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野下基层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2022-09-22

1“互联网+纳税服务”的重要意义

通过“互联网+”开展纳税服务, 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用互联网可以超越空间、时间及形态的限制, 使纳税人享受到从“足不出户”到“如影随形”的服务体验。

1.1 注重多样性, 税法宣传更精细

通过“互联网+”, 税务部门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 及时推送最新政策法规, 及时回应社会涉税关切。尤其对新出台的重大税收政策, 还可以根据网络平台的不同特点, 将传统的政策文字解读转变为数字、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展现形式, 便于纳税人更好理解掌握最新税收政策。

1.2 注重互动性, 服务供给更精准

通过“互联网+”, 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 与纳税人互联互通, 针对纳税人个性化的需求提供贴心服务。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部门的官方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 及时反馈自己所需要的服务项目、所需知的涉税难题、所关心的热点政策, 税务部门据此施策, 让纳税人真正感受到“如影随形”的纳税服务。

1.3 注重便利性, 业务办理更精简

通过“互联网+”, 税务部门可以在不断拓展完善网上办税服务功能, 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在线办理涉税业务的同时, 还能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现有网上办税资源进行整合重塑, 合理划分线上和线下业务范围, 重构业务流程, 实现部分流程甚至全程无纸化办理, 彻底改变涉税事项的传统办理方式。

2 基层“互联网+纳税服务”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 基层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在利用互联网做好纳税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资源不足, 推进乏力

一是互联网思维缺乏。受传统工作习惯和方式的影响, 基层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使用信息化下的纳税服务工具认可度较低, 对网络与信息化背景下的纳税服务信息服务工具有一定抵触情绪, 对“互联网+纳税服务”所带来的办税模式的颠覆式变革缺乏清醒认识。

二是互联网人才缺乏。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情况普遍不容乐观, 事多人少, 人员不足, 结构不优, 大部分人仅会简单操作电脑, 运用部分应用软件, 缺乏对办税软件运行原理的分析思考, 不能充分发挥涉税平台的功能与作用, 对简单故障也不能及时有效排除。

三是互联网设备缺乏。基层国税以往工作主要依靠税务部门行业内网进行, 基于网络安全考虑, 很多办公场所没有连接互联网。“互联网+”对互联网信息化办公设备的性能和数量, 局域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2 性能不优, 推广乏力

一是统筹性有待提高。各级各地税务部门已经开发了大量的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软件, 但是开发却没有科学规划和整体统筹, 造成系统软件开发存在项目重复开发, 质量参差不齐, 资源浪费, 使用率低的问题。

二是兼容性有待提高。税务部门研发的不少涉税软件仅局限于某项业务领域, 覆盖面较窄, 应用领域有限, 各平台之间互不兼容互通, 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综合利用, 造成办理流程烦琐, 办税效率不高。

三是稳定性有待提高。平台中间商服务不到位以及涉税软件维护升级不及时, 造成不少办税平台在使用过程中, 不时出现各种状况问题, 流畅度欠佳, 体验感不强, 难以培养起纳税人使用习惯。

2.3 运行不畅, 推行乏力

一是运行机制比较简单。现行的涉税平台运行管理没有建立起完善规范的配套制度, 基层“互联网+纳税服务”相关工作多是根据实体业务职能归属平移到虚拟网络空间, 职能职责在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和错位。

二是运行模式比较模糊。对于涉税平台的运营维护, 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协调配合机制。许多平台高效有序运转, 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如果没有高效的流转机制, 其很难有效发挥平台的作用。

三是运行能力比较薄弱。“互联网+纳税服务”相关事务无专人专岗负责管理, 兼职兼岗现象较为普遍, 兼职人员精力不够, 技术不精, 对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不够精细及时, 存在疏于管理, 疲于应付的情况。

3 破解“互联网+纳税服务”瓶颈的建议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方能引领潮流。基层税务部门要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中乘风破浪, 勇立潮头, 唯有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不断加强资源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 才能让“互联网+纳税服务”迸发巨大能量, 助推税收事业现代化早日实现。

3.1 加强人才保障, 建设专业化团队

一是转变观念, 形成氛围支撑。通过多种途径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乃至深切体验“互联网+”的应用成果, 促进基层税务干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使大家更主动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为“互联网+纳税服务”在基层税务部门顺利推行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培育人才, 形成智力支撑。将“互联网+”知识作为干部履责尽职的必备技能, 建立完善“互联网+纳税服务”人才培育机制, 广泛组织开展以“互联网+纳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 不断增强干部队伍对“互联网+纳税服务”工作模式的适应能力。

三是组建团队, 形成人力支撑。整合现有纳税服务与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建一支兼职专业的“互联网+纳税服务”工作团队, 开展分工协作团队作业, 不断提升网络平台运行能力与涉税软件应用水平。

3.2 加强制度保障, 建设规范化机制

一是因时制宜, 建立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纳税服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既要保证原有业务的稳定性, 又要保证“互联网+”的灵活性。建立健全与“互联网+纳税服务”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形成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是因地制宜, 建立考评机制。从投诉、受理、调查、检查、处理等环节加以规范, 量化“互联网+纳税服务”的考核指标, 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相互衔接的有效监督, 严格落实奖优罚劣和过错责任追究。

三是因势利导, 建立协作机制。配套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内部流转机制与高效可行的外部沟通合作机制, 对需要转办的涉税业务进行全过程跟踪和痕迹化管理, 以此推动“互联网+”各类网络平台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3.3 加强技术保障, 建设集约化平台

一是聚合信息安全平台。在加强内外网络线路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网络的防火墙、物理隔离网闸建设, 增加网络监控力度, 强化账号监管, 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无隐患、无死角、严防失泄密现象发生。

二是整合系统内外平台。在全社会互联网大生态圈下, 借助成熟的社交平台、支付平台、应用平台, 整合完善现有的网络办税系统, 统一规范数据口径和资料录入, 考虑纳税人的使用习惯与感受, 在此基础上推出功能全面、性能良好的综合办税服务软件。

三是融合线上线下平台。对联系服务纳税人的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平台化整合, 线上以微信公众服务号为主推渠道, 打造“如影随形”的移动服务平台;线下以国地税联合纳税人学堂和“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为依托, 及时收集和传递相关信息, 推动线上线下纳税服务工作的紧密衔接和高度融合, 实现对纳税人沟通交流多渠道汇集、同平台处理和全程化督办。

摘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及时出台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 为税务系统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基层税务部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如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为纳税人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 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纳税服务,基层纳税

上一篇:探讨现代井下作业大修技术下一篇:农村生源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创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