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2022-07-27

制度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竞技场,持续规训着各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基层民主治理的创新与完善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作为现代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在满足公民参与需求、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解决社会突出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基层的实践探索与上级组织的改革推动相结合,将有利于这项制度的丰富和发展。为此,本文以余杭区的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为研究对象,力求从个案分析中得出一些启示式的意见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一、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启示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奠基人哈贝马斯将协商民主的基本形式归纳为两种,即在议会党团的制度化的协商形式中实现的政治组织间的政治协商和在社会公众及民间团体的政治上的语言交往网络中实现的社会公众与权力部门间的社会协商。参照这一说法,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大约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的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在那里,执政者鼓励不同意见的表达,并照顾和维护各方利益。1949 年9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协商民主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实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建立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当前首先要制定关于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若干规定,明确哪些问题必须由哪些单位、哪些团体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对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基层单位内部的重大问题的协商对话,应分别在国家、地方和基层三个不同的层次展开。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把它作为领导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去做。要进一步发挥现有协商对话渠道的作用,注意开辟新的渠道。” 这一论述,以党代会报告的形式正式提出中央关于建立协商对话制度的重要思想,并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的建立、发展进程。此后,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协商制度应包含的主要内容,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协商制度的总体要求,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总要求,同时,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定位、发展目标、制度形式、实践平台、具体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有力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城乡社会兴起了许多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如民主恳谈会、民主评议会、居民论坛等,为基层民主协商活动的深入发展创造条件。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组织开展的协商对话活动之外,比较典型的还有以下几种协商形式。

一是民主恳谈会。这是1999年6月温岭市松门镇在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教育中采取的一种互动式沟通的方式。此后,经过不断的发展、改进和创新,演变为以“对话、协商”为特征,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制度化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治理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基层党委、政府或农村自治组织在公共事务作出决策前,先在干部和群众或群众代表中间,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公共事务了解不多、知识不多的人与具体处理相关问题经验和相关知识人之间,开展完全平等、自由、公开、坦诚、双向和深入讨论,交流思想,分析利弊,论证观点,辨明事理,相互说理,形成一定共识后,再通过一定程序,由基层党组织、政府、基层人大或人民群众自己做出决定。

二是公民评议会。1998年沈阳市的“市民评议政府”活动开启了我国公民评议的先河。之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的许多市、区都开展过不同形式的公民评议活动。公民评议从内容上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评议代表对国家权力机关、党群机关、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就“履行职责、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加强廉政建设”等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排名比较并进行相应奖惩,同时要求被评议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评议主体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回应与反馈;另一类是由评议代表对地方干部业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会影响地方领导和干部的政治前途与奖金。

三是公民听证会。在我国,听证会被广泛用于行政和立法领域。行政领域的听证会主要是指相关职能部门就某项公共事务的决策依据、前提和目标,邀请相关团体、公民和专家进行辩论、咨询。听证会的目的在于通过开设听证会由利益相关者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缓解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综合上述种种协商民主的形式,对我们搞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大致有如下启示:

第一,制度化、规范化是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中国的协商民主本质上是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是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程序设计,将协商民主以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形式确立下来,并在实践中得到稳定持续实施的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在国家层面开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根本制度基础。对于基层开展的民主恳谈会、公民评议会等形式,其协商议题的确定,协商各方主体的选择,协商时间地点的告知,协商过程的公开,协商成果的运用等,都需要一套具体、规范、科学的制度设计。

第二,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尽管协商民主的具体形式可以自发生成,但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却需要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来推动。以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为例,1999年6月,松门镇举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引起了中共温岭市委的高度重视。中共温岭市委及时总结松门镇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并出台文件加以规范和完善,进而推广到全市各镇,使民主恳谈迅速在温岭市各个镇开展起来。而后,温岭市就民主恳谈下发的多个规范性文件涉及民主恳谈的指导思想、核心原则、组织领导、议题范围、运行程序以及考核奖惩和监督反馈等各方面内容。 正是由于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使基层协商民主能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分步骤、有秩序的推进。

第三,对现实问题的有效回应是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任何一项制度的民主制度的创新和安排都源于现实的需要。同样,只有解决具体问题的民主才是真正有效的民主。基层协商民主的目的在于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诉诸公共利益,兼顾各方利益,达成一致共识,更好地推动决策制定和落实。前面所述的各地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创新实践几乎全部都是源于群众对自身民主权利的追求和解决本地本单位现实问题的需要。正是公民民主权利的充分保障和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才使得基层协商民主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多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特征。民主协商制度讲到底,就是形成一种沟通对话的机制,以此达成妥协、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民主协商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旨在促进沟通对话、协商互动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更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各利益主体的积极、理性、平和地参与。党委政府等公共权力部门要致力于创设有利于民主参与和平等对话的制度环境、社会氛围,吸收和鼓励公众通过协商民主这样的平台合理、有序表达意见,并积极与其他主体进行沟通,形成具有民意基础的决策并保证其实施,最终实现基层公共事务的良性治理。

二、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2001年余杭区撤市设区,使余杭区的城市化步入了快车道。2011年,区委、区政府顺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将全区9个镇乡“翻牌”变街道,这些“翻牌”街道原有的镇(乡)级党代会、人代会随之取消,使得街道层面党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减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群众沟通、接受群众监督的途径缺失。为破除这一体制缺失,有效保障党员、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余杭区于2013年在街道一级探索试行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大致经过

2013年1月,余杭区委组织部和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发文,在南苑和仓前两个街道试行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让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共建单位、区级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等各层面人员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经过半年试点,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在保障参与权利、畅通参与渠道、提升决策水平与民众参与意愿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6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余杭区出台了全面试行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区14个街道全面试行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

(二)具体做法

1.准确定位。余杭区三面环绕拱卫杭州主城区,大部分街道处于“城郊结合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群众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特别是对于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党员群众具有较强的表达意愿。因此,搭建一个党群互动、政民互动的平台,有效解决街道一级民主协商机制“缺位”问题,进而更好地了解、掌握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促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因此,从一开始,区里、街道两级党委对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是要通过建立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弥补街道一级协商民主制度空白,发挥它在凝聚和调动各层面力量,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提升街道的发展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对于这个制度建立的目标定位、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代表产生、议事形式和规则等方面,作了统筹考虑和总体设计,确保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有效进行。 2.规范机构。良好的组织架构是制度运行的有力保障。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突出党委的领导作用,注重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政协联络工委等职能统筹和资源整合。在区级层面建立街道民主协商议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区人大、区政协分管领导为成员,形成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面上工作督导。在街道层面由各街道建立民主协商议事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人大工委和政协联络工委的负责人任副组长,街道其他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主要负责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组织领导。民主协商议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由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民主协商议事会议的召开、日常活动组织安排、议事代表的联系。

3.确定代表。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主要通过议事代表广泛协商进行。因此,代表的确定非常关键。为此,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就议事代表的构成、条件、产生和职权均进行了规范。在代表的构成上,要求以党员代表为主体,比例一般不少于70%,并安排一定数量的辖区单位代表,流动党员代表,外来人员代表,区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代表,以保证代表构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目前,全区共有议事代表932人,其中党员727人,占78%。在代表的条件上,要求议事代表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熟悉基层情况、有较强的议事能力、办事公道正派等基本条件。实行议事代表资格联审制,联合纪委、政法、计生、城建等部门开展资格审查,对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醉酒驾车等不适宜担任议事代表情况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代表的产生实行民主推荐制,采取上下结合、充分酝酿的方式,由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多数党员群众的意见,提出议事代表人选,经所在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报街道党工委审查批准。议事代表实行任期制,一般为5年,与区级“两代表一委员”任期相同,同时明确代表资格终止、代表调整和增补的具体办法。在代表的职权方面,围绕保障议事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对代表的权利与职责进行了明确。

4.创新形式。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发挥作用:一是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是整个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实现形式,一般每年召开2次,年中和年末各一次,由街道党工委召集并主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讨论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半工作报告、人大工委的半工作汇报,听取议事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的汇报,议事代表就街道涉及党情民意重点议题进行主题交流发言、进行现场询问并由街道有关领导进行现场解答,议事代表对街道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方面工作情况进行阶梯式评价。二是专题协商会议。专题协商会议是指在街道民主协商议事年中和会议之外,围绕街道重大事项执行或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的会议。与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相比,它具有针对性强、灵活简便的特征。从运行来看,各街道对其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2014年,围绕着“五水共治”、社会养老和物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议题,各个街道都召开过相关专题的协商会议。三是闭会期间街道及议事代表的履职活动。根据制度的规定,在闭会期间,街道通过定期组织议事代表视察重点项目进展情况,邀请议事代表参与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标、验收等,组织议事代表对街道内重点、热点等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和专题调研来发挥日常工作功能。议事代表具有加强与党员群众的联系,及时听取和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好上级政策和街道重大事项的宣传、解释工作等职责,通过代表小组活动、联系接访等活动,实现经常性发挥议事代表作用的目的。

(三)成效估价

从调研的情况看,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建设在搭建平台、推动对话、保障权利、促进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效果明显。各项工作达成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专业、管用、有效的制度体系。余杭区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一套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的制度体系,对该项制度所涉及到的目标定位、组织架构、代表产生、议事主题、议事程序、议事形式、意见落实等方面都作了系统的筹划和明确的规定,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制度前提,促进协商对话的平台作用明显。同时,也为这项制度的完善、提高和推广提供了基本的样本参照,促进了协商民主制度在基层的实践和发展。

2.促进了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重要民生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街道一级处在发展前沿,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等任务十分繁重,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实现了党群之间、政民之间的良性、有序互动,提高了沟通交流的效率,营造了浓厚的民主协商氛围。在这一制度设计及民主协商的氛围之下,一些事关街道发展的重要事项决策部署不仅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以通过代表发言来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大众智慧,促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征地拆迁、回迁安置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同时,这项制度在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民生热点问题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3,使这一制度在保障公民权利、凝聚发展共识、改进基层治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在扩大民主的同时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当前我国各级党组织都面临的一个难题。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十分注重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参照镇级人代会的运作模式,每年都会有一些例行的代表会、协商会,保障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为公众进行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民主监督搭建了平台,有效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营造了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氛围。同时,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所有的制度设计和日常活动,都是在当地党委领导和指导下进行,既弥补了城市基层党员群众参与街道党组织事务的制度设计空白,又开辟了基层党组织及其各项工作有效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从而更好代表社会、凝聚社会的途径,有力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执政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4.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化整合。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开辟了基层党员群众平等、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有效途径,让“街道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打破了党政部门在公共事务治理中传统的“封闭——单一”模式,实现向“开放——多元”的方向演进。这一制度,促进了党委、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种基层治理力量的和谐互动,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权力的运行方式,使得协商对话、合作共建成为一种常态,这对于基层治理力量和途径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协商,不仅促进了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极作为,同时又畅通并优化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营造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促进公民精神的培育和提升4。

(四)存在问题

从更高的要求来看,余杭区的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具有典型的“草根民主”的特征,从初创到实践的时间不长,还有一些不太完善的方面:

1、尚未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尽管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它仍然属于地方“土政策”,在法律上处在一种可做可不做的状态,缺乏法律上、政治上的稳定保障。避免“人走政息”局面的出现,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该项制度面临的严峻考验。

2、制度本身的规范性、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尽管制度本身有比较强的针对对和可操作性,但是在代表构成、议题确定、绩效评估和监督激励等方面还有需商榷、完善的方面。比如在确定协商的参与主体时,利益相关方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专题协商议事会议中利益代表缺失的情况。比如虽然在制度设计上专门提出要街道对推进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绩效进行评估,但是什么时候评估、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运用等都没有明确,实践中,截止目前,也没有街道开展过绩效评估。比如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缺乏,使得街道和议事代表的履职行为随意性大,容易流于形式。

3、问题解决的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突出。一般而言,好的民主协商制度应该是问题解决型的,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解决的成效是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的重要出发点。实践中,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重心仍然聚焦在年中和会议的工作沟通上,对于促进中心工作落实以及最能凸显民主协商本质的专题协商会议,仍然不够重视,在有效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上的作用发挥不够大。而作为承载该制度日常功能发挥的闭会期间街道及议事代表的履职活动,由于活动机制不够健全、街道和议事代表精力有限等原因,在闭会期间开展的履职活动也不多,作用发挥不显著。

4、制度运行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延伸拓展。目前,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运行还只停留在街道层面,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的互动衔接较为薄弱,与社会其它层面的治理行为、治理机制的衔接也不够紧密。比如议事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中涉及街道无法解决的,街道不能直接提交区级相应机关办理,而要通过区“两代表一委员”间接反映。比如街道层面的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还不能与社区(村)层面的民主自治制度直接衔接,与基层党的议事决策制度、基层人大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联系还需加强,民主协商的系统效应不明显。

三、余杭区加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余杭区的街道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建设已然成形,制度本身已变得成熟而简单,就像舟行千里,舟已成,重点就不在舟上,而在于舟行的过程和效果,各项工作已步入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的循环,难的不是刻求制度上的重大创新或是找到新的“一抓就灵,立竿见影”的抓手,而是要有重复做、用心做的恒心、耐心、细心,提升协商成效和民主协商的合力。

(一)充分认识加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着力形成稳定可靠的实施保障机制。总书记在庆祝政协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一关于民主真谛的精辟论述为我们坚持街道协商民主议事会议制度指明了方向。我们务必要珍视这一制度创新成果,推动这一成果的长效化、品牌化。要破除“审美疲劳”、事随人转的体制弊端,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各方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持续推动制度实施的合力。要切实加强该制度与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和政权运作体系的衔接,将召开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和实施民主协商议事制度视为一种常态,融入到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立法、政协协商、基层自治的全过程、各方面,为制度实施争取时间、空间和资源保障。注重加强对制度运行成效的宣传、推介,扩大制度实践的范围,提升制度实践的内涵和影响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在党和国家更高层面的决策和法规体系中得到认可。

(二)认真查找制度本身不完善、不到位的方面,着力提升制度及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法治是一种社会秩序,是社会的共同规则和契约。一般而言,民主是离不开法治和规则的。而法治和规则又是一门精致的艺术,语言或逻辑上的一点点瑕疵,都可能造成实践上的巨大麻烦。因此,我们要重视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按照打造传世精品的标准来改进和提高。要合理确定议事代表的构成,对构成比例的确定要于法有据,对议事代表的产生过程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对议事代表的议事范围、权利义务要有明确的界定,以保障议事代表的代表性、专业性和议事结果的公信力,防止代表履职行为的随意性、形式化。要按照“细节决定成败”的要求,对组织架构、议事主题、议事程序、议事形式、意见落实等方面作进一步系统、科学的谋划和明确的规定,以提升制度本身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细节来说服人、吸引人,提升认可度和影响力。

(三)紧密聚焦现实问题,着力提升制度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书记在庆祝政协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我们要紧紧抓住“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这一根本,将制度建设的重点聚焦到现实问题和老百姓具体的利益诉求上,注重发挥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在保障公民权利、推动协商对话和促进合力共建中的作用,注重在实施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中议事、决事、督事、成事,以问题解决的成效取信于民。要坚持问题导向、结果评价,努力把召开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的过程变成征求民意、集中民智、议决民事的过程。要注重协商形式的“高效便民”,重视专题协商议事会议在议事、决事、办事中的作用,争取多开这样能解决问题的会议,多做议事、决事、办事的文章,尽可能降低协商民主的成本,提高协商民主的效率。要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推动街道和议事代表日常功能的发挥,并建立较为完善的议事绩效评估体系,以专业、独立、定期的绩效评估来了解制度运行的状况、检视制度在运行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四)切实加强与基层治理服务体系的融合互动,着力营造民主文明和谐的政治环境。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或一个地方来说,管理的重点一般都包括营造环境。只有好的环境、好的氛围,才会产生事半功倍、“1+1﹥2”的效果。街道协商民主议事制度搞得再好,也要融入到当地的政治生态环境之中,与原有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相融合,而不是相互打架、抵消。要把党领导下的街道协商民主议事会议建设成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大平台,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落实协商意见,更加灵活、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议案办理协商,提升协商实效,努力以简便、高效的方式吸引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并形成习惯,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注重建立区、街道(镇)、社区三级互动机制,一方面,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向镇延伸,在整合镇级党代会、人代会的基础上,增强两个会议的协商议事功能,探索更加生动、更加开放的民主协商议事途径。另一方面,在区级层面,通过转办单、反馈单等形式,打通区级与镇街一级问题解决途径,在村(社区)一级,借助农村“五议两公开”、社区“协商议事共建会议”等民主管理载体,延伸协商民主触角,建立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协商议事机制,最大限度包容、吸纳基层各种利益诉求。

第二篇: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探析

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理念、方法和过程都有了新的突破,体育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完善和不断创新。那么教学实践中应如何进行体育模式的完善和创新?如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呢?

一、“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之所以要提出树立健康第

一、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是因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完全是用竞技运动的手段和方法来训练学生。如课改前的铅球教学中我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学习、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不但没有学会投掷的技能技巧,反而使每节课的练习次数减少、练习形式单一,锻炼身体的目的也无法达到。

当然现在提出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不要竞技运动项目,而是要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某些项目要进行改造和简化,力求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积极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投入以及学习成就感的获得;才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积极创新,建立自信;才能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相比,更加科学和规范。因为该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如降低排球网的高度让学生练习扣杀,降低篮板高度让学生尽情灌篮,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积累锻炼的经验。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主导作用始终影响着学生主体 发展,因而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主体和主导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得到完善和创新。

三、“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为特征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快乐体育教学的本质在于激励学生自发、自主地参与运动,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而且这种热情越高,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学生通过体验不同运动项目带来的乐趣,满足了好奇心理,并在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其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更具创造性。

四、“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引导学生持续不断地进行锻炼,保持身心的健康。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已有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再创造。因为“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符合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规律,所以运动兴趣的培养比掌握

一、二项技能、技巧更重要。

教学中应多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景,使师生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并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要选择多样的可行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做出新选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 ,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教学模式的整体教学改革与创新更加完善,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从而养成坚持“终身体育”的习惯。

总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方法却是丰富多样的、灵活多变的。因而,我们要学会用变化无穷的教学方法为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西部教育参考》第12期)

第三篇: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2007-02-02 21:56:07

财产保全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限制被申请人对争议标的物或其财产的处分权来保证人民法院将来作出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全面、顺利的执行从而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切实保护胜诉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增进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防止争讼当事人变卖、转移、藏匿甚至毁损、挥霍在其占有、支配下的有关财产,逃避对生效判决的执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仍感到该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简略、宽泛甚至缺失之处亟需在立法上加以补充和完善。

一、现行财产保全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保全程序的启动及其相关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条、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对诉中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一方提出申请必要时也可由法院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而诉前保全只可由当事人提起且必须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其申请将被法院裁定驳回。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适用意见》)第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由当事人向财产所在地的法院申请。在保全措施采取之后当事人可向财产所在地法院或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而根据该意见第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诉前财产保全后没有在法定期间内起诉,从而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又由财产所在地原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以下不

足:诉中财产保全可由法院主动采取与当前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方向不相适应忽视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与法院超然于争诉之外担当第三者、裁判者的角色不符。关于诉前保全法院选择的硬性规定侧重于采取保全措施的便利与及时忽视了民事诉讼法的“两便”原则不能保持保全与审判法院的同一性。对因保全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间提起诉讼而被申请人认为该保全不当给自己带来了财产损失并提起诉讼时如何选择起诉法院的规定不合理。因为在有些情况下财产既不在申请人所在地也不在被申请人所在地而是在其他同级法院管辖地。在此情况下被申请人一旦提起诉讼无论是原、被告的起诉、应诉还是法院的审判、执行都可能因这一规定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耗费。对申请人既提出了诉前财产保全又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了诉讼但由于保全申请不当从而给被申请人造成了一定财产损失的应由哪一法院管辖并如何处理缺乏明确的

规定。

(二)关于保全对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产保全是围绕保全对象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因此有关保全对象的内容在财产保全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在许多方面不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⒈对保全标的的可更换性未作规定。根据民诉法第条的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被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而根据《适用意见》第条、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第条的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有了更大的扩展。例如保全的标的可以是债务人到期应得的收益也可以直接为被告人的财产。但该规定仍有不完善之处:尽管申请人对保全标的的选择随着保全范围的扩大而更有主动性但是法院一旦采取了保全措施限制了保全标的对当事人之间还是否可在被保全人所有的财产范围内协商变更未

作规定。这一内容的缺失,会在保全标的的价值减损不可归责于被申请人的情况下无法采取补救措施,不利于保全申请人通过二次选择保全标的物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被保全人由于某一特殊原因需要利用被保全的财物而愿意以其他相等同的价值物进行替换时于法无据,使财产流转的速率受到限制。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确定保全标的之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对保全标的的变卖、利用能否协商未作规定从而不能从实质上对申请人的期待权益进行充分的保护。例如在以股票为保险标的的情况下保全时体现的股票价格相当于争议的财产但股票的价格会上下波动法院又不可能直接进行操作如果不允许当事人进行协商变卖标的物就难于很好的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⒉对多个权力主体对同一保全标的如何查封、冻结的规定不明确。根据我国民诉法第条的规定财产已经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这一

规定便于法院之间、法院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对体现审判机关的权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该规定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法院在对某一财产采取查封、冻结后其他单位便不能再进行查封、冻结。但在法院解除查封、冻结时其他单位很难获得法院即将解除保全措施的信息因而不能及时的再采取查封、冻结的措施致使财产流失保护不了相应的合法权益。在法院裁定不合法的情况下由于法院已经采取了保全措施其他单位有时明知这种情况但因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很难协调这种关系。另外法院相互之间在实践中也会同样遇到这样的情况。

⒊对共有财产的保全存在的规定不具体。在实践中关于对被保全人在其共有财产中的保全标的如何采取措施的现行法律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法院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是要么不采取保全措施要么直接对该共同共有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不采取保全措施不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采取保全措施又可能侵犯被

申请人以外的其他共有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何处理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缺少科学、合理、便于进一步具体操作的规定。

⒋对特定财产的保全措施在规定上有冲突。对于房地产、汽车等不动产和特定动产的交易我国法律法规多规定其为一种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买卖关系中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必须以相关部门的变更登记为有效要件。但是目前由于部分公民法律知识欠缺和法律意识淡薄对该类财产的买卖往往只以金钱交付和实际占有为要件这就给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法院对该财产采取扣押有关财产权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的保全措施时往往有损于善意占有人的权益。()汽车、房地产等经常存在租赁关系承租人为此类财产的使用权所支出的费用有时相当大使用的期限相当长这种财产的使用权有时直接体现为承租人的财产而且占的比例很大。

但在财产保全过程中由于所有权不属于被申请人(租赁关系中的承租人)人民法院便不能对该类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根据《适用意见》第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不动产和特定动产进行财产保全一般是采取扣押有关产权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这一措施;在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查封或扣押该项财产。但在实践中两个法院对进行财产保全时有的扣押了财产权证照有的直接查封了不动产和特定动产出现这种矛盾后如何处理相关法律对此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规定。

(三)关于保全中权利义务的平衡性存在的问题。

设立财产保全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申请人诉讼的顾虑确保法院将来生效判决能够执行。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防范相对人在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之前处分其财产的强制措施。而且对当事人来说无论是提起诉讼财产保全还是诉中财产保全根据法律的规定都要提供相应

的担保而这种担保产生的根据应是申请人为获得确保胜诉判决利益实现而自愿承担的一种义务。与此相对应在有其他人参与平等分配被申请人的财产时为体现风险与利益的对等和一致其理应获得对保全财产的优先受偿权。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未设定申请人对依法申请保全的具体财产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这一重要内容的缺失一方面会导致司法实践中一旦被申请人的总债务出现支付危机超过申请执行的债务时由于其他债权人的参与分配必然使保全申请人的判决利益受到危害甚至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会从客观上鼓励少数人的投机思想让不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去采取积极行为的人来瓜分他人的应得利益从而使财产保全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大大减损。

(四)关于财产保全的期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诉法规定的财产保全措施主要有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保全

的时间效力一直持续到执行完毕。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查封、冻结和扣押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银行存款〉的联合通知》的规定人民法院冻结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人民法院应在到期以前向银行办理继续冻结的手续。逾期不办理手续的视为自动撤销冻结。然而其他方式都没有期限也就是说查封、扣押及其他方式的保全措施的效力一直持续到执行完毕。这一规定对法院判决的执行是有利的但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却存在一些问题:()对申请人来说根据我国民诉法的规定当事人、负责保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及人民法院都不得使用被保全的财产。可是有些财产看管费用很大保管起来非常不易这无形中给申请人增加了负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在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时才允许撤销财产保全。然而在实践中财产保全的裁定原因消灭或者保全的情势发生变化法院不能及时裁定撤消

在不能归结为申请人责任的情况下也难于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在审限较长的情况下由于申请执行的期限也相应延展被申请人在这段时间内又不能合理的利用被保全的财产这既会造成资源的闲置也无疑会进一步弱化被申请人对债务的履行能力。

二、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设想

(一)在程序启动及保全法院的选择性上赋予当事人自主权。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就是将原来以职权主义为主的民事诉讼模式转变为以当事人为主的民事诉讼模式。而当事人主义的核心之一就是处分主义。其具体体现为:()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继续依赖于当事人法院和法官不能依职权启动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法院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只能来源于当事人法院和法官不能在当事人指明的范围之外主动收集证据。当事人主义是民事实体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民事程序法上的体现和要求。即在民

事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保全程序制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应符合当事人主义。保全程序的启动和推进者应该是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法院只应保持一种相对超然的地位。在对保全法院的选择上应由当事人根据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相关规定自主选择相应的保全法院。具体来说保全制度在程序启动方面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财产保全只能依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而启动取消法院在必要时可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规定。要把财产保全启动权完全交给当事人让当事人在对案件事实进行权衡的基础上作出是否需要进行保全的选择。()赋予当事人对保全法院有限的选择权即当事人在地域管辖的法律规定范围内根据对自己最便利的原则选择保全的法院取消诉前保全由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的规定从而确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发挥财产保全应有作用。

(二)在保全对象与保全措施的选择上进一步丰富、细化相关的内容。

保全对象的选择、更换与保全措施的具体化既能体现对申请人财产权利的有效保护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社会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因而要通过严密、合理的立法设计保证执法严格有序的进行。具体说()适应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和细化相应的保全制度使保全制度既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又具有合理科学的运作方式。()允许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变更保全标的保证当事人为自己利益的实现能够采取合理而积极的措施。同时要在立法上完善对保全标的的协商变更方式、方法真实有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保全通报制度。在对同一保全标的或被申请人先后出现两个以上保全主体的情况下拟采取保全措施的单位要对告知已采取保全措施的法院而已采取保全措施的法院在解除或执行该财产之前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将相关的处理结果告知其他单位或相互协调具体的处理措施以免因相互之间协调不到位而

引起财产的流失。()对不动产或特定动产进行直接查封扣押时应当在采取该项措施后及时通知相关的产权登记部门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复保全。对共有财产的保全应通过保全其相应的份额的方法同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履行相应的协助义务以保证将来生效判决的执行由此可保证将来申请人无论胜诉或败诉都不会损害其他共有人的合法利益。

(三)在债权实现的方式上赋予保全申请人对被保全财产的优先受偿权。

从体现公平正义的角度来看赋予申请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权既是对申请人合法行为、特殊劳动的鼓励和赞许也是对平等竞争风尚的一种褒扬有利于鞭策权利人积极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维护、争取自己的应得权益。为实现保全制度的设立宗旨通过立法确立保全申请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权十分必要。在具体内容上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具体地规定对被保全财产负有义务的主体范围和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形式明确优先权实

现的主要过程和具体方式。我们认为在地位上申请人对财产保全的优先权应是一种特别优先权它与民法通则中诸如职工对工资和劳保费用等债权享有的优先权不同是在债务人特定动产或不动产上存有的优先权。在范围上应限于申请保全的具体财产的范围。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财产保全要制作相应的民事裁定书实践中同时还附有相关的被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清单优先权的范围应等同于财产清单上所列的财产范围不能将其扩大为被保全单位或个人的总括性的或全部的财产。在与其他优先权发生冲突时应区别情况不同对待。由于在保全措施采取之前可能已经发生了抵押、质押或留置行为于是在某一财产上可能会发生保全财产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如抵押、质押或留置权等的重叠或冲突在此情况下应根据民诉意见第条规定处理即“人民法院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在保全措施采取之后由于

为了不影响被申请人在诉讼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为了将来生效判决的顺利进行对特定动产往往采取的是扣押有关财产权证照的方法进行保全因此在此期间作为担保物权的留置权与保全财产的优先权发生冲突时留置权仍然应优于保全财产的优先权。

(四)合理限定保全的期限建立重大保全案件优先审理的制度。

在时间上财产保全制度应当对被保全的标的作出适当的期限限制,以便减轻权利人不必要的人力与财力的支出加快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被保全人提不出可靠充分地担保的保全标的如果因履行保全措施花费较大或因标的物的自然属性不宜长期保存的法院应依申请人的申请予以强制变卖。对于重大的财产保全案件应当在诉讼文书的送达及排期审理上给予特殊的安排尽力缩短开庭周期尽可能快的依法对案件作出裁决,以便及时解除纠纷,保护胜诉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资源的正常流转。

总之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不断深化的司法实践我们需要在重新审视现行保全制度既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展开科学的论证进行严密、合理的充实和完善。唯其如此才能加强生效裁判的执行力度彻底而迅速地解决纠纷促使保全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我国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缓刑,是附有一定条件,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通常适用于判处短期剥夺自由的犯罪。最初采用缓刑的是1870年北美波士顿的缓刑法。该法规定只适用于少年犯罪,后为马萨诸塞州采用,扩大适用于一般犯人。1889年布鲁塞尔国际刑法会议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制度,各国相继采用

。缓刑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把缓刑权掌握在行政部门,称为行政制;一种是掌握在司法部门,称为司法制。司法制的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缓宣告,另一种是缓执行。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采用的是司法制的缓执行制度。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缓执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的真正目的,确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采用暂缓量刑制度,以暂缓量刑来替代现行的暂缓执行。

一、暂缓量刑的定义及特点

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暂缓量刑的特点:①对被告人有罪宣告。被告人的行为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作出有罪宣告。缓量刑不同于缓宣告制度,缓宣告,是对有悔改希望的人犯暂时不作刑的宣告,在一定期间内,如果没有新罪就不再作有罪的判决。缓量刑是以宣告行为人有罪为前提,而不是不作有罪判决,更能体现罪行法定原则。②对被告人暂不处于刑罚。缓量刑只作有罪宣告,而不同时判处具体刑罚。缓量刑不同于缓执行制度,缓执行,是人犯受刑罚宣告后于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暂缓执行。缓量刑是暂缓适用刑罚,而不是暂缓刑罚的执行。③考察监管机构和人员健全。对暂缓量刑的人员,由设置的专门机关负责监管,并由专职的考察官进行考察。④考察监管程序规范。对暂缓量刑人员的监管考察,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采用暂缓量刑制度,能够真实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避免现行缓执行制度存在的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制度的作用。

二、暂缓量刑的适用对象。

我国现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三: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脏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观意识,缺乏对被告人的平时表现的调查了解,忽略了对适用缓刑罪犯的监管、帮教、改造等客观条件的考虑。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亲属为了能使被告人适用缓刑,免受监禁,表示愿意多交罚金、多赔偿损失,以金钱的付出来体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以至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有些单位组织出于被告人亲属的种种关系,碍于情面,不切实际地乱出证明,一概证明被告人表现良好;有的帮教组织也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少数帮教成员甚至不知道被帮教的对象;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并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给法官提供了种种假象,导致了法官在考虑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时出现偏差。因此说,对被告人归案后是否诚心悔过,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质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有待在日后的考察中予以确定。而现行的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以至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职权,盲目地适用缓刑,造成重罪轻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笔者认为,应对现行缓刑适用条件加以修改完善,规定为: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㈠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过失犯罪的;②犯罪

第五篇: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2007-12-12 16:48:3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2)财产保全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限制被申请人对争议标的物或其财产的处分权,来保证人民法院将来作出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全面、顺利的执行,从而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切实保护胜诉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增进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防止争讼当事人变卖、转移、藏匿甚至毁损、挥霍在其占有、支配下的有关财产,逃避对生效判决的执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仍感到该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简略、宽泛

甚至缺失之处,亟需在立法上加以补充和完善。

一、现行财产保全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保全程序的启动及其相关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条、93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对诉中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一方提出申请,必要时也可由法院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而诉前保全只可由当事人提起,且必须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其申请将被法院裁定驳回。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适用意见》)第31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由当事人向财产所在地的法院申请。在保全措施采取之后,当事人可向财产所在地法院或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而根据该意见第32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诉前财产保全后没有在法定期间内起诉,从而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又由财产所在地原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

以下不足:1诉中财产保全可由法院主动采取,与当前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方向不相适应,忽视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与法院超然于争诉之外担当第三者、裁判者的角色不符。2关于诉前保全法院选择的硬性规定,侧重于采取保全措施的便利与及时,忽视了民事诉讼法的“两便”原则,不能保持保全与审判法院的同一性。3对因保全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间提起诉讼,而被申请人认为该保全不当给自己带来了财产损失并提起诉讼时,如何选择起诉法院的规定不合理。因为在有些情况下,财产既不在申请人所在地,也不在被申请人所在地,而是在其他同级法院管辖地。在此情况下,被申请人一旦提起诉讼,无论是原、被告的起诉、应诉,还是法院的审判、执行,都可能因这一规定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耗费。4对申请人既提出了诉前财产保全,又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了诉讼,但由于保全申请不当从而给被申请人造成了一定财产损失的应由哪一法院管辖并如何处理,缺乏明

确的规定。

(二)关于保全对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财产保全是围绕保全对象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因此有关保全对象的内容在财产保全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在许多方面不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1、对保全标的的可更换性未作规定。根据民诉法第94条的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被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而根据《适用意见》第104条、105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若干规定》第14条的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有了更大的扩展。例如,保全的标的可以是债务人到期应得的收益,也可以直接为被告人的财产。但该规定仍有不完善之处:1尽管申请人对保全标的的选择随着保全范围的扩大而更有主动性,但是法院一旦采取了保全措施,限制了保全标的,对当事人之间还是否可在被保全人所有的财产范围内协商变更未作规定。这一内容的缺失,会在保全标的的价值减损不可归责于被申请人的情况下无法采取

补救措施,不利于保全申请人通过二次选择保全标的物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被保全人由于某一特殊原因需要利用被保全的财物而愿意以其他相等同的价值物进行替换时于法无据,使财产流转的速率受到限制。2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确定保全标的之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对保全标的的变卖、利用能否协商未作规定,从而不能从实质上对申请人的期待权益进行充分的保护。例如在以股票为保险标的的情况下,保全时体现的股票价格相当于争议的财产,但股票的价格会上下波动,法院又不可能直接进行操作,如果不允许当事人进行协商变卖标的物,就难于很好的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2、对多个权力主体对同一保全标的如何查封、冻结的规定不明确。根据我国民诉法第94条的规定,财产已经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这一规定便于法院之间、法院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对体现审判机关的权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该规定在实践中存

在以下问题:1法院在对某一财产采取查封、冻结后,其他单位便不能再进行查封、冻结。但在法院解除查封、冻结时,其他单位很难获得法院即将解除保全措施的信息,因而不能及时的再采取查封、冻结的措施,致使财产流失,保护不了相应的合法权益。2在法院裁定不合法的情况下,由于法院已经采取了保全措施,其他单位有时明知这种情况,但因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很难协调这种关系。另外,法院相互之间在实践中也会同样遇到这样的情况。

3、

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上一篇:职场中的生存法则下一篇:自查自纠个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