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全国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2019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举办。

第一篇:全国德育论文范文

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与实践经验评选、交流活动的通知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经验。为了及时地对德育工作中已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全面、广泛的总结和交流。《班主任》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联合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实践经验评选、交流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教育行政领导干部,中(中专、中职)小学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德育、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者等。

二、评选内容:

凡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有关论文以及先进经验、典型活动,无论是单位或个人撰写的文章,均可参加评选。

选题时(1)应充分反映新课改带来的德育新发展;(2)重视课堂教学这个德育的主阵地;(3)充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4)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新探索、实践新尝试。

三、评选方法:

(1)由《班主任》杂志社(北京)、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联合成立评选专家组。

(2)奖项设定:

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先进经验、典型活动各设一、二、三等奖总共1000名、另设优秀奖若干名。

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实践经验评选活动设组织奖30名。

四、参评办法:

(1)本次评选、交流活动的具体工作由《班主任》杂志社南方工作部(无锡)和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负责,并设“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办公室”。

(2)提交评选的文章请一式五份,于7月10日前(以邮戳为准),寄至江苏省无锡市中桥新村小学内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办公室唐云增收,邮编:214073,联系电话:0510-5048547。文章第一页左上角注明“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或先进经验、典型活动)评选交流材料”正文标题下注明单位、作者姓名、职务、通讯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凡参选文章每篇同时邮寄参选费40元,用于评审活动的评审费、交通费、奖牌证书制作费、通联费等。参评费请汇至江苏省无锡市中桥新村小学内全国中小学优秀论文评选办公室唐云增收。

五、其他有关事宜:

(1)2004年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的优秀文章将在《班主任》杂志及有关报刊上发表。

(2)頒奖活动将于今年10月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三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进行,届时将邀请获奖者参加。如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到会的领奖者或需要提前领取的,我们在评奖以后一定负责将获奖证书寄给作者,做到来稿必复。

《班主任》杂志社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集体研究中心

2004年2月

第二篇: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2019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举办。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英国的500余名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研究者,围绕“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德育理论热点问题”“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以及“田家炳学校德育实践探索”等主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一、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

回望过去70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也面临着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本次会议以“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为大会主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站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时间节点上,回顾和前瞻是为了更好地看清中国德育发展的历史路途,继而更好地开启中国德育发展新征程。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就本次大会主题作了“回顾与前瞻:意义时间的始源现象及其德育意涵”的学术报告。孙彩平教授阐明了意义世界的时间所具有的多维性、叠加性、回溯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并结合当下德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提出德育的三个基本命题:“德育发生在日常生活的顾瞻之间而非概念与命题之中”“在回望中前行是德育重要的方法论”“德育的关键是人与世界—历史的相逢”。

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分别以“中国德育研究70年的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德育理论发展历程探析”为主题,分析了新中国德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在回顾历史基础上,杜时忠教授将中国德育研究70年的历程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前30年,德育改造,德育灾难;后40年,德育研究追求科学化、人性化、生活化。他指出,当前我国德育研究还存在着知识体系比较陈旧、学科视野相对封闭等问题,未来中国德育研究势必走向综合与多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叶飞教授则把新中国70年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从建国初期的全面“苏联化”改造开始,在经历了“中国化”初步探索、“文革”时期的停滞、改革开放的复苏与前进之后,进入新世纪又开始了多元与争鸣的阶段。展望未来,叶飞教授指出中国德育理论研究需要在中西学术融合与碰撞中不断深化,以构建属于中国自身的德育话语体系。

另外,也有学者从德育价值观、班集体建设以及劳动教育等角度来回顾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孙峰教授认为德育是以价值观建构为核心的精神实践活动,她以改革开放作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德育价值观的变化及其未来走向。东北师范大学张聪副教授通过重新审视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意义来观照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韩海棠、王莹等人关注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对建国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德育教科书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了其发展和嬗变轨迹。

四川师范大学刘争先副教授认为新中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源自清末形成的现代学校德育,在题为“国家如何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基于对清末学校德育政策的考察”的报告中,他分析了清末如何通过教育价值的分配、官方主导下的再情境化场域以及初步形成的评估机制以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继而阐明国家在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过程中的限度问题。

二、德育理论热点问题

德育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问题是历久常新的论题,在新的时代和社会情境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次年会中各与会代表就德育的对象、德育主体间关系、传统德育的复兴以及德育的本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John Vorhaus教授关注到了严重残疾人群(PMLD)这一特殊对象,在题为“彼此相予的平等:缺陷、平等与道德地位”的主题报告中,他结合康德、罗尔斯以及威廉斯的道德哲学思想,从道德身份、平等与优先权、尊重与人类尊严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人人平等、人人具有基本人权和所有人都具有尊严这些普遍原则,以及运用于严重残疾人群时的合理性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赵伟黎助理教授借鉴西方新兴的“study(问学)”教育理论阐释德育作为实践智慧而非准则规范的本体内涵,并借助西方学者Masschelein对西方大学的“study”重构,思考把中国高校书院建设成开放、自由、公共的教育空间形态的可能性。上海师范大学胡君进博士重新审视卢梭的教育理论,在德育本质问题上进行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平衡术”这一卢梭式探讨,并指出现代德育从思想到实践都需要关注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

在德育主体间关系及德育有效性问题上,宁波大学梁明月副教授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有效的师生道德对话是什么样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与困境中的学生对话、营造友好的对话氛围等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措施。首都师范大学朱晓宏教授重新理解“教书育人”这个约定俗成的教师职业观,围绕人与书、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展开论述,反思当下教书与育人相互割裂的现象,并明确提出“教书即育人”这一重要命题。

在传统道德教育的复兴论题上,檀传宝教授基于比较的视角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当前西方以诺丁斯为代表的关怀伦理学进行对比,指出在教育爱问题上“仁”和“关怀”有着十分明确的共性,女性的关系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整体超越。四川师范大学郑富兴教授则针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实践困境这一问题,认为传统道德教育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遭遇个体化、多元化与生活化困境,并提出了新時代道德教育应该将传统道德融入学校教育目的之中、在文化和生活中实施传统道德教育等措施。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副教授基于康德和皮亚杰的自律理论来思考其对于中国德育转型的借鉴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陈国清博士则探讨了西方德育课的政治性起源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三、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

新课改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在回归生活和重视儿童经验的生活德育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德育课程更名、核心素养融入德育课程、德育教师的道义动机以及师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于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后所面临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章乐副教授作了题为“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的主题报告,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内在相关性,分析了课程名称改变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是否需要融合、融合的依据及其限度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闻凌晨就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变更,以更名印象管理、科目内部的价值定位、教材设计可能性与精确性之争几个方面论述了课程名称变更过程中应采取的种种策略。

在关于核心素养融入德育课程的论题上,广州大学姚冬琳副教授以核心价值观主导的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为例,从编排和内容呈现两方面分析了新加坡21世纪技能如何融入小学教科书,并以此思考其对于我国德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唐燕博士关注德育教师在从事德育过程中的道义动机问题,在题为“为什么从事德育—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道义动机及其建构”的报告中,她分析了道义动机对于德育教师的重要意义及其现实困境,指出借用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实践这一理论视角以及使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可以为教师德育实践的道义动机的建构开辟新的实践可能。

首都师范大学钟晓琳副教授就参与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困惑和大家进行交流,提出了处理好生活、知识以及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和学生品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发展等教材改进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国建文、副教授傅淳华等人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探讨了民族生活叙事作为民族地区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境脉的适切性。西南大学张凌洋副教授关注师范生师德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主张通过师德课程来促进未来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中小学德育实践探索

本次年会专设中小学德育实践研究分会场,与会代表就中小学学校德育实践中的问题与现象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来自一线的德育教师则积极分享其所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广州大学蔡辰梅教授阐明了现实教育活动中三种典型的偏差性师德认知,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从强化专业道德概念、反思师德舆论宣传以及健全师德管理评价三个方面来重建师德认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周亚文结合孟子的“仁端扩充”理论,通过两次大样本抽样结果揭示出中国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困境,并试图从学校教育层面提出解决路径。华南师范大学王晓莉副教授则关注到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师德评价方式,在题为“情境判断测验作为师德评价方式的探索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注重情境性和实务特征的情景判断测验可作为师德评价的重要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应用可能。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张衍标校长、包头市田家炳中学徐海峰老师、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沈志美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各自學校的德育经验。

本次会议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沟通理论与实践,连接古今与中外。值此社会变革对中国德育研究提出新的要求之际,本次会议必将成为各位德育学人砥砺前行的最好助力。

【刘小柳,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烨

作者:刘小柳

第三篇: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據《中国教育报》报道,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1月11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努力开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周济指出,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周济强调,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课堂教学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进行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手段。

周济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领导,重视师德建设,切实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主动争取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下一篇:雷锋主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