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方法研究

2022-10-02

1 对于钢琴技巧的训练[3]

首先, 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而规范的练琴习惯, 做好基础工作。

其次, 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八度、六度、三度、轮指、跳音等等一些训练也是能够使学生通往更高台阶的一个关键训练。除了要弹好音阶段需要下很长时间的努力苦练才可以, 还要正确的练习方法。弹音阶一定要注意让所有音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 不能有轻有重, 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

2 高校生的音乐修养[2]

但是, 在演奏中只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而没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更是一种无法令人信服的表演, 甚至是没有生命的表演。因此, 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钢琴的演奏要用心去体会, 钢琴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它有着自身庞大的知识体系。

所以, 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教学也异常重要, 缺乏情感与技巧, 就无法传达出音乐中的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直以来好多人只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技术技巧的学习与练习上, 这是一种错误的偏见, 不能很好地完成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

高校学生的思想已经基本成熟, 在钢琴的演奏技术已达到一定的高难度, 重点是艺术上的表现要有深度, 在学习中要学会自己独立去处理乐曲, 学会思考,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从高层次、高修养上培养学生。

2.1 注重音乐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应清楚, 钢琴音乐语言的表现力是由诸多要素有机地结合而产生的, 任何一种单一的要素都不可能形成音乐。同时, 相同的音乐要素, 不同的学生演奏出来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受去正确地体会、理解音乐, 这也说明了钢琴音乐语言的复杂性。因此, 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语言的美感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 需要钢琴教师坚持不懈地把对学生美感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钢琴教学之中。

2.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音乐语言不像文学语言那样, 具有明确的语义。但是音乐的语言却有着丰富的表现能力, 我们通过音乐的语言同样可以听到与文学语言一样的声音。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感知音乐美的同时, 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去表现作品。也正是因为音乐语言的抽象性, 使学生在感知音乐美的过程中, 具有比文学语言更为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2.3 音乐知识的教育

应准确认真地向学生讲述相关的乐理知识以及关于音乐背景的知识, 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所属风格流派, 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个性和具体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音阶和调式、题材和结构、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等各种表情术语都是学生应该清楚知道的。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音乐知识, 可以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从而更好地弹奏和领会音乐作品。最终使学生在学习这些乐曲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艺术审美教育的过程。

3 钢琴多层次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水平以及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而随之发生变化。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 单纯技能传授的单一化教学模式, 克服由于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教学思想桎梏的传统教学观、人才观, 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只有打破单一化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本, 着力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强调整体性“教与学”结合的多层次模式, 才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多层次钢琴教学内容主要是:钢琴技能、理论与艺术实践。

3.1钢琴技能部分[1]

在技能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树立全面教学的思想, 即注重以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知识技能、审美表现技能、心智技能的教学观。坚持“基础理论知识相互渗透、基础技能方法交叉使用, 审美表现与心智训练并重”的教学原则。

3.2 钢琴理论部分

由于钢琴技术基础理论、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文献、钢琴教学法基础与实习、钢琴论文写作等几部分组成。理论课程由钢琴教师共同担任, 每位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理论长处, 优势互补, 然后统筹安排。同时, 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发挥高师学生学习钢琴的理论优势。

3.3 艺术实践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 这一环节常常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而忽略其重要性。因此, 把它提出来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舞台实践, 积累演奏经验, 同时巩固上课和考试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高师学生如何把所学的演奏技能与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演奏、教学结合起来, 将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4 钢琴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4]

在钢琴教学中, 由于不同的学生相互间存在一些差异, 所以不能固定一种方法去教学, 必须把握好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这样就会使教师的头脑更加灵活, 教学手段更加高明, 教学过程的准确度会把握得更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易于接受, 学习进度也会得到提高。

4.1 钢琴技术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每首乐曲对于学生在技术难点及演奏要求上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技术却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 在学生的练琴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条件来安排所需的练习。做到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地给学生安排曲目, 针对不同的学生, 进行不同的技术练习, 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过分吃力。

4.2 钢琴教学方法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技术流派, 这使得钢琴教学在演奏技术方面会产生一些差异, 不论什么流派, 哪种方法, 只要学生学得规范, 正确, 弹奏时手臂手腕能够保持松驰, 运用自如, 手指独立, 演奏的声音正确好听, 就无需去讨论究竟哪种方法最好, 所有的方法都是旨在培养学出优秀的人才, 这是共性, 但一定在认真地了解所要施教的对象, 包括他们的性格、爱好、心理成熟度、手指条件等诸多方面, 熟悉了施教对象后, 再根据他们的特点实施教学方案及方法, 这是个性。

5 音乐教育的改革的两点建议

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要能够从根本上对以往钢琴教学过程中的那种对学生只求果、不讲因的教学方式或方法进行由表及里的变革。

(1) 培养学生进行初级钢琴教学的能力。

(2) 必须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由于传统的钢琴教学并不缺乏对学生进行钢琴演奏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而是从根本上真正缺乏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法的系统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开设钢教学法调和, 借以解决钢琴教学中存在的只偏重于传授技术、技巧、技能, 而忽视给学生提供具体、有效和系统的钢琴教学法的学习, 可使未来的钢琴教师充分了解钢琴教学的任务、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 使他们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全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熟悉有关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能够更回自觉地、创造地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水平。

6 结语

在钢琴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钢琴教学中学生能力的不同, 教学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 运用科学的练琴方法, 及音乐语言的学习和音乐修养的培养, 来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钢琴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不仅要注意钢琴的技巧, 更要关注学生音乐修养的提高, 进一步深入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技巧,教学模式,个性

参考文献

[1] 赵阿光.对钢琴教学的几点探索.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1.

[2] 刘晓英.浅谈钢琴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3] 邵晓勇.探索钢琴教学.艺术教育, 2006 (11) .

[4] 李涛.论钢琴教学中的技巧与情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上一篇:电子商务网站的日常管理下一篇:基于DEA的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