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会计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数学教学与会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目前,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许多职业院校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会计技能大赛促使各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会计技能教学。如何构建不同层次的会计技能教学,建设科学合理的技能教学资源库、提高专业教师团队的技能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第一篇:数学教学与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探讨

[摘 要]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中职会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中职会计教育的要求,提升中职会计教学的成效。为此,在阐述会计信息化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結合我国中职会计教学发展现状,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策略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中职会计教学发展。

[关 键 词] 会计信息化;会计教学;变革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大了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自动化的发展,对原有企业会计管理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发展,也加大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受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缺乏实践内容,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不利于实现会计教学的社会化发展。怎样实现中职会计信息化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财会人才成为相关人

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整合传统会计模型,打造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经济运营等提供重要信息的支持,有效实现企业财会信息共享应用,提升财会信息的利用率。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以计算机软件为基本应用对象,实现对各类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自动化管理。(2)加强会计管理和其他部门的联系,比如,和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的联系,从而有效促进资金流动。同时,通过网络软件的自动生成能够为会计人员提供重要的会计凭证。(3)加强各类信息的整合,增强各部门功能。(4)对企业财会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职院校会计教学发展现状

(一)中职院校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在中职院校教育发展中,会计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每年招纳的学生众多,但是最终能够从事对口工作的学生很少。中职院校财会人员的培养和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大量需求出现了不相适应的问题,中职院校采取的传统财会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中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中职院校会计教学采取的仍然是传统教师单一传授的方式,学生对财会知识大多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不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这种僵硬化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发挥会计信息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让学生失去了自身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会计教学和社会实践体系联系不紧密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注重教学和社会实践联系的学科,所学会计知识最终需要到实际生活中来检验,但是从目前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成效来看,会计教学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力度不够。

三、中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转变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

中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进展需要积极转变理念,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作用,结合实际更新会计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在具体推进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抛弃原有的将会计信息化作为财务管理工具的理念,增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社会时效性,将原来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实践为主的模式。

(二)优化会计信息教学资源

中职院校会计信息教学资源包含会计信息化教学中所需要应用的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知识准备、教学经验等,在认识各类会计信息资源之后实现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加大对仿真模拟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资金投入,增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仿真效果;在会计师资力量上则进一步壮大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加大对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力度,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并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将会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并聘请专业人员向学生讲解会计信息化知识,增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生动性、时效性。

(三)革新会计信息化考评体系

现阶段对中职院校学生会计学习情况的主要考核方式是笔试考核、作业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且这样忽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践内容众多,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原有笔试、理论考核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实践课考核和上机操作考核,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

综上所述,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信息化进程,在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需要中职院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视,结合社会需求更新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认识,从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式多样、考评形式多元等方面深化会计信息化教学,不断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秀芳.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时代金融,2017(33):163.

[2]胡晓玲.试论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才智,2016(35):106.

[3]洪玉娟.浅析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黑龙江科学,2016,7(19):98-99.

作者:何晓美

第二篇:会计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研究

[摘 要] 目前,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许多职业院校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会计技能大赛促使各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会计技能教学。如何构建不同层次的会计技能教学,建设科学合理的技能教学资源库、提高专业教师团队的技能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会计技能;竞赛;教学;考核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3. 079

0 引 言

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了11家部委、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至2018年增加至35家部委和单位共同举办。10年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由最初的10个专业类别、24个竞赛项目增加至2018年的26个专业类别、82个竞赛项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年度盛会。

会计技能赛项从2012年起也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比赛,该赛项每年都会结合行业要求进行内容和要求上的调整,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引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此,笔者结合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教学现状和会计技能大赛的要求,对技能大赛与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相融合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以其能突出技能考核的独立性与实用性,真正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 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教学现状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从2012年开赛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比赛内容和要求日趋丰富与全面。同时,随着我国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力度的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7年和2018年管理会计技能被融入会计技能大赛中来。可见,大赛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技能大赛对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教育进行大检阅,并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技能教学与技能大赛的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

1.1 会计技能教学重视与普及程度不够

近些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许多院校都在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但是,对技能教学的重视普及程度仍不够。目前,许多参赛院校为了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过度关注竞赛结果,只重视对参加技能大赛的个别选手开展强化训练,忽视了对会计技能教学的普及,没能把技能大赛真正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另外,由于每支队伍仅限4名参赛队员,名额非常少,学校一般都是临时组建参赛队伍进行突击训练,进行精英训练,并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学只重视理论课程、核心课程,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课时偏少,且忽视会计技能训练,制约了学生会计技能的提高。

1.2 会计技能教学内容与技能竞赛相脱节

会计技能竞赛从最初的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两个环节,演变为现在的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和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两个环节。其中,会计基本技能竞赛环节由四名选手抽签定岗,分别以出纳、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主管四个身份分工合作,完成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环节采用由单人模拟不同岗位独立处理业务。

各院校在会计教学环节中,基本上都会开设会计技能竞赛所用到的理论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实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综合实训、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等。但是许多院校却不能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开设会计技能训练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技能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导致理论教学不能更好地辅佐技能训练,技能教学也不能渗透到理论教学中来,会计技能教学内容与技能竞赛相脱节。

1.3 会计技能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技能的考核随意性比较大,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法,依然停留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指标上面,设置了过程考核要求,但却缺乏系统性考核标准和详细的考核方案,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评价。考核工作没做好,难于调动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是最终关口,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保证技能训练的有效执行,激励学生将专业技能的学习进行到底。

1.4 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够

会计技能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技能任课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从校园直接走向校园,担任专业课教师。他们对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并不熟悉,对特殊业务的处理也只是纸上谈兵。虽然各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出台了一些措施,要求专业教师走进企业顶岗挂职以提高专业技能。但是在實施过程中,这些措施因为财会岗位具有较高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的限制,教师顶岗挂职往往存在走形式、落实不到位等情况,从而影响会计技能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提升会计技能教学水平的对策

2.1 提高思想认识,普及会计技能教育

会计技能大赛的举办, 体现了实际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各高职院校应该重视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又要强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应用技能的训练,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实现由注重传统理论教学向突出技能教学的转变,落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教学理念,普及会计技能教育教学, 而不能仅仅是面向少数参赛队员进行精英教育。

2.2 以会计技能大赛为指引,建设科学的会计技能教学体系

各高职院校要想办法将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技能大赛进行对接,在常规教学体系中融入会计技能教学要求,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紧密结合到一起。会计技能要求与对应的专业课程关系如表1所示。

2.3 立足岗位需要,科学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实际会计岗位中所需要的会计技能,不能仅仅依靠开设专门的实训课程开展训练,而是需要将会计技能训练融入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在会计基础课程中纳入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凭证的整理和装订、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流程的训练;在出纳业务操作中加强点钞技能和数码字的书写训练;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纳入不同会计岗位的业务训练等;在成本计算与分析课程中除了要求掌握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之外,还要训练成本单据整理与录入、会计小键盘录入等训练;在税费计算与申报中加强不同税种的计算与纳税申报的训练;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要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管理会计、企业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最好能模拟企业真实案例进行虚拟运营和管控。

2.4 构建科学的会计技能教学资源库

会计技能考核与传统的书面考核有很大的不同。书面考核的题型一般是固定的,且题量有限,主要借助文字对经济业务进行描述,考核重点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由教师直接进行人工评卷。会计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济业务都是以原始业务单据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业务单据来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内容,并且进行会计处理。会计技能考核所涉及的知识点多,要求高,如果还是依靠教师进行人工评卷,就很难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评判。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技能教学资源库迫在眉睫。会计技能资源库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训练能力,对应的操作步骤、岗位分工、流程控制都应该有相应的考评模块,且需要利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满足学生在线学习、技能训练及考核的需要,还可用于组织各级技能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会计技能教学,将会计技能教学纳入相关课程教学内容, 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会计技能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必然对任课教师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培养和锻炼专业骨干教师,挖掘有潜力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到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指导学生开展会计技能训练的同时,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们实践动手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结 语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不能只是考虑培养少量领军人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要想办法设计先进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标准,构建成熟的技能考核资源库。这样才能保证技能训练按预设的目标顺利开展,才能保证技能考核的全面性和公平性,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会计专業技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彦.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考核体系构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31-33,92.

[2]王维维.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及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2017(36):39-40.

[3]蒋秀娟.职教技能大赛与会计技能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5(9):84-85.

作者:李婉琼

第三篇: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许多高校的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课程,开展了会计教育,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迪克—凯瑞模式认为,教学的效果、效率和吸引力的提高,必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实现。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关键词:会计教学;非会计专业;迪克—凯瑞模式

管理的关键在决策,而决策离不开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已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成为企业经济行为的基础。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日益旺盛,会计教育已成为高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非会计专业培养的毕竟是各自相关专业的人才,其对会计知识需求的面和度都不同于会计专门人员。因此,应传授给非会计专业学生什么样的会计知识,如何引导他们学习会计,怎样培养他们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思考的问题。

一、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考量

“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杨纪琬)。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许多院校的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课程,开展了会计教育。考察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案,我们发现,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开设范围广泛。目前,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纬度逐步拓展,除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际贸易、经济学、财政、金融、统计等相关专业外,法律、社会学等专业也相继开设了会计课程。在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会计已成为学生的必备知识,它们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会计知识和会计提供的信息分析相关经济行为。

2.课程定位一致。在非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本上都将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学科)基础课,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出。从重视程度看,甚至超过了某些专业课(随着学分的压缩,一些专业课不得不调整为选修课)。

3.课程名称不尽相同。在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中,该课程有“会计学”、“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等不同名称。从教学内容看,虽然体系和安排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有别于会计专业的教学。

4.课时安排各有差异。在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中,讲授学时并不相同,有36、48、54、64学时等不同规定。但从历史数据看,各专业的会计教学课时呈逐步增加态势。

5.教师队伍呈专门化趋势。从实践中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一般都由本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承担,且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为适应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需要,在会计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许多学校都提出要建立两支队伍,其一就是基础会计教育队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需要。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迪克—凯瑞模式分析

迪克—凯瑞模式是“系统设计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迪克和凯瑞所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它包括十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试题、开发教学策略、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用线条加以连接,如下页图所示:

迪克—凯瑞模式认为,教学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该过程中的每个要素对于成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吸引力。近年来,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按照迪克—凯瑞模式的主旨思想和评价体系,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裁、教学策略的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缺憾和不足,尚需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1.教学目标尚不明确。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或间接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教学过程中。非会计专业不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非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目标主要是各类单位的管理部门,由于这些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因而他们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需了解会计信息的基本经济涵义和生成过程,而不需精通如何记账、算账。因此,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难以适应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但现实中,相当多的授课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对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采用了无差别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忽略了所学专业的特点,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授课教师并没有按照各专业的不同特色及侧重点来设计授课内容,其课程内容只是会计专业课的简单拼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教学内容覆盖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部分。二是基本类同会计学原理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如按第一种形式授课,由于教学内容大而全,加上受学时的限制,只能是蜻蜓点水,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按第二种形式授课,侧重点是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将会计与经济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普遍觉得会计学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且与自己的专业相容性差。

3.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目前,该课程总体上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加上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的思想,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其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成为理论知识的接受器,缺乏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未得到有效运用。近几年,尽管很多高校在会计学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尝试,以多媒体取代了“粉笔+黑板”。但目前许多多媒体教学只是单一地运用PPT课件,由屏幕替代了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仍不能从根本改变灌输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4.教材建设不相匹配。现在许多非会计专业使用的会计学教材与其专业特征不适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体现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特征。有些教材其内容侧重于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讲解,而忽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及应用的介绍,在结构、内容等方面也不能体现出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因此,不适应教学目标定位的要求,缺乏专业特色。二是不能体现非会计专业之间的特征。尽管有些教材具备了非会计专业的特征,但难免顾此失彼,往往兼容面过大,通用性过强,常常忽视不同专业的差异,没有考虑到学生就业多样化和创业的需要,缺乏针对性。

5.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非会计专业虽然开展了会计教学,但由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和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教学检查的情况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较少互动,缺乏沟通,难以相长,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冷漠成为课堂的一道风景。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的上课、背书本、参加考试、取得学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革新之路

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具备一定的会计理念和知识,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非会计专业中开展会计教育,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课程是符合人才市场选才、用才风向标的。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效果看,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现行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根据迪克—凯瑞模式的主旨思想,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明确会计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迪克—凯瑞模式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强调要清楚、准确地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之后能做什么。经济管理类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具备会计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能运用会计信息解决企业实际战略管理问题的经济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即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把会计作为一种经营管理工具,并充分运用此工具。

2.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迪克—凯瑞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其制定依据主要是当前的学习理论和关于学习研究的成果、用于传递教学的教学媒体的特征、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习者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现、练习和反馈、考试以及延展活动几个部分。教学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就须考虑设计好每一步应怎样引导学生。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应该保证案例的多样性、全面性和适合学生本专业特点性。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择和认真分析所选用的案例资料:在案例的选取和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地反映会计类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要点;同时,案例应该使用真实的资料,既体现我国企业经营的特点,又体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案例设计讨论的主题,并就初始问题的提出方式,后续问题的呈现时间加以引导,可以避免学生纠缠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最后,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以上三环节作为教学策略的内容: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模拟机会,使其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到了综合知识对解决问题的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

3.优化和开发教学材料。迪克—凯瑞教学模式崇尚以“学”为中心的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材料应尽量宽泛,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材料的优化和开发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改造现有会计学教材的内容,重视对学生会计管理理念和能力的培养,将财务报告的分析、企业业绩评价与内部会计控制纳入教材内容之中,体现会计为其专业服务,为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另一方面,扩充教学资料,主要是增加一些加强理解和促进迁移的材料,包括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习题库、案例集以及ERP沙盘仿真模拟和其他类似的材料等。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老师讲、学生听和看,着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单纯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忽略思考环节。迪克—凯瑞教学模式倡导开放型、互动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师生平等的交往和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思考、边参与,以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达到以上效果,笔者建议:除正常讲授外,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广仿真会计实验(当然不能照搬会计专业的模式),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针对热点问题和典型事件,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方法,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同时,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师提供多媒体课件和其他信息化学习材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互联网上浏览或下载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开设网络课堂,开展网上教学。鼓励学生可通过E- mail 、QQ等方式与老师交流。条件许可时,可设QQ群组织全班同学就某一要点进行在线讨论,老师进行在线点评,营造出师生互动、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化的教学情景,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5.改革考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其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需变单一的考核方法为多元的考核方法。除了传统的考核方法即根据平时的作业成绩、考勤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考评外,还应当加强对以下几种能力的考评:即会计信息的搜索、组织和处理能力;对典型事件和案例的会计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学会计知识的表达、交流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J].会计研究,2007,(3).

[2]王丽华.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置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3]祝素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通讯,2008,(6).

The Reform and Thinking about the Accountant Teaching of Non-accountant Speciality

in the High Education School

WANG Zhen-yi,XU Xue-xia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on School, Wu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uhan 480073, China)

Key words: accountant teaching; non-accountant speciality; Dike- Kairui mode

[责任编辑 张宇霞]

作者:王珍义 徐雪霞

上一篇: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论文下一篇:美术欣赏课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