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22-09-1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2011年底, 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新课标) ,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进行了大量的修改、补充和调整, 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要求。根据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对照新课标的要求,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发挥教师正确引领作用, 努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 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不良风气的影响、名利得失的诱惑无所不在。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要与社会接触, 社会不良风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部分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一味抱定“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等信条, 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良认识倾向或错误言论, 不仅不加以拨乱反正, 做出科学的评判和引导, 还一味地鼓励、肯定, 似乎这样就体现出了教学理念的先进, 这实在是曲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还有, 由于知识准备和阅读经验的不同, 尤其在缺乏必要的阅读能力的情况下,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 任由自己去“发现”和“创造”, 也肯定会乱套:如有学生学了朱自清的《背影》, 对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视而不见, 反而责备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学了鲁迅的《故乡》, 竟然称赞杨二嫂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值得学习, 这就完全与课文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社会, 也无法把学生隔离起来, 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正确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新课标在“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情况下, 明确提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这大大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 同时也对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教师责任, 发挥教师的正确引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及体验, 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水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 阅读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课文读的训练明显加强, 琅琅的书声让我们倍感欣喜和亲切。但是, 我们还是经常能发现在一些语文课上, 教师要么缺少对阅读的引导, 让学生反复地、机械地读, 要么就是害怕学生不能领会, 对相关内容深入分析, 大量扩展。而学生则很多时候是为读书而读书, 疲于应付, 浮于表面。整个阅读过程看起来热闹, 但学生对所读内容并未能真正感受和理解, 难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另外, 当前的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 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 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除了课本和教辅, 课外已经没有兴趣或精力去广泛涉猎其他有益的书籍, 这对他们扩大知识面, 提高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

针对这样那样的问题,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 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等。新课标还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 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为此还特别调整和补充了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本次语文新课标修订的召集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还提出, 现在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够, 建议利用评价的杠杆, 把课外阅读也列入评价范围, 注意考查阅读量、阅读面, 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习惯。这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需要所有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在教学中严格落实。

三、注重内容的求实与创新, 努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 把“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一句改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进一步突出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继续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同时明确要求“抵制抄袭行为”。还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还有, 针对目前不少学校搞写作“提前量”, 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的情况,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写作的目标, 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 第二学段开始“习作”, 第四学段才是“写作”, 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对写作的评价, 温儒敏教授也强调: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对语言运用的评价, 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 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 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 主要培养表达能力, 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 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 这是最主要的。这对纠正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不良倾向非常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自动气象站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对策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