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管理方法

2022-09-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知识产权也日渐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力最核心的要素。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 也是我国高技术领域与基础研发领域的主力军之一, 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国民经济科技问题、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生力军。

高等院校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过程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 国家已经相继的出台了很多文件来规范和保护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 所以, 我国的高校也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设立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来完善高校的专利管理制度。

但是从总体来说, 效果却不尽人意, 知识产权的转化率仍然不高, 甚至出现严重的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 因此, 对我国的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一、我国高校专利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意识的逐步提升, 我国高校每年申请高校专利的数量和比例也在不断地增长, 科研人员的专利管理意识也普遍的在提升, 但是, 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专利的质量普遍偏低, 与申请的数量严重不成正比, 具体变现为科技成果类的占比比较偏低, 国际类的数量也很少。除此之外, 专利转化率也很低, 专利成果严重的流失等等情况。

日前, 专利技术的转化率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利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国的科研人员为了追求先进的技术, 把很多专利研究只停留在了实验室阶段, 远远不能迎合市场的需求, 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利的经济价值。另外, 我国在处理专利侵权方面的法律惩罚力度还严重不足, 维护的成本也很高,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科研人员专利申请的热情。

二、我国高校专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我国在设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很多的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只是挂靠在学校的科研部门。

据调查, 全国只有37.5%的高校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或者专利科, 44.9%的高校表示学校科研处就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17.6%的高校表示学校既没有专利的专门管理部门, 也没有专业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这表示不管是在机构的设置还是人员的配置上都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现象,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 使高校专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二) 缺乏专利专项资金

众所周知, 专利从申请到专利授权都是需要费用的, 比如说申请费、维持费、代理费等等, 但是目前,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研究经费短缺的现象, 甚至很多高校都没有专项的知识产权的专项资金, 用于资助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研究。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调查局的数据表示:我国有46.2%的高校设置了发明申请专利的资助部门, 可是仍有53.8%的高校没有设立此项专利资助, 资助的额度大概为1500-4500不等。由于资金的缺乏, 很多科研人员或者是个人的专利申请费或者是其他费用一般是由课题组或者是自己支付, 但是大家也知道, 课题是有时限性的, 等到课程结束后费用支出也取法得到保证。比如一些比较由前景的专利由于专利费用的缺乏, 没有办法按时的缴纳专利维持费, 使专利会提前失效, 无法继续维持, 造成学校的知识产权存在严重的流失现象。

(三)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现在很多的高校都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负面现象, 很多高校在制定教师、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时候, 都是以业绩、职务评称、奖励作为一些业绩考核标准, 成果鉴定、获奖情况、论文所占的评价标准比值相对较高, 但是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情况却占有很少的比例, 特别是职称评定成为了很多高校老师关注的重点, 却大大的忽略了专利成果, 就算很多教师拥有很多的发明专利, 但是也无法在核心刊物上进行发表, 因此无法参加职称评定。

由于发明专利需要投入巨大的智力劳动, 很多专利最后获得的实际利益远远不如在论文或者期刊上发表所获得奖励, 这使得投入与产出远远的不协调, 也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发明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四) 成果最后转化率低

我国现在的专利存在这“重专利授权轻专利”的负面现象, 导致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很低, 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9-2012年, 我国的高校申请专利的总数为20578项, 专利授权量为9845项, 专利实施量为2565项, 专利的实施量只占授权量的26.05%,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研究资料, 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7000-9000项, 但是实际真正转化与产业化的项目都还不到总量的10%,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负面影响发明人的积极性。

(2) 科研人员注重学术研究, 与外界接触少, 不能正确的了解市场的需求, 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3) 忽视检索相关的专利文献, 不能正确的把握国内外的最新动向, 实际应用的前景低。除此之外, 缺乏转化平台和专门的专利转化经营机构, 也是导致专利无法真正实现和转化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专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 培养专业的高校专利管理人员

随着全球经济市场的高速发展和竞争日渐激烈, 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变得日渐重要, 作为知识产权最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加强高校专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成了必然的趋势, 首先高校应该注重专利的管理工作, 并加入到日常的工作环节中去, 这里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进行专利的申请、授权及转化等方面的工作, 要做到专利工作的专一化, 责任人要全权对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其次, 还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参加与专利相关的一些培训或者是调研活动, 不断的提高专利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养, 做到与时俱进, 更要充分的掌握和理解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专利管理工作, 消化吸收并融入到日常的专利管理工作中去, 更加科学有效的推动和提升高校专利的管理工作。

(二) 树立科研人员的专利保护意识

高校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去普及师生的专利方面的专利知识, 不断地强化专利保护方面的意识, 分阶段、有计划的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 加强专利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还可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讲解, 如何申请专利、维持专利及实施专利, 如何合理的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科研成果, 为高校的师生制作系统的梳理的知识的总结, 加强专利保护的意识。除此之外, 各个高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或者是印发成小册子发放给高校师生。

在平常的过程的, 也可以根据各种平台进行宣传, 比如建立学校官网、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平台等等, 定期的推送相关的一些专利保护方面的知识, 也可以免费提供在线答疑服务, 让师生们在遇到问题后, 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回应和指导。

(三) 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第3号令《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教育部要对知识产权制度总的保护规定和给予新的要求, 各个高校要积极的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从保护和激励广大师生专利成果的角度出发, 制度符合本校发展的专利管理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 刻印借鉴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运作方式, 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专利管理系统。专利管理部门还可以与人事处沟通, 把专利成果纳入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去, 加大教师对专利的重视程度。此外, 在科研成果奖励方面, 高校不应该只是奖励授权发明专利的奖励, 还应该加大专利转化金额方面的二次奖励, 提升专利的转化率。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在知识经济时代, 专利已经成为了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加强高校的专利管理工作, 不仅可以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还可以促进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高校专利工作, 在资金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教育部也把高校专利管理纳入进了考核系统, 但是在高校专利管理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问题, 本文从高校专利管理方面入手, 分析现在高校专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高校专利管理的相关政策, 促进高校专利管理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等院校,专利管理,现状,政策

参考文献

[1] 苏平.专利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5.

[2] 华娟.我国高校专利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3] 赵俊芳.李国良.中国大学专利活动的问题考察及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1) :46-50.

上一篇:云计算综述及其前景展望下一篇:“课改”后高职高专学校“两课”教学课程体系调整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