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2022-09-11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主体作用是他人替代不了的, 教师的“教”是要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 “教”是为了“学”。《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 要始终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作用很大, 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是贯彻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前提

1.1 传统的教学观存在着很大的弊病

传统的教学观, 就是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教授书本知识, 学生学书本知识, 认为教学只有一个功能:传授书本知识。因此, 许多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往往扮演的是演讲者的角色, 呈现“一言堂”的现象, 造成了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病——忘了学生。表现为:教师只研究应该如何教, 不研究学生应该如何学;上课教师活动多, 学生活动少, 教师独占讲台, 学生消极被动;只记得少数学生, 忘记了多数学生。

实践证明, 这种以“教”为重心的教学方法, 耗去了课堂上的大量时间, 学生读的少、练的少, 许多知识半生不熟, 必然所得也少,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2 确立“学生主体”的观点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 教学的真正含义, 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 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 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 学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的观点, 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两者是统一的。学, 是在教之下的学;教, 是为学而教。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 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实践活动, 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语言学习的交际活动中来, 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优化英语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学生来说, “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诱导学生主体参与

创造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教学要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情景, 引起学生的反响和共鸣, 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练习才能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1) 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创设情景。具体直观的形象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运用语言, 把言、行、情融为一体。运用直观教具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 诱发他们的求知兴趣, 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 以便牢固掌握。

(2) 运用动作演示情景。在教学中多用一些身体语言, 利用姿势、手势、表演创设语言环境, 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在讲“现在进行时”时, 一边开门一边说:"I am opening th e door."或者一边擦黑板一边说:"I am cleaning th e blackboard."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这个时态, 这样枯燥的语法融入到生活情景中, 学生掌握理解起来容易多了。教“购物”时, 教师创设交际活动情景, 即虚拟商场。一部分学生当作顾客, 另一部分学生为店员——文体店的、水果店的、服装店的、食品店的等, “顾客”自由选择物品, 和“店员”展开对话。这种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融入交际活动中的做法,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3) 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切合教材内容的图片资料等,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增加了练习的机会, 提高了课堂实效。

2.2 讨论式教学, 引起兴趣, 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机会

主体参与型教学关键在于“参与”,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 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下面谈一下我的做法, 首先四人分为一组, 具体方法如下:

(1) 组内讨论。小组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 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 采用轮流提问的形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由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 在全班交流时提出以待解决。

(2) 组际交流。在小组讨论后, 进行组际交流, 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 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 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 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 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 突出关键问题;最后, 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 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形成一致意见。

这样, 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 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3 激励评价, 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中, 尽量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 教师就要抓住机会表扬,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克服自卑感,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综上所述,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才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让学生吸收、消化, 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是为学生学习“铺路架桥”服务的。因此, 重视研究探讨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与形式,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主体参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中小学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 杨连瑞, 汤成雄, 胡士田.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

[3] 梁仪.英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出版社, 1999.

上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日农产品贸易下一篇:现行统计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