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22-12-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 优化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怎样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呢?本文结合笔者课堂教学经验, 谈几点认识。

1 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的低效状态,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一直不高。要走出这种低效状态, 实现高效课堂, 唤醒学生学习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已成为首要条件。

怎样唤醒呢?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过去, 我们强调“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突出教师主导地位, 把学生看作从属地位。而现代学生观包含四层含义: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 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 (3) 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 (4)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再次,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 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2 把握课堂核心价值, 强调学生自主探究

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全方位建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主体, 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曾提出:课堂学习应是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绝不能是偶然学习, 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有预设的, 能达成一定目标的过程。

在教学朱自清名篇《荷塘月色》时, 我们常把探究朱自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作为教学重点, 而疏忽作为散文体裁的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 笔者把语言华丽的《荷塘月色》和语言质朴的《背影》放在一起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和情感特点的匹配, 从而理解和把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再如教学《我与地坛》时, 我们也常把理解史铁生与命运的抗争, 对母爱的忏悔等作为理解的主题。但从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角度去思考, 我们应把课文理解的重点确定为“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章法特征”。因为本文的文体特点是写景抒情, “我”对地坛景物的三次描写是选择了三个时间段, 心态不同, 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前面多是衰败的、荒凉的、无意义的, 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正是“眼中之景, 乃心中之景也”, 如此, 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就被放大, 课堂教学的意义也得以彰显。

3 引导质疑讨论,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质疑和追问是一种课堂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生疑、解疑。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能够生出有价值意义的疑问, 再通过有效地讨论、交流, 思想才能得以碰撞, 真理才能越辩越明。

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 学生发现王熙凤和贾宝玉在语言、动作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此时, 教师抓住契机,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为什么会不同呢?这种不同中说明什么呢?”学生通过比较阅读, 品析了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从而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质疑问题有: (1) 两人进门都是先声夺人, 但声音是否一样?两人迟到原因是否一样? (2) 两个人的进门方式有何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3) 对于两个人的进门, 林黛玉有何感受? (4) 他们两人对自己穿戴的态度是否一致?作者通过这身穿戴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了疑问后, 学生再细读文本, 自然就能在字里行间里体会人物形象, 把握文章要旨。通过讨论, 学生知道凤姐权势炙人, 地位高人一等。文中写她的神貌, 笔带贬意, “丹凤眼”“柳叶眉”中有俏丽清秀, “三角眼”“吊梢眉”里透刁钻和威严。而贾宝玉则是青春爽快、健康、整洁、明艳、多情。文中写贾宝玉采用似贬实褒, 寓褒于贬, 正文反作的手法, 表现贾宝玉叛逆的个性。

在引导学生质疑、讨论的过程中,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小组讨论。要提高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教师应该要求每个人都在小组合作中发言, 然后请小组发言人综合本组发言的内容, 最后,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 对文本进行全方位分析, 引导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多角度的整体理解。因为, 只有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的思考, 才会产生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课堂上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对话和生成。

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 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赞美故都的秋天, 那为什么不写一些好的方面, 反而是写它的“清”、“静”、“悲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 发言精彩纷呈。有的说:因为作者此时无事可做, 心情不好, 所以他自己内心的悲凉也写到了文字上。有的说:因为此时全国各地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作者这样写故都的秋天, 表现的是对现实的一种忧思……在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适时引入闻一多的诗歌《死水》, 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学生自然理解了“清”、“静”、“悲凉”的气氛背后, 表达的是作者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与故都情结。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只有真正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如陈维贤所说:“当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有实效时, 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高境界, 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上一篇:保证小额诉讼高效之下的公正下一篇:大体积混凝土矩形桥墩温度应力裂缝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