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23-01-04

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 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 我们若不想被淘汰, 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 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也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 一些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和偏差, 主要是没有正确地把握好各种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要使语文新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并不断深化, 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课程理念要求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 打破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 使语文教育走出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 还语文教育以本来的面目, 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是有的老师片面地理解为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 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忽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 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 就不是在搞新课程改革了。有的语文课, 学生连课文都还没读通, 教师就开始“牵”着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人文命题”, 或深挖所谓“微言大义”, 或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 直接“切换”到社会现象进行时政评析, 或生硬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观教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内涵丰富的语文学习中建构起来的。淡化语文认知, 脱离语文情境进行人文教育, 势必有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不但培养不了语文能力, 也孕育不了人文精神。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作依托, 人文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人文教育应该依托教材、有机渗透, 不能脱离学科特点, 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 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地理课……。应该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 扎扎实实搞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认真落实语文的“操作性问题”,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功──精于读、长于写、敏于听、善于说。

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语文新课改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为他们自我实现创造条件, 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体现了尊重教育的规律, 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 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能把学生主体性绝对化。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 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要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 而学生的积极性又依赖教师的培养, 两者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交替, 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共同目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 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 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 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 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 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 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 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 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只能导致课堂上的失控和混乱。教师要扮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积极发挥和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该管的还是要大胆去管;该讲的还要放开去讲;该练的还要严格去练, 不训练就谈不上知识和能力的落实。要掌握准“宽”与“严”的标准, 把握好“放”与“收”的度, 找准“讲”与“练”结合的点, 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三、提倡多元解读文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

语文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 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 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性情、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文本而随意理解。提倡多元解读文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 不是简单肯定学生的文本解读。多元解读必须建立在尊重文本意义, 尊重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意图,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 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的观念。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又要引导学生联系作者, 联系上下文, 联系时代背景, 联系特定社会历史风貌对文本整体把握、全面理解、细心揣摩。还要引导学生从是非、道德、审美、价值观等层面对自己的发现、体悟进行辨正与反思。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思维品质得到应有的提高。

四、对学生智能培养时引导学生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传统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重教轻学, 重知轻能, 重记轻思, 重口轻手, 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教师多从主观出发, 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具体方法上, 单一使用讲授法, 从教学效果上看, 学生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可是, 有的老师和学生却一味强调智能的培养, 忽视甚至放弃基本知识的积累。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 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准确把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的教师动辄发动学生分组“大讨论”, 以为这就是“合作学习”, 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 问题是该独立完成还是共同探讨, 通通“合作”了之。这样, 多数小组讨论简直就是做做样子, 空热闹一回而已, 这种不求实效的“合作”, 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不但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 甚至会助长某些学生的依赖和懒惰心理, 养成一种虚浮不实的作风。

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一些简单的可以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选择学生自主学习, 课上让部分学生 (要选择成绩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 且三个层次学生比例一致) 作讲解, 要对他们的讲解进行评价, 对讲得正确的给予表扬, 讲得不正确的也要给予鼓励并纠正其错误;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合理引导学生分组合作, 合作学习的自主权应该由学习的主体即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和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合作与否、合作时间、合作伙伴和合作形式, 课上让部分组的代表进行讲解, 同样也要对他们的讲解评价或纠正;对于比较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及启示下一篇:新课标下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