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共建筑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

第一篇:公共建筑论文范文

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随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在我国的大力推广,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的发展问题不断的在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出现,而在这其中新形势下不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的效果,是直接关系到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的最后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节能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的研究发展工作,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研究面临的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公共建筑节能环保的现状及问题

1.公共建筑结构设计不对节能环保不够重视

目前建筑设计更重视其实用的面积、结构合理、外观美观等方面,对其建筑本身的建筑品质与使用性能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注意,使得对建筑设计审查时,才发现其节能情况不能达到最初的要求,但是建筑设计以经完成,其施工时间紧迫,无法对其整体设计进行更改,只能对设计进行微调,无法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

2.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和传统不能进行科学的运用

公共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是指公共建筑物的通风与遮阳能通过自然的交换进行,不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干扰的过程,随着现代生活的提高,我们对于自然资源进行的交换却使用越来越少,许多公共建筑的设计完全依靠电器进行公共建筑物内的空气交换与整体遮阳。许多建筑达不到节能的要求,并且在其进行节能设计时,对一些低成本高成效的传统节能措施不能得到重视,反而以一些高科技节能十分的重视。导致建筑物的整体造价增高,其设计时由于节能设计的标准过高,使得建筑在实际使用的时发生理想化严重,不符合生活的情况发生。无法达到最初设计时的节能要求。所以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该新老节能措施相互结合,互相利用,达到最佳标准。

3.建筑节能理念和技术不先进

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其设计人员没有节能设计的意识,不能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物外观独特性的追求也使得,建筑节能不能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4.建材选用不合理

公共建筑建设中材料是重要的资源,钢筋是建筑材料中最常使用的,如果钢筋产生绣蚀会对建筑安全产生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建材在建筑物内的形体产生的变形,对建筑物也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建材的选用应该加以重识。

三、公共建筑设计中节能措施

1.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制度

完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技术指南、技术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建筑用能设备管理,研究建立推广、限制、淘汰技术产品目录。建立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明确节能评审机构主体,在工程设计、建造、验收阶段,强化建筑节能专项核查。

2.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常态化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已批准的省级能耗动态监测平台,继续扩大纳入监测的城市范围;继续扩大省级能耗监测平台试点,争取“十二五”期间,建立覆盖全国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能耗数据实时监测系统建设有关的行业标准编制,科学指导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工作。

(2)提升能耗数据分析能力和水平,推进能耗定额制度建设,切实发挥能耗监测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3)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拓展监测平台功能,不仅仅完成能耗监测、能耗审计,还要能科学地控制能耗设备的运行方式,给出最佳的节能运行方案。

3.完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制度办法,加强节能改造技术指导

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已经建立健全,能够实时掌控辖区内公共建筑能耗信息情况,详细统计高能耗建筑和重点节能建筑能耗情况的基础上,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城市和高校,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要求“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0%以上。

4.发展节能材料

我们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时,必须包括材料使用上的节能与后期的使用上的节能两方面,建筑材料的选用对于公共建筑节能具的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选取建筑材料时,不仅要对其进行节能方面的重识,更要对其经济性、高效性进行控制,现在公共建筑节能材料选择多样,房屋的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使之能与公共建筑物的整体相符合,达到节能效果。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

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应该以公共建筑物所在地的整体的环境进行结合,使得公共建筑物的整体内总结构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对其不同地域内的公共建筑所使用的不同建筑节能相组合。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当地的地质与水文情况,还有其气候分布。要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其基本气候,选择在公共建筑物周围建设人工湖或是绿地等手段,进行气候的控制,让公共建筑物内外环境相结合。

6.公共建筑内部节能设计

1)公共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在公共建筑中,公共建筑门窗的节能是其中的节能重点,其气密性与保温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首要注意事项,一般的传统门窗设计,其气密性与保温性能都得不到节能的要求,对于资源浪费严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对其门窗的保温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公共建筑屋顶的节能设计。我们可以据其节能设计对其进行保温隔热屋顶的设计,公共建筑物也可以采用坡屋顶,对其室内的温度进行保护,达到节能要求。

3)公共建筑外围墙体和绿化设计。墙体设计不仅要起到隔热、隔音、防潮、保温等作用,还要利用建设过程中的特殊构造,比如在两侧墙上设计挡风墙,使其形成喇叭形状,使风自然而然吹到阳台人家处,有效地控制通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不断开展,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丁建华.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郭瑞.公共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李绯.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10.

[4]张立.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作者:李玥

第二篇: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摘要: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地域性;城市文化;城市价值;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建筑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地域性与城市文化体现

城市地域性一直是备受关注和比较沉重的话题。在以往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发展过程的规律性,物质形态的城市建筑、自然景观等变化也是缓和并具历史传承性的(图1),城市由于不同时期的功能需求而产生延绵式的变迁且与城市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构成城市空间和形态地域性的源泉而非包袱。但在当前城市化急速发展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非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均受到了巨大冲击,经济和信息的全球一体化,使得规划理念、设计手段、建筑形态等均产生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也使城市地域特征逐渐模糊化,而且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从多方面呈现出相同的特征,如交通方式(依赖机动车)、工作性质(写字楼内进行)、生活方式(购物、休闲、会友)等,从表象上看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差不多的活动,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同质化”和“趋同化”,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面临着“特色危机”,所以人们开始呼吁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和城市文化理想的回归。

2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地域性的窗口

基于城市文化对地域性的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活的舞台成为体现城市地域性的窗口。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集中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环境、市民生活形态,因而当前城市建设若能在城市公共空间上多做文章,对于孕育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文化、体现当代城市的地域性是至关重要的(图2)。

中国的城市急速建设和发展,优秀的建筑也在不断涌现,在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城市不断扩张、旧区大规模改造,城市中作为实体的建筑物大量增长,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缺乏,而且既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建筑也不能真正满足市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城市中人的活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必然是多样的,这不是“通道式”和“孤岛式”的开放空间能满足的。建筑作为城市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在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多样性上责无旁贷,但由于公共性与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这一方面少有作为。因而建筑应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来创造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强化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要让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要让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有机结合,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从户外空间、灰空间到室内空间的层次感,适宜市民进行各种类型城市生活、各种公共性的社交活动,具有活力和具有场所感,并在实施过程中让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取得共赢。

3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

人是建筑的主体,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人们生活的环境,这一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的活动。城市中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的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包含诸如广场、街道、绿地等形式的空间,且都与建筑相关,建筑物起到了限定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支持、形成城市标志物等的作用,是与人们认知城市公共空间直接相关的要素。生活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通过建筑来感知城市公共空间,因而从城市视野看建筑,建筑可以说是城市空间的创造者(图3)。

地域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从建筑在城市中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筑的城市价值,分析建筑是如何为城市公共空间作贡献,以避免“唯形式论”争论的尴尬。尽管通常人们在谈论建筑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建筑风格、形象,而实际上建筑是否能真正为城市居民创造生动活泼的、承载地域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才是决定建筑成败的关键,这也是由建筑及城市本身目的所决定的。扎哈·哈迪德有一句名言:“建筑不是去占有一个场所,而是去定义一个场所。”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城市价值,如果建筑能够定义一个场所,创造一个城市市民喜欢的城市空间,那么其价值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从而产生对形式的认同。

因此,从建筑的城市价值分析、研究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为建筑如何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相关的操作模式;第二,为城市规划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三,为评价城市公共建筑及重要城市建设项目提供一种新的价值体系。

4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现状

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的主题,任何城市的文化特色都不是短时期内创造出来的,当前大规模的造城活动在短时间内是谈不上积淀的。当今城市文化既面临着传统文化形态逐渐淡化、地域文化特征日益趋同的窘境,同时又承担着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历史使命。

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市民的生活形态(图4)。以前的城市容纳着市民自发组织的各类活动,与这些活动相适应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成为城市体现文化的舞台,因而城市的地域性自然而然地由这些市民文化中体现出来,而非刻意地在城市建筑物的外形上用某些符号表现出来。这样质朴的城市生活在我们当下的大都市中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大剧院、文化中心、博物馆、音乐厅等成为城市标志的大型公共建筑,而城市鲜活的文化却在走向消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认为并不是这些建筑没有传统的符号象征,而是我们目前的城市建设正将目光集中在如何建设建筑物上,而在建造这些建筑物时如何去营造城市公共空间却在我们的视线之外。正是建筑的本位观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内涵的缺失,离开了城市生活舞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物则失去了地域性表达的土壤。

5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向发展变化的趋势:更广范围更深层面适应人们活动提出的要求,即多层次立体化组合,即城市公共空间的立体化;打破不同类型空间之间的界限,加强室内外的渗透和沟通,即城市公共空间的室内化;综合各专业、各层面、各因素,适应多方面需求与条件,即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化。

5.1立体化

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化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它已经被证明是克服交通矛盾、提高土地使用率、解决人车分流、改善城市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立体化开发,意味着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发展,在垂直方向上又包括向高空和向地下发展两个方面。国外又将空间立体化发展称为“三维化发展”。

5.2室内化

现代城市功能日益复杂,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一定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同时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打破原有建筑、规划和景观的界限,使各领域交叉渗透,统一在一个整体之内。因此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发展趋向,室内外空间概念的界限被打破,室外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室内空间相互渗透,室内空间呈现出室外化的倾向,而室外空间也正在向室内演化。

5.3综合化

综合化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化最主要的趋势,同一个城市公共空间有可能同时表现出好几种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民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民主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需要满足广大市民越来越丰富的要求。同时,现代社会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从前所没有遇到过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通过单一手段就能解决的,往往都需要用许多手段综合解决。因此,只有采取多种方法、同时解决多个问题、满足多种需求的综合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德民.城市建筑环境中的空间尺度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04) .

[2]王志辉.谈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营造[J]. 美术大观,2010,(03) .

[3]张葳,朱雯.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微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2) .

[4]刘华英.城市公共空间的规训功能——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0,(01)

[5]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S1).

[6]杜佳,胡争艳,王丽丹.新城市主义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J].华中建筑,2005,(06).

[7]黄天.社会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J].安徽建筑, 2003,(06) .

[8]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

[9]杨靖.城市公共化的建筑空间研究——公共建筑与城市的结合[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

作者:李文姝 许卓曼

第三篇:大型公共建筑中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讨

摘要:在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下,人们的节能意识日益增强,尤其是绿色建筑工程的全面推广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了节能环保设计理念的实践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施工中融入绿色节能理念,对建筑电气进行节能设计,既可以保障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强化其实用性,减少污染排放。本文主要对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意义、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理念的实践效果,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 建筑电气 节能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水平日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量大,加大了节能减排难度,导致能源枯竭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量极大,而且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污染环境。基于此,需要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力度,融合节能环保低碳理念,对建筑电气进行节能设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和减排难度,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设计意义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建筑电气的数量和中来越来越多,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消耗量大,进一步加剧了能源问题。基于此,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改善能源使用结构,尤其要重视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对新型清洁能源进行合理使用,减少能源消耗,有效缓解能源枯竭问题。在大型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电能,而且在其运行使用过程中,大量的建筑电气的持续性运转,也对电能的消耗量极大。[1]所以,为了节约电能,需要对建筑电气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尤其要对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协同运转,这样可以减少线路的能源损耗,并对变配电设备进行节能选择,确保供电方案的安全性、节约性和科学性。通过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可以保障整体供配电系统的协调性,构建一体化的能源供给系统,实现高效化的集中控制,从而对整体建筑结构的单位能源和系统损耗进行控制,在保障建筑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提升能源效率。

二、设计要点

(一)空调、给排水系统

(1)控制空调系统的设计负荷。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围炉结构传热、室内热源散热、新风处理系统等的运转,都是负荷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围炉结构传热以及新风处理系统的能耗最大,分别为40%、30%。在对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在经济以及安全角度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总体负荷指标进行估算,一旦指标超过标准要求,不仅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还很可能对超过换热设备的容量,对其安全运行造成危害。[2]基于此,需要对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开展黑了的节能设计,并优化整体系统运行中的负荷设计。(2)引进自然通风技术,实现室内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同时实现室内空气更新,并对室内温度进行合理调节,不仅可以实现节能效果,而且对于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基于此,可以在夜间进行室内自然通风,减少围炉结构蓄热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可以降低白天室内温度,实现室内外空气对流,优化空气质量。(3)对空调冷热源进行合理选择。在空调系统运行中,其主要的能源消耗结构是冷热源系统。基于此,在节能设计中,可以对空调系统的大小规模进行优化,并结合实际需求优化空调功能,对冷热负荷进行合理控制,同时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环保要求等,对冷热源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出于节能考量,可以使用水冷冷水机组和锅炉、直燃式溴化锂吸收机组等方式。其中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是由冷却塔和水泵等设备构成,在运转时耗水量较大,所以尽量在水源充足的区域进行使用。(4)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利用该技术可以对空调系统运行中释放的废热、余热等进行全面回收,并对其进行转化后为加热设备提供热源,从而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5)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要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具体功能需求进行计算分析,从而选择合适型号的给水系统,并对分区供水方式进行优化设计,这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要建筑的污水处理需求进行科学运算,从而选择合适的污水提升泵,并选择合适型号的用电设备,既可以满足排水需求,也可以避免能源浪费;对加热器、系统循环泵進行优化选择,确保其节能高效效果;对给水管道包裹保温层,减少能源消耗;使用变频风机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设置,并选择通流系统,减少循环水的阻力,降低能源消耗。

(二)电梯系统

(1)使用变频调速系统作为变频驱动模式。该变频驱动模式在建筑电梯应用中较为常用,而且节能效果较好。在运转中,其逆变器可以与传动电机进行连接,从而改变牵引进线端的交流频率,通过这种方能够有效以调控牵引机的转速。这样一来可以降低电机的转差率变动范围,从而减少转差功率损耗。此外还可以与能量回馈装置联合使用,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再生,提高能源利用率。[4](2)能源回馈装置。能源回馈系统主要是由IGBT等构建组成,在运行中,主要是与电梯软启动模式进行联合使用,通过对电阻连接方式进行改变对启动电流进行调节,实现节能目的。此外在对能量回馈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选择能耗较低的元器件对电路进行组建,从而对电梯待机过程中的能耗进行有效性控制。

(三)照明系统

(1)在对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声感、光感等感应设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在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对照明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适应红外动静探测器,结合气候、天气、声音等的变化,对人员出入情况进行灵敏性感知,从而对照明状态进行智能控制。该方式可以在公共图书馆、休息室进行使用。(2)要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进行安装。在对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整体的设计风格、照明需求等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满足设计标准、档次要求。建筑墙面、地面是浅色材料时,可以使用太阳光进行室内照明;针对空调房的照明系统,可以采取多光源途径类提高室内亮度。[5](3)对发光源、镇流器等进行合理选择。现阶段建筑市场的节能光源类型越来越多,其中发光二极管的应用最为广泛,这是一种绿色光源,耗电量不多,而且稳定性较好,故障率低,而且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较高,环保性能好,是一种固体冷光源。镇流器是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四)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是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性构成,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结构的运行质量和效果。在对该系统实施节能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功能需求等进行综合性考量,尤其要对用电设备功率、负荷能力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节能设备,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节能设计,实现节能降耗效果的最优化。[6]大型公共建筑整体结构空间体积较大,电能消耗量大,而且持续性高负荷运行容易对变压器造成很大的损耗。基于此,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结合变压器负载的实际状态,对其负载进行优化分配。为了降低其损耗程度,需要利用变压器并联的方式,使其与驱动负载能力的统一性,同时对变压器的运行负载进行动态观察,结合实际的使用量,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这样可以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电能消耗。电气节能设计在电力供给过程中的有效性应用,可以降低能源损耗,实现对整体系统的一体化调控,并结合具体用量,对用电设备的运行功率、用电量进行优化调度并科学分配。在供配电系统中安装配电箱,可以减少电能损耗;此外还需要引进智能系统软件,实现对变压器的动态监控,掌握其实时损耗量,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用电量阈值区间,一旦损耗量过大,智能系统会自动判定为故障,并发出警报,维修人员可以进行及时修复和调控。

在供配电系统运行中,其线路的损耗也是引起能源消耗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节能设计中需要加强对电能传输过程的损耗控制,结合实际的电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导线型号、输电线直径、导线材料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满足建筑实际用电需求的基础上,防止出现导线过热、负荷过大的问题。要对负荷中心进行优化设计,从配电室引出电缆,同时结合建筑结构对其进行合理铺设。其中要对其整体敷设长度进行控制,一旦超过二百米容易引起较大的损耗;同时末端导线的敷设长度不能超过五十米。要对电缆型号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要优化线路放热设计,提高电缆的耐高温性能。一般情况下导线的材料为铝铜复合线。如果变电站的电流较大,可以选择使用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可以提升线路传输的安全可靠性。[7]使用双回路线路设计方式,可以在一端回路出现故障时,将其载流量转接到另一端回路中,以便为其争取抢修时间,从而避免出现故障停电问题。此外,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中的合金成分,可以强化导线耐高温性能,还可以增加导线截面,提高载流量,减少损耗率,降低能源消耗。

三、注意事项

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利用,包含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电能设备的使用频率,降低能源消耗。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可以选择绿色节能材料,并使用光电幕墙,在满足公共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其节能环保效果;在对空调水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时,要确保冷却水循环泵开启数量与冷机开启数量的一致性,并使用变频驱动对水泵转速进行调节,以便对其冷冻水、冷却水供回水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注重对公共建筑电气运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对电气节能知识的充分了解,同时加强对电气节能设计的全过程监督;积极引进智能化系统设备,实现对电气节能设计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调节控制和管理,推动公共建筑的绿色发展。[8]

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降耗的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重要趋势,可以减少建筑施工、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满足节能环保需求,缓解能源紧张局势。因此要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中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力度,尤其要对其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并引入智能化系统软件进行自动控制,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结构体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燕玉.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21(12):144-146.

[2]刘强.大型公共建筑中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07):157-159.

[3]郭明城.公共建筑电气节能改造探讨[J].低碳世界,2019,9(12):184-185.

[4]闫唯嘉.大型公共建筑中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79.

[5]李肖金.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J].中国工程咨询,2017(06):71-73.

[6]王迪.城市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09):127-129.

[7]武若可.公共建筑工程设计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3(12):116-117.

[8]马建伟.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04):265-266.

作者:王聪

上一篇:大一化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生活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