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是提高《财政与金融》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2022-09-10

《财政与金融》是教育部确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必修课, 学好这门课程, 可以让学生熟悉有关财政学、金融学的基础理论以及财政、金融作为政府的两大宏观调控手段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与增长方面的作用, 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相应的财经理论基础。但长期以来, 学生都认为《财政与金融》课枯燥、深奥、难学、难懂, 这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在改革。

1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

1.1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财政与金融》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根红线, 是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的根本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既掌握财政与金融的理论知识, 又能在实际中运用相关知识,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因此,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效果。这一指导思想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 教学改革与教学目标。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 坚决反对脱离教学目标的, 为改革而改革的教学改革。二, 知识的灌输与启发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又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去理解传授的知识和探索新的知识。因此, 教学改革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 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关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改革要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提高素质和能力这两个方面都有所成效。

1.2 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不能脱离教学本身的规律。因此, 教学改革还必须遵循三条原则:一,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的向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学,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为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把握住教学方法, 成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必须把这一原则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二, 从教学实际出发的原则。也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三, 教学方式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教学改革虽然更多的是教学方式上的改革, 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按教学计划接受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来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2 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内容

2.1 合理取舍讲授内容, 讲求教学效果

《财政与金融》包括财政、金融两大部分。财政部分以财政范畴为主线, 要讲授财政基础知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国家预算;金融部分以金融范畴为主线, 要讲授金融基础知识、资金融通的对象、资金融通的方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同时还要讲授财政金融政策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运用。该课程内容丰富, 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作面面俱到的讲解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这就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用情况、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并在后续课程中能用到的情况, 进行合理的取舍, 既突出重点、强调难点, 又能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有全面的掌握。为此, 我们根据不同的授课专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大纲, 合理安排课时, 确定要讲授的重点章节和知识点, 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新知识。

2.2 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财政与金融》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各层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对此, 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加强针对性教学。 (l) 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财政金融现象的热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学习、研究。 (2) 把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财政金融中的重大实际问题。

2.3 利用第二课堂扩展教学内容, 使学生接触财政金融的前沿知识

一是为学生提供辅助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我们收集已出版的《财政与金融》的代表性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作为扩充性资料供学生学习使用, 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能够接触教学科研的前沿知识, 从而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精神。二是举办学术讲座, 拓宽学生视野。主要是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使学生接触财政金融学界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流派, 了解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加深对财政金融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认识。三是注重社会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此, 我们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利用假期, 特别是暑假“三下乡”及其他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社会调研, 如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农村教育经费状况等问题的调查等, 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实行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共同使用的某种特定次序的活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灌输式、讲解式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 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财政与金融》课程来说, 怎么能深入浅出地阐明有关原理, 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及深, 从不感兴趣到兴趣浓厚, 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就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问题。根据我们从事教学的实践情况,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就是要在激发学生想学和自觉地学上下功夫, 就是要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由消极变积极,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否成功, 就要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我们在《财政与金融》课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都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把这些方法概括如下: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包括选择案例、分析讲解案例、讨论案例和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四个环节。对此, 我们建立了《财政与金融》的案例库, 并不断进行案例更新, 在分析讲解中精心选择了典型案例3 0例, 按章节适时准确切入教学内容中。对一些涉及财政金融的热点案例,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 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 使“以学为主, 学以致用”的案例教学发挥了良好效果。

3.2 自由辩论法

根据《财政与金融》课教学内容中带有争议性的问题, 如个人所得税合理征收、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等问题, 拟定出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 每方以4名学生为主进行辩论, 其余学生自由选择正方和反方而参与辩论。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 让参与和没有参与的学生都能在对比中全面、深刻地认识相关问题的知识。当然, 教师的最后总结很重要, 有导向、提升、画龙点睛的功效, 尤其是对辩论中意见分歧较大, 甚至有错误的观点, 应及时进行引导、点评。自由辩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反驳、应变的综合能力。

3.3 主题演讲法

对《财政与金融》课中内容有一定深度, 涉及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焦点的教学内容, 如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印花税与股市的联系等, 由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的认识。主题演讲法是开放式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并通过演讲的形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宣传鼓动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也有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宽, 同时也比较好操作, 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运用了此方法。

3.4 知识竞赛法

对《财政与金融》课中易学、易懂的教学内容, 如涉及基础知识和原理较多的内容, 按名词解释, 选择, 判断, 简答等形成知识点, 在课堂上以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抢答。知识竞赛法有利于学生在竞赛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基础性知识, 既克服了讲授的枯燥乏味, 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竟争意识。

3.5 师生对话法

针对《财政与金融》课中一些有争论的内容, 如我国金融市场规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等问题, 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这种对话有利于沟通彼此的认识, 能帮助大家形成正确的共识。对于有争议的问题, 师生双方的对话不仅推动了对问题的深入探讨, 而且能营造出平等讨论、追求真知的民主学习氛围, 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指导。

此外, 还有重点分析法、难点设问法、问题讨论法、内容对比法、自学检测法等。《财政与金融》课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后, 提高了教学质量,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普遍反映, 教学活动更贴近他们的实际, 使他们有了参与感,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达到了同学间、师生间的沟通。教学方法多样化使《财政与金融》课变得更亲切, 易于接受, 更受欢迎, 更有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与金融》课的教学质量, 我们在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还以科技现代化为教学提供的条件,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 使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了解教学大纲、阅读教学课件、做网上习题、查阅参考资料的网络教学等。同时, 在考试方法上我们也实行了改革, 建立起了笔试和口试的试题库, 实现了笔试与口试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结合的转变。

实践证明, 提高《财政与金融》课教学的质量, 关键在改革。只有改革《财政与金融》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 才能焕发《财政与金融》课的生命力, 增强《财政与金融》课的吸引力。

摘要:《财政与金融》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的根本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改革要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从教学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方式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教学方法, 同时, 改革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教学改革是提高《财政与金融》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财政与金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上一篇:新经济形势下新生代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下一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高校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