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反思

2022-09-10

跨文化传播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1959年首次提出, 它既是一种人类历史文化现象, 同时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重要技能。

跨文化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并且对维系社会结构及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做出一定贡献。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

(一) 基本概念

“跨文化传播”是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 各个学科之间对其界定各不相同, 但相对认同的有三个要素:认知要素、言语语言、非言语语言。一般来讲跨文化传播, 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同时跨文化传播也是一种能够触及人类心灵、体现人类文化心理的社会行为[1]。

(二) 背景

人类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1750年, 古埃及就有了与亚洲人交往的记载。我国历史中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遣隋使、遣唐使都是跨文化传播互动的具体表现, 徐福东渡、郑和下西洋等等更是人类历史中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例[2]。

(三) 发展现状

从我国钢琴教育发展史来看, 国内钢琴教育基本是以西方钢琴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依据, 最早的新式学校和教会学校中钢琴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同样是复制西方钢琴教育, 这是我国钢琴教育的最早模式。

随着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的钢琴家及教育家到西方留学, 国外的音乐家也会到中国寻求发展。因此, 钢琴作为西方音乐文化代表, 自传入我国以来一直在进行着跨文化传播, 但由于受到固化思维阻碍, 其本身传播意义在国内受到一定限制[3]。

二、“主体—客体”思维

(一) “主体—客体”思维模式的内容

这种思维模式起源于笛卡尔哲学, 是西方近现代思想的产物。在“主体—客体”思维模式下:主体是实践活动或认识活动的承担者, 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与主体相对的, 只能是客体, 即“任何传播都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的, 传播过程既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过程”。

“主体—客体”这一思维模式无疑加深了钢琴教育中对音乐文化价值观理解的偏见, 即仅以钢琴音乐文化价值观作为真理去衡量所有的音乐文化。

纵观国内音乐教育, 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上, 还是高等院校音乐系科的基础音乐理论教育, 皆是以钢琴作为教例。国内学子也可谓是长期受到钢琴的旋律、音色、乐理所熏染, 因此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将西方音乐文化代表钢琴作为音乐教育的主体思维, 而非西方音乐文化则被潜意识视为一种客体。这种主观思维方式不仅使跨文化传播的路径过于单一, 而且是持有一定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刻板、歧视等误解。

(二) “主体—客体”思维模式的弊端性

(1) 由于在国内小学音乐教育或是社会上的音乐教育中, 钢琴文化的日渐普及, 造成了人们对钢琴文化的推崇与喜爱, 而疏忽了对于承载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乐器教育。由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 认为只有通过钢琴学习, 才是到达音乐殿堂的最佳道路, 而对于民族乐器及中国传统音乐则产生一种偏见, 认为传统民族乐器的五声音阶不如钢琴的七声音阶丰富、饱满, 且音色较钢琴而言较为单调, 旋律也不及钢琴优美等等。在这种思维崇拜下, 钢琴在我国已经成为最普及的西方乐器, 钢琴音乐也备受追捧。

(2) “主体—客体”思维模式在钢琴教育中也存在一定扭曲, 其中重点便是钢琴教育中的“技术至上性”。由于我国在钢琴这一外来乐器的跨文化传播中对其深厚的理论及背景缺乏深入研究, 导致音乐教育过程中过于追求弹奏技巧, 缺少情感与音乐的共鸣, 弹奏的音乐也缺乏表现力, 时至今日, 这种教育观念也并未发生什么转变。

其次是教育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技术理性, 教师们常以西方音乐本体的技术来分析, 以西方音乐艺术为标准来理解解读所有的钢琴作品, 尤其是是在面对部分具有我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时, 这种已有的固化思维往往会造成相关教育者只从表面现象上看待作品, 而忽略或无视作品中特殊或原创的因素。

这种教育的结果便是多数学习钢琴多年的学子很少喜欢弹奏中国风格的作品, 而西方钢琴经典作品虽然弹奏的极为流畅, 但由于缺乏相关音乐文化背景教育, 演奏过程中情感过于单薄, 最终弹奏仅仅剩下“技术”而已。

三、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思维路径—主体间性

(一) 主体间性的内容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显的一个范畴, 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相互作用。

主体间性也是跨文化传播中须遵守的一条定律, 其逻辑性在于将“我与他”这种主客体思维模式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 即任何传播都必须具有主体间性, 基于此点才能成为主体之间交往的基础, 传播的意义并非由主体自身定义, 而是在主体与主体间形成的。在人类行为文化中, 对话是能够弥合不同主体间差异的基本方式。主体间性的跨文化传播是一种双向度的文化传播, 而对话则是这种双向度的跨文化传播中的核心所在。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建立在互为主体的基础上, 将对方作为与“我”同样的主体, 以此思维方向出发。

钢琴教育中涉及的音乐文化之间的对话, 应首先摒弃钢琴所代表的西方音乐文化的普适性理论, 明确不同的音乐文化价值的平等性, 唯有基于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对话, 才能达到“互惠性理解”的状态。

(二) 主体间性的启发性

对于长期受到西方钢琴教育的学子而言, 西方音乐文化于他而言是为主体, 而对于非西方音乐文化则是客体, 或无法完全理解的他体。若在日常学习中能够与具有中国风格或非西方国家风格多接触, 与不同的音乐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以此校正以往对音乐文化价值观的偏见, 便能够在平等的交流中探寻到不同文化之间音乐独特性。

综上所述, 在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中, 需要理解并接受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这种差异性中寻找自身的意义, 通过平等、真诚的对话中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就目前而言, 国内钢琴教育仍是以西方钢琴作品为教育主流, 民族风格或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的比例过少, 而本国之外的非西方钢琴作品就更加匮乏了, 因此在当下钢琴教育中, 应适量增加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以及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作品的比例, 通过领悟不同文化中的音乐风格差异, 从而提高音乐文化认知能力。音乐的发展总是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钢琴音乐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主体间性思维能够改变国内长期的钢琴教育观念, 使之不再仅局限于技术理性教学层面, 转而从音乐文化方面进行钢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文化方面为出发点的钢琴教育, 能够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理解看待钢琴音乐。

四、总结

钢琴自传入我国以来一直进行起着跨文化传播的作用, 但由于在实际教育中受“主体—客体”思维影响而停滞不前, 现随着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教育应重新审视其所担任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在当今全球多元时代下, 唯有将钢琴教育融入其整体文化背景中去解读、研究, 才能推动我国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 从而促进我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摘要:钢琴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 自从传入我国以来, 就一直起着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 但是目前钢琴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却始终停留在单向传播阶段。在当下多元化时代中, 应将钢琴教育融入整体文化背景, 跳出“主体—客体”这一思想误区, 以互为主体为发展方向, 以促进我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钢琴教育,主体—客体,主体间性

参考文献

[1] 李颖.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J].唐都学刊, 2016, 32 (2) :74-79.

[2] 刘意.从莫言获奖谈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塑造与路径选择[J].中国报业, 2012, (20) :33-34.

[3] 辛珺.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4) :82-83.

上一篇:论酒后代驾合同性质下一篇:微纪实:让电视专题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