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2024-04-23

“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精选5篇)

篇1:“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作者: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组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02日 07版)

CFP

资料图片

编者按

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诸多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新一轮田野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与2008-2010年期间的考察结果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在国家重视下取得显著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仍旧严重。基于此,考察组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相信会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却呈现空壳化趋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大量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2008年至2010年间,我中心曾组织20个课题组,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902个乡镇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这些地域中,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我们又组织了8个专项田野考察组,再次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跟踪式田野考察,行经11个省、行程18500多公里、为期三个多月,对此区域原已纳入调研视野的5709个传统村落中的1033个进行回访、考察、调研,并进行数据采集与比照。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10年尚为活态存在的1033个传统村落,在四年间,又有461个因各种原因消亡,幸存572个。总数消失了44.6%,平均每年递减11.1%。换言之,在此次调研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中,约3天就有1个消亡。据我中心“传统村落遗存实录资料库”按省域范围随机抽样的综合信息所得出的整体评估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整体上远高于上述数据。可见,四年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

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

上令下行,形成合力。以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为标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在这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4月,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2014年11月,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省级层面,不少省份推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省委统战部将各民主党派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阶层的资源与力量进行有机有效整合,展开了以“回得去的故乡”为主题的美丽家园建设系列活动。

在市、县、镇级层面,不少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浙江顺溪镇政府集中财力与精力保护传统村落,在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同时凸显传统村落的独特性,并处理好政府投资保护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民间投资,把市场需求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

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落实,上下形成了有效互动。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成绩斐然。自20世纪末开始,冯骥才、乌丙安、潘鲁生等专家学者不断为保护传统村落呼吁、进言,积极探索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途径。我中心不仅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的田野考察和相关数据采集,还打造了创新研究平台,集合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展开对村落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培养专门人才的博士、硕士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为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进行宣传和论证。对村落的保护离不开乡贤参与。如今,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他们视野开阔,掌握较丰厚的相关资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如湖南省中方县丁家乡的杨宗强,大学毕业后取得上海户籍,2008年返回家乡,带动村民建设生态农业园,形成了一定规模。2011年,当地部分参与种植的农户年收入便达3万多元,而同期丁家乡人均年收入仅1300多元。村民有“觉”有“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兴未艾。在当下不少传统村落,村民已经意识到传统村落不仅是自己的家园,还是与家族、民族有关的国家历史文化财产。河南崤山山区的渑池县赵沟村先后获得“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住民的文化觉悟和文化自信。

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今天,很多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重有形的建筑保护,轻无形的原住民文化保护;重“固态”文化保护,轻“活态”文化保护。在抱有这种认识与理念的人看来,传统村落只是一些没有文化灵魂的“死”建筑。实际上,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古建筑上,更体现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活态”之中。

误区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指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未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事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认为传统村落如无旅游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不能为其政绩“建功立业”,与其费力花钱保护,不如让其消亡。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驱动,大行“强拆”之道。如山西某县有一保存完好的晋商明清建筑,于2008年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2014年,该县将其列为城市片区改造重点工程,现在已经砖瓦涂地。

土地毒化,导致新“空心村”出现。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源的伤害,土地污染现状严峻。国土资源部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这还不包括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深度污染。污染加剧导致土壤自然蓄水保肥能力、所存有机养料成分、可耕深度等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农民,这也是近年来“空心村”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民居权属政策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需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受保护的传统村落需要修缮,但这些村落中的建筑及文物均属国家财产,在村落未纳入保护范围之前,原住民有权对其进行修缮;一旦这些村落被纳入保护单位,村民就不再具有修缮权。与此同时,因资金匮乏,很多地方政府无力对受保护的传统村落进行修复。这就导致受保护的传统村落建筑反而日渐残损,直到坍塌,而原住民的民生问题也得不到妥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陷入“挂牌保护”与实际保护相脱节的困局。此类现象较为普遍,如不及时调整政策,出台可行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出现传统村落越“保”越少、消亡更快的状况。

对策建议:“五个建立,两个防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迫于城镇化发展趋势而错误行动、思想认识不正确、政策法律缺位、受政绩和经济利益驱动等。为克服这些弊端,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具体概括为“五个建立”与“两个防止”。

建立并出台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法。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涵盖和适应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法律。建议由国务院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局参与起草,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国家(而非部门)专门性法规,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建立传统村落环境监管监察、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保护传统村落不能仅仅保护村落建筑,与其息息相关的土质、水质等生态环境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近年虽有一些关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出台,但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律,尤其缺乏村落环境污染防治与追责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要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专司此事,形成长效甚至永久机制。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为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准确掌握其地域分布与数量,应加快组织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数据库”,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队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田野调查与民间数据收集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历史沿革、发展轨迹、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村民生计、自然与生态资源等进行专业的数据记录和建档管理。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协调发展框架体系。既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物、文化、生态、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也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从古至今都不是静止的。没有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存在,传统村落其他很多方面的价值就难以持续。不能让传统村落成为死的标本。因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建筑保护与其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村落的文化、人、自然环境都“活”起来的全新保护格局,让传统村落文化以鲜活的形式重返广大农村舞台。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将保护、研究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招生、教育与研究体制,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同时,要按照“国家需求、创新引领”的原则,充分整合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资源能量,以利于推出大批高质量的保护与研究创新成果。

防止旅游模式下对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目前,不少传统村落因过度开发而失去“传统村落文化”的原本内涵,甚至变成“流行文化”的大卖场。应建立权威的传统村落管理体制,依据完善的保护规划,在保护培育的前提下,对现存传统村落及其文化资源进行有限、有效的开发利用。

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执笔人:胡彬彬、吴灿、李红、杨帆、王安安)

【智库名片】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中心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立足田野考察,注重活态文化研究,设有传统村落的堪舆规划、生产生活与经济模式、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宗法礼制与村落治理、民族民俗与宗教信仰、氏族文献与新见民族史料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学术体系。中心团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20余种,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20多项。

篇2:“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摘 要: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在少数民族居住的传统村落中,更是积聚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核心精髓。但是,随着当今全球化、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显得尤为突出,村落文化正在走向没落。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入手,以渝东南为例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的问题提出几点保护建议。

关键词:渝东南;传统村落;变迁;保护

一、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

(一)民族村落缺乏文化自信

受到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影响,民族村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些村民认为其自身传统村落经济条件落后,阻碍新城镇化建设,于是将其进行随意地整改,将古朴的石板与建筑拆掉,铺上了水泥路,将饱经沧桑的泥墙粉刷得白亮光洁等等,这些行为都说明了民族村严重缺乏文化自信。

(二)政策对民族村落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村落中,对供居民居住的居所进行问哈保护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单一的依靠政府的支持根本难以完成任务,这时,运营机制成立的多样化,就成为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另外一方面,我国目前所颁布的法律中,对于传统民居的产权流转并没有相关的明确滚定,就造成了土地使用权一直在本地居民手中流转拥有,无法吸引市场经营资本的投资。

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以渝东南少数民族为例

(一)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概况

在我国当今的文化历史发展中,我国渝东南地区主要实行“一区五县”的管理区域,其中的“一区”是指重庆市黔江区,剩下的五县分别对应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及武隆县这五县。渝东南地区的总体占地面积大约1.98万平方公里,现今人口总计约有369.87万人,该区域内包含多个国家级别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拥有49.4%的森林覆盖率,与渝东南地区内的其他市区相比较,整整多出了8.3非百分点。自2016年终,国家相关文化部门对外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重庆市区域内有74个村落被录入,其中渝东南地区有45个,比例占有达到60%。在“一区五县”范围内,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个,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8个,酉阳土家族自治县22个,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4个,武隆县4个。由此可见,位于渝东南地区中的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传统村落分布数量最多的,基本在重庆市范围内的占比达到30%,明显可知,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地区中的中国传统村落第一县。

(二)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特色

渝东南少数民族是我国典型的山地民族,同时也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该民族的分布十分广泛,分支也极多。渝东南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特色,自古以来,该民族就有依山而居的习惯,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山居文化。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有很多种形式,最基本的有干栏式,泥瓦式。居住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由于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居住文化也呈现出地域特色。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习惯,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渝东南少数民族对聚居的?m应,这是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居住习俗与地域文化,是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

(三)村落发展中的文化变迁

渝东南少数民族遗留下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工作的推进,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或多或少发生着文化变迁。例如:第一,由于政府对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传统村落风貌随着新城镇化建设的“整改”而变得千篇一律;第二,传统村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其民居的老化现象严重,年久失修,文化荒芜现象严重;第三,由于受到商业利益的诱导,有的政府将其传统村落视为旅游发展重点,将其过度商业化,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失去特色,失去本真。

(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面临的种种问题,使我们认识到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核心精髓,在不破坏,不随意篡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原有建筑风格、村落历史风貌前提下,发展村落旅游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对于一些有保护价值而年久失修的传统村落建筑要及时进行维修和复原;第二,对于一些无法适应当地人口增长的村落,要整体迁出村落遗址,选择新的地点建立新村,将旧村开辟为观光场所;第三,开展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环境整治,完善和净化古村落的卫生环境,完善公共设施,同样也是在不随意篡改传统村落原有建筑风格、村落历史风貌前提下,改善村落卫生面貌;第四,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将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旅游发展的前提,统筹安排、相互促进。第五,加强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及周边的绿化管理工作,有效监督渝东南少数民族建筑修缮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渝东南少数民族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形成法制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3:“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2012年,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的部署安排,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工作, 2013—2014年又进行了两次补充调查, 初步确定列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约266个, 其中89个村落列入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来说:全国共有30个省 (市、自治区) 的1561个村落列入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南、贵州分别以294个和292个分列第一和第二, 广西名列全国第十二。就西南片区来说:广西少于云南、贵州, 多于四川 (62个) 、重庆 (16个) 、西藏 (6个) ;就少数民族自治区来说:广西高于内蒙古 (8个) 、新疆 (7个) 、西藏 (6个) 、宁夏 (4个) 。

从省级传统村落数量来说:2012年第一次调查, 各地共申报村落313个, 2013、2014年又相继开展了第二、第三次补充调查, 各地上报村落约106个。经住房城乡建设、文化部门组织联合审查, 初步列入首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共266个, 近期将由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发文公布。这一数量, 占广西18.5万个自然村总量的0.16%, 约占全国各地所调查上报传统村落总量的2.6%。

一、广西传统村落的分布

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整体上呈现“东北多、西南少, 山区多、平地少”的特点。

从所处地域来说:桂东北地区 (以桂林和贺州为主体) 数量众多, 共有传统村落124个, 占广西传统村落总量的46.62%;而桂西南地区 (以崇左、北海、防城港、钦州为主体) 数量较少, 共有传统村落20个, 占广西传统村落总量的7.52%。

从自然环境来说:包括滨海型、平原型、丘陵型和山地型, 其中丘陵型和山地型占主体。这与广西沿边、沿海和沿江, 境内大河奔流、支流众多, 地貌多样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也说明了广西先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改造和利用水平较高, 对村落选址较为科学。大部分传统村落依山伴水, 风景优美, 建筑层次分明, 街巷纹理清晰, 将中国堪舆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民族构成来说: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 10个民族有典型村落代表。其中, 以汉族居民为主的144个, 以瑶族居民为主的52个, 以壮族居民为主的39个, 以侗族居民为主的10个, 以苗族民居为主的6个, 以京族居民为主的4个, 以毛南族居民为主的2个, 以回族居民为主的2个, 以彝族居民为主的1个, 以水族居民为主的1个。而仫佬族作为拥有少数民族自治县及自治乡的世居民居, 竟然没有产生一个传统村落, 个中原因值得好好反思。究竟是村落的价值还没有被发掘认识, 还是村落的保存形态和特点与其他传统村落有很大差别, 还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从形成年代来说:元代以前47个, 明代92个, 清代96个, 民国16个, 现代1个, 其他14个。清代以前形成的村落占传统村落的86.08%, 是广西传统村落的主体。

从建筑特色来说:青砖黛瓦徽派马头墙风格为主的6个, 青砖黛瓦岭南锅耳墙风格为主的4个, 土坯砖或青砖黑瓦主从硬山墙、悬山墙风格为主的183个, 骑楼和碉楼风格为主的6个, 干栏式风格为主的32个, 其他35个。从历史原因来说,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 经济社会比较落后, “财主文化”相对缺失, 传统村落的占地规模、建筑形态、艺术价值等与中原、江南地区差异较大, 相当部分传统村落给人感觉“不起眼、不大气”, 但却凝结了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二、广西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广西的传统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外部环境相对封闭, 商业开发程度较低, 村落原始状况保存相对完好, 但相当部分村落本身自然损毁较为严重。

(一) 保护意识初步形成但建设管理难度较大。

从地方政府到基层干部群众基本上对传统村落的价值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认为凡是“古”的东西都应该慎重对待, 妥善保护, 形成了一定的保护意识。但在具体操作中, 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管理依据来说:传统村落不是文物也不是历史文化名村, 《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列》对其约束作用有限, 其建设行为的约束主要依据村庄保护发展规划。而就广西的现状来说, 266个村落中已经编制了保护发展规划并且审批公布实施的不足20%。从管理方式来说:各地普遍没有因为传统村落的特殊性而对村庄特别加强管理, 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和管理投入上与普通村庄无异, 从而导致其建设行为与普通村庄一样缺乏有效的管理。从群众意识来说:往往注重对村落中的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和古树、街巷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保护, 而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建设行为则自觉程度不高。

(二) 基础设施薄弱且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从统计数据来看, 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全区村庄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266个村落中, 有26个贫困村, 其比列为9.77%, 远高于全区的1.62%;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村落约80个, 其中最低者不足1000元。又比如, 有80个村落不通自来水, 近150个村落无有线电视, 超过半数的村落没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村落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各种原因, 一直以来都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较少的村落。

同时, 大部分传统村落又受基础条件的限制, 产业基础薄弱, 加上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 自身发展能力相对不足。

(三) 村落格局基本完整但传统生活方式保留不多。

大部分传统村落的巷道、村门、院落等历史环境要素保存相对完好, 村落的原始形态、传统格局留存至今。但其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不好。目前, 居住在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不到应住人口的34%, 涌现出数量不少闲置的“空心村”。如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龙道村, 整个村落的房屋保存基本完好, 传统格局也没有受到破坏, 但基本闲置, 没有居民。且留存的原住民中, 老人、妇女、儿童居多, 难以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

(四) 保护发展工作基本启动但进展不快。

按照国家四部 (局) 的部署, 广西开展了调查建档、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开展保护修缮等工作,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基本启动。但从成效来看, 进展不快, 效果不明显。首先, 从调查建档来说, 调查还不完善。目前仅明确了266个传统村落, 部分市县的传统村落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罗城县竟然没有一个传统村落, 值得再深入调查。其次, 从保护发展规划来说, 目前启动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工作的村落不足20%, 仅有34个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通过了自治区层面的专家审查。第三, 开展实质性保护修缮工作的村落约10多个, 由于资金缺乏大部分村落处于“等米下锅”的状况。

三、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 以统筹推进带动各级重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将传统村落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过于看重经济价值而忽视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往往对经济价值明显村落投入较大, 也在开发利用方面过多地偏重在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上, 而对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太重视;在建设中, 没有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普通村庄建设区别开来,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在工作部署上, 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的地方不多, 过多地依赖于上级的部署安排, 上面推一下, 地方动一下, 上级没安排则地方基本没有自主的工作推进。三是在经费筹措上投入不足。过于依赖上级下达的保护资金, 地方本级投入很少;有些地方由于怕资金配套而不敢上报传统村落。为改变这种状况, 应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统筹推进, 才能引起各级足够重视。第一, 要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纳入各级的年度工作计划, 明确任务范围和工作责任, 使其成为常态性工作持续抓下去。此外, 自治区层面要拟订阶段性工作计划, 将2—3年内的工作统筹部署。第二, 编制全区传统村落保护整体规划, 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和明确各村落发展定位。目前有个趋势, 只要是说到传统村落就不由分说该整体保护, 什么都不能动, 什么都要保, 而不论村落的具体情况, 由此造成摊子铺得太大, 对象不集中明确, 保护资金跟不上。而通过编制整体规划由专家按照整村保护、片区保护、单栋及周边环境保护等3个层级划定村落的保护等级和范围, 并确定每个村落在民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格局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定位, 使得保护对象更为明确, 保护范围更为具体, 保护思路更为清晰, 保护投入也更为集中。第三,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撑。传统村落不是文物, 也不是历史文化名村, 其建设行为不受《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约束, 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支撑稍显薄弱。目前, 国家层面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有关要求, 但大量的自治区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目标任务、整体要求、方法步骤、工作责任等尚未明确, 仍需出台自治区级指导意见。

(二) 正确理解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根本的目的和意义, 不在于将村落封存保护使其成为只能参观的固化记忆, 也不在于过度商业开发, 使其成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旅游区;而是在于通过村落保护, 使其成为记载农耕文明的载体、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展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勇敢、勇于开拓、因势利导、战胜自然传统美德的窗口, 以“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桥梁。因此, “静态”的传统村落展现的只是历史和记忆, “活态”的传统村落才能更为直观地展现文化和内涵, 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后人。而保持传统村落“活态”的最好方法是实现村落主要的功能——居住, 让居民能够回归传统村落居住, 既不破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原始风貌, 又能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过上很好的生活。这是大部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所应追寻的目标。所以, 我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绝不是把人迁出来, 反过来是要把人引回去!

(三) 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机制模式。

篇4:宁波传统村落建筑的文化保护

摘 要: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村落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些古村落因为多种原因慢慢破败甚至走向消亡。当前有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也意识到富有丰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论文通过对宁波传统村落建筑环境文化的调查,分析宁波传统村落建筑形式语言的保护的现状,试图通过研究探讨,提炼出可被传承与创新的地域性内容,总结适合宁波地域性建筑的保护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宁波;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建筑

一、宁波传统村落现状和地域性特征

1.宁波传统村落的现状。生态环境是宁波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亦是多年来宁波传统村落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宁波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平衡被打破,此外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加入,建筑开始增加,绿化率不断减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受到外界影响,村民也迫切改变生活水平,随意搭建临时建筑,但由于没有合理正确的规划指导,导致村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连朴素的民风都受到了影响。

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同时进行了专家审定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2.宁波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征。位于浙东沿海的宁波,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在周朝就已经有“甬”之简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为历史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宁波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已经不多,在现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8个村落情况来看,这些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落随着历史的变迁,现今还保留了较完整的历史文脉。这些村落普遍存在两大特征,一是村落整体性环境较为完整,它包括地名文化、建筑群落、桥梁道路设施、水脉、生态植被等,较具规模和历史原有风貌;二是留存了较多的地域性特色文化,比如民间风俗、宗祠、族谱等。

二、宁波传统建筑环境文化的保护方式

1.整体空间保护式。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并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做了明确规定。对于生态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保护的理念,把村落整体空间列为保护范围,容纳其所包含的物质形态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要素,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形成博物馆化的保护空间,有助于改善村落中的文化资源的完整性,这是对其进行合理的展示、保护和传承。

2.生活化文化场景延续式。延续传统建筑风貌是改造式村落的共生性建设的关键,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要素,构成与村民日常生活和谐共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和非物质文化发生的场所氛围,也就是生活化文化场景的延续。随着村落的发展,改造式村落的原始风貌有了较大的变动,村落中遗留下来的少量传统环境及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村落改造建设的原始依据,对村落中建筑的改造以及少量的新建部分均要以此为原型,保持村落传统风貌特征,尊重当地风貌,彰显地方特色;对于村落选址布局、建筑院落空间等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思想应当理性地传承。

3.再现文化场景创造式。新建式村落在村落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建造等方面采用全新的方式,设计创新的基础是以村落原来的风貌和文化特征,通过村落现存的自然环境以及村民现代生活的需求,引入村落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具有传统文化风味的村落建筑环境和文化氛围。

鼓励村民积极引进本村的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持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还可根据需求构造乡村产业的支柱。

村落建筑在设计时可借鉴传统建筑特点,来体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涵义,所代表的特定习俗和传统,有效表达在新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赖凌瑶认为更新研究需要对古村落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应该对居民内部生活延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提出延续街道街区的居住功能、进行居民保护以及延续居民的生活文化等面进行改造。在平面布局上参考传统建筑的区分方式,来配合村民的传统习俗和满足村民心理需求,同时利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所需的空间进行布局。

三、宁波建筑环境文化的保护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1.村落建筑环境设计基本原则。传统村落建筑环境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符合载体,同时它又表现出环境形态的多样性。在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保护设计时,需运用科学知识,秉持村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建筑的完整性、传统功能的连续性,使各种因素协调统一、有机融合。而在目前的古村落保护工作中,保护规划缺乏对古村落具体内容的控制与引导的深入研究。

我们应该注重整体协调,实现优化发展,传统村落本身就包涵了很多物质和非物质,需要多方面考虑,这条原则能协调好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也为日后村落的建设和保护提供了方便。同时借鉴国外等历史文化遗产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设相关保护的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来建立真正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涉及到古建筑的修善、村镇功能区划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景观的修护等。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是村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传统村落在外界的影响下,也需要注重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能随波逐流,宁波传统村落的古文化特色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环节,它不仅阐述了某阶段时期村民的生活盛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体现了它本身的历史内涵和对未来的借鉴。

塑造傳统村落应以现有为基础,通过自然渐变的演进理念,结合传统中最具潜力的部分与景观的现实及后续发展,从而巧妙地将自然因素组织到村落环境之中,使之获得持续活力的价值和生命力。

2.村落建筑环境设计的目标。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式,严禁采用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保护宁波传统村落历史建筑、风貌特色及文化遗产,保护并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些保护的基础上,也要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坚持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改善传统村落的建筑环境,增加必要的公共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居住水平,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落实一切的保护内容。

四、结语

中国当下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也正是面临着传承千年古文化的快速流逝期。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传统村落建设的真正目的,既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又形成具有家园感的建筑环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中的保护和传承落实到与其物质要素和与之相关的场所、文化等的保护和改造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中的永恒传承。对于村落传统建筑文化的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保持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徤.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段村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8.

[2]赖凌瑶.传统居住街区居民生活形态延续问题研究—以安庆大观亭历史地段和常熟李市古村落为例【D】. 南京:东南大学.2007.

篇5:“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祖辈们代代辛勤劳作与智慧的结晶, 它蕴藏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传统村落应该当作一个系统, 是历史上形成的, 保持了原有的格局与风貌特色, 延续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并且村落周边自然环境基本保护完好, 关系协调, 至今仍有人生活的村落。而对于文化旅游, 本文认为它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旅游者通过涉足、接触、观赏、体验等方式, 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的旅游活动。二者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适度、科学、可持续性的文化旅游开发是传统村落文化魅力再次彰显和更好地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村落何家冲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 何家冲概况。何家冲位于罗山县南部山区, 作为我国北方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是全国著名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文明先进单位。从2007 年开始开发, 红色旅游特色鲜明,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对何家冲传统村落案例的综合深入分析, 将对我国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 何家冲文化资源的构成。1. 历史建筑。始建于明代的何氏祠堂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军部, 青砖黑瓦的老祠堂透出几分古朴和厚重, 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天井内有一株苍柏, 相传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出发前, 由时任副军长的徐海东亲手种下。2. 自然环境资源。何家冲古村落隐身峡谷之中, 周山环绕, 韵古香古气之色, 泉水与村落倚邻, 谷内已知名树种5 类87 种, 名木古树2000 多株, 生态完美, 和谐自然。

三、何家冲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保护存在的问题。1. 忽略了原住民的重要性。2. 村落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监督。3. 村落保护缺乏有效地规划指导。4. 保护缺乏系统性。目前村落的保护还只是局限在对传统村落内建筑的保护, 而忽略了对传统村落历史人文、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的保护, 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认识不够。

(二) 开发存在的问题。1. 整体缺乏系统观念。2. 村民参与程度较低, 旅游带动不明显。3. 重开发轻保护, 开发与保护间关系不协调。4. 开发层次较浅,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四、传统村落何家冲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 综合开发策略。目前何家冲更多的是针对村落的开发, 并没有触及到周边的区域, 这就在广度上局限了其开发的范围。从何家冲的具体情况来看, 何家冲三面环山, 山清水秀, 是外出旅游的好去处。

(二) 联合开发策略。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 东北南三面环山, 周边旅游景点丰富, 联合信阳周边旅游资源, 统一整合开发, 打造多种风格的旅游线路, 是旅游开发的一条好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采取大的联合策略, 整合武汉等知名景点, 实现集体效应。

(三) 深度开发策略。从何家冲当前的开发现状来看, 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旅游产品, 在开发层次上都非常浅, 何家冲可以围绕红色教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

(四) 持续创新策略。何家冲在文化旅游开发时借鉴云南丽江成功案例, 在旅游开发上根据游客的需求, 不断创新, 以满足游客多样的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

(五) 进行品牌建设。何家冲除了加强对村落内部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之外, 还应该注重对村落文化品牌的建设。在进一步的开发中, 何家冲通过媒体、旅行社、节庆活动、影视作品、口号定位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对何家冲进行宣传, 不断提高何家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使其成为河南的又一道文化品牌。

(六) 完善配套服务。何家冲应该对村落内的配套服务进行统一规划, 尽快完善配套服务建设, 包括指示牌、解说、导游、住宿、餐饮、卫生、旅游产品、交通等。不断提高景区的可到达性, 便利性及其景区的美洁度和舒适度。通过完善而周到的服务, 吸引游客到此旅游。

摘要:传统村落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何家冲作为我国北方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特色鲜明。本文以何家冲为主要案例进行探讨, 分析在传统村落保护及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村落,何家冲,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 1997.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相关文章:

鉴江流域污染源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04-21

江河04-27

黑河流域现状范文05-27

清江流域生态保护07-11

小学江河湖海作文07-22

描写江河的优美段落08-20

江河日下成语解释04-19

九洲江河道整治方案04-28

江河的古诗句05-04

我国流域水污染现状08-28

上一篇:人才培养计划下一篇:未来审计的重要领域--环境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