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华文化传播

2023-03-05

1 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境遇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 中国一直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 比如在全球广泛建立孔子学院, 传授中华文化并教授汉语。笔者结合自身所学专业, 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境遇产生了一些思考。

在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从经济强区流向弱势地区, 文化信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流动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中华文化处于弱势。一方面, 外国对中华文化缺乏兴趣;另一方面, 很多国家对中华文化有着不正确的解读。西方的媒体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华文化, 对中华文化持偏见态度。即使外国将中华文化引入本国, 但总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民族偏见。

中国文化各界以及中国政府都希望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播到海外。然而所面临的困难重重, 中国文化的传播现状并不容乐观。

为改变这一情势, 中国主张构建多元的世界文化。而发达国家认为信息应该在全球间自由流动。由此可见, 建立一个世界文化传播新秩序必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近年来, 在习近平主席的关怀下,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纷纷建立, 汉语的热度逐渐升温。同时, 来华的留学生人数也不断增长, 有关汉语学习等各类文化活动逐渐增加。汉语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

2 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 我国结合中华文化传播的实际, 着重推进汉语国际教育。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初创期。除<文革加引号>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停滞发展外, 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尤其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急速增加。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密集出访多个国家, 促进了与他国间友谊的开展和文化的交流, 也促进了外国友人对于汉语和汉礼仪、汉文化的狂热追求。

3 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者的文化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是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一项伟大事业。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十年来学界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师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均有所建树。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者应保持一颗戒骄戒躁的平常心, 不要盲目自大, 更不可崇洋媚外。对待不同国家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 对待部分对我国有误解, 存在刻板印象的留学生时, 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实事求是, 用事实说话, 逐步改变他们错误的认知和看法。切勿使用粗暴的言语。对留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热心帮助, 但也要掌握分寸, 注意跨文化交际的异同。

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者的文化素养主要论述教师应具备的文化自信和专业素养。作为中华文化传播者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明确: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汉语言文字教学为基础, 以其他学科为辅助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了学科意识, 才能明了自己的职责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当今社会尽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存在差异, 但交流逐渐增多, 并且会持续增多。加快中华文化的传播速度, 加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是我们所有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摘要:人是文化传播主体,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汉语国际教育已经成为现如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索在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华文化如何对外传播, 使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共享中华文化宝藏。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播,文化自信,汉语国际教育

参考文献

[1]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87.

[2] 刘珣.关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 1996 (2) .

[3] 王爱君.试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江南学院学报, 2001 (1) .

上一篇:35例慢性化脓性阑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下一篇:农村地区“娶妻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