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4-04-24

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精选8篇)

篇1: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采访稿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州东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总面积为1557.68平方公里,总人口14.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居住着汉、回、藏等10个民族。目前全县有新华书店、影剧院、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一处,文化广场4处,文管会一处,建有乡镇文化站3个,农民文化书屋20处,县文化馆现有馆藏文物146件,其中:国家三级文物17件。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即古战牛头城遗址、陈旗磨沟遗址、新城李家坟墓群,苏维埃旧址、明代洮州卫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流顺红堡子城堡、侯家寺、石旗崖遗址、吊坪遗址、庄子园遗址、园尼遗址、大庙台遗址、鸣鹤城遗址、尕路田大房子)。

临潭县是古洮州的中心地带,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共生共进的典型区域,璀璨夺目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得以集中体现,并独具特色。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融合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体系。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我县独特的民族文化,使优秀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不断传承和有效保护、发展,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省、州高度重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县在文物保护、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县上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抢救、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工作;一是2004年,公布了全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与竞技五大类38项,其中,万人扯绳、洮州花儿、新城花儿会(龙神赛会)、洮砚雕刻技艺、洮绣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将“万人拔河(扯绳)”和“洮砚雕刻技艺”、“新城花儿会”上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并申报新城镇端午节十八位龙神赛会为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三是2008年,成功申报临潭县为“全国拔河之乡”。四是整理出版了《临潭县民俗文化大观》、《洮州花儿集锦》、《冶力关景点汇萃》。五是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技艺,采取重点扶持政策,2008年,对“洮绣”、“新城花儿会”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就卓著的人员9人申报为“临潭县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

2、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是先后投入了1千万元,先后修建了县图书、文化综合业务楼、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其中,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共有各类民俗藏品800多件套。二是完成了3个乡镇文化站的建设;2008年完成了总投资51万元的17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三是今年,政府还将投入120万元,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四是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了城关、新城、冶力关文化广场4处。

3、强化市场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在文化市场的管理上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切实转变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能,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一是继续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强化宏观管理体制,结合省州扫黄打非活动,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整顿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的发展,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二是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继续严把外地演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审核关,严防敲诈欺骗行为的发生,维护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四是对新开设的文化经营户进行指导,使其尽快办理各种证照,合法经营。

4、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一是对临潭县城关镇寺裸村发现的宋金时期的古墓葬和挖掘的文物进行了保护,追回了被盗文物7件(酱釉白底瓷碗、酱釉白底瓷小盘、青釉压花白底瓷小碗、定窑印花芦雁水单纹白瓷碗2个、黑釉盘2个),并对原墓葬地进行了封存和派专人看管。二是将流顺侯家寺和古战尕路田大房子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积极开展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古籍普查及保护工作。四是协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九甸峡库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挖掘的各类古墓352座,各类文物2600多件套,并积极申报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并在1月13日北京“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会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2008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五是从今年开始,我县还将借助旅游示范县、世行贷款建设项目,维修并开放包括洮州卫城、李家坟古墓群、流顺红堡子、侯家寺等在内的重要古文物建筑和寺庙多处。

5、群众文化异彩纷呈。一是近年来,县上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施精品战略、名牌战略,对传统节日、民族饮食、民居、江淮遗风服饰、民俗等方面进行了挖掘。把民间剪纸、冶力关根雕、万人拔河、端午节十八位龙神赛会、六月六花儿会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向省文化厅争取价值达36万元的流动舞台车一辆,解决临潭县冶力关艺术团下乡演出困难的问题,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三是连续成功举办了临潭县十一届莲花山“花儿”歌手大奖赛。四是选送的具有江淮洮州遣风的国画作品《红盖头》、歌曲《我爱冶力关》荣获省文化厅铜奖,舞蹈《扎西雪》荣获省文化厅银奖;

篇2: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体育文化.面对人类文化的日益趋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来生存环境,农业社会正在迅速消褪,民族传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在变化中得到新生.

作 者:王峰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81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转型   保存   发展  

篇3: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龙神赛会”在当地又称为“跑佛爷”, 是对历史上的十八位英雄人物的纪念活动。主要的参与者是汉族和藏族, 但在活动进行中, 出于对龙神中回族将领的尊重, 用羊来献祭, 而不是猪, 回族群众也默许了这种纪念方式。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扯绳”活动参加人数不言而喻多, 规模非常之大, 非常罕见, 是中国历史上拔河运动中绳最重、绳的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盛况空前, 意义重大的运动, 堪称世界之最。还有每年农历六月在临潭冶力关举行的“花儿会”, 各民族男女齐聚这里, 歌声嘹亮高亢, 此起彼伏, 热闹非凡。这些民俗活动突出特点在于, 从古至今参与者都不分民族、不分居住地、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几乎是全民参与。它超越了民族间不同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开创了一种促使民族内部及族际间相互交往、沟通、了解与融合的新模式。这对于临潭的多民族聚居区而言, 意义重大。这些丰富的民俗事项体现了临潭地区各民族深厚友谊的历史渊源。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严酷的生态压力下的边陲地区, 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频繁的, 长此以往, 在信仰、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文化互动和渗透促进民族融合, 呈现出生动的文化多样性和族群合作的图景。

一、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论域, 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文化确认。现时的文化认同主要指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 彼此认可与尊重。”

在临潭, 为了生存, 各民族在来到这里既已开始了相互交流和帮助, 学习和吸纳彼此优长。长时间的接触使得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有共同环境、地域、生产、宗教、民间文化等多方面文化及心理因素为一体的独特的文化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各种渠道来交流思想, 建造和维护着内部特有的秩序, 最终达到文化共享和文化创新。这种不断协调彼此关系的过程, 也不断扩大着民间交往的内容和层面。交往促进了临潭回、汉、藏人民心理和文化上的沟通, 减少了他们在交往中的的不适和冲突, 使临潭回、汉、藏三族的关系更加人情化。民族关系逐渐形成互补的、长期稳定的交往关系。减少和弱化了民族偏见, 消除了民族间的不理解和歧视, 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的趋于一致, 彼此之间形成了乡里乡亲、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实现了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二、人际交往

在人类漫长的制度变迁、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过程中, 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及制度规约等因素是影响族群交往的重要文化背景。在临潭, 同处于一个生活环境中的的回、汉、藏各民族由于不断接近接触、交往交流、沟通适应, 民族文化不断融合, 心理意志相近, 宗教方面互相理解尊重, 风俗虽有区别也有共通之处, 逐渐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和区域共同性共生并存的特点。

伊斯兰重视商业, 提倡“士尽其学, 农尽其力, 工尽其能, 贾尽其有”, 要求诸业并举, 协调发展。这种思想成为世界各地穆斯林民族在任何艰苦或特殊的处境中发现开拓商业空间, 进行商业活动的坚实的精神文化。同样, 中国回族始终重视商贸活动。回族来到临潭后, 发现并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的区位优势及民族经济特征。临潭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高原地带, 藏民族主要从事牧业, 汉民族主要发展农业, 回族是农商兼顾。所以回族就在汉、藏之间充当起了经济交往的媒介, 也是文化交流对话的中介。民族间形成经济互补关系, 使得各民族各取所需, “共生和互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核心机制。由此增进民族理解和感情, 构建起了平等、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频繁交往中又在农闲时节共同创制和参与大众性的民俗联谊活动, 彼此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一成功的经验模式, 应该能对其他经济、文化和民族交界带和谐民族关系的结成提供弥足珍贵的参照和启示。”

三、大众娱乐

民俗的娱乐功能, 就是指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民众在心理上产生快乐和愉悦。人类创造民俗活动, 目的就是为了享用它。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既有紧张的劳作, 也有通过参与和欣赏民俗活动, 得以休息放松, 调剂精神, 享受劳动成果的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中的民间歌舞、民间游戏、民间竞技、民间杂艺等内容, 又称为游艺民俗, 它们是人文资源中最富观赏性、最具参与性、最有娱乐性的大众活动。

临潭传统民俗文化, 是各族人民参与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人民创造, 人民享受和利用。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反映, 更是人们农闲时期的娱乐活动。县城的“万人拔河”、“花儿会”等活动, 参与性很广, 娱乐成分都很浓, 这些活动可以调剂生活,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所以备受当地人青睐。这种一起参与, 娱乐大家的良好精神文化会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保证生产的发展、生活富足、社会稳定有序。

四、教育教化

传统民俗文化在现实操作和进行中对各民族又有思想教育的功能。团结、友爱、尊重、理解、互助、共生、共荣等理念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每年定期大家的共同参与使这种思想意识不断的被加强。而且在巩固原有感情的同时, 不断结识新的朋友, 扩大交际交往的范围, 懂得了民族交往之间的常识及礼节。交流使本民族人民熟知自己祖先所创造的丰富而灿烂文化, 在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同时, 了解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 认识到良好的民族相处渊源与民族关系。

参观临潭的“万人拔河”和“花儿会”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 每一位参与者和参观者都热血沸腾, 体验着集体和凝聚的力量。而集体的或民族的凝聚力是维系地区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 是激励成员为集体和民族生存发展付诸最大努力的原动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以传统道德及价值观和民族交流为基础和要件, 并不断的相互糅合, 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包含了大量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勤、义、礼、信、俭、勇等基本要素, 而这些是各民族凝聚力能够形成与发展的最基础性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得以形成发展, 创造出具有母体特征的新文化, 它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增强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民间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也丰富了当地普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减少和避免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促使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人们专心于生产建设, 提高生活水平。

五、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 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和强烈的追求。再加上人们普遍存在怀旧意识和返璞归真心理, 民间民俗文化更是被人民群众和旅游者们青睐。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各地已成为新的经济热点, 临潭民俗文化对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在经济发展中, 以“万人拔河”、“会儿会”等为内容的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廖杨.人类学视野中的交往与族群关系[J].思想战线, 2005 (01) .

[2]周亮.河湟花儿传唱的多民族性研究[J].兰州学刊, 2011 (07) .

[3]徐占元.宗教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影响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08.

[4]李城.洮州民俗文化节观感[N].甘南日报 (汉文版) , 2006-06-21.

[5]王刚.“三教同城”民心和睦[N].甘肃法制报, 2009-03-11.

[6]李金梅, 张帆.洮州元宵万人扯绳考源[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03) .

[7]杨燕.从临潭“花儿会”的祭神活动解读甘南汉藏关系[D].四川大学, 2005.

[8]曾智娟.传统民俗对构建地方和谐民族关系的功能研究一以临潭万人拔河民俗为例[D].兰州大学, 2011.

篇4: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保护;财税政策;激励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2-0131-0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财富,是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逐步形成了以汉民族文化为基础、各类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统一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发展格局,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经过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不断沉淀、积累和发展,我国各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载体的最持久的民族文化特征。我们知道,民族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民族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少数民族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从广义讲,少数民族文化包括生活习俗、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民族历史和人文景观等较为广泛的内容。[1]本文主要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遗产、文化艺术事业和民族传统医药等方面,基于财税政策的视角阐述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及发展,这对于继承、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的现状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在少数民族文化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

一是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有诸多制约因素。民族地方自身经济欠发达,财政十分困难,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力严重不足,其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是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文化机构不健全,民族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2]

三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仍处于自发封闭的原生状态,由于人口数量少,文化的规模和影响小,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弱,文化流失和失传的速度加快,通过市场机制发展自身文化的难度大,致使民族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严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舞蹈、音乐、文物、民族手工艺、中医药、风俗等文化艺术面临“去民族化”和退化的危险。

四是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的普及, 一些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逐渐萎缩。[3]特别是境外敌对势力加紧文化渗透,受到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的双重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尽管国家实施了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但仍然有许多边疆县(旗)没有文化馆、图书馆,半数乡镇没有文化站,没有图书报刊和设备。

五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政府对民族文化重视不够,定位不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保护、整理和挖掘,民族文化正在失去自身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环境。一些民族传统文化虽然被抢救保存在博物馆和研究所,但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其原生态土壤大大失落,民族民间艺术后继乏人。特别是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传播人口少,面临失传的危险。

六是少数民族农村由于量大、面广、线长,山区、高原、偏僻乡村群众看不到书报刊、电视,听不到广播,看电影难,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七是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困难,民族药材加工和医药制造水平落后,民族医药传承人才匮乏等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的健康、快速发展。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属于弱质事业,是一种绝对的劣势文化、弱势文化[4],且少数民族文化享有被尊重、被保护的合法权利。因此,民族文化亟待保护和发展,其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包括国家财税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强有力保障和扶持。而财税政策作为支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必将大有作为。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均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二、现行财税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及建设的现状

从财税政策的实践看,我国已建立并发展出一套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杠杆工具,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其政策目的是鼓励扶持、降低税负、减税免税。运用财税政策来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是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加以解决后,就要考虑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如果一种文化封闭或者不发展,就会逐步僵化,同时也是一种破坏而不是保护 。[5]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家主要采取财政拨款,财政补助(贴)以及各种民族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加以大力扶持与促进。如设立支持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专项补助经费,通过一般性的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的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保护与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主要通过运用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来有效引导、激励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然而,现行对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税政策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且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其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是财政政策对民族文化的投入依然不足。尽管各级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但由于中央财政困难和民族地方经济自身欠发达,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资金依然缺乏。据《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2009年)显示,尽管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中央财政向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高达20 889.4亿元,年均增长15.6%。其中:专门用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的的转移支付资金由3.6亿元增加到242.7亿元,年均增长5.7%。但是,此财政转移支付金额不仅低于用于民族教育的支出水平,而且也远低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年均增长水平近10个百分点。另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8》数据显示,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依然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6.8和3.9个百分点;我国现有登记在册的文物遗产40余万处,仅2008年我国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还不足3.5亿元,可见,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民族文化保护的资金严重匮乏。

二是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尽管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享受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大多数是直接性优惠政策多,间接性减免优惠政策少。缺乏通过税率、纳税期限、征收管理、减免税、退税、税利返还、税项扣除、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全面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完整、规范的税收政策体系。首先,对民族文化的扶持力度不大,内容不完整。如对民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投融资政策、少数民族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少数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创新、民族中医药保护与开发、群众性少数民族公益性文化活动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企业重组等基于民生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没有体现,致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税收政策不全面。其次,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捐赠存在政策性矛盾和实际操作上的不协调性。一方面从捐赠税收政策看,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两家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公益性捐赠,企业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个人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才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另一方面对于捐赠又有诸多严格的限制性政策规定。如企业或个人直接向少数民族文化团体或组织的捐赠不准予扣除;向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的捐赠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0%的部分不准予扣除;个人向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或组织的捐赠超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不准予扣除,而且还需进行纳税调整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由此可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捐赠范围过于狭窄。第三,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民族传统的医药文化。而目前除西藏、内蒙古和新疆三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依据中央赋予的税收管理权限,制定有扶持传统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的研发、生产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期限式减免税收政策外,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没有制定相关的税收扶持政策,这给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成为制约民族医药发展的瓶颈。

三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税费负担较重。现行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税费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文化事业建设费,其中营业税是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税收负担最重的税种。主要体现在:(1)民族文化娱乐业按照最高20%的税率征收营业税;(2)各民族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在自己的场所举办的属于文化体育业税目范围的民族文化活动,仅对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而对第二道或第三道门票收入要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而在其他场所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要按文化体育业税目全部缴纳营业税;(3)文化事业建设费是对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开征的一种附加税,按照其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收入的3%由各级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以上课税无疑增加了民族文化业的纳税负担,不利于促进和激励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巩固这个基础,只有发展才可以更好地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进而达到更有效的保护。[6]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财税政策的保障和扶持。从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看,财税政策正在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保护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重要措施。鉴于此,我国应以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为契机,适时制定一套规范的、常久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激励体系。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民族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我们知道,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远目标,建立常态化的与民族文化保护及投入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以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特性。鉴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政策性扶持特征和调控民族区域经济文化均衡发展的协调功能,实现政府财政收支的纵向均衡或横向均衡,进而保持民族文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一致性。在坚持少数民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先保护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共享文化改革的成果。笔者建议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采取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建立纵向与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

一方面,由于我国没有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立法,建议中央和各级政府专门制定符合民族文化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法规),法定保障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进行财政投入与转移支付,促进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律责任的明确化。另一方面,加大对民族博物馆(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对于民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并与国家经济增长保持一致,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对于仍具有文化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形成文化产业的,政府给予5-10年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扶持,通过市场机制来保护与发展,以便实现国家特殊的政策意图。另外,对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采用国际上科学规范的“因素法”(少数民族人口、民族人均GDP、民族文化资源、区域规模等各类因素)代替现行采用的“基数法”。以非人格化制度应对主观因素可能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调动各级政府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丰富税收优惠方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民族文化税收政策

现行的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和行为课税五大类税种都可对民族文化产生鼓励扶持作用。通过减少单一的直接优惠方式,采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加计扣除、税前抵免、成本扣除等间接优惠来丰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优惠方式和扶持范围,将其优惠政策扩大到现行所有税种,构建规范统一的民族文化事业税收政策激励机制。(1)借助税收政策杠杆引导机制,吸引境内外民间资本投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可成立“民族文化保护与创业投资基金”或“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通过实施税利返还、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税收饶让、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少数民族博物馆和展览馆、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等领域,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7](2)运用直接减免和间接减免政策来扶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合资(作)、参股、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在税率减免、出口退税、投资抵免等方面给与税收政策优惠。(3)借鉴发达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捐赠税收扣除高达50%的政策,将捐赠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扣除比例由现行12%的政策标准扩大到30%或40%的标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捐赠力度。(5)根据民族文化产品(服务)的不同特质,实现不同的差别比例税率。对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告宣传和传承、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给予照顾性免税;对于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广播影视事业、少数民族文艺院团的商业性演出实行3%的低税率政策。(6)对于已经丧失了生存发展环境与原有社会功能的民族文化(如满族的萨满教、民族医药文化、少数民族文字和古籍等),可将其影像和遗产资料存放在博物馆中进行保护,让人们了解曾经的历史和民族发展的完整性,对此类民族博物馆(所)应加大财政资金补助。(7)对少数民族文化(如各少数民族建筑、各种民族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注入新的元素,结合旅游发展来开发性传承、保护和发展,给予少数民族旅游景点和旅游业轻税或免征营业税。(8)对于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如民族舞蹈、歌曲,民族体育)要运用税收政策引导其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8],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税收投资抵免、出口退税、再投资退税、税前扣除、成本扣除、弥补亏损、加计扣除等间接税收政策扶持。(9)在民族医药保护与发展方面,重点支持民族中医药特色服务、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给予少数民族医药制造和民族药材加工企业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依靠科技进步,对民族传统医药研发给予200%的特殊加计扣除,鼓励对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加大民族医药文化传人的财政资助,并减免其个人所得税,扶持各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及发展。(三)实施“费改税”,开征民族文化事业税,建立专门的扶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

为了支持边境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建设,1989年9月财政部颁布了《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边境事业补助费”,其中60%-70%用于民族自治地方,重点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每年向民族地方的广播、文化、交通、邮电等事业主管部门安排投放。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财税字[1997]95号文)规定,我国自1997年1月1日起,按照3%的费率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应看到,“边境事业补助费”和“文化事业费”作为政府的收费行政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临时性、有偿性和非规范性的特点决定了必将产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极易造成政府的“收费路径依赖”,最终从整体上降低对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运行效率。鉴于此,笔者认为国家应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实行“费改税”,将临时性、不规范的边境事业补助费和文化事业建设费等收费形式改变为规范的征税行为。将其改革、调整为具有中国国情的“民族文化事业税”。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税收政策与征收管理制度。具体而言:

1.文化事业建设税可以是独立税种,单独开征,有自己完整的一套课税要素、计税依据、应纳税额和完整的税收优惠政策,专门用于扶持民族文化事业的税收制度。具体内容是:第一,纳税人是从事文化业商品销售、提供文化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第二,以文化商品销售收入和文化服务收入为课税对象。第三,税率采用比率税率,实行低税率形式,一般为3%将会产生较好的政策效果。第四,以产品销售收入和文化服务收入为计税依据;第五,为激励地方政府保护与发展本区域的民族文化,缓解地方财政资金困难,该税种可考虑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

2.文化事业建设税也可以是附加税种,鉴于现行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两个附加税已经在流转课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应纳税所得额中附加计算征收,从减轻纳税人纳税成本,平衡税负以及便于税收征管考虑,文化事业建设税可考虑从所得课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附加征收。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从而构建强有力的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税政策。 

参考文献:

[1] 李世书.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创造,2003(7):46-47..

[2] 国务院.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Z].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9:23.

[3] 田化.我国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0(6):51-52.

[4] 马平.“优胜劣汰”法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09(3):71-75.

[5] 杨顺清.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则与政策浅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1):32-37.

[6] 安体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改革建议[J].财政研究,2007(1):88-90.

[7] 彭淑琦.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9-132.

[8] 张连业,杜跃平.基于地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文化培育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55.

Tax Policy Support for Ethnic Cul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YANG Jing-zhong1,LV Qing-hua2

(1.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2.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00,China)

Abstract:To study the incentives of tax policy to the cause of China’s minority ethnic culture,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are used to mak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oncret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scal policy's support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cul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fiscal policy and the minority ethnic culture have a close correlation. Fiscal policy should be used as a leverage tool of regulation to build an incentiv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culture,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culture.

篇5: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摘要:

我们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应充分认识河南的发展成就和工作总结其经验,也应该进一步发现其不足,分析原因,找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策,长远规划,实现国家的文化事业在新的突破,新的时代,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4301

1构建和谐民族文化工作体系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党的理论和国家各行各业的经验,结合区域实际,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携手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体系。

各级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支持和国家工作的了解充分,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成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整理,保护和发展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传统文化的挖掘,给出了实际支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同级别的保护制度,负责协调和指导保护。当地政府实施保护单位和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负责对濒危的传统文化,特别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困难形势的保护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处理与经济,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和固定和保护当地人民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进步发展,实现保护传统文化。注重民族传统和文化适应。在自我保护,教学,机制,文化和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被称为一个更加成熟,也形成了多种文化的变革,社会发展机制的调整。要注意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功能的精神,强制措施和人类的结合,适应法律的文化价值,以方便顺利实施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和管理。

2提高河南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工作的有效性

在民族文化、和谐体系的建设工作过程中,各方应关心的民族文化工作和长期目标的综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统和人类文化等关键环节,提高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实际效果。

如果有适当的措施,开发和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彼此,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载体,如清真寺,应该避免因为利益驱动的破坏。传统文化项目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的行业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但是项目的发展应该充经过组织的专家,通过相关审批,严格准入制度的发展得到最优解。政府应该倾听来自少数民族的意见,尤其是人的意见,及时纠正损害行为。几个街区的改造项目,此外,城市难以解决,也需要考虑,不要责怪,责任人,拒绝“不合理”、“胡搅蛮缠”。建筑、民族、宗教等首先,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理解,和协会的少数民族和强度、民族平等、真诚的交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不是矛盾的可能性和现代办公楼周围的寺庙门口破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要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及时、妥善解决问题,确保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派和基本权利的心理需求,看似复杂的转换使困难的问题可以解决。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的因素,也有一些落后的因素,如何扬长避短,革故鼎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基本方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提高自己的质量。孩子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少数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的小学和中学,位于国家学校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校,老师明显优势,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民族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气氛。可以适当的和标准化教材或课程,或者采取其他适当形式,教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风俗、习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有许多优点:第一,按照国家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其次,它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繁荣;第三,可以避免少数民族儿童,早期进入,在周末或假期接受神职人员的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门,成年人可以由个人和机构的传统文化讲座、研讨会、展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们观察一个典型的大量的研究,也在适当的组织很好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传播,构建一个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使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继承。

3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开创河南的良好氛围参与社会和文化环境保护,等等,这是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意识”,不断激发少数民族人民的意识,提高文化的热情参与。

为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多体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如《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有相关规定,河南省也定制了《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的需要。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和加强切实可行,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生动地出现在创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少数民族的人,它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继承和开发人员。群众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最当地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他们掌握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必须注意传统文化的主题,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国家语言教学,年长的民间艺术,民族历史和文化教学等多种渠道,深化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保护传统文化和各民族自治意识的发展,促进文化保护行动的影响。“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平等,否则,它将成为从属于另一个人,总是自卑。“我们应该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全社会的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内涵,在全社会传播普世价值,创造有利于保护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整个社会事业的关注和参与。

少数民族应该继续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位置。“文化自觉”的理解存在,强度,取决于所有成员的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文化瑰宝的根源。只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将会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文化,有意识的自我是非常危险的,无意识的自我的更危险。人类社会的过去被忽视的民族文化保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态度爱,只有他们的文化意识,是预防的关键坏运气。

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在21世纪是共生的时代,这是各民族的差异,可以使世界丰富多彩,青睐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民族特色。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威胁,现代文明的丰富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民俗淡出。向现代化发展,中国文化面对世界和国家的未来,科学和流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今天的传统节日,保护文化遗产和非语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的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充分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创新文化的变化,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化合物,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篇6: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吉克木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宁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提出“旅文强县”战略,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每年安排三百万元资金由于扶持文化建设工作,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宁蒗是个民族文化大县,而要实现文化强县任重而道远。

一、宁蒗民族文化概括

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宁蒗境内居住的12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宁蒗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宁蒗彝族的毕摩文化、摩梭的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傈僳族的多神崇拜文化,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民族的节日、服饰、饮食、婚俗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宁蒗主体民族——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民主改革之前,彝族实行的是奴隶制。彝族信奉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宁蒗彝语属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彝族文化艺术主要典籍有《玛牧特依》、《勒俄特依》、《阿嫫妮惹》、《阿惹妞》等。彝族创造出十月太阳历历史悠久,比现行的公历更具科学性。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民族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摩梭”的记载。1959年之前,都以“摩梭族”相称。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的摩梭人归为蒙古族。民主改革之前,摩梭实行一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制。摩梭人的婚姻有三种,即阿夏异居婚、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制。与此相应,摩梭家庭也有三种形式,即母系家庭、双系家庭和父系家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的主要节日有库史节(春节)、转山节等。摩梭信奉的宗教有两种,一种是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即达巴教;一种是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来自青藏高原。民主改革之前,普米族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主要节日有吾昔节。信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喇嘛教。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傈僳族源于氐羌部落。解放前,西布河的傈僳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社会;翠玉、拉伯、宁利等地的傈僳族处在封建领主经济社会;金棉乡龙通的傈僳族尚处在原始共耕制阶段。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秋收

节等。傈僳族多数信奉原始多神教,有的地方信基督教。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宁蒗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古遗址有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还有包括永宁境内的日月和、开基桥、白牛银厂址等元明清遗址,有永宁的扎美寺、者波喇嘛寺、蒗蕖喇嘛寺、五省庙等庙宇,壁画有永宁温泉乡贡布经堂壁画。

二、宁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宁蒗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甚至消失,但是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节庆活动等领域中仍然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宁蒗县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并把它做为建设“民族特色县”、促进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和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着力实施包括“文化倡导工程”、“文化设施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申遗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发展 “八大工程”。制定了《文化产业项目规划》、《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

等,并把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列入《十一五规划》,将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开发、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民族文化普查,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

2、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火把节以及周末都开展文化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大型小凉山(泸沽湖)火把节文艺活动、民族民间说唱比赛、女儿国女儿选拔赛、50周年县庆文艺活动。今年,宁蒗县成立了小凉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3、认真开展民间文化普查。1998年,宁蒗开展民族民间美术及民间艺人调查;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审批省级保护区名录1个,审批市级保护区名录3个,审批市级保护传承人名录8名。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宁蒗县目前有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传承人3名,市级保护区3个,市级文化传承人9名,县级文化传承人15名。征集收购毕摩经书10余卷及毕摩法器数件。

4、出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改革开发以来,宁蒗已出版发行或收集整理成稿的民间文艺专集有《小凉山民间文学作品选》、《云南纳西族、普米族民间音乐》、《宁蒗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摩梭民间文学集成》、《普米族民间歌谣集成》、《普米族民间故事集成》、《宁蒗县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桑玛娓娓》(彝文版)、、彝族毕摩经书彝汉对译本《颂毕祖经》、《毕补比茨》、《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泸

沽湖摩梭母系文化风情实录》、《易经与彝族毕摩文化比较研究》、普米《喀尔莎》、《摩梭文化简史》、《普米族简史》等。此此,还收集整理了彝族毕摩经书数百件,与楚雄合作编译《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全集》。

5、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宁蒗县规划和建设了小凉山彝家山寨毕摩文化开发项目、小凉山红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生态文化园、小凉山女儿国民族根雕文化及民族书画展示中心、中国云南普米族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宁蒗县县城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宁蒗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引导、支持和鼓励政策,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扶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或在建西川、烂泥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三馆”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即将实现办公一体化。实施了新营盘东风村委会等3个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永宁温泉村委会文化惠民示范村的建设。新民族广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4000套,解决近14万群众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完成50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完成配套图书10万余册书籍,音像期刊3万余种,切实为乡村群众看书和学习技术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摩梭文化保护和开发的举措

一、近年来对摩梭人文化的保护举措

由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际旅游管理委员会、宁蒗县政府、丽江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会联合申报《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景观》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完成第一稿申报文本;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联合申报“摩梭人转山节”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申报成功,目前,“摩梭人转山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正在联合申报“摩梭人成年礼”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博物馆联合申报摩梭人居住区内的永宁扎美寺喇嘛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该喇嘛寺院云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二、各级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保护成果

1922年到中国西南游历考察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Rock,J.F)用了10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就著作《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其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永宁盆地、金沙江盆地和蒗渠坝子的历史地理;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的“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方国瑜先生,在1944年《民族学研究集》第四期发表的《麽些纳西民族考》;1983年、1987年和198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关于摩梭族群的《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社会及其母系制调查之二》、《家庭婚姻调查三》;1999年,由拉木〃嘎土萨主编出

版《摩梭达巴文化》;1999年,和钟华出版《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及其现代变迁》;2007年5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拉他咪•达石主编的《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上下册,共110万字。

三、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宣传保护

2002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泸沽湖情韵》音乐歌舞专辑;2003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神秘女儿国》音乐歌舞专辑;2006年由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级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在中国唱片公司出版《西部女儿》音乐歌舞专辑;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最后的赶马人》(上下集);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摩梭女人》(上下集);2004年,旅游卫视拍摄《梦幻泸沽湖》。

四、实施“旅文强县”战略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是我国首次把文化建设提高到这样高的高度。胡锦涛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宁蒗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彝族毕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达巴文化、普米韩规文化、傈僳比扒文化各有特点。有众多的文化人才,已经形成以彝族毕摩、摩梭达巴、普米韩规、傈僳比扒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人才,以“小凉山诗人群”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以各民族歌手为代表的音乐舞蹈人才等三支文化人才队伍。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与旅游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宁蒗县不仅是文化资源大县,而且是旅游资源大县,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这篇文章,让文化在与旅游业结合中实现效益,让旅游在与文化结合中提高品位。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宁蒗县目前可以谈得上骨干的文化产业几乎为零,泸沽湖文化开发公司和小凉山文化传播公司初具规模,但未能形成具有广泛辐射力、影响力和拉动经济的大项目,而

呈现出“小打小闹”趋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撒花椒胡”,没有重点也就效果不明显。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宁蒗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企业规模,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篇7: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有幸参加全市组织的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授课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民族政策进行了精讲,通过认真学习,自己受益匪浅,现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浅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当今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化建设迈进的当前形势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变得频繁,少数民族地区的原面貌逐渐被改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体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当前形势下,保护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二、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一是语言方面:主流汉语的普及率远远超过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基于生活、工作等方面切身利益的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将日益重视汉语的学习与使用,进而促进各民族语言的趋同,方便各民族间的深入交流,共同发展。二是思想行为方面:各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源自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加强互相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在与先进文化的长期交往中,受现代先进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日益向主流融合,继而促进各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趋于一致。

负面影响。一是民族文化资源流失问题:现代化进程中,起初出于生活、工作需要学习主流汉语的少数民族,不仅语言上逐渐被同化,服饰、风俗习惯等也逐渐向着主流文化趋同。随着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的变化,很多少数民族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崇拜主流文化,有意或无意间不同程度地弃用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载体,一旦失去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精魂也将不复存在。二是民族文化的商业庸俗化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比如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这些不同内容的文化资源在过去曾经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出现并有许多的辉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业是一项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并且有利于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常常被当地作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民族文化往往更多地被不良商家当作赚取利益的幌子。比如:西双版纳的橄榄坝“泼水节”,每天例行商演;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所谓的民族风味餐馆、茶室也往往都是外来商家按照自身理解以及市场需要而开设,空有外形没有内涵;偶尔说几句民族语言的导游乃至表演民族歌舞的姑娘和小伙,也大多是汉 的保护和发展。二是要号召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行对口支援, 建立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友好协作关系, 发达地区给予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民族地区向提供帮助的发达地区回报民族文化艺术产品的服务, 推动对口双方互动、互利、互惠,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增进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

4.加快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8: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保守的口传身授为其文化承继方法,其不论是在历史传承性还是文化起源时期的本质和特色都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国内外文化界就有必要关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这个“活化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加大了对于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的扶贫力度,各民族的生活条件与先前都有着极为明显的改善。同时,经济的全速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多的接受到外界的信息,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习惯等产生了一定的碰撞,在这一历程中,势必会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部分产生流失。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些与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影响深远的竞技、游戏活动(如:彝族的跳牛、满族的跳马、黎族的堆沙等)都已消失。

2 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2.1 以“民运会”为平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做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应当积极借助“民运会”这一平台以实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与展示,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根据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竞技类和表演性两大类别。在以往的民运会上往往是表演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多于竞技性的项目,这是由于民族体育项目是民族特点的体育项目,有其传统、文化等包含在其中,各民族之间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具有较强的共通性,从而限制了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人数。因此,应当在少数民族中间大力普及民运会的体育项目,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来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2 凭借“全民健身”的契机来做好一些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为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推广,还可以借助“全民健身”的东风,将一些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的在民众间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信仰与民族情感的包容体,尤其是一些趣味性与健身性都不错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能够在为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更好促进民众的健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是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文化的冲击使得年轻一代对于缺乏时代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失去的兴趣,为更好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较强特色和良好健身效果的传统项目与时代相结合,使其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通过创新与改进来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新的活力,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时代中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经过此种创新与改进,现今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广为流传(如:朝鲜族舞蹈“道拉吉”、土家族的摆手舞、彝族的“跳生”等民族舞被许多地方推广),在比如射弩、蹴球、打陀螺等项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参与,并逐渐成为了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的民族健身项目,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良好范例。

2.3 积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于旅游文化相结合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需要积极行动走多元化的发展途径,旅游业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植于少数民族中的特色文化,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色文化区域成为了旅游业的热土。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游客在领略当地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当地的风俗文化,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发一些民族传统体育互动项目,从而使得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并亲身感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使得游客感知、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会使得旅游有着更多的民族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更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是国家所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依托青海独特的山峦、冰川、河流、草原和沙漠等,着力修建登山、攀岩、攀冰、滑水、赛马、赛耗牛等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体育运动,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繁荣了地方经济。

2.4 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于“民俗节日”相结合

节日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以适应生活的、生产的各种需要和欲求而创造出来、修增过来和传承下来的,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俗节日之间的结合,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种群主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项目。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太极拳、散打;端午龙舟、风筝节等。

2.5 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关键是要做好推广与研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在各地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进行研究并与时代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在当地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推广的同时使得当地学生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尤其是在一些高校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使得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与时代相结合,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从而更有利于普及与提高。

3 结语

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该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祖先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并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淀形成了现今广为流传的文化与传统。在这一历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的集中体现。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逐渐被国外文化所蚕食,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这一代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将先辈流传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下去是人们的义务也是责任。该文将在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困局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永生,方征,马辉.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及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93-97.

[2]张宏宇,李小兰.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19-1321.

上一篇:社区文体活动工作计划下一篇:零发案学校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