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与文物保护

2022-08-28

第一篇:文化事业与文物保护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定陶县文化馆

彭强

近年来,定陶县紧紧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的契

机,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龙头,注重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

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入细致的开展“非遗,,普查

1、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定陶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不仅留存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

产,而且有诸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就

有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戚姬的传说》,戏曲剧种《两夹弦》、

《定陶皮影》、《柳子戏宋家班》,曲艺《山东南路琴书》,手工技

艺《陶布》,生产商贸习俗《仿山山会》,民间音乐《牛屯大鼓)};

文化空间有著名的仿山山会,它不仅是豫、鲁、苏、皖等省交界

之处定期的大型经贸盛会,还是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集中展

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定陶县委、县政府十

分重视这些世代相传既是历史见证、又是珍贵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也认识到随着经济和

社会的变迁,我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

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

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

存保护和发展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听取文化主管部

门的专题汇报,多次召开文化工作的专门会议。对此,县文体局

牢固树立全县“非遗”普查保护一盘棋思想,全局上下,形成合力,

迎难而上,迅速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高潮。

2、制定方案,组建队伍。

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之后,定陶县人民政府

办公室及时印发了《定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实施方

案》,确立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定陶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文体局牵头,迅速抽调县

文化馆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2人,组成4个普查小组,负责全

县普查工作;返聘已离职高级专业人员8人,组成2个专家小组,

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普查项目的审核工作。同时,举办了两期

各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站长、文艺骨干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

查培训班。

3、细致普查,划片包干。

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普查中不漏项、不缺项,县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严格按照普查要求制做了适合定陶县自身条件的《普查手册》,印制了5000多份详细的《普查表》。把全

县11个乡镇按艺术分布划分成6个版块;每个版块分成8个艺术

门类,实行门类交插,艺术整合;每个艺术门类之间,要求谁表

演、谁讲述、谁记录,谁就在《登记表》上签字,最后由普查小

组汇总,专家分析后,整理归档,以备查询。

二、扎实搞好“非遗,’名录申报

1、挖掘项目内涵,做好基拙工作

经过普查和专家分析比较,从收集到的民间的文学、音乐、

戏曲、曲艺、生产商贸习俗等7个文化表现形成中,产生了48

个子项目。在这4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首先

确立了1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后对每个县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实行专家复查制度,即:对照录音看笔录,对照照

片看传承人,对照传承人看传承脉博,通过寻找历史根据、历史

渊源,以确认该艺术门类、该项目的话体传承人的资格。

2、考证精益求精,求得专家认同

县级名录确认后,民间的文学《陶朱公传说》,戏曲《两夹弦》、

《定陶皮影》、《柳子戏宋家班》,音乐《牛屯大鼓》,生产商贸习

俗《仿山山会》6个项目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筛选出

来,成为我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市级名录能进

一步申报省级名录,我们对6个市级名录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考察

和论证,每个项目的考证结果都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供给了省、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有关专家学者。为制做标准的申报文本,使书面材料、电子材料、高分辨照片等附合申报要求,县

财政及时划拨了23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为进一

步搞好运作,县财政又补充运作资金12万元,使申报工作得以顺

利进行。2007年1月,定陶县申报的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

民间戏曲《两夹弦》、《定陶皮影》,被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首批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也因此成为除曲阜外,全省县(区)“非

遗”项目中标最多的一个。

随着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查和申报工作并没有停止。取得省级名录就有了冲击国家级名

录的资格。为在全国近3000个省级名录中冲击国家级名录,定陶

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及进调整工作状态,组成了更强有力的

申报小组,并从北京、济南、河南、石家庄等大专院校、研究机

构,特邀部分戏曲和民俗等一流的专家学者,亲临定陶进行实地

考察,来指导我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县保护中

心曾4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6次邀请省级专家学者;36次去

济南,8次去北京,4次去河南,3次去石家庄,2次去唐山,行

程3万多公里;拜渴专家学者120余人次;查证记录达15万字,

录像125小时,录像21小时;采访老艺人210人次;搜集整理珍

贵照片1500余幅;整理原始材料250万字,为最后冲击国家级名

录创造了先决条件。

3、文体反复修改,打造精品工程

一是申报文本的制做。申报文本做为申报项目的“说明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容决定着项目的命

运,传承关系与传承人又是项目的核心。做好的文本经专家指导

后又要重做也早已习惯,每个文本的最后定稿都是几经推敲才能

完成。二是申报专题片的制做。文本定稿后,接着要做的是专题

片解说词的修订,10多分钟的专题片与解说词几乎不差分秒。专

题片用的每个镜头更是百里挑一,有的镜头要重复录制10多遍,

最远的镜头是从1000多公里的河南南阳浙川县范蠢故里拍摄完

成的。最难找的镜头是两夹弦剧种的前身“花鼓丁香”,为能更好

地说明两夹弦的来历,拍摄小组先后到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寻

找“花鼓丁香”,行程2000多公里,最后在黄河古道上一个不知

名的小村庄,找到了几位以唱“丁香花鼓,,戏为生的艺人才得以拍

摄,结果回来制作时,只有镜头,未有录音,县保护中心的人员

又敢紧沿河寻找,才将镜头完成。制做《定陶皮影》专题片时,

为求得原生态镜头,三伏天里,县保护中心人员半夜起来帮助老

艺人安装古影箱,点燃着一灯多捻古老的海碗吊灯“拿人”(耍皮

影者),一场影戏拍下来天都亮了。三是相关辅助材料的整合。制

做好文本、专题片,只能是完成了申报工作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原始材料的分类,年代的认定,照片、手搞、家谱和相关器具的

整理归纳还很繁琐。为求得认同,在专家指导下,反复筛选重要

的身份信息,力求文本、专题片和辅助材料的立体再现,达到文

字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统一,以确保项目的精心打造和制做。

2007年12月29日,定陶县申报的“山东省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民间戏曲《两

夹弦》(二夹弦)、《定陶皮影》(皮影戏)三个申报项目全部被国

家公示,定陶县的申报项目在全市县(区)、全省县(区)名列第

一,为我县、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申报工作中赢得

了荣誉。

三、综合保护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1、名录体系基本形成。

我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名录确定后,非物质文化遗

产普查保护更加走向深入,确实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濒危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了优良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

产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作用,许多有地方特点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在普查保护中得到定位。

2、文化事业得到振兴。

沉默已久的地方戏曲久旱逢甘露,著名的地方剧种两夹弦更

是如沐春风。县政府拨专款80余万,为剧团购置了流动舞台,更

新了崭新的箱衣道具,剧团新吸收具有戏曲专业学历的青年演员

12人,县人事部门为剧团核定了34人的编制,县劳动部门为离

退休演职员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剧团

自2007年8月改制以来,已演出260余场,新编历史剧6个,新

编现代戏3个,市、县电视台也录制播放了两夹弦戏的专题节目。

定陶古老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皮影戏也挽发了青春,定陶张湾镇政府对这一古老民间戏曲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政策扶持,

使古老的皮影戏又在定陶大地开花结果。

随着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的申报成功,定陶县的说唱艺

术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生根发芽,久违的说唱艺术又出现在街头

巷尾,许多文化活动场合又多了一些“说评书”、“讲故事”、“唱陶

朱公,’的文艺爱好者。

在山东省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上,·定陶县选送的代表菏泽唯

一参赛的民间音乐《牛屯大鼓》荣获金奖,选送的两夹弦小戏曲

《三亲家》荣获银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和利用的有力证明。

3、带动了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

一是5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商圣》拍摄筹备工作。一代商圣

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富行其德”为太史公司马迁所

褒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搜集整理的陶朱公传说故事、

美丽动听的典故有近百篇。为弘扬先贤、传播陶朱公诚信经商的

经历,以陶朱公传说故事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商圣》已经

县委、县政府与中华经济文化协会协商筹拍50集的电视连续剧,

以此把一代商圣陶朱公的儒商文化思想和经营之道推向世界。

二是定陶县委、县政府已在城南2公里处,平整出环境优美、

交通便利的复垦土地300余亩,用于筹建高水平的商圣文化园,

该项目已经中国范氏宗亲会与台湾世界华人杰出代表、范氏后裔

范光陵先生取得联系,并有意为范氏先贤做出贡献。三是商圣墓修复、商圣公园建设也列入了议事日程;范蠢商

学院也正在规划中;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邀请世界杰出华人和国

内成功人士,再建范蠢商贸城,群英汇萃,共铸辉煌。

二00八年五月九日

第二篇:湖南省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答题思路】

①现在的环境污染的确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长江和黄河由于污染严重,已经失去的以往的活力,已经变成了当地的污染重地。长江和黄河以前是我们的文化起源的骄傲,正因为污染严重,人们才发出“救救母亲河”的呼吁,可见污染情况如何。②我觉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互补互成的。不能够盲目地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也许现在的工业发展对于当今社会进步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推动工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未来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毁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追求短期效益是可怕的而且是愚蠢的。③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保,目前的绿化环保措施远远不足,相信长江和黄河等污染带来的生态警告,会让人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第三篇: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古时的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祠堂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族人的后辈应传承与保护,让古老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一、有关祠堂历史的演变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追溯历史的沿革,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农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我们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及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等少数地区,由于过去交通不便等某些原因,大部分祠堂才得以保存,令人欣慰。

二、目前,县内留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状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每个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不过大姓有权人家的祠堂建得豪华气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则简单。肥东地处江淮分水岭,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两位风云大人物,宋代包拯,清代李鸿章。文革之前,在肥东境内完好祠堂据不全统计也有几十座,如石塘地区有黄氏祠堂、大李集祠堂、小李集祠堂、周冲祠堂、茆油坊祠堂,当地留传着一句顺口溜:“周冲祠堂一枝花,马士龙祠堂赛过它,大李集祠堂破猪圈,茆油坊祠堂开饭店”。相比之下马士龙祠堂设计风格独特,胜过其他的祠堂。而这些原有的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在“文革”后被拆除重建学校或建粮站等,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而马氏的马士龙宗祠保存较为完整。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为感念祖上恩德,乾隆甲戌年(1754年),马氏十三世孙郡庠生马嘉谋决定修建该享堂,“共费两千余金”,13年后也就是乾隆丁亥年(1767年)才修成。据马氏家谱记载,1800年、1910年、和1932年享堂曾三次大修。马氏宗祠虽历经240年余年风风雨雨,却依旧雕梁画栋,气韵犹存。

祠堂是三进五开间,占地约有500多平方米,白墙青瓦,流檐翘角,既有徽派风格建筑又有江淮地区建筑特点。木质正门上,享堂初建时所制的“马氏享堂”题匾高高悬挂,雕刻着龙、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岩石鼓分立在门的两侧。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一色青砖砌成的山墙气势恢弘,30余米长,近6米高,看不见一丝岁月侵袭的痕迹,墙钉颗颗可见,东山墙的侧门上方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畅醒目。建造该享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识,在享堂空旷的广场的右前方有一水塘,南约100米处还有一口约建于1480年左右的古井,井口为花岗岩加工而成,古井的绳索拉痕竟深1厘米。享堂西侧还曾建有武圣庙、迎水庵,可惜都先后毁于历史上的多次**战火。

解放后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废除了,旧时的宗祠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据近年来续修谱资料统计:从马氏祠堂出来的大学生有120多人,研究生、博士生30人,高级工程师16人。正因如此,在那场的文化大革命中,祠堂正因为被一所小学所占用才逃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成为省城难得的一座保存原汁原昧的古迹。马氏祠堂,有几块叱咤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位名人题写牌匾。马家在近代大革命时期曾经出了一位毕业河北保定军官学校的直鲁军中将参谋长马敦源,他与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宗昌等交往甚厚,所以享堂里曾经悬挂由他们题写的牌匾,但由于历史动荡,牌匾现已不知去向。后经村里几位老人回忆,他们无意中看到小学教室里的那几块黑板,突然记起这好像就是那几块题匾。由于学校把题匾的反面油漆作为黑板挂在教室中,由此才逃过文革那场破扫“四旧”的浩劫,八块题匾中有四块保存下来。它们分别是1767年所置“马氏享堂”、裔孙马敦源所题的“功高望重”、曹锟所题的“泽流云福”和段祺瑞所题的“本支百世”;而张宗昌、吴佩孚、当时曾任过安徽省省长的王揖唐和当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夏寿田所题匾已难寻踪迹。保存下来的题匾上至今仍可见到字体上的镀金。

在随后不久,经过村民们的寻找,又发现被学校老师当垫脚用的石碑《祠堂碑记》和《祭田碑记》,其中一块因碑面朝下,字迹竟完好清晰,另一块因长期垫脚已成了无字碑文。随后又有新的发现,惊喜接连不断,文革中被藏在稻草堆中才免于一劫,有着240年多年历史。可以反映清朝年间祭祀风俗的古物—“神主”牌位,被村民拿了出来;1880年、1916年、1948年三个版本的原版家普出现了。村民们还取出自己并不知道真正收藏价值的新四军的烈士证书、由蒋介石颁发的国民党少校军医的退役证和十九世纪由毛笔书写在毛边纸上、可以反映当时清朝民间田亩制度的《大公祠田种册》的原件。这些发现惊动了县、市、省文物管理部门,他们特意派专业人士到村里拍摄照片归档。2008年,马氏马士龙祠堂(享堂)被肥东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驿昂集,小小山村走出父子进士,宗祠大门八字门左右各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门前的石碑上写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宗祠”。在这座小山村,经历200多年风雨的昂氏宗祠记录了这个家族的传奇和荣光。昂集祠堂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所建,共三进四厢,面积达500平方米。据资料介绍,祠堂后堂曾有御赐匾额,题为“承先启后”;中堂上有翰林院赠匾题为“亦叶蒙庥”;前堂上还有庐州府赠匾,题为“父子进士”。但“承先启后” “亦叶蒙庥”等匾额在文革中被毁。

据查有关资料,肥东的“父子进士”有史可查的有三对,一般人都熟知其中的包令仪与包拯、李文安与李鸿章,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小小山村祠堂里也出了一对父子进士,他们就是这座祠堂的主人――昂绍善、昂天曾父子。

关于昂绍善父子能够成为进士,当地有许多传说。有人说泉山作为凤凰山,所以山脚下要出贵人,还有人说那是祖上积德。在昂氏的先祖中,有一位老太太邀请土地神来家吃饭,这位土地神很是感动,于是土地神承诺,只要老人的后人做到“黄鳝打鼓鱼上树,羊毛落地野鸡飞”这些高难度的事情,就能让他们家族出贵人。而老太太的后人也着实有才,集体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有一次发生在集市的纠纷中,一个赶集的人劝架时,把买来的黄鳝砸在了说书人的的鼓上,成就“黄鳝打鼓”;拉架的时候,有人把用茅草串起的的一串鱼挂上树梢上,这样“鱼上树”也就做到了;而“羊毛落地野鸡飞”则是穿着羊皮衣的人,把皮衣脱下来往地上一扔,正好扔到了野鸡窝边,野鸡被吓得全飞走了。这样土地神的要求全都做到了,昂家就出了昂绍善父子进士。这个民间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这一连串难度极高的小概率事作的发生也似乎说明,古时考公务员,比现在还难,脑筋急转弯这一关很难通过。

事实上,昂氏父子飞黄腾达的原因,既和他们的聪明勤奋有关,也和当时的时势分不开。昂绍善家庭贫困,自幼丧父,但聪颖过人,好读诗书。顺治八年(1651年)朝廷颁文选贡,庐州府学选拨最好的贡生昂绍善到朝廷。但昂绍善能够官居内阁中书,这在清初满族官员当政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初出现了“人才荒”。

顺治八年,顺治帝清除多尔衮同党,自己掌权,朝廷亟需“新鲜血液”补充,而昂绍善从庐州府学入朝,与上层旧派无瓜葛,按现在说法就是“背景简单”没有后台,所以他被特别恩准的皇帝身边,顺治十八年昂绍善在宫内教皇家子弟,康熙六年(1667年)考中进士。而其儿子昂天曾在父亲教导下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了进士。

三、祠堂保护采取的几点措施

如今,马氏宗祠、昂氏宗祠分别有多处开始出现残破的痕迹,无人正常看管(因为没有经费发工资),这就迫切需要文物部门牵头调查、论证,或出资进行一次大的修缮,还祠堂本来的真正面目,使祠堂长久的保存下去。老祠堂虽然“贵”为文物,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拿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拨出一定的保护经费修缮费,只是让保护工作停留于口头上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是无济于事的。当前,分布农村的老祠堂反映了这个地区乡村文化和古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宝贵中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一些乡镇、街道、姓氏家族有组织的开始重修祠堂,过去的老祠堂的风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甚至被破坏,应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重视。人们呼吁,重修老祠堂时应注重保护它原有的风格,修旧如旧,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一件都不能少,这是它的历史价值体现,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后人一定千方百计加以保护,这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

1、建立古祠堂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上级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年对现存的祠堂进行一次调查摸底,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保护管理制度,祠堂中各种物品要逐件登记造册,做到有图片和文字记载,有编号,有专人保管,方便人们的查阅。

2、建立看管与居住配套制度。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古祠堂、或是那些古民居、古屋类的建筑最怕的就是无人居住,因为长期不住人,不透光线,屋内潮湿,对屋内和设施有较大的朽蚀作用。没人住的房子会因缺乏人的照看而缩短寿命,而有人居住的房子,反因有人居住而被悉心照看和护理而延长寿命。因此,有专人看管和长期居住祠堂内,对老祠堂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3、改建、维修祠堂必须维持其原风格。要使历史珍贵文物不遭受到肆意破坏,族亲们的关注最为有效,可在道路要道口或祠堂周围要建立永久性宣传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意义,让全社会关注爱护祠堂文物,文物部门要在保护历史文物原貌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维修建议,各级政府也要出面协调,落实相关资金来源,采取多方筹集的办法:一是主管文物部门拨一点,二是地方政府支持一点,三是祠堂姓氏的族亲老板们赞助一点,保证祠堂看管和维修有充足的资金。

4、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开拓旅游景点。对古祠堂文物要面向游客开放,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收取部分费用,作为祠堂的维修资金,又可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丰富的文化底蕴,凭吊古迹,日月生辉,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注:庠(xiáng)庠序,古代乡学的名称。

庥(xiǖ)庇荫,保护。

第四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呢?有以下几点要注意,要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与地方积极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关系。将保护与建设、政府职能、资金保障、社会监督、公众参与联系起来,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重要基础保障。要通过编制规划大纲,掌握遗址的现状,了解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深度,为规划编制提供扎实的基础材料;要加强评估工作,客观分析开展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科学合理地编制保护展示规划,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主管部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要不断丰富保护展示的方式、手段,积极探索适合遗址性质的具有特点的保护、展示方法。

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革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早已揭示了这一规律。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以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地继承与发展,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着眼于今天、立足于中国,做到古为今用,才是可取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之道。

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创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审视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文化遗产是证明古代发展的文明程度,能让后人更好的研究古代历史,更能让人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文化发展程度,所以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也能让我们的后代看到当年先祖的辉煌,以利于今后的科研。

第五篇: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还面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冲击。有效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

文化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和个人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认识不够,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认为文化资源保护与追求经济效益是矛盾的,片面强调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忽视甚至不考虑经济效益,导致文化资源保护处于政府单一投入的境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种认为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文化资源保护甚至破坏文化资源。事实上,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代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资源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学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思想观念。对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从业者而言,应进一步明确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关系,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妥善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摆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位置,找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找到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品的切入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双赢。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专业划分格局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相对单一,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协调推进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整合相关专业,创新课程设置,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保障。

为文化企业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创造良好环境。相关部门应树立开放包容的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体系和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文化资源的保有单位和个人将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运作,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弘扬,而且可以通过相关收益为文化资源保护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当前,特别应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在文化资源保护领域实现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的对接,在经费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资源利用、权益分享等方面有序推进,大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有效转化,在有效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下一篇: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