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2024-05-04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共10篇)

篇1: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在我心中久久地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于是,作为中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新课改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生活?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首先,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其次,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学会交往互动,增强合作意识。

再次,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堂的开放性就在于让学生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知”,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知”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除此之外,让语文走进生活。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二、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第一、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眼里只有你。”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走的第一步。

第二、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打开网页你会发现信息是按秒来更新的,学生的“教科书”就是现在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能行吗?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三、让师生成为选修课的畅游者

第一、正确处理必修、选修课的关系 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并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力求避免新教材旧教法,选修当作必修上。在选修课的学习中,紧扣基础知识,联系必修课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就一定要能够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选修课程看作是必修课程的补充和附庸,选修课程是和必修课程同等重要的。正确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过渡与衔接,是我们更好地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基础,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关注的问题。

第二、灵活处理选修课的教法 ①将文学欣赏和基础积累并抓。具体做法就是重点性的讲解示范,把基础积累落到实处。选修的课文都是文学性欣赏性价值很高的作品,教师的讲解示范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探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教给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方法。语文知识的范围很宽泛,涉及面广,为了便于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三方面去积累。②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化特征,这也就是要顾及学情。在同一选修模块中,有的学生对这个专题、单元或领域有兴趣,有研究基础,另一些学生在另一专题、单元或领域有基础,可充分尊重其学习需求,准许其在学习探究的领域、角度有所侧重,尽量使学生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③讲究教学艺术。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利,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使课堂“活”起来。④尝试让学生在选修课上自主进行课堂教学。做法是,每次上这样的课前,都由学生自己备课。备课组以小组为单位,负责课堂教学的设计。同学们从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互联网上查阅大量资料,集体商量,有时还找老师请教,出谋划策,创设情景,发扬团队精神。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具有价值意义的。

第三、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成为上好选修课的助推器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手段。它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并能实现人机对话,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极大优势。同时可有效解决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的矛盾。

多媒体手段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到情景氛围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基调。

多媒体的使用还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它能为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如文学资料包括教学所需的背景、作者简介、同一作家的其它作品以及同一选题的其它作品等。解决了语文老师在教学选修课时紧张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很强,很适合个体单独运用,所以多媒体不仅能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在课后个别化教学中甚至可以替代教师,如在“第二课堂”的选修课中,教师只要安装教学光盘,学生只要拥有一台电脑,通过上校园局域网,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控学习,自己调整学习方法,这一改以往传统课堂的单纯被动接受,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精力。

第四、让选修课成为高考的催化剂 好的课程设置,好的教学形式,必然最终能表现出学生好的考试成绩来。那么,面对这么多的选修内容,我们就必须从量与质的关系来考量。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都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长恨歌》《六国论》《过小孤山大孤山》选段可以精读,与高考接轨。其它几章节的内容,可以只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意义的选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各自主张以及散文特色就足够了,不必面面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比较思考、提纲挈领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与高考顺利接轨。

篇2: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但并不是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认为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如果学生是主体,整个课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各行其是,像一盘散沙,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是学业的评价者,也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热闹”、“浮躁”的自主、合作、探究。

在当前的课堂中,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学生自主意识比以前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索热情持续高涨,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已经不难见到,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的开始了讨论研究,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千万别让课堂变成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在一定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自律;少一些多动,多一些探究,让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2、自主学习。

(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真心实意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

(2)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再借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以某种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的感觉。

(6)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7)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3、合作学习。

4、探究学习。

篇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1.指导思想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 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应试教育,学生每天机械抄写和背诵语文的篇章段落、字词解释及古文翻译,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少,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 课程实施过程中 , 传统的“双基”训练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 因此 ,本课题拟对现代语文知识教学进行审视,从理论上探讨语文知识的性质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语文观, 并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构建语文知识内容体系,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均为本课题研究理论基础。尤其是在本研究中较多运用了现代知识观理论、建构 主义理论及现代课程理论等相关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对语文独立设科百年来的语文知识教学历程进行梳理; 对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进行审视; 对语文知识内涵及语文知识观加以重新界定和阐释; 探讨语文知识教学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基本方案;探讨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策略;在实践中检验有关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和策略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研究方法

鉴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 故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等。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

本课题自立项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如下:

1.我国语文知识教学的历程

独立设科以来,语文知识教学与各类文章教学分合聚散、交递更替,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强,从强到小到弱的道路,具体如下:

清末混沌期→“五四”分离期→民国融合期→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体系期→新时期逐渐淡化期

2.我国语文知识的现代性追问

现代语文知识来自于知识的移植与引进。在20世纪初中西文化冲突、激荡、碰撞、交融的背景下,以现代面目出现的现代汉语、文史、文学理论及文章读写理论是语文知识的主要提供者。以白话文为主体的现代语文知识从一开始就寻找相应 的“知识根基”。支撑白话文教学的“现代语文知识”与支撑文言文教学的“传统语文知识” 之间出现了相当大的断裂和隔膜。

3.现代语文知识观批评

追求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性是现代知识观的三大表征, 它使得语文教学指向恒定的“文本形式”,追求普遍的“语文知识”规律,并且将文本仅仅视为诠释“知识”的一系列“例子”。这种狭隘的知识观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使得鲜活的文本内容被排除在“语文知识”的视野之外。事实上,“语文知识”远远不只是存在于“形式要素”之中,文本内容及形式是不可分离的“有机生命”,它们在整体上都属于“知识”。这种知识不是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而是以“个体性、隐喻性和多元性”为表征的“人文知识”。

4.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

语文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 是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知识。从内容上看,包括生活语文知识和书面语文知识。在语文知识的认识上,我们既要反对狭隘的知识观及知识中心观,更要反对知识无用观。

5.语文知识教学的策略

“精要、好懂、有用” 这内涵丰富、概括力极强的六个字仍然不失为当今语文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

四、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旨在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

教学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其达成度力求能够检测,以体现教学效益的优劣。

3.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

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学生素养形成最基础的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众多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等,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学形成基本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

五、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篇4: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 互教互学 高效课堂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互助,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体现小组功能,使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011年以来,笔者一直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参考国内外“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坚持实践与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创设适合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互教互学,高效课堂”,即指导自学、交流展示、拓展提高、检测巩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高二年级语文《伶官传序》为例,谈谈“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新模式。

一、指导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设计导学,科学有效

在指导自学环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三维目标、课前自学提纲和课前导学作业,由学生结合三维目标和自学提纲,先预习再完成课前导学作业。学生预习是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是教与学的先导,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先期让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的目标,为交流展示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夯实基础。预习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讲清楚预习的目的、要求和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教师设计的课前导学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肤浅,让学生不屑去做,又不能过于复杂、深奥,让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例如本节课的预习作业,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感知课文内容。

(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 函梁君臣之首 ( )

抑本其成败之迹 ( ) 乃其无忘乃父之志 ( )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 至于誓天断发 ( )

仓皇东出 (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

此三者,吾遗恨也。 (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

(2)翻译重点句子: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⑤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⑥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二)检查作业,及时评价

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各组小组长以小组序号从小到大顺推交换检查,此时只检查做没做,不检查对不对,并及时记分、落实小组评价。实现了学生有目的地学,教师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为展示环节做好铺垫。

二、交流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展示内容和形式

交流展示环节是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及教室中的其他空间进行展示,可不同组同号同学展示相同内容,也可不同组同号同学展示不同内容,可前后黑板展示不同内容,也可以整个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展示相同内容,不同小组展示不同内容。对语文课而言,展示的形式主要有口头表述、笔头板演等。例如在本节课,笔者先分配各组的展示任务:每组3号同学分别展示第1到3题,第4组2号展示第4题,第5组5号展示第5题后2小题,第6组2号展示第6题。与此同时,小组中座上的同学交流互助,达成共识、改正错误,在此基础上关注和帮助本组展示的同学,教师关注每组的交流情况。

(二)师生点评,及时评价

教师指导每组2号同学上台对本组的展示内容予以点评,主要看做得对不对,表述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有逻辑性;本组的其余同学可视点评情况给予补充。教师对重难点内容加以强调,并根据每组的展示、点评以及小组合作情况给予评价、及时记分。这样巩固了基础,培养了小组团队意识,学生于快乐中张扬个性,团结互助,共同提高。同时通过学生点评、辩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

三、拓展提高,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通过第一、二环节自学与交流,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拓展提高环节是教师结合重难点出示精心设计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互相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二次展示。本节课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拓展提升题:

1. 作者在一百年后的北宋中叶重提这段历史,他目的是什么?文中哪些句子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你怎么理解?

2. 历史上兴亡的故事不胜枚举,但他们的兴亡都有各自的原因。例如《过秦论》中秦的灭亡是因为“不施仁义”,《六国论》中的六国的灭亡是因为“赂秦”;与他们相比本文的庄宗“失天下”的具体原因又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并作简要的说明吗?

3.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是否显得有些文不对题?

这一环节是带有挑战性的一环,教师要做好指挥员,有组织地指挥、策划,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同问题做斗争,使学生自主实践。在二次交流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讲清讲细共误和疑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了教学内容在基础之上的顺利延伸。

四、检测巩固,及时反馈

检测巩固环节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根据该课时的内容,明确分层检测题,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内交流,互批互助,达成共识,同时教师抽批同号作业计分评价,若发现共误,及时讲细讲清,实现了对当堂内容的训练和巩固,获取教学实效的有效信息。最后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各小组积分情况,并且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及时表扬,对表现不够理想的小组提出要求。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以下检测题:

1.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负而前驱 B. 一夫夜呼

C. 仓皇东出 D. 函梁君臣之首

2.指出下列各句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 (2)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智勇多困于所溺。 (5)盛以锦囊。 (6)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支箭,目的是希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报仇。

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

C.庄宗把父亲交给的三支箭“藏之于袖”,作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

D.作者认为,祸患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智用之人,会被自己溺爱的东西所害,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经验。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走下来,学生动起来。教学的全过程是以学生互教互学为基础,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评价淡化了对个人的评价,强化对小组的评价,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促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28.

[2]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5: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郫县第一中学 刘 倩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在各地陆续拉开了帷幕。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地理教师应当更新观念,不断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多样化的学习思维和模式,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拙作拟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肤浅思考与初步实践。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教学方式;创新能力;

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的是“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完全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过程要大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高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做法是:(1)提炼核心问题、层层剖析;(2)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和“WHAT?WHERE?HOW?WHY?MORE?”的探究模式。例如: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在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里,紧紧抓住“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描述季节?”两个核心问题;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在多和杂的知识点中,紧紧抓住了“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地球上的水如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运用“几何地图”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在用几何地图构建起区域知识的基本构架后,再通过“WHAT?WHERE?HOW?WHY?MORE?”即“这块土地是什么?这块土地在哪里?这块土地怎么样?这块土地为什么这样?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发生什么、现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的探究模式,在地图中把区域知识丰富起来。

2.创设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教学气氛。我们知道,情感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并积极参与。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强求一致的标准,尽可能做到“一题多答,一题多思”,启迪学生的创新,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意见不横加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或嘲笑,而应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最终获得成功。如高中地理,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教材仅指出全球变暖带来不利影响。而有的学生则提出:冰川融化不一定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就好比一个杯子里泡了一块冰,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水并没溢出;还有的学生提出:任何事物均一分为二的,全球变暖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使温带范围向高纬方向扩展,恶劣环境变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以正确的评价,通过教学过程慢慢领会更为正确的见解,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在课堂中,应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

3.引导学生主动注重参与地理教学过程。

新课改中特别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倡导参与式教学。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学生行为参与的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地理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对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地理图片的观察获得的。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的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以足够的观察机会。应对学生的观察在方法上给与必要的指导。(2)操作:地理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内容,如在地图上指认地形、河流、山地、城市、交通线等;有的时候还需要在自己绘制地图、填充地图、绘制统计图;有时要制作地理模型,制作矿石标本。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一动手,自己亲自操作,有利于他们在操作中思考问题并掌握方法。(3)讨论: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学生自主探求新知识的一种开放型的学习方法。自由讨论发言就是个很好的方 法。课堂上学生对案例可以进行激烈的讨论,争论分析,自由畅谈分析原因。比如学习“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冷锋和暖锋”时,我让学生思考、讨论不同类型锋面不同的运动方向和不同的天气特征。这样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分析,判断,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我特别重视集中小组内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探究小组,各小组经过分析讨论后,分别说出自己的做法,综合评价小组再对他们进行归纳、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比如,在学习“气团移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时,鼓励学生讨论分析,畅所欲言,探究原因。分组探究的最大好处是:学生由知识走向能力,由书本走向生活,并体现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评价:根据现代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也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个体的观察能力、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表述地理原理的能力、空间概念的描述能力等进行有意识的测查和训练,引导他们自觉地用目标加以对照,不断地强化正确的方面,纠正错误的方面,通过多方面的强化与训练,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正确评价,能在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4.开展与本地相关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引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开放性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必须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使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更开放,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城市环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这部分教学在教材中既详细又繁琐,可以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曾经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郫县环境问题搞一个专题调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学生通过对环境的亲密接触和系统的研究学习,不仅掌握了“城市环境问题”的有关内容,而且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唤起了热爱郫县、保护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形成有创见的思维和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等)。落实到地理教学中,则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充分的思维,把学生的视野延展到课本之外,鼓励学生在认识、了解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在怎样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上能够敢于开拓,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因此,地理教师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地理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符合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性人才的标准。

6.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问题。

任何学科都具备时代性,地理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与社会息息相关,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注入地理教学课堂中更是必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地理信息,并要学会使课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的,能够用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收集到的社会热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且又把这些处理过的信息运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例如“中部崛起”是一个典型的热点问题。在组织高三专题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到高考不回避热点,但热点不等于考点。热点只是高考命题情景的切入口,真正的落脚点还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规律、基础知识(包括环境、能源、人口、农业、工业等)--分析、回答热点问题要回归教材。先从区域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中部地区。运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其优势条件进行开发,限制性条件进行改造。此类的带有时代性的地理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热点”与教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相结合。久而久之,学生也经常会自觉地在课上发布一些地理新闻,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也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改理念,必须高度重视指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层次:第一,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利用气压高低判断气温的高低,利用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推知气压的高低等等。第二,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例如,通过对资源、劳动力、技术等影响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8.新课改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俗语说:“学而不教则荒、教而不研则浅”。现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特别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幅度是相当大的,目标、内容甚至评价都有改变,地理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才能真正适应这次课程改革。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自觉地学习新课程,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同时因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内容上也有很大变化,地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显得不够,所以教师要主动自觉地补充专业认识,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产生出来的。通过学习,努力使基础教育体现出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等功能。

篇6: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来说,语文学科是一关键、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师也开始重视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其中互动式教学方式颠覆了以往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理念,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本文就新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互动教学必要性入手进行分析,探讨构建以及完善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以往传统落后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或者是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探索,对落后的教学理念加以完善,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和重视的问题。对于互动式教学来说,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确保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有效确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必要性

1.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特征要求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来说,其不仅仅是一门人文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相当实用性的学科,因此就会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满足学生技能武装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在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之后,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另外,学生的生活中随处都充斥着语文知识,这就需要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尊重,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来,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和应用互动教学模式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特征。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补足与短板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所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进行被动接受,整个课堂中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就越没有兴趣,从而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死气沉沉。面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补足与短板,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3.多学科相关理论的要求

互动式教学模式最初是从教育学以及哲学等相关科学中提出来并得到应用的,基于哲学角度,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只是应当是从实践中得来,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得学生主动性和积极行得到激发,但是学生被动听讲并不在实践范畴之中。基于教育学的角度,最近几年所提出的合作学习、终身教育等相关理论都在很大程度上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要不断鼓励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获得感和体验感。基于此,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互动的意识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注重感性认识,学生的思维依旧是形象思维比较突出,依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就需要教??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音乐、模型等比较具象的实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在教授《端午的鸭蛋》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带着自己家腌制好的咸鸭蛋或者买一串粽子走进教室进行导学,这就会使得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兴趣大增,从而更有欲望去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内容,更好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写作的由来与情感,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

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的思维比较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动手的习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被激发出来,使得语文教学课堂的气氛更为融洽。比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使至塞上》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好绘画工具,要求学生边吟诗边作画,由语文教师来吟诗,然后学生依据教师所吟诗句进行绘画,勾勒出心目中所体会和感受到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争先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更加到位。

2.师生角色互换,注重调动课堂气氛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当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机会和平台,要允许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质疑的精神,要尊重学生、相信学习,对于有效构建互动性教学模式而言,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教师这一角色,让学生备课、讲课以及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却也是一大锻炼。能够比较充分的、全面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对新课程内容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更为认真,提前做好充足的预习,使得教学课堂更为融洽。

比如,在人教版《皇帝的新衣》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从而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情感,使得学生内心的童真被唤醒。教师可以在上这一课之前就告诉学生好好准备“当老师”,教师提前不指定谁来授课,这样就会使得所有学生都有一种紧迫感,从而参与到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中来,在预习和准备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及时询问同学和老师,通过这一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程准备以及知识学习中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这一课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3.巧妙运用多媒体,提升互动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凭借声音、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营造了良好的互动、开放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比如,在教师在教授《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这一课的内容特色,加强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印象与情感,提升学生对国家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搜索关于苏州园林的相关影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呈现,有效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苏州园林产生一种深刻、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将感想写下来,对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进行描述,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的互动性更为有效和直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往传统落后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或者是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教学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之间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对如何有效加强互动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尊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给予学生互动和创新的机会、和学生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度媒体技术提升互动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正成为语文知识学习的主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慧.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2]尹昭.浅议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12)

[3]陈金柱.刍议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互动教学[J].群文天地.2016(8)

篇7: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李玉兰。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魅力中国,(34)。

杨文成。推进新课改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5)。

篇8: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一、深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创新为宗旨、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强化校本的实施、关注质量、稳健推进”的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 树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初中语文新教材, 灵活运用语文教材。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落后的理念, 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违背初中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明确取代, 克服过分重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 而忽略对初中学生进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秀”行为, 合理构建适合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教学。共同探讨和挖掘初中语文教学的潜力, 注意语文交际能力的运用、情景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 打好语文基础, 精细讲解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让教学走进生活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因此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角度, 初中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如:《童趣》《风筝》《羚羊木雕》《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描写的都是儿童璀璨的生活, 表达的都是孩子深切的感受, 学生读它, 就感到像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作品的主人公, 犹如自己跃动的影子, 通过这些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文章的教学, 怎能不使孩子们怦然心动, 趣味盎然呢?

三、教学中多渠道表现语文魅力,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构建丰富课堂人文内容及表现形式, 立体展现语文魅力。教师集体备课, 感悟课本内容的思想精髓, 真正从心灵出发去感知教材之美, 发掘教材本身的内涵美、形式美, 让语文教育负载人类终极关怀, 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并力图引导学生从“灵魂”出发, 感悟语文教材的人文关怀。引入录音、录像、书法、绘画等多媒体技术优化学习情境。多媒体课件融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为一体, 信息容量大, 直观形象, 这种立体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感、新奇感, 并使之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如在讲《荔枝蜜》的时候,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荔枝树林的音像资料,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这样, 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到荔枝树林里, 学生就像漫步在荔枝林里, 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欲望, 利用资源, 自动学习。

四、教学中加强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真实的语文能力。那么, 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 乐于学, 找方法, 有效果。”为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 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 滔滔不绝地讲授“冲”掉了学生各项语文训练, 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权利。“长此以往”, 学生在课堂上就少了自己的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 要么是被繁重的课外作业挤掉, 要么放任自流。初中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 屏弃传统的语文教法, 更新观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让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课内外阅读, 逐步养成勤于阅读, 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很大, 常常是拿到什么感兴趣的书就读, 而不问其是否“有益”。如果不加以指导, 学生不仅收获不大, 浪费时间, 甚至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 要提倡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 以提高阅读效率。共商课外阅读书目, 拓展阅读空间, 采取老师推荐与学生互相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围绕课内语文教本及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书目, 制定相关阅读书目, 使盲目的阅读有序化。为了配合古典小说的学习, 我们利用假期推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我们也适当推荐课内少有或没有的内容, 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反思人类文化精神。其次, 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培养学生去聆听身边一切“声音”, 从中获得有益的语文知识, 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最后, 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由于“考不着”、“课时紧”等原因, “口语课”历来不被中学语文老师重视。这种现象若不及时扭转, 语文教学将会落后于时代。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人们在科研活动、经济领域、人际交往中等, 需要探讨、争辩, 需要彼此的理解、尊重、支持, 这些都需要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和良好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口语课”一定要成为学生真实活动的舞台。

五、倡导探究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标提出, 学生是合作伙伴, 是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这体现在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调节、自主合作的层面上。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探究, 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我在班中组织了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 每一组都有小组长, 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 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 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 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 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最后就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 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 说说美在什么地方, 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最后学生互评, 老师点评, 这样的形式, 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 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 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 信息传导多向畅通。再如, 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传统教学是阅读基础上串讲,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可是我在教学此文时,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就进行探讨性学习。学生在讨论时提出, 鲁提辖为什么要将镇关西置于死地, 适可而止不就得了, 未免有失人性之嫌?顿时, 学生积极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在此, 我就因势利导, 让学生再重温历史背景, 学生明白了当时社会黑暗, 政治腐败, 政局动荡,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凡义心侠胆之士都是疾恶如仇, 别无他法, 只有打得解恨;不过, 在现实生活中, 则需要通过正当的途径, 采取合法的程序来惩恶扬善, 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我们应学习鲁提辖为正义、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 积极入世, 找准人生坐标,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坚持这样做, 一定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大有裨益。

总之, 为了更好的实践新课标, 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确立新理念, 教好新课程,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 采用理论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 审视课改, 总结经验,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育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靳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4]李景阳.郑新丽.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误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0.

篇9: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众所周知,课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课堂目标对课堂教学起着指导作用。因此,课堂目标的设立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必须精心设立课堂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由于个体的发展是多维度的,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也应分为多个维度,这不仅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体现,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新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教学目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项最基本能力;而过程与方法则能让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让人更好地使用技能,并获取幸福。

一、三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的原因

1教学观念陈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方法与情感方面的讲授。这一方面是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二维教学目标很难用具体的量化标准去衡量,从而使得很多教师认为这二维目标并不重要。而知识与技能目标却不一样,一次课堂练习或测验就能使教师掌握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因而教师自然会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也导致了高中政治教师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其他教学目标。

2存在认识误区。

由于某些教师在对三维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不到位。有些教师误以为三维目标就是三个目标,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三维目标指的是三个方面的目标,每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可以有很多个。因此,教师在这三维目标的指导下,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可执行、可操作的具体课堂目标。

那么,教师应如何把握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让目标变成现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二、用全新理念指导教学,增强三维目标的意识

高中生是有个性、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看待和定位学生,不能仅以升学考试为重,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三维目标意识,在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反而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好的方法和情感是知识技能学习的保障。因此,三维目标的设立和落实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整合三维目标

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后,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去制定和落实好三维目标呢?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精心研读,研究如何结合教学内容来设定三维目标。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前进行思考,没有把教学过程及教学目标制定好,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很难把握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对课堂中的每一个步骤或活动有很清晰的认识,明确每一个活动的意图,将三维目标有效整合。

例如,在教学“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先思考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和教学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对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有帮助,然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珍惜并正确行使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最后再结合一些热点新闻或时事引导学生讨论。

篇10: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文体教学与反思

一、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文体教学

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遵循了1992年和2000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文体教学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第三学段(小学5~6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没有提到“记叙文”“说明文”的概念,而是改称“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1]。阅读教学还强调读文学作品,提倡课文类型多样化。写作教学,除了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之外,还特别强调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创造力,并且要根据日常需要,练习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第四学段(初中7~9年级)的阅读教学在小学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五种表达方式以及四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同时对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也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份课程标准相对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在语文基础知识中删去了90年代大纲中所列的实用文体知识,但是在实施建议中对语文知识要求始终不变,仍然注重知识的精要、好懂、实用以及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2011年,教育部对这个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其中教学内容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目标,但实施建议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却更加明确、严格。修订后的课标不再主张对文体知识进行系统的传授,也不要求学生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要求学生在对具体语言实例的阅读、感悟中,掌握必要的文体知识,加强语感,提高实际生活中阅读和表达的能力。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及其修订版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富于开放性和弹性。

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多家机构着手编写了新课程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旨归,突出了对语文素养的共同追求,但是在文体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以初中为例,初中阶段的语文新课程教科书主要有三种,即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其中人教版以人文话题组织单元,围绕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编写者选编了一组组题材相似而体裁、风格各异的文章。但是,初中生掌握的文体知识有限,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讲清楚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差异,有可能造成学生无章可循,知识体系混乱零碎,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苏教版则改变了单一文选型教材的模式,围绕人文主题将读写听说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合成单元”。虽然组织单元的主要因素是人文主题,但是每个单元里所选文章基本还是同一文体,风格差异不大。这样安排既能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同时又能在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中掌握必要的文体知识,还能在几篇文章的比较学习中对某一种文体的特征和写法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语文版并没有以人文话题组织单元,而是延续了长期以来以文体组合单元的做法,仍然注意写作和阅读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跟文体组元的编排体例相适应,这版教材还很重视多种表达方式的协同训练。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文体教学

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2003年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份课程标准将高中语文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按照“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对文体教学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份课标的教学内容中没有采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概念,而是提及了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这三类文本,并且在实施建议中对这三类文本的教学要求和阅读方法有详细的规定。这是文体上与时俱进的表现。选修教材按照文体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中对相应的文体都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在“新闻与传记”这个系列中,就要求“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2]。

通过初审的高中新课程教科书总共有五套,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鲁人版、粤教版。这些必修课教科书都遵循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模块编写、灵活组元的原则,体例和呈现方式多样,在文体教学上差异较大。人教版教材没有完全按照文体和人文专题来组织单元,而是结合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分为四个部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讨”、“名著导读”。苏教版教材以人文话题为统领,形成若干专题,专题里面有导语、学习板块、积累与运用和写作指导。专题导语采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彰显了专题的文化内涵,但是对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缺少提示,这样有可能忽视阅读鉴赏中所必须掌握的文体知识。语文版教材采用文体组元与主题组元相结合的方式,既考虑了文体的特点,又兼顾了选文的人文内涵,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有机统一。鲁人版教材突破了选文的限制,将文体知识的学习和文体表达的训练同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语文的应用学习和实践学习促进文体写作能力的提高。粤教版教材在这五套教材中对文体知识的教学最有特色。它用文体、活动、语体三条线来组编单元,5册必修课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分别按照活动和语体来组织单元,而第二、三单元都是按照文体来选编课文的,涉及的文体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新闻、传记、科学小品等。由此可见,这套教材不再以过去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文体分类,而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体分类,并把实用类文体中的新闻、传记、科学小品看成与论述类、文学类文体并列的一类独立文体。这样既理清了中学语文的文体,又体现了文体教学的时代性。

三、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文体教学的反思 1.文体研究取得进展,文体教学理论研究仍需完善

文体其实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文体研究不能与时俱进,那就将成为文体教学有效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以说为我们的语文文体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但是,文体研究不等同于文体教学理论研究。文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体,它属于文章学和文艺学的研究领域。而文体教学理论研究则以教学理论为研究重点,主要探讨各类文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新课改以来,文体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语文教育期刊上与文体教学相关的文章层出不穷。这些文章多从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板块对不同文体的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如果要让文体教学取得实效,那在文体研究深入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加强文体教学理论的研究。

2.文体教学应该坚持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大力弘扬人文性是新课改的宗旨,所以无论在新教材编写还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对人文性有所偏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对于文体知识,新教材中有提及,但是相对零散,不能为文体教学提供文体范式。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普遍重视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和人文性的剖析,却忽视了对文体本身的教学。同样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文体意识也在逐渐弱化,写出来的文章越来越缺乏体裁特征,显得不伦不类。在人文泛化、讨论泛化的语文课堂上,文体淡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生文体感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教科书只注重工具性不行,只注重人文性同样不行;工具性不能代替人文性,人文性不能代替工具性。二者的关系是„统一‟,而不是„合一‟;是渗透融合,而不是简单相加。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弄成两张皮,或生拉硬扯地往一起捏合,或把人文性弄成„标签‟,都是不足取的”[3]。我们应该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中体会人文精神,在学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文体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不能因为文体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就排斥它。如果淡化了文体,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自身独特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不可能的翻转作文1200字下一篇:大班数学教案:火眼金睛找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