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优化

2022-09-10

美术欣赏课的开设, 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 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如今高中学生, 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各门功课都要兼顾, 所以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 尤其需要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1 教学内容的优化, 也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优化

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删减, 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首先, 选择优秀的画家, 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 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 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 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 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 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 是深入自然, 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 是智慧的喜悦, 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 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 即熟悉, 亲切, 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 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 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 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 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 将激起心理, 智慧, 想象, 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 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 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 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 神的张弛, 往复, 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 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 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 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 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 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 几乎“沉没”在石座里, “突出”与“沉没”的“秀”, 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 她低着头, 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 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 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 但是她的颈项, 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 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 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 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 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

我们应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觉到这种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 这与中学生多梦的性格是如此的接近, 这种心灵的沟通和激发, 如电流通过全身,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忽然间犹如脱胎换骨, 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的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 尽管也许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 但这种教育的深刻性是永远不能泯灭的。

2 教学方法的优化

欣赏无定法。要想上好欣赏课, 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 使用恰当教学方法。如有的美术作品画面没有情节性, 或是静物、风景, 或是花鸟山水, 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 因而作品展示出来, 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 显然他们是不太愿听的。教师应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 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 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学生一旦被带入情节, 情节过程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被情节中冲突所吸引, 并占有整个心灵, 教学效果就好, 就能收到预期效果。

又如, 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 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其中, 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 其中, 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 而意境的不同, 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 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 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这时, 就只有采用触类旁通的迂回战术, 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 去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 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 所以对古诗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得多了。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 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以及“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的意境, 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 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 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 所以称为“无我之境”。而南宋山水画是极力追求诗的意境, 画家们为了使画面景色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 把与追求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色一律删去, 常常运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 所以才会出现画面简洁、构图偏小, 但意境深远的“马 (远) 夏 (圭) 山水”, 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意境, 就与唐代诗人柳宗元诗《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以上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欣赏水平、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3 教具的优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渗透使现代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趋以多样化与多元化。多媒体信息, 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 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 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真正爱学、乐学。

运用挂图教学, 它经济、简单、方便, 与投影录像相比它的优点是可长时间悬挂。如果使用的挂图由教师自己绘画制成, 效果会更好。在欣赏中更有针对性, 教师作为“创作者”更有话语权。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很有必要, 由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 使得该课程效果欠佳。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的优化谈论了美术欣赏课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优化,教学方法

上一篇:绘画情感与色彩表现的和谐下一篇:职校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