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初探

2023-02-16

“农村初中”主要指离县城较远、生源主要来自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农村家庭的初级中学校。往往“农村初中”在教育资源、硬件设施乃至师资力量上均明显落后于县城初中, 且学生有很大部分都是农村留守儿童, 缺乏亲情的直接关爱, 他们在生活、行为和学习等方面的养成习惯参差不齐, 与县城初中都有较大差距。所谓“初中语文成长课堂”, 笔者认为就是在40分钟的课堂内, 在老师的引导下, 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模式, 自觉主动地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 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 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平时所说的“素质教育、减负提质、快乐学习”, 我认为就是“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的教学理念的核心。

一、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必要性

进入课改以后, 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转变。然而,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课堂教学后, 却隐藏着许多缺憾。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 被文本所束缚, 照本宣科, 出现教材与学生、生活都脱节的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精神游离于课堂, 另一方面教师又过分追求花样, 使课堂出现了“对牛谈琴”的尴尬局面。学生累, 老师也累, 使整个教育教学都成为一份苦差事。由此看来, 真正的语文成长课堂还没有完全形成, 尤其是在农村初中, 语文成长课堂研究很有必要性。

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就是要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 展开细致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 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和已有的课堂成长储备来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打造高效务实求真语文课堂, 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回归本质, 使语文课堂更有生活味、语文味和趣味性。本研究直接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入手, 切入点小, 前沿、直接、现实, 操作性强, 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 做出成效。

二、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有关专家与同行们也都在从事有关语文课堂的研究, 都从不同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 其实也不是一个新话题, 而是当今社会教育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虽然概念有所差异, 但其实质和中心没有变,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1.国外有关的研究。20世纪上半叶西文的有效教学理念就认为, 教学也是科学, 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赫斯特就是这一研究的代表。赫斯特 (Hisrst) 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 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 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 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

看来, 语文是感性的, 人文的, 又是工具的, 要用方法, 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 在课堂上就得多下功夫。

2.国内有关的研究。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确,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所以, 语文课堂就要“生活化”“情境化”,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积累, 把思想从封闭的教室里解围出来, 把眼光从篇幅有限的课本上解放出来,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境, 让学习者在“可意会, 可相见”的情境中充分联系生活又有效地发挥想像力, 与文本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融入课堂, 深入文本。

三、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

有关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有很多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先从字词、文学常识、篇章结构及主旨、写法上按部就班地教授。教师讲、写, 学生听、记。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支配下, 把知识从老师那儿装进头脑, 再模仿练习, 做习题。通过机械重复达到技能、技巧熟练掌握的目的。但学生没有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而且教学往往陷入到拼时间、拼消耗、低效率竞争的怪圈之中。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 而且收效甚微。完全丧失了语文课的意义。这样仅仅以获取知识、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 摧残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 不能够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不符合当今教育的要求。要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和优化语文成长课堂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 本人认为初中语文成长课堂分为三方面:教师有启发地课堂导学、学生自主快乐有步骤地学习、师生的互动及思维碰撞, 这就是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基本内容。但是这三个方面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较多, 但初中语文教学成长课堂也是教学, 当然得以课堂为主。因此, 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使学生自主快乐有步骤地学习。

四、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 研究的视角

新课程实施中,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语文课很多教师都可以上, 最好上, 但也最难上, 特别是要上好。”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它没有公认的教学模式, 所以, 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视角是:找准初中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案, 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 以素质教育为中轴, 以新课标、教材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为载体, 以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师生语文课堂双向互动学习为宗旨, 通过调查研究、课堂实践、文献研究、阶段总结、开拓创新几种手段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1) 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听课、问卷、测试等手段对语文老师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习的兴趣、能力、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 课堂实践法:通过语文教学实践, 探索、创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促使语文课堂师生双方成长; (3)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 探索、创新更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4) 阶段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全, 不断总结研究成果, 进行阶段性小结, 完善研究方案; (5) 开拓创新法:一边实践, 一边创新, 将研究深入、拓展。

本人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课堂实践法, 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是共同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总结有效经验, 归纳可行方法、探索初中语文成长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实践性, 提高课题的实用价值。

(三) 研究的途径

(1) 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本人在以前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 已有课前3分钟学生演讲、学生当老师、学生成长日记、学生自由作文及课后反思的教学活动形式。这些师生教学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实施推进的载体。

(2) 网络与其它学科教学实践整合。课堂教学虽有学科之分, 但都得通过课堂这个载体和师生双边关系来达到教学目的, 学科课堂教学都有相似性, 通过网上网上查询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借鉴来找寻语文成长课堂中可以“拿来”的东西, 经过自己思考并给予归总、整合, 探索推进农村袂中语文成长课堂实践的新途径、新方式。

(3) 教学实践与理论总结相结合。我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全, 不断总结研究成果, 进行阶段性小结, 再实践检验效果, 这是最好的途径。

五、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痛。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差, 自觉差, 不重视文科的学习, 乃至于厌学;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消极的死板的教学模式状态, 使农村语文教学成了一块“鸡肋”。就是想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发展, 让农村语文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做起来, 让学生学得轻松、觉得扎实、觉得快乐,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也通过研究让教师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观, 真正做到以“学”促“教”。因此,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成长实践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 从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其二, 可以了解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提高老师对语文成长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提升教师的理念。其三, 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但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不断丰富创新“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的教学方法, 努力让每一位农村的孩子们能够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 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 一起成长, 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于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尴尬情况, 分析了真正的语文成长课堂研究的必要性, 进而从内容、思路、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回归本元, 使语文课堂更有生活味、语文味和趣味性。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成长课堂,研究初探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2]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3] 《今日教育》有关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论述.

[4] 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有关教育的论述.

上一篇:校园网中ARP攻击及防御方法下一篇:微信公众平台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