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利益读书报告

2022-09-05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欲望与利益读书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欲望与利益读书报告

《道德与利益》读书笔记

读《伦理学与经济学》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不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约翰•勒蒂奇所著的《伦理学与经济学》探讨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引起广泛争论的关系,此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正如其前言作者所言:“在全新的意义上,他阐述了一般均衡经济学能够对道德哲学分析所做出的贡献;道德哲学和福利经济学能够对主流经济学所做出的贡献。并指出了,对自利行为建设的温用已经严重损害了经济分析的性质。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需要,这些需要驱使人们具体行动,去追求各自的目标。每个人的需要和具体目标都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和目标必然会错综复杂,有的相同,有的相似,有的相异,有的完全冲突。人们需要的满足是要消耗资源的,而资源又是有限的,完全用于这方面,就不再能用于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完全占有了,另一部分人就会一点也得不到。于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彼此就难免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有时甚至会发展成为战争。人类社会充满冲突和战争,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冲突和战争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认识到,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照顾到他人的利益。也就是说,人类逐渐学会了彼此协调,更加注重社会秩序。要协调好秩序,就必须有一些规范来约束自己,也约束他人。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规范必然是丰富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习俗、道德、宗教、纪律和法律几大类。每类社会规范都针对不同的社会行为,都有不同的内容,都实现着不同的目标,都有着不同的调节手段。 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经济研究就与人类行为所追求的目的相联系。而人类行为动机复杂多样,因而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如果经济学关注真实的人而不是被狭隘的描述方式扭曲和抽象化了的人。马蒂亚.森认为,“人”这一概念具有基本的和不可约减的二元性,自利,或者个人福利的考虑并不是人们行为的全部动机。他由此把关注引向了对自由、权利的思考。

一般人都会认为财富越多越好。中国民间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可见积累财富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否则,活着就没有安全感。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手段积攒财富:占有很多田产和奴隶,将金银珠宝装在瓦罐子里东埋西藏;存折和信用卡经常更改密码,设法将已经占有的财富保值,拖欠民工工资,炒股,洗钱„„人们整天劳碌奔波,为的就是多积攒一点,最好将儿子孙子的那一份都准备妥当。没有谁仇视财富,但与财富相关的问题,它的积累方式和分配(流动)方式,它与自由和幸福的关系,却永远是一个疑问。君子贪财,这没有关系;取之无道,就出问题了。不是“财”出了问题,而是“道”出了问题。社会的整体失衡不是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与所有人都相关的人文主义的基本问题。人们不会去反对财富。但是善于思考的人们对财富的积累方式和分配方式却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徭役赋税越来越重?为什么劳动者贫困,不劳动者反而富裕?为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原创性劳动越来越贬值,虚拟经济(或者信息经济,主要是传播小道消息)越来越吃香?人类还有没有得救的希望?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大概过分依赖那只“看不见的手”,太重视“自利最大化”,以至于忽略了对财富积累和分配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的关注。199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亚当斯密在他的任何著作中,都没有对自利的追求赋予一般意义上的优势。”他认为,西方当代经济学曲解了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动机与市场之复杂关系的理论。亚当•斯密“对悲惨现实的关注、他所强调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尤其是行为规范的使用,被人们忽略了”。在阿马蒂亚.森那里,经济学应致力于评价和增进的“更基本的目标”至少应该有自由与公正。他对自由和公正的看重基于如下判断: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拥有的自由度以及福利分配上的公正性直接关涉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并构成社会基本的道义性。

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几年学术界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论:经济学需不需要道德关怀?一些学者主张,经济学不仅要关注效率与资源配置,而且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和道德,关

心人,关心人的尊严和价值:另一些人则认为,经济学的功用在于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率,这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如果经济学也陷入道德还是不道德的争议,那么就难于体现出经济学的独立的视角和作用,势必使它在效率与公平上顾此失被。据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学不讲道德”。

森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这本《伦理学与经济学》应该说功不可没。他指出,经济理论对经济问题的缺乏解释力,原因恰恰在于它对人的动机、行为、价值观、预期的判断失误,在于经济学对伦理和道德的忽视。他特别认为,经济学要关心道德问题,但经济学不是为关心道德而关心道德,否则经济学与论理学和哲学就没有区别了。经常学家之所以对道德问题感兴趣,是因为,如果没有上述对伦理、动机、价值观等的分析,就不可能对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如今,稍微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学的所谓“经济人假定”——每个经济主体(个人、企业、家庭、组织)在经济活动中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据此来决定它的行为,这是全部经济学的基础,无此则经济学的分析就无法展开。但是,就是这个在大多数人看来天经地义的法则受到森的怀疑。他指出,没有证据表明个体利益最大化是对人的行为动机的最好解释,更不能解释这种最大化会带来资源的配置。由于经济学家仅仅把人作为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对象进行分析,而完全排斥了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人的行为的复杂动机,经济学常常无法对人的行为和复杂的经济关系作出准确的说明和预测,各种经济模型也变成了好看的花架子。森教授举出日本的例子作为证明。在日本,企业以及个人的行为规则并不完全如同西方一样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其中,荣誉、责任和信誉,以及集体利益最大化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带来了相当成功的日本式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森进一步指出,如果允许非个人利益最大化假设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那么,许多困扰主流经济学的问题——诸如外部性问题、非市场依赖性、政府政策失灵——就会获得全新的解释和思路。除了最大化假设之外,森还对一系列主流经济学的教条进行了批判,如物质利益最大化等于福利最大化、帕累托最优的含义、效用的人际比较,以及自由和权利在人类行为目标中的地位等等。

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口号的召唤之下, 一时间,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因被激活起来。在短短的20 多年时间里, 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实力基础。回顾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 在“人定胜天”的思维模式下, 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成就是以牺牲一定的社会代价为前提的。正如经济学研究要关注效率的的问题一样, 伦理学研究应该关注日益严峻的经济伦理问题, 以期通过理论推理和假设, 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可资利用之道。在这方面, 阿马蒂亚•森的《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为我们探究经济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打开了一扇小小的视窗。

市场经济迄今为止是人们所发现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采取市场经济模式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中,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 伦理问题便成了人们发展经济必须关注的, 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超经济因素。超经济因素就本质而言就是指经济增长背后的文化力因素和经济伦理因素。阿马蒂亚•森认为, 经济学包括两个中心问题, 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问题, 它与“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广泛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关;一是关于社会成就的判断。这种判断应该更富于伦理性, 必须使用伦理的观点来判断究竟什么是“对个人有益的东西”。

虽然亚当•斯密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自利与利他的互惠关系, 但他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理性的人, 他们一般不会长期采纳接受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方式, 所以, 只有顺应人们利益的道德, 而不是背离人们利益的道德, 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利己’道德则是在充分尊重个人利益的前提下, 进行有关的制度安排和构建, 使得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

行为可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否认人们总是惟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做事,并不意味着人们总是不自私地做事,说自利行为在大量的日常决策中不起主要作用肯定是荒诞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的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正如有人所辩护的那样:“这一假设(理性行为假设———引者注)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但问题在于,其他任何非理性的特殊类型的假设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错误。”因此,问题不在于人是利己主义者还是利他主义者,因为任何利己主义者都不可能是彻底的,除非他是个利他主义者;而任何利他主义者也都不可能是彻底的,除非他是个利己主义者;也不在于人到底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因为人的这两种类型在不同的人甚至相同的人的行为中都能找到一定的佐证。“真正的问题应该在于,是否存在着动机的多元性,或者说,自利是否能成为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这就是我所谓的“阿马蒂亚•森问题”

森本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清晰的:“人这一概念具有基本的和不可约减的‘二元性’。我们可以就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方面来看这个人,认识和关注他或她建立目标、承担义务、实现价值等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就福利方面来看这个人,这方面也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一言以蔽之,人的行为动机并非只是自利而是具有多元性的。

第二篇:《榆树下的欲望》读书笔记

尤金·奥尼尔,美国著名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为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共四次获普利策奖。与贝尔托·布莱希顿、路伊吉·皮兰德娄和约翰·米林顿·辛格并称为“20世纪四大剧作家”,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榆树下的欲望》奥尼尔的3幕悲剧,被称为是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全剧故事情节发生在1850年新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描写了资产阶级家庭内部为争夺财产所进行的殊死搏斗以及父子俩与继母之间的因财产而引发的三角关系。

剧本标题中“欲望”两个字眼直点剧本主题,三位主人公围绕获得农场的产权欲望所产开。开篇并没有直接对农场主卡博特进行描写,而是通过三个儿子的对话对卡博特进行侧面描写。三个儿子厌恶卡博特的强势霸道,掌控自己拥有的一切,甚至希望他早点死。可卡博特却拥有像山胡桃树那样的生命力,但是爱似乎在他的身体里少之又少。他拼命地奴役着他自己的儿子给他干活,硬是在一片石头地上开发了一个庄园,代价却是两个妻子的相继过世、三个儿子仇视他。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受不了他的暴政,离家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财富,然后这样还是没有让他有所改变,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着这个农场不放,死死的占有着这个农场。他也常常感到孤独,现实将他打磨成一个无所不惧的硬汉,却没有人能理解他。而新婚妻子阿比就像是上帝传来的召唤,在他迷茫困惑时送来的锦葵花,即使这样,在阿比表现出对农场的渴望时,他一而再地纠正着自己的新婚妻子爱碧对拥有农庄的感叹,他的生命似乎都是被欲念趋使,冰冷,如石头一般无情,纵使美丽的新婚妻子在侧,他也依旧警惕地把农庄所有权紧紧攥在手中。

埃本是卡博特与第二任妻子的儿子,也是三个儿子中对农场的占有欲最强、最恨卡博特的。他一直认为的父亲累死了他的母亲,农场是他死去的母亲的东西,他必须得拿到手。长期生活在荒凉、闭塞的农场,生活在榆树俯压下的石头房子里,伊本忍受着生理的煎熬。当年轻美丽的继母出现在他面前时,激起了他心里的渴望,在第二幕中,第二场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两人的这种强烈欲望。他们在两间屋子里,尽管隔着墙壁,但他们两人依然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感,“零忍耐热烈的眼睛似乎透过墙壁相遇了饿,他下意识地向她伸出双臂,她半站了起来”,“他们透过墙壁互相凝视着。伊本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爱碧像回声一般也叹了口气,两人都异常的激动、烦躁。”懦弱的埃本因泛滥的情欲,打着为母亲报复占有继母的旗帜与阿比在一起,却不想假戏真做。当得知阿比只是利用他来得到农场时,才会显得那样痛苦不堪。

埃本是一个拥有双重标准的人。他怨恨两个哥哥没有在父亲奴役母亲时在中间调解调解,却没有责怪当时已经15岁并且个头不小的自己;他怨恨阿比利用自己以希获得农场,却没有怪自己禁不住情欲的诱惑,而他本身也是有通过阿比来报复父亲的念头的,从他明知道妓女明妮与父兄有染还要与其厮混可觑一二。这样的双重标准也是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的通病,对待别人严苛,对自己则宽容,放低底线。

不仅如此,埃本还有严重的恋母情节。埃本的母亲在剧中没有出现,我们只能从其他的剧中人物感觉她的存在。她就像一个影子从来没有离开过伊本,伊本总是认为母亲的死是父亲造成的。在他心中,母亲勤劳善良,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十分不错。他在母亲死后才深深的体会到农场的工作是如何的辛苦,他声称农场不是父亲伊弗雷姆的而是母亲走后留给自己的,他通过对父亲的复仇来让母亲在坟墓里得到安息。他对母亲的爱反映出了他的恋母情结。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力比多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前恋母情结,发生在从出生到三岁左右,第二个时期是恋母情结,发生在从三岁到五六岁,第三个时期是后恋母情结,发生在从六岁到十八岁。埃本的恋母情结,是力比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恋母情节主要起源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神喻告诉他,他命中注定要弑父娶母。于是,他尽力逃避种种神喻所预言的命运,但当他发现自己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已经犯下了罪孽,深自忏悔,便刺瞎双目惩罚自己。弗洛伊德用这个情节来解释婴儿性欲的发展,婴儿把母亲看做爱的第一个对象,想占有母亲,开始视作父亲为障碍,从心里恨自己的父亲,想取代他的地位。当阿比,父亲的第三个妻子出现时,埃本开始只是把阿比当作抢夺财产的竞争对手,然而后来他爱上了阿比,因为阿比有点像他的母亲。阿比早年生活很凄惨,年轻时嫁给了一个酒鬼,丈夫和孩子死去后,她一直过着很艰难的生活。她所渴望的是一个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那里她可以忙着工作,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嫁给了一个75岁的老头,埃本的父亲,阿比变成了埃本的继母。阿比被埃本健壮的身躯所吸引,埃本也爱阿比的美丽与成熟。阿比就像一个母亲样的爱埃本,当阿比告诉埃本他的存在使她感到温暖,她那母亲般的爱奔发出了性爱。她还告诉埃本,她要取代他母亲照顾他,就这样,阿比变成了埃本的“妈妈”。弗洛伊德曾说:“ 我们把母亲称为爱的第一个对象。我们所说的爱,着重在性冲动的精神方面;至于性冲动的物质或肉欲方面的性本能的要求,我们则不考虑或者暂时把它忘掉。当儿童以母亲作为爱的对象时,他心理上的压抑作用已经发挥作用,使他忘掉了自己性欲的部分目的。所以的一切均为与选择以母亲为爱的对象有关。这种选择被称为俄狄浦斯情节。” 埃本的恋母情结来源于作者本身的恋母情结。埃本就像奥尼尔本人,他爱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也嫁给了一个比她大的男人。作者的父亲就像埃本的父亲对他的儿子和妻子很吝啬。埃本把阿比看做自己的爱人也看做自己的母亲。就像奥尼尔去世,他还在说他的老婆一直象妈妈一样的照顾着他。

剧本中的“榆树”为剧情发展渲染了气氛。暗灰色的墙、绿漆退落的百叶窗、树枝蔓生覆盖着房顶的榆树描绘了一幅色彩厚重的油墨画。“这两株大树呈现着一种邪恶的母性,一种妒忌和要压服一切的心理状态。它们和房子里的人们的生活日益亲密相关,有着一种令人震惊的人性。它们黑压压地笼罩着,把房子压得透不过气来,就像两个疲惫不堪的妇女把松垂的乳房、双手和头发倚靠在房顶上”,这样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压抑、阴暗的环境,似乎在暗示剧终的悲剧,使读者在阅读剧本的开始就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

这部作品的悲剧性不是欲望的本身,而是人物在欲望的扩大下的失控,这样的失控,使得人物走向了极端,引发出了悲剧的结局。欲望能使人变邪恶,使人毁灭,同样爱情也可以让人抛弃一切。阴霾的榆树下的爱情,最终埃本决定同阿比一起收到法律的制裁。话剧以此结束,在结束前,又说了农场主卡博特竟然还能若无其事的下地去干活,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的冷漠。 作者奥尼尔批判了当时的时代,农场主的严酷无情,埃本对自己生活的无奈与抱怨,阿比为了自己的欲望不顾一切,《榆树下的欲望》用失控的欲望来呼唤现代的理性、道德和秩序。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渴望,也体现出了奥尼尔对现在所处的社会的批判,从他的字里行间,显现出他人生的悲剧感。

第三篇:人性与欲望

诉说每一段情感

鱼儿离开了水,就活不下去,

可是水没了鱼儿,依旧是照样流淌。

事实告诉我们,

凡是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

期望越高,失望越高。

大图模式

我们拼命追求金钱,

可有时候得来的钱也会是假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表面那么和谐,可是背地里又是另一副嘴脸。

现实让我们懂得,

别相信表面上的甜言蜜语,

鲜花掌声终究也是比不上雪中送炭。

大图模式

复杂的社会,现实的人心,

多少人在钱面前丧失了本性,

多少人只看表面的美好,而忽略内心。

钱财换来的情谊,

究竟能走多远。

人,别总是以貌取人,

好看的皮囊千遍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做人做事,别太贪心,

你越是贪心,失去的只会越多,

贪婪会让一个人丧失本性,堕落深渊。

别让钱毁掉你的一辈子,

别让贪念让你万劫不复。

大图模式

一辈子几十年,

尽管腰缠万贯,也终究带不走,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

可是你越是不满足,活着越是难以幸福。

要知道,

做人,要知足常乐,

再多的钱,再大的权势,

也比不上健康快乐,平平淡淡。

大图模式

人这一辈子,别为了钱,丧失做人的本性,

这辈子,可以穷,但不能没有良心,

日子不管多艰辛,

也不要出卖朋友,换取利益。

生活不管有多贫穷,

也不要坑朋友的钱,背信弃义。

大图模式

做人,一定要干干净净,

做事,一定要光明正大。

不贪不抢,守住做人的底线!

第四篇: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精选范文: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日期:2005-9-11 19:13:22来源:来自网络 查看:[大 中 小] 作者:未知 人气: 7647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空间。这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识空间越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的无知。

扩充知识空间的过程叫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知识空间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就应该更大一点。北邮与其说是扩充了你们的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你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西班牙作家这样说过。

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神。成千上万人的知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在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

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研究生?研究生必须拥有一小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江泽民主席的一句名言。接受过民族许多关爱,享受了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对于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

北邮的研究生,寻找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难,今天在座的314名硕士、17名博士都已经签了年薪5万、8万、10万甚至更高的从业合同。但是,不能忘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你们的同龄人,他们拥有5亿、8亿、10亿甚至更多的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新投入的浪潮中,北邮的研究生,为了民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

一个月以前,贝尔实验室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在庆典上,院长李大维博士亲口对我说,他组织并参加今年在中国的招聘面试工作,在考核优秀的名单中,绝大多数来自北邮,他还告诉我,贝尔(中国)的一项近期活动是举办系列科技前沿讲座,四个举办地分别选在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和北邮。北邮之所以能培养高质量毕业研究生,之所以能赢得国际科技界的尊重,原因有三点:第一,高素质生源;第二,良好的师资条件和校园环境;第三,优良的校风,特别是创新的精神。

最近出版的50万字的《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一本书中,有一段很长的科技精英介绍,其中写道:“周建会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并在该校获硕士学位,他1998年发明‘ware star dls 400g’系统使光网络系统传送信息容量扩大5倍”。我在这里还要告诉毕业研究生,周建会99年 月离开了贝尔,投身硅谷,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事业。

你们另一位学长,北邮78级也就是第一批硕士黄章勇,92年辞去公职,带领几个青年人从四川到深圳,创办飞通光电子有限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到国际,1999年,公司规模超过三百人,产值2亿,产品远销欧、美、亚10个国家,当美国著名ortel公司收购飞通38%股份时,唯一条件是股东各方必须同意,给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黄章勇奖励个人股权。

北邮的研究生校友中不乏科技创新的榜样,北邮的校园内更有充满创新精神的教授:叶培大、周炯 先生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探索数十年,陈俊亮、杨放春教授的智能网已经为中国电信网所用,并正在走向东南亚。还有雷振明教授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孟洛明、朱其亮、宋俊德教授的网管软件,林中教授的光缆测试设备,孙景鳌、蔡安妮教授的指纹识别软件都已占领市场,并且一步步走向国际,今天北邮的校园里,拥有自己知识产权超过了百万的教授,已经不止是一个两个。

作为北邮的研究生,我相信,你们年轻的血管里已经注入北邮创新的血液,你们心中激动着的是创新欲望,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再见了,年轻有为的北邮毕业研究生。祝你们前途无量谢谢大家!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篇一: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学习与创新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112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 朱孟晖

新欲望

好:

药工程学院应用化学112班的朱孟晖。(鞠躬)

是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我想,这绝对不是一

绝不是离我们的学习生活很遥远,相反,我们需

对于我们的人生的意义。我们先来谈谈学习。

说一说知识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

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

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

间的过程就叫做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知识

了大学我们的知识面就该再扩大一点。大学与其

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我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

作家曾经说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

. 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

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

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

知识空间与创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我是来自化学与制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个形式化的题目,也要了解学习和创新谈到学习,我们先来自己的知识空间,这识空间越大,与未知的无知。扩充知识空空间在不断扩大,到说是扩充了我们的面积。有一个西班牙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神。成千上万人的知个信息时代,信息在 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我想,

对于这点,大家也是认可的。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

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必须拥有一小

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

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个人的

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有人说:很多东西一

旦形成书本就已经陈旧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

时代,新的东西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出现、扩充,因此,在这样

的大环境中,仅仅是一个会学习的人已经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我们不仅要成为会学习的人,还要成为会创新的人。那么,我们再来

谈谈创新。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江泽民主

席的一句名言。接受了许多关爱,正在享受高学历教育的我们,对于

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然而,我们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确实是很淡薄,

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的观念就是:就业至上而国家一直倡导的却是创

新。当然,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正确的创新意识

的引导。随着我们国家自然资源慢慢消耗,创新成为我们唯一的进一

步发展路径。其实,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

高的追求,是在时时创造生活,时时开拓生活。”这句至理名言,经久

不衰地为人们传颂着,实践着,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正确的、永传

于世的道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开拓的推动下完成的。 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

生命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我们不能死抱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

天,预测明天。在优胜劣汰的今天,抱残守缺就意味着失败。不创新,

不突破,就意味着停滞、溃烂、堕落,甚至倒退。这是一个知识经济

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那些国家,他们拥有很

多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

新投入的浪潮中,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民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

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我真心的

希望我们心中激动着的不是那稳定的工作和薪水,而是创新欲望和崇

高的理想,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

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是的,开拓创新精神是社

会变革的一种动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是青年人的本质。没有篇二: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空间。这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识空间越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的无知。

扩充知识空间的过程叫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知识空间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就应该更大一点。北邮与其说是扩充了你们的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你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西班牙作家这样说过。

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神。成千上万人的知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在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

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研究生?研究生必须拥有一小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xx主席的一句名言。接受过民族许多关爱,享受了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对于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

北邮的研究生,寻找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难,今天在座的314名硕士、17名博士都已经签了年薪5万、8万、10万甚至更高的从业合同。但是,不能忘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你们的同龄人,他们拥有5亿、8亿、10亿甚至更多的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新投入的浪潮中,北邮的研究

生,为了民[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共2篇)]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

一个月以前,贝尔实验室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在庆典上,院长李大维博士亲口对我说,他组织并参加今年在中国的招聘面试工作,在考核优秀的名单中,绝大多数来自北邮,他还告诉我,贝尔(中国)的一项近期活动是举办系列科技前沿讲座,四个举办地分别选在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和北邮。北邮之所以能培养高质量毕业研究生,之所以能赢得国际科技界的尊重,原因有三点:

作为北邮的研究生,我相信,你们年轻的血管里已经注入北邮创新的血液,你们心中激动着的是创新欲望,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再见了,年轻有为的北邮毕业研究生。

祝你们前途无量

谢谢大家!

第五篇:理想与欲望发言稿

理想与欲望

一、理想与欲望的区别

理想和欲望,看似褒贬分明,却又是咫尺之隔,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常被问道“有什么理想”,绝不会有人问“有什么欲望”。人们认为理想是高尚的,而欲望是不堪示人的,但给出的回答十之八九是欲望,诸如:“成为某层次主管”,“达到年薪XX万”,“在XX地买个什么样的房子”等等。有个同学说自己的理想是考公务员,但他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个人抱负,个人价值,而是醉心于特权阶层的虚荣,“如果有一天我坐的车前面有警车开道,那种感觉多棒”。人们打着理想的美丽招牌,任凭欲望肆意膨胀。

我们在高中时,考上某名牌大学成为最普遍的“理想”,这是自我中心的体现和物质欲的最初表现形式,诚然,所谓的理想学府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悠久绵长的文化,但更多的考虑在于毕业后的“便利”;毕业工作后的理想就已经完全物质化了,多数人把“理想”定义为具体的可知可感:去马尔代夫旅行,看银色的沙滩,或者买一座林海的房子,倚在落地窗边看日落„„欲望就是欲望,不管描述得多么美轮美奂,都是思想里物欲的驱动力。

把理想和欲望混为一谈,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理想还是欲望。那么,理想是什么?往高大上了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通俗易懂的说,理想是内心的充盈,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欲望追求物质的满足。

欲望来自于人的动物性,每个人都有吃饭、睡觉的欲望。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欲望,而理想是将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尺,人有理想,而动物没有理想。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会有所追求,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的生命之旅就是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的过程。其实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获得人生的幸福共同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人们大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路是追逐欲望以满足肉体的享乐与安逸,另一条路是追求理想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向往。因为当人们的肉体获得享受和欲望得到满足时,或当人们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得以实现时,都会给人们带来类似幸福的成就感与快乐,所以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断地去追逐那些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快乐和满足的东西。但有人追逐理想,有人追逐欲望。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欲望是低层次的需要,追求个人物质和肉体上的满足,而理想是高层次的需要,它是自我实现,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人们按特定次序满足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可以满足,只是有些人一直追求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只是追求欲望的人,有的人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他们在在追求理想。

理想是理性的,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合理估计,它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欲望是感官受到刺激产生的一种相对短暂且目标明确的冲动,欲望是满足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的需要,满足自己的享乐。

二、欲望是贬义词吗?

欲望其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欲望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作为人的基本的生理欲望是正当的,你吃饭的欲望、睡觉的欲望,这些都是人生存下去的基础,就如经济学上所说的,欲望是幸福的基础,你一个人连欲望都没有,清心寡欲,又怎么会有欲望得到满足之后的幸福感呢?

经济学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满足欲望需要物质财富特别是金钱,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劳务。所以,人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着人们不停地去追求满足。从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欲望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传统伦理观把欲望看作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经济学对欲望和利己的肯定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欲望、利己并不等同于贪婪。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了由欲望产生的利己的合理性,但他严格区分了利己与贪婪。他在另一部名著《道德情操论》中说明了利己的人应如何在社会中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使得由利己的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他的这两部书描绘了既承认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贪婪的理想市场经济社会。

三、理想和欲望有区别,社会上人们推崇理想,而将欲望看做是一个贬义词,这不是对于理想和欲望的定义,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人们将欲望看作是坏的东西,因为这些欲望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人们将所贬斥的不是欲望,而是过度的欲望,是贪婪。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 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表现为追求无法实现的欲望。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渔夫的妻子从要一个木盆到房子、世袭的贵妇人,统治者,海上的女霸王,不是正当欲望,而成了贪婪。在现实中,一个有能力的人想买一辆汽车是正当的欲望,还可以促进汽车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想马上要一辆汽车就属于贪婪。可见,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欲望推动人努力工作,而贪婪会使人犯罪。当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想买车,人们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这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如果是贪婪,一无所有却想迅速发财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许多人正是被贪婪推上不归路的———从抢劫犯到贪官。欲望与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人的欲望是很容易变为贪婪的,斯密多次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正是由于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会导致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会不去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了。

过度的欲望尽头是毁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直接或通过其子刘德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3558万余元,被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将欲望变成了贪婪,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不该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金钱,最终也将自己送上了毁灭的道路。

我们推崇理想是因为理想是每个人的人生愿望与追求,理想能够使人达成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是无害的,是不以损害和侵犯他人的权利为手段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更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证实自己对社会的价值而赢得社会的认同与尊重,理想对整个人类社会是有建设性的。

我们贬斥过度膨胀的欲望,是因为这会以牺牲和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享乐和满足,欲望对人类社会是有破坏性的。沉迷于欲望的人也会因丧失志向而消沉堕落,过度的欲望会使一个人的内在生命呈聚敛状态,不断地从社会中索取外在物质和主张放任自己的权利。虽然能给人的肉体带来短暂的满足与安逸,但却无法给人的内心带来真实的安慰与幸福。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评选总结下一篇:优秀导师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