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2022-12-25

一、关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以校园为特定空间,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折射和反映,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反映着一个学校师生的精神理念和思想面貌,又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实现对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与培育,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力与灵魂的体现,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则是一所学校成熟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是一种隐性而独特的亚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文化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大部分学校专门就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具体措施,甚至也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2]。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确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培养文化自觉精神对民办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3]。

二、民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民办高职教育作为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民办高职教育在教育层次和教育模式上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其校园文化显然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的独特性。

国内大部分的民办高职是新建院校,有着灵活的机制和创新的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是有着较为开阔的创新空间。但这些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规模小,仍处在抓硬件建设及制度建设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其产业化的运作形式,以及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导致了它在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成果较少,甚至存在着较多缺陷。就目前分析来看,民办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累积薄弱,重形式轻内涵

从构成上来说,校园文化应当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有机结合。优秀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建筑和环境的优美、文化设施的健全,也包括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谨的教风学风,更应该是所有学校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这些方面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或缺,它们相互促进、彼此影响。而其中,精神文化显然应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民办高职院校由于校园文化的累积比较薄弱,对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又缺乏专门的研究和部署,在办学过程中为了迎合文化建设的需要,于是普遍比较重视形象建设,却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所以不少民办高职院校校园优美,设施齐全,随处可见各种文化口号和标语,可是在这些口号和标语的背后却缺乏精神的支撑,流于形式。

校园里的文艺活动虽常年不断,但品位高、质量好的作品却凤毛麟角。校园文化建设不等于“文艺活动”,不等于物质环境建设,更不是喊喊口号,写写文章,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载体和形式,而载体和形式更需要精神和文化的内涵[4]。

(二)急功近利,内容过于职业化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其目标是培养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受此目标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十分看重职业技能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很重视引进企业文化,帮助大学生营造职场氛围。固然,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发展的主要路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当包含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但如果不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是否适合校园环境,一味的推崇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势必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形成障碍,使得校园文化的功利性、实用性色彩日渐加浓。需知,无论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还是民办高职的大学生,都是需要面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过度职业化的教育,使得不少民办高职学生过于偏重眼前的、近期的物质利益,从而缺乏对较为长远的信仰和精神的追求热情。这种急功近利的校园文化使得民办高职教育呈现出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较低的文化素养的两极反差,使得其校园文化呈现出失衡与偏离主流文化的现状。

(三)投入不足,相关制度不配套

投入的不足,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不足,既包括经济上的捉襟见肘,也包括意识上的忽视。民办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迫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更加重视教学、科研、基建等“硬件”问题。而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大,又给民办高职教育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造了成巨大的压力。

这就使得民办高职在新形势下,一方面由于办学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扩招的压力,无暇顾及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将其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

这就导致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没有周密的部署和运行的机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甚至部分民办高职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放任自流。这势必使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偏差,处于被动,以致于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校园文化对民办高职教育的积极影响

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则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性回顾》中提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惯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显然,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场”,它造就了一种学校精神的氛围,是一个学校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的反映,它使得学校的全体成员产生使命感、归宿感和依托感,深刻影响着全体成员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功能,培养文化自觉精神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导向作用

文化具有导向性,校园文化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客观和潜在的环境力量,它涉及政治、思想、道德等众多领域,对活动于其中的成员无形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示范的作用,引导着其成员的意识和行为的朝向。

民办高职的生源质量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其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优秀的校园文化所营造出来的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和健康崇高的文化体系,能够成为民办高职学生求学道路上的航标,引导学生成长的方向,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文化价值观,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有凝聚力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促成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而积极上进的班风、学风、校风又具有一定的约束规范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校园文化所起到的规范和制约的作用,确保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促成了教师高尚师德的形成和学生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激励作用

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底蕴,是由其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环境,具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民办高职院校本身文化积累相对薄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必然能够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出其全体成员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尤其是对于其教育对象——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校园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能够激励他们优化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理想、努力拼搏进取、富于创新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建立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念,在校园形成一种向心力,把其成员的行为维系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文化之中,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一所学校战胜磨难、砥砺前行的不可缺少的支柱力量。

民办高职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尤其需要这样的凝聚力来促使全体成员去认同学校的传统和作风,找到自己在学校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和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顶利开展。

(五)塑造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渗透在学校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活动于其中的成员能够在这种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将校园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不自觉地形成高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从而塑造出理想而完美的人格。这种文化的塑造作用对民办高职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它能够帮助民办高职的学生打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职业观,最大限度地展现自我、发挥才智、挖掘潜能、涵养德性。

(六)辐射作用

校园文化虽然是以校园为特定空间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但它必然会随着其成员步入社会而社会文化产生辐射和影响,并融入社会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广泛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的思想、意识、品德、观念势必会对社会文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四、结束语

《易·贲》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具有“化成天下”之功能,一流的大学,无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赋予一所学校精神力量和独特的个性,在学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民办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能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职业的意识。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兴校,以文培德,以文养性,只有凝练和培养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着重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对民办高职教育的积极影响,强调在民办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民办高职,校园文化,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6.

[2] 朱巧芳.试析高职校园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究,2005,26(3):100-103.

[3] 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4] 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6):121.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工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例下一篇: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