大的“道德”,即“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致于“德”之目标。

所谓“道”,即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

【安全】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生态 我们所说的安全,包括心理安全、人格安全、话语安全。学校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课堂、自主的环境,"让师生平等地交流。

课堂安全是学生全心投入学习、自然生长的前提、老师的一声断喝,能使学生一堂课“胆战心惊”,教师一时的情绪、可能让孩子一天都揣揣不安。课堂“安全”即展示无错。学生们发言并不需要举手,谁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站起来就回答。

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提醒自己,你今天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鼓励还是伤害?鼓励了一些人的同时是否伤害了另一些人?你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得到的是快乐还是忧伤?是增加了自信还是自卑„„教师要有“同理心”,善于和学生一起去体验那“迷途知返”所带来的快乐,教师的这一课堂智慧无形中为更多的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心理坏境。

安全是课堂一切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安全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人格安全是公民素质健全的基础,话语安全是民主社会的象征。

安全是当下课改应当追求的一种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生态。

102课改启示录

从课堂出发!

对于已经经历了8次改革的基础教育来说,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这句话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十年课改,所有的努力和探索,最后都回归到这个原点。

然而,当课堂改革被寄予无限期待的时候,课堂,我们应当改什么。怎么改,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充满着迷茫。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一场革命,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

新课标的指向非常明确:自主、合作、探究。这说明,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高效课堂提倡“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教法研究”变“学法指导”,“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所对应的也正是“自主、合作、探究”,还有小展示、大展示等等,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为了课堂的高效,而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即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效”的也不仅仅是课堂,更是学习的高效,即课上和课下都高效,实现的是“学会、会学、乐学、创学”,不仅仅是“三维目标”,而是“四维目标”。

比如,探究性学习方式,是通过设置一个问题、一种情境的方式去进人,设置也是假设,通过假设性思考去解决学习问题,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训练方式;通过假设性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极其重要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要解答那些探究还也可以去问家长、问社会„„有的学生的邻居就是专家,家长会带着孩子去请教专家。这样一来,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就不止某个老师。这就是个重要变化—— 家庭、邻居、专家、公众,以及报刊、图书馆、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都可以是教育者。

如果一个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被几册课本束缚住,如果一个学生 “我与世界”的思维被打开,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将不可估量。这样,孩子们带回课堂的将是缤彩纷呈的知识亮点,很多人的智慧在课堂里交流激荡,学生便在这样的海洋里学习成长。

课堂的高效前提必须是开放的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开放的理念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目前许多课改学校普遍面临这样的困境:课堂形式活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生驱力的问题,课堂并没有实现高效。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本质转变,没有把这种转变与开放的理念和思维结合起来 "

二、模式是干什么的?

模式在当下是必须的。为什么?实质上,模式不仅仅是课堂流程,从“策略”上讲,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教师,强制性地改变教师固有的“灌输”方法和习惯,最终通过改变方法而改变教师的思维习惯,完成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

有人说,102的课堂太自由了,如何理解这种“自由”?

其一,高效课堂的内涵即“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即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凸显出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学习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原理。“狂欢”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悦的情感旅程,唯此才能“让学生怕下课",才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其二,开放的程度决定教育的高度。只有大胆地“放”,才能实现学生从自由到自主的质变,只有大胆地“放”,才能促使教师“导”的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放的过程就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过程,即形成自主的过程,这里面有点“逼”的味道,过去学生对老师的包办习以为常,突然给他了自由,刚开始学生会有点不适应,但可以肯定,学生的自主性来得更快。问题在于教师是否敢于 “放”,是否善于“导”。另一方面,放的过程也是“逼”老师自主性成长的过程,“逼”着老师在手脚被捆绑、嘴巴被封的情况下,发挥“制导”作用,比如创设情境、启发追问、引导点拨,从而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斥疑问、处处是思维的碰撞,最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和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智力活动的愉悦。

其三,看一个模式好不好,就看它是不是限制了老师的灌输而培育了学生的自主性。看一堂课好不好,也是看学生的自主性发挥的如何。当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自主性都得到应有的生长时,那么,模式的作用便越来越小。这是一个从有模到无模的过程。

三、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合作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学会在团队中学习、生活,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首先,耍清楚的一点是,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学习,如果没有自主,那么合作便没有了基础,即使合作,也是流于形式的合作或者叫假合作。为什么许多课堂的小组合作会流于形式或效率低下,原因就在于此,过分地强调合作而忽咯了自主学习的前提。合作应当是自主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当自主性的成长有了适宜的环境,合作便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其次,合作应当是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合作,而非机械的组合,合作是交流、交换,是互相提升。学习小组应当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组织,这样才有合作的动力和意义。

其三, 合作不仅仅存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层面,而且应当延伸到生活当中,把小组的作用、功能放大到整个学校,甚至使之成为学生社团的雏形,使各种形态的小组在校园里缤彩纷呈,从而强化每一个学生的小组意识,即团队意识。

四、新文化和新技术的高度融合

高科技往往是双刃剑。网络是现代科技进步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以及生活的方式,但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这方面不必多说。但我们又必须开放而不能“闭关锁国”,对高科技置而不闻。

这正是郑州市第102中学所代表的第三代课改的意义所在。表面上,I02的课堂是“黑板”变成“白板”而实质上它的背后是网络的支撑,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技手段,更是观念的冲击。102的课改实现了新文化和新技术的高度融合。

如果没有先进理念的植入,如果科技手段不能成为学生“学”的辅助,而仅仅是教师“教”的辅助,那么“白板也白搭”,“白板”也会成为“摆设”,甚至给我们带来“伤害”,这种“伤害”就是人的依赖性的增强和人的自主性的退化,更何况科技的发展无论到怎样发达的地步,都无法解决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问题。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是做事手段或辅助,而且应当赋予它先进的理念内涵,这样它便能发挥出无限的生机,具有了生命的价值。

五、课程“新概念”:教师和学生即课程

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挺进“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分科教育到综合课程的变革。然而,这种根本性的变革就目前而言,并非某个学校或某个地区力所能及。

但我们并非就无所作为。教育的变革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草根或将成为中坚力量。有很多地区或学校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许多地方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甚至班本课程,这些都将为根本性的课程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但是这些所有探索和创新,都要基于一个根本,那就是课程观的转变: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在“开放”的思维和理念下,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课程资源才能得以无限丰富,而不仅仅局限于那几本教材,并且课程实施的过程才能够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而学生也就不再是课程实施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其本身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课程资源。在蒸汽机到来的时候,不会在政府办公室和家庭里出现蒸汽机;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种技术像计算机这样,无孔不入地进入政府办公室、教室、医院、商场、家庭等一切地方,网络联系着五洲四海的数千年文明,联系着昨夜刚刚在网上出现的新知识。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学生获取和综合运用千奇百幻的知识的本领,不能把最新的知识引进课堂,那么,学生走向社会将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

六、课改:不仅是“改课”更是在重建“教育文化”

从洋思、东庐到杜郎口,再到郑州102中学,这些课改名校的诞生,吸引了众多参观学习者。这些表面上巨大的“诱惑”,背后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102 中学的崔振喜校长常说这样一句话:要课改,就要放得下名利,扑得下身子,进得了课堂,看得了书,请得了专家。 他有一个习惯,不管在哪吃饭,碗筷旁边总是放着纸和笔,他每时每刻都在记录、积累、沉淀、思考着大家交流碰撞的思维火花。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在外人看来,l02中学的课改似乎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名校效应“,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崔振喜2003年开始任l02中学的校长,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课改,当时的着力点是从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始,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师之杜郎口,102正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找到了技术创新与高效课堂的结合点。l02中学还是国际夸美纽斯成员校,与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国外学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这与102形成“开放”的办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l02的课改,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并且这种创新还在不断地继续。

从2010年9月份开始,102中学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名称将发生变化,教导处更名为“学堂评价中心”,政教处更名为 “学生发展服务中心”,教科室更名为 “学师发展服务中心”,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合并为“师生健康服务中心”,学生会更名为“学生自治管委会”,并且专门成立学生社团服务中心等。

这些改变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性思维的发展,标志着102中学的课改己经走向纵深。学生从课堂的开放走向自主,走向学习的自主、管理的自主、生活的自主、精神的自主,从学生的自主到教师的自主性成长,再到学校部门职能的“质变”,最终是学校文化的自觉自主。

这是一个从师生“生命自觉”到学校“文化自觉”的形成过程,最终沉淀而成的是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品质和气质,是学校自主生长的能力。

“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来实现文化的传承”,这是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常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给人的启迪是:课改不仅是“改课”,更是在重建“教育文化”。

第三篇:兵团农牧团场学校体育课改的困惑与反思

困惑一:新课程培训工作是实施课改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新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应坚定不移,稳步推进。由于这次改革是大面积推进,加上农村信息闭塞,导致很多教师来不及接受新课程培训,还没有弄清课改是怎么回事,就匆忙上场了。课改初期一切都是茫然的,面对花花绿绿的崭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方式,难以准确把握知识教学的本质。有些教师甚至迷失形式上的多元化,盲目地跟随潮流,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偏差。特别是村级的一些体育教师,山高路远,交通不利,再加上体育不被重视,他们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培训,更别说走出去听教授专家的讲学了。农村体育教学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平时还是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如若参加县里的公开课赛讲,老师们就找一些新课程的材料进行模仿、加工,根本不管教学内容、目标等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虽然老师们都知道这种现象阻碍了新课程前进的步伐,然而却是无能为力。

困惑二:全国优质课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前进的方向,然而却不适合农村教学。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全国进行了非常多的体育教研活动。由于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信息闭塞,体育老师们很少有机会到现场观摩优质课赛讲。2005年4月笔者有幸担负全县新课程培训工作,参加市级培训时,刻录了讲课老师的光盘。可是当老师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观看时却傻眼了:“这就是全国的体育优质课呀!40人制的班级,整齐的服装,豪华的室内体育馆里一个人一个篮球或排球;在辽阔的绿荫场上,一人一个足球随意练习,一会儿几个人一组摆个造型,老师拿个摄像机拍照留念,一会儿围在一起观看图片”这纯粹就是城市课改模式!放眼我们的村级学校,整个学校教具也许就只有一个篮球,乡级学校或许一个班级有一个篮球、排球,县城学校条件好一些,但是离一个人一个篮球差得太远了。更别说把多媒体搬到操场,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一种理想。如果按照这种模式,也许要把全县学校的篮球都放到一起,才能上一次公开课,这能行吗?况且农村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每班大约都是60个人左右,同时几个班级都要上课,又没有充足的场地,甚至好多学校都是在校园里的空地上上课。这种室内体育馆模式能在农村推广吗?

困惑三:专业的体育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但是农村的教师资源却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近几年来,受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使配备了兼职教师,也是挂名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知道的也是甚少。加上体育课不被人重视,一些青年教师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教学只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一玩,能在操场上不出伤害事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锻炼身体的效果可想而知。心声一:教育观念落后个别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虽然学校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落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误区,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习重要科目,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对于这种普遍现象体育老师们只能望而叹之。

心声二:没有专门针对农村体育教学改革的实用性书刊。翻开各种体育教学杂志、报纸,打开各类体育网站,不难发现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方法到处可见,当然应该说我们体育老师们是非常注重教研的。可是真正能应用到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又有几何?我们的体育教育专家虽然提到要重视农村的课程改革,但是真的用实际行动来落实了吗?我们能不能不

追求什么“国际接轨”、或“先进的某某教学模式”,能否根据农村的自身特点,开发、研究出适合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管理及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课改落后的局面。

心声三:场地器材匮乏,安全措施制约,学生锻炼得不到充分保证。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九年义务教育难以顺利实施。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投资是微乎其微的,虽然条件好的学校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能真正用在课堂的少之又少。

因此单调的体育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现在学校“学生安全第一”,学校就把学生紧紧的关在狭小的校园里,不准出去拉练、郊游,不准练习带有危险的体育运动。这种地方制度严重影响了落实“健康第一”和“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的指导思想。反思: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永远不会消失,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的历史。教育改革是不可能一次终结的,它将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发展。在课程改革进行了近五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美好前景,同时也反映出了它的一些弱点。因此我们要立足现实,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使农村的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的更加真实,更加灿烂。

一、体育教师自我的反思我们农村体育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更新知识,变“技术型”为“智能型”,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锻炼的咨询者。其次,要改变课改的思路,不一味照搬城市的经验,而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出课程改革的新出路:农村有丰富的生活资源,多彩的生活题材,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体育活动,处处离不开体育活动。我们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体育活动的空间。

二、应试教育制度和体育课程改革制度发生冲突,要进行反思。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体育课程标准》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选择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实行新的课程评价,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充分体验成功和乐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课程改革却偏离了它应走的路线。本来体育课改应和其他科目一样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是至高无上的中招、高招制度,使体育活动显得那么渺小,只要文化课老师需要,体育课就要毫无怨言地恭手相让。这种体育课可有可无的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们进行课改的积极性。同时与教育部门提出“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口号也互相矛盾。因此只要应试教育的影子没有消失,它必将阻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一定要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教育制度来真正解决农村一线体育教师的困苦和无奈。

三、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器材和场地》标准与农村学校经济条件不相匹配,要进行反思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小学生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并要求贯彻实施、加强宣传、大力推广。这个标准虽然规范了学校器材的配置,改善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条件,但农村的一线教师却只能拿着这个标准望尘莫及。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校长看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两个字“没钱”。确实,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再加上农村经济落后,昂贵的体育器材对于村级的学校来说,那是只能想而不能实现的奢侈品。

我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的投放力度,真正让农村的苦孩子们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幸福,让他们也享受到城市孩子们的快乐!请关心农村的孩子们吧!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明天的栋梁。农村的体育老师们,让我们继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让过去的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出发点,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让我们的体育课堂远离哗众取宠的“新潮”,远离“时髦”的误区,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扎实、朴实、真实。我们每迈一步,离课改的美好前景就进一步。

第四篇:中职语文课改 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电气工程学校

刘建坡

中职语文课改革一直处于提倡、摸索的阶段。长时间以来,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人所用,原因在于中职语文教改的脚步始终战战兢兢,畏首畏尾,难以走出尴尬境地。

一、语文课的尴尬

1、来自学科本身的尴尬

我曾问过正在进行电工电梯技能操作的学生:是接线好玩还是语文课好玩?他说:“当然接线好玩。我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把线捋直,按照老师要求的接好,固定好,我自己就可以判定出成绩。语文则看不见摸不着,好不容易会一道题又不考。”这个学生是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交口称赞的学生。

我还发现:这个学生不仅自己的手工作业很漂亮,而且他还能给我做示范,示范的过程全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蹩脚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老师,你这样;老师,你那样),言语中全部是名词和代词。

这现象恰恰道出了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许多语言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实际生活中它比任何学科更加依赖于人的感觉。语文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常常随人的知识水平、出身经历、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不像数理化那样有精确的答案。语文知识,则是在一篇篇课文、一个个单元和一个个学期之间,其传授程度不同,往往呈现既是此又是彼相互交织、渗透、穿插、反复的界限模糊的过渡形态。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理解起来也会有所别。 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的感觉是可有可无,一节课或几节课不听都不妨碍语文成绩;即便是认真努力的听好每节课,准确无误的做好每次作业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知道语文学科所考察的并不是某一时段教师所教授内容,交叉反复的特点决定了它考察的是人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母语教育程度。更何况母语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是在学习语文,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2、来自教学成绩的尴尬

大凡开设高职接轨项目的职校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成绩富有说服力的似乎莫过于高职接轨的成绩。纵观每一个学生、每个学校的成绩可以看出:在接轨考试中,语文成绩充当着“松紧带”的角色——如果本次考试数学成绩高些,作文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紧些;反之数学成绩低些,那么作文成绩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松些,以此来避免学生群体成绩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个平衡点表现在:凡是语文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100%升学。每一届学生的情况莫不如此。不难看出语文是蹲在数学的裙裾之下踮着后脚跟与英语竞走,其地位与难度可想而知。

在成绩面前是语文教师无能?还是不用心?在我看来都不是。尽管吕叔湘老先生早就有过“少数语文成绩高的学生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课外”的论断,还是不能平复语文教师收获与付出严重失衡的心理。

这心理造成课改的脚步一缓再缓。

3、来自教学主体的尴尬

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我不想赘言。 在语文课上,教师从不必期望学生通过文本“品出语言的言外之意”,也不必要求学生“品出力透纸背的言语内涵”,仅仅是有学生能“品出语言所创造的意境”,语文教师就会倍感欣慰了。

事实上学生会把“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说成是“傻帽儿”;把自私虚伪的周朴圆说成是有情有义风流倜傥的富人而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学生不能与教材当中的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而没有这共鸣点做基础,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任何解读都是徒劳的。

主体因素构成了教改不知何去何从。

4、来自教学环境的尴尬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两节同时上的公开课中如果有一节是语文课,正常情况下选择听语文课的教师要在70%以上。原因在于:语文容易听懂;而且每位听课教师都有不少于12年语文课的听讲历史,很容易找出与本课的比照对象,这无形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心理压力。

随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提法出现,语文课的任务越衍越重:字写得不好看,是语文老师没有教好;假条不会写,是语文课没有学好;甚至学生道德素质,也是语文课熏陶的结果。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课堂,似乎只有这样方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这对语文课改形成了不良的环境因素。 面对如此尴尬境地,语文课需要重新定位。

二、语文课的定位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为学生服务,必须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服务。

1、学生个体发展的变化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能胜任特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个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变为“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度。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走过的一步。这变化是必然的。

2、学生群体的发展变化

从我校近三年报考高职考试的学生人数情况分析:06年4班,07年2班,08年1班,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我校08年高职班学生分布的专业情况分析:经法、电子、机电依次比为3:1:0。尽管文科类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应好一些,但是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热情逐年递减,说明学生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技能。这变化是实然的。

3、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实际意义。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前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需要调整。需要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过渡到“培养学生会说中国话”;需要把“思维训练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转换到“训练学生能听懂中国话”;需要将“教师变教材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人格和理念”调整为“培养学生能读懂些文章”,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向发展。可见,要在以前强调语文的文学性、人文性的同时,要更突显其工具性。这变化是未然的

那么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语文知识、语文水平,需要语文教师深思。

为落实朝阳区教委有关文化课教学改革的精神,语文组对杨文尧校长《深化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报告和教研中心下发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水平达标等级标准》(讨论稿)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一边研讨一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情况、和教材加以剖析、思考,教师们一致认为:语文课改势在必行!

三、语文课改革

1、按学生需求构建课堂

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硬要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迅速”。我们的母语教学需要情感参与,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根据学生情感态度的起伏调整教学内容。既然学生不能通过周朴圆来理解教材的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来理解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矛盾,进而分析当今父子矛盾的症结;既然学生不能理解柳永《雨霖铃》所要抒发的情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背诵朗读、书法比赛;学习了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描写而慨叹赢得生命的胜利,那么就可以接着续讲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家含泪的微笑所生成的艺术魅力;否则,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另外两位,可以讲莫泊桑的《项链》《羊脂球》,带学生一起描画因一个喷嚏惊恐而死的公务员形象。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随着学生的情感需要而律动,需要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共鸣。绝对不能忽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不可预测变量的动态过程”这一点。

2、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既然学生不能溶于文本中的文学情景,那么我们就努力创造出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去操作,去体会。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最容易出现课堂死板没有活力的现象。如果我们注重发挥现有教材的导向作用,发掘生活中实际可见的事物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找到应用写作素材,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自然投入学习的学生会更多些。

在“公文”单元的复习中,结合学校刚刚进行的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我这样设计语文课堂:以“召开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会”为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会议通知”、二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好人好事表扬通报”,三组给上级拟写“志愿服务活动报告”、四组做“会议记录”,五组推荐主持人和做“活动评价”。将公文单元中必须要掌握的文体都融合到活动课中,通过分工合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富有生活场景的设计,学生会反响热烈。经过文体写法的点评,学生公文单元的文体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在讲授消息、演讲稿、建议书等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训练内容:“学生正从学校食堂流失”(消息、调查)、“假如我是食堂经理”(演讲稿)“给食堂管理者的建议书”(建议书)等。到食堂就餐,对早餐质量管理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自然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还可以建议学生将写好的建议书抄录清楚,派代表送到食堂管理员手中。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重视,真切的感到学以致用,自然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

3、大胆整合取舍教材

试想:假如一节课教师只提供两个信息,但学生对两个信息都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拒绝接受,整节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意的;假如教师提供的是十个信息,我想其中总会有一两个信息对学生有吸引力。如果课堂上涉及到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又对每一篇都进行科学的取舍。无形中会加大课堂信息量,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当然这取决于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对此是否能够吸收?

例如:语文第一册前三单元有《读书人是幸福人》、《思考的威力》、《三个境界》、《我的读书方法》、《善读书则书变薄》五课,其中必讲篇目两篇,其余为自读课,我发现五篇课文都与读书有关,衔接时我这样处理: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呢?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注重《学习方法》,有了这种方法就能将《书读薄》。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注重发挥《思考的威力》,就可以使自己走进不可言传的《三个境界》。用读书一条线将五篇课文贯穿,将教学重点确立在“读书”上,而非面面俱到,不仅增大信息量,更使单元知识紧凑。与此同时,可以以教材的某一篇文章为基点,相同类文章扩展;向其同题作品延伸;向其相关联的内容延伸;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章扩展。

如此,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克服教材中距离学生生活久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篇目所带来的困难;可以对任何一篇课文重新设定教学重、难点,例如:《荷塘月色》不必大段的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重点可以放在反复听读、诵读、情感品悟上,两课时就可以完成;

同时,可以将富有哲理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研讨,更好的寻求学生与文章的契合点,这样教师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自主课堂。我想:如果文章符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许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

4、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能力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我这样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学初每节课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个小故事。听完故事讨论:我讲的故事从哪来的?(读书而来)讲完每一篇课文后,我让所有学生数出作者自己创作的文字有多少?引用别人的文字有多少?讨论作者引用的文字从哪里来的?(读书而来)

如果我们写文章用到别人的文字会有什么好处?这些文字从哪里来?如此这般把阅读摘抄的重要性、必要性讲析透彻。随后我留的作业就顺理成章:要求学生在每天阅读1000字的基础上每周摘抄两篇与自己有共鸣400字。当然要有相应的评价奖惩机制随之出台,保证这项作业的有效实施。

其次是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随阅读量的增加还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刘国正说:“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做有心人,要从易到难,从多到少有渐进的层次;还要有广博得视野,只要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的优秀时文,经典名著,优秀期刊都要涉及,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同时教会学生网上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特网上的文章时效性强,只要鼠标在手就可以欣赏,如:“全景中文网”“木子书屋”“榕树下”“作文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网上阅读得到满足。当然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辨别美丑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

中职语文课改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任何课改都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成功与失败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分析、思考、实践,才可能在课改的领域里挖掘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大多数教师认可,对此我充满信心与渴望。

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教与学》200

4、9《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刍议》沈寿鸿

2、《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年合订本

3、《情感激发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理性探索》王一建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知识点散乱、内容较抽象的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尝试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观念。本文将简单谈谈自己在新课改革下是如何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的,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形成“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地理课程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展示了国内外天文地理、气象景观,这些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克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地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奥秘的知识,学生往往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表现出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例如,我为他们讲印度洋海啸的时候提到:一位英国的小女孩与家人正在普吉岛度假,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小女孩凭借所学的地理知识,迅速作出判断: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在她的警告下,约100名游客在海啸到达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学生们听到这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我心想:目的达到了,责任感产生了。关于地理学习意义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开学伊始,而是要始终贯穿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冬至快到了,我会带领学生观察每天昼夜长短变化,冬至过后的第一天,我们会为早起的太阳而欢呼,享受地理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如“洋流”这部分知识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对空间概念的要求较高,蕴涵着丰富的地理思维理性。从洋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来看,主要可以从“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方面着手进行,而要掌握和运用好这部分知识,又应紧紧围绕“洋流的分布规律”这一核心来进行知识和思维的有效突破。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以故事“小漂流瓶的旅行”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从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处理“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请两个同学用一盆水、墨水、小风扇操作完成一个小实验,并使用实物投影让全班同学观察思考:盛行风与洋流形成有什么关系?再请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绘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简图,集体点评后出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并布置下一环节的探究任务:联系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试述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洋流分布状况怎样?如何绘制简图?针对两大洋上的洋流分布图再进行比较、分析归纳,能否尝试绘出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这样通过情境创设以及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牵引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完成自主探究、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由此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且易于理解接受,既突出了重点又化解了难点。

三、引入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景观,可谓是包罗万象。仅用文本、语言的教学方法难以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表现。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语言讲解的同时,配合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虚拟现实等技术辅助教学,使高中地理教学手段更为丰富,表现的直观性更强,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如,学习“季风与非季风气候”这一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呈现我国气候图,实现动静结合,趣味横生。同时,也可在多媒体中插入视频、音乐、图像等,展现不同气候区的特点,实现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由有到无,变换各种形式,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及想象能力。[2]

四、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主体

高中地理的知识很多都有现实生活的原型,如果简单地陈列知识而不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势必会造成高中生学习时的枯燥,并且记忆不深,为了记忆而记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W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活中地理常识的应用,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生活中与高中地理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收集来的信息与新课程结合在一起,将“死的教材”变为“活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便于消化。如学习“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课时,可先提出问题:“昨晚有哪一位同学看过天气预报啊?来说一说咱们本市的天气状况。”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可继续提出问题:“你能不能看懂天气预报呢?”对于这一看似简单无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回答“能看懂”,但实际上在不懂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学生获知天气信息是听播报员播报的,而不是从天气预报图中观察到的,因此教师可接着提问:“你是‘看’懂了,还是‘听’懂了呢?”至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教师则可以自然地导入教学内容:“要想听懂预报员所预报的天气情况,则必须知道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今天的新课《常见的天气系统》,学完这节课内容,就能够知道原因,并且还能够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做出适当的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所以,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这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观念,顺应科技发展,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崭新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和造就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爱民.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旬刊,2014.

[2]张采,王幼俊.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上一篇:投资公司年终总结计划下一篇:同业务岗位竞争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