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分析

2022-09-11

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9年11月检查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290例, 共检出3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现将其病理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8月至2009年11月检查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290例, 其中38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均符合WHO1998年提出的诊断标准[1]。男性12例, 女性26例, 最小年龄29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43岁, 平均病程4年。微小乳头癌平均直径5.1mm。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 甲状腺腺瘤1例, 甲状腺炎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 无压痛感, 无自觉疼痛感, 13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1.2 诊断方法

术前均行常规B超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术后标本以4%甲醛固定, 取材, 常规脱水, 石蜡包埋切片, 每片厚2~3mm,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与免疫组化染色。棕黄色细胞为阳性细胞, 着色定位于胞质内。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 发现细小强光点诊断为可疑微小癌9例, 诊断甲状腺腺瘤11例。术中发现可疑结节, 经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微小乳头状癌13例。15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全切, 5例行甲状腺双侧叶全切, 3例行联合根治术, 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灶位于甲状腺左叶17例, 右叶15例, 双叶6例。

2.2 巨检和镜检表现

巨检肿瘤呈多结节状或星形, 多数无包膜, 边界不清, 浸润甲状腺实质内, 质地硬, 部分有砂粒感。可见放射状瘢痕样纤维化病变, 切面呈灰白、棕黄色。有26例标本的纤维化病变组织中可见乳头状区域, 增生活跃, 侵及周围甲状腺组织。另12例呈浸润式生长。镜检均呈典型的乳头状癌组织结构和典型细胞特征, 肿瘤组织为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乳头和细胞构成的滤泡, 乳头细长或短钝, 长者有2~3级短分支。6例患者的纤维血管轴心和纤维组织中可见砂粒体, 呈圆形或多边形。19例有毛玻璃样核, 呈圆形或梭形。免疫组化染色均为胞质内棕黄色。13例核重叠呈核沟。

3 讨论

甲状腺癌由多种不同生物学特性和类型的癌肿组成, 其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是乳头状癌中的一种亚型, 是指结节直径≤1cm, 临床表现多无特征, 多位于甲状腺腺体中后被膜处, 因此术前常无法直接诊断, 多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在术中和术后经病理检查时偶然发现, 检出率为3%~24%[2], 且多见于女性患者, 提示其患病与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3]。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属低度恶性肿瘤, 多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本组患者13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但未发现病例出现远处转移。

甲状腺微小癌需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 本研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 说明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密切的关系。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上皮可形成非真性乳头状结构, 无血管轴心, 分支少, 而本研究结果甲状腺微小癌镜检均呈典型的真性乳头状癌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 肿瘤组织为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乳头和细胞构成的滤泡。有学者在71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发现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4], 和本研究结果类似, 提示甲状腺肿手术时应考虑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另外, 甲状腺微小癌需与内分泌障碍引起的甲状腺肿相鉴别, 可通过检测TSH、甲状腺激素、有无血管轴心判断[5]。本组患者术前诊断准确度为23.7%, 说明B超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本组患者有13例患者于术中通过对多结节、残余腺体和对侧叶进行检查, 发现可疑结节并经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诊断准确度也仅为34.2%, 并存在较大假阴性的可能[6]。术后病理切片诊断应观察乳头状突起突向滤泡腔内或囊腔、毛玻璃状核、核沟及核内包涵体、间质纤维化并联系临床资料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避免漏诊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病理特点。方法 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9年11月检查的3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标本进行分析, 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术前诊断可疑微小癌9例, 术中诊断13例。巨检肿瘤呈多结节状或星形, 边界不清, 浸润甲状腺实质内, 质地硬, 部分有砂粒感。镜检均呈典型的乳头状癌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 肿瘤组织为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乳头和细胞构成的滤泡, 血管轴心和纤维组织中见圆形或多边形砂粒体。19例有圆形或梭形毛玻璃样核。免疫组化染色均为胞质内棕黄色。13例核重叠呈核沟。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常并发其它良性疾病, 需鉴别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病理

参考文献

[1] Hedinger C.Histological typing of thyroid tumors[J].WHO international histological typing of tumors, 1998, 11 (2) :10.

[2] 冯向东, 李军, 张亚静.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与预后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 1999, 6 (3) :146~147.

[3] 肖仲贤, 于杰, 李帮峥, 等.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6例临床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 7 (1) :35~36.

[4] 王深明, 胡锡祥, 黄雪玲.甲状腺微小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 19 (5) :297~298.

[5] 袁秋雁, 徐黎明, 袁慧敏.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1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实践医学, 2009, 21 (5) :520.

[6] 朱国献, 赵松波, 林勇杰.甲状腺微小癌46例的诊断与治疗[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 20 (1) :44~45.

上一篇:栲胶法炭黑尾气脱硫的研究下一篇: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