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

第一篇: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

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过程,而信息化教育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是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融合”与“创新”阶段,就是信息化教育阶段。《纲要》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论述,是沿着“起步”阶段逐渐发展到“融合”与“创新”阶段这条逻辑主线展开的,体现了由硬件到软件、再到潜件的内在逻辑。基础设施建设是走向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向信息化教育迈进的重要环节(初步应用阶段),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向信息化教育迈进的重要保障(融合阶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创新阶段)。《纲要》还揭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目标任务,要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应用为导向,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需求为导向,调整教育技术学专业定位,培养教育信息化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人才;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教育规划纲要;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阶段

[作者简介] 汪基德(1962—),男,河南固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E-mail:hndxwjd@163.com 。

引 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为未来中国1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顺利实现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纲要》提出了包括10个重大项目和10个重大改革试点在内的六项保障措施。其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六项保障措施之一单独列为一章,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在实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上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纲要》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专题研讨会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而后形成的,可以说《纲要》汇集了全国人民的智慧,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期盼。因此,《纲要》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和深思熟虑的,都是有其深刻内涵的。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的精神,对解决十余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密切聯系,常常同时出现,不少人将两者等同。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虽然形式上只是“教育”与“信息化”两词的不同组合,其内涵却有所区别。教育信息化是一种过程,而信息化教育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是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或方式。

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1]“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2]“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必须实现两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的信息化教育。”[3]著名学者祝智庭教授也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However,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that the introduction and use of ICT in education proceeds in broad stages that may be conceived as a continuum or series of steps. These steps, termed Emerging,Applying,Infusing, and Transforming.)。[5]我国著名学者祝智庭和杨宗凯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处于起步和应用阶段,2015年将进入应用、融合阶段,2020年将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参见祝智庭和杨宗凯在GCCCE2011的大会报告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我们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阶段,即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深度融合时,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这就是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6]而信息化教育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对教育进行变革与创新,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形态。是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工具和支撑环境,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我们不能把教育信息化仅仅理解为一种硬件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屏幕上和网络上,而必须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7]

二、由教育信息化走向信息化

教育是《纲要》的内在逻辑

细读《纲要》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论述,结合我们对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内涵的界定,不难发现,《纲要》中“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沿着由“教育信息化”的起步逐渐发展到“信息化教育”这条逻辑主线展开的。

《纲要》第十九章分三条论述了关于如何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问题。第一条首先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但仅仅构建基础设施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资源与有效应用。所以这一章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则分别强调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和“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体现了由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再到潜件建设的这样一条内在逻辑主线。

1.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走向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

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与创新只能是空谈。所以《纲要》提出必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为信息化教育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

2.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向信息化教育迈进的重要环节(初步应用阶段)

人们经常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作“路”与“车”,把优质资源比作“货”。有了“路”与“车”,还必须有“货”。因此,在《纲要》第十九章的第二条就强调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主要包括“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内容。

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教育资源的目的是应用,因此《纲要》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对教师、学生乃至全体公民都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

3.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向信息化教育迈进的重要保障(融合阶段)

信息化教育,不仅包括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化,也包括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它是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纲要》提出要“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4.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创新阶段)

教材的多媒化、资源的网络化、环境的虚拟化等只是信息化教育的外在特征,其内在特征则是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纲要》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部分的不同地方都从不同侧面强调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纲要》强调:“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三、《纲要》揭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

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目标任务

《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哪些问题,但仔细研读《纲要》可以发现,其中提出的每一项措施和要求,都是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而提出的,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1.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认识不足

虽然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有不少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将信息化看成是锦上添花,“一把手”全面参与信息化决策程度低。[8]这样直接导致了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纲要》进一步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2.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平台基本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初步形成“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CERNET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用户超过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9]

CEBsat目前承载我国四大国家级卫星远程教育工程,拥有登记注册的集体接收终端站点65万多个,站点覆盖了我国几乎所有省市,包括广大西部、偏远农村和边疆海岛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应用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卫星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成为全国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重大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和重要基礎平台。[10]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生机比、师机比还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天地网络虽然初步形成,但天地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别。城市地区学校平均生机比为15∶1,平均师机比为2∶1;农村地区学校平均生机比为22∶1,平均师机比为4∶1;城市地区学校连网率为88%,农村地区学校连网率为48%;城市地区没有计算机的学校为4%,农村地区没有计算机的学校为12%。[11]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基本满足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科研需求。高校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0.677个;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656.5Mbps,出口带宽均值为336.0 Mbps,出口带宽利用率为74.58%;高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44.40%,师生人均拥有个人计算机0.628台。中等职业学校连网率达85%,已连网学校的出口带宽均值达107Mbps;97.5%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有计算机机房,87.5%的建有多媒体教室;生机比为9∶1,师机比为2∶1。[12]

在资源建设方面,各级各类的优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国家数字化资源体系初步形成,但数量与质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参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纲要》提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这些举措都是针对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3.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用程度与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体系的初步形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高等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53%,52.7%的高校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23%;高校学科建设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8.69%的学校建立有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18.7%的学校建立有科研知识共享平台,学校统一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平均数为7.25个。中等职业学校中,10%的学校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逐步展开,已有67.5%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比例达69%;8%的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多数教师“较为经常”地在备课与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13]

除了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外,教育电子政务也蓬勃发展。开通了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开展了网络视频会议、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上学历认证等重大应用;以部办公厅为枢纽,初步实现了与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连网交换。[14]

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产出比极低,信息化应用意识不强,信息化应用技能较差,信息化应用效率较低,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结合不够紧密。不少地方出现了信息化资源严重浪费,设备闲置、软件功能过剩等情况。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虽然取得了成效,但往往是在管理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没有在所有环节形成全覆盖,并且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很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纲要》强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4.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有所改善,但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培养了大批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并通过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部分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但“专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教育技术支持队伍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人员数量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教师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培养亟待加强”。[15]因此,《纲要》的第十七章(作为六个保障措施之一)专门论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采取“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等措施,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里面当然包括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信息化标准不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等问题,造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未能发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公共平台作用;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分散,重复和低水平建设问题突出;教育信息化标准和交换标准建设进展缓慢,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

针对管理体制问题,《纲要》第十五章专门论述了管理体制问题,并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针对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问题,《纲要》第十九章特别提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要“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四、实现《纲要》目标、走向信息化教育的策略

如何克服十几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由教育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即信息化教育的跨越?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入学习、深刻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

《纲要》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方向,而且阐述了实现目标的路线和战略措施,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例如,《纲要》针对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还比较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针对信息技术与资源的应用问题,提出从教师、学生以至全民都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与能力;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提出“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等措施。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能找到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要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正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总体部署,深化融合、改革创新、支撑引领、惠及全民”。未来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目标是:“以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为宗旨,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为全面实现《纲要》提出的‘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工作方针是:“前瞻部署,科学发展;需求导向,服务应用;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政府推动,多方参与。”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教育信息基础环境的全面覆蓋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全面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应用,并且局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到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要在整体上达到国内各行业信息化的先进水平、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全面深层次融合,并在部分领域实现创新、变革和突破。”[16]也就是说,要力争用10年的时间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应用”阶段推进到“融合”、“创新”阶段。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是正确可行的。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各省也在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规划、提高质量、深化融合、推动应用、提升服务、改革创新’的发展方针,以建设覆盖城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体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和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建设为关键,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生活等领域内关键性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协调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为实现我省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努力实现我省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总体目标是:“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的、符合我省实际的、覆盖全省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形成‘标准统一、覆盖全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不论是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还是河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体现了由“教育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到实现“信息化教育”,即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阶段的转变历程。

3.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单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要遵循《纲要》的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科学布局,防止出现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应用等问题。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主管教育信息化的杜占元副部长在讲话中也强调指出,201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是:“加快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明确总体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分布启动实施。”[17]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15 年,在基础教育方面,实现85%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互联网,小学生机比达到10∶1,初中生机比达到8∶1,高中生机比达到5∶1,中小学师机比达到3∶1,所有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配备多媒体教室;80%以上学校建成安全、绿色、可管、可控的数字化校园。到2020 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部达标,实现全国所有中小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生机比达到6∶1 以上,师机比达到1∶1,所有中小学实现班级多媒体教学,所有幼儿园配备多媒体教室,绿色、安全、可管、可控的数字化校园普遍建立”。河南省在《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本着全面建设、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大全省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终端设施普及”,“力争到2015年,80%中小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小学生机比达到8∶1,中学生机比达到6∶1,师机比达到1∶1,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到50%以上”。

4.以应用为导向,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教育信息化要始终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对信息化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强化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应用,着实提高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动力,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如果有效地利用云计算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性建设的问题,缓解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和理念,用户只要具备接入互联网的条件,就可以随时获取互联网上的资源,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照使用的多少付费就可以了,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电一样便捷。如果我们在现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组建云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为指导,就可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率,降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闲置率。

具体说来,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搞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市、县(区)、校多级教育云服务平台,整体规划、区域示范,逐步建成覆盖全国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建立覆盖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教师、学生、設备、财务、科研等基础信息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围绕决策支持、办学监督、为民服务、协同办公、应急指挥等工作和业务,加强数据统计分析、综合利用和数据共享,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初步实现各业务系统由“单个应用”向“数据互通”转变,提高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水平,用教育管理信息化促进教育部门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核心的职能转变。

5.以需求为导向,调整教育技术学专业定位,培养教育信息化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人才

目前恰逢新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有人建议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可授教育学、理学、工学学位),也有人建议将其修改为“信息化教育”专业(可授予教育学、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或其他名称,还有人不同意修改,保留原来的专业名称。修改有修改的理由,不修改有不修改的理由,修改成“甲”有理由,修改成“乙”也有理由。我们认为:不要在简单的修改与不修改或者修改成什么名称上做文章,我们要深入分析之所以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笔者认为,之所以在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与培养目标上长期存在争议,除了研究者个人的学科背景、所在单位培养人才的历史沿革等不同外,还因为教育信息化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存在差异,也需要不同的人才。这些不同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信息化不同阶段,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不同需要。由于处于社会不同时期,教育信息化也处于不同阶段,即使是同一时期,由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也不同,这样,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人才自然存在差异。我们不妨放宽思路,不一定非要改成统一的名字,而是分析这种名称和培养目标定位的合理性,如果科学合理,反映了社会需求,就把它保留下来。社会需要三个方面的人,就可以有三个名字,或者说三个专业:信息化教育学,授教育学学位;教育信息技术,授工学学位;教育影视传播,授艺术学学位。这也正说明教育技术学需要升为一级学科,这个一级学科下根据目前的社会需求可以设三个专业,这样,专业名称争议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6.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它本身不是目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基于信息环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以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起步、初步应用到融合与创新的转变,实现由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信息化教育就是要师生能够在信息化环境当中,轻松自如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深度融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与学生随时随地地沟通交流,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的管理。信息技术也会深刻地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打破时空的局限;信息技术也会促进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我们必须深入探讨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批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引领、带动各级各类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束语

《纲要》的颁布又一次将教育信息化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也为教育技术学的新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施展平台。我们要借落实《纲要》的东风,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技术学也必定会在这大好的发展机遇下不负众望,完成美丽的蜕变,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2]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 [3] 南国农.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20~21. [4]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5] Shyamal. Majumdar.Regional Guidelines on Teacher Development for Pedagogy-Technology Integration[Working Draft] [M].UNESCO,Bangkok:2005,37. [6] [7] 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23. [8]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 [9] [10]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1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12]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13]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13. [14]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4. [15]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20. [16] 教育部科技司(教技司【2011】202号).关于征求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Z]. [17] 杜占元.杜占元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2-28(6).

作者:汪基德

第二篇: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教育转向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部在2002年2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教育信息化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师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内涵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根本,其本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现代教师[1]。教师教育信息化不仅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而且适应了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即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人才规格。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物质设施的层面,更要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建设上下工夫,甚至必须“先行”。应该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这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基于信息化的教师教育新转向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信息化的一般特征:信息化的教师能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而开展信息教育,教师必须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师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全面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探讨教师教育面向现代化,促进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现代化,培养未来教师和帮助在职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观、实践观和质量观等。

(一)教师教育教学观新转向

传统教学观下的教学模式集中于“讲授——演示——练习”的单一模式,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化、协作式学习,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资源、项目、网络的探究和远程协作等学习都是信息化教师教育应当采用的有效模式。在教师教育中,让受训教师通过参与教师教育者组织的多种模式的学习,能真正体会“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等模式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为其以后的学科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提供见解。

在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中,教师教育者不应该仅教授现有的技术,还应预见未来的发展并帮助受训教师做一个信息技术的先行学习者。受训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技术的理念,时刻准备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培养受训教师正确的信息技术观,要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受训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另外,在技术本位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受训教师正确的技术运用观,使其养成对技术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在发现潜在利益的同时,了解一些可能存在的负面效果,提醒受训教师在把技术运用到课堂时,应当对技术进行辨证的分析,不要以为新技术都可以促进教学。以不同的方式领会不同形式的技术应用。这包括帮助受训教师从多个视角领会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师教育实践观新转向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教育实践是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根本。然而,在我国师范院校为主体的传统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教师教育中还未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问题。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新转向。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今后一个时期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

1.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师教育

首先,要加强信息教学环境建设,加强对师范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师范院校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设施和自动化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其次,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发动、引导各方面力量开发整合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并重点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教育资源;第三,要大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教育,特别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除了要用好用足传统的培训手段之外,还要借助网络、卫星电视广播等远程通讯手段开展培训,尤其是对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2.提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改造师范院校教育课程,开发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课程与教材,开展师范院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其次,大力开展教师教育工作者(培训者)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三)教师教育质量观新转向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是: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根本。[2]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教育质量观,要求教师对信息、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有基本正确的理解,认识到信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首先,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信息量;能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于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和信息安全意识,能迅速地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专业、科研信息,还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善于识别信息的真伪,能够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第三,教师应具有基本的信息知识,其中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和识别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等。

三、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政府监控力度,培养教师信息素养

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经费投入

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拨出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工作;学校重视政策引导,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信息能力和素养。另外,借鉴美国政府和企业合作进行教师培训的做法,教育部门也要加强与信息技术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软件,建立教师培训网站,让教师互相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同进步。政府、社会、学校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2.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概括来说包括认知、技能和理念三方面,构成要素有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以及信息教育等方面。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1990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标准[3]:

●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

●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

●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

●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指定成功的检索策略;

●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

●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

●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

●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

●能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二)完善教师教育信息化服务,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1.完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

目前,我国的教师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从教师培养上抓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应大力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制订“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培训作为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尤其是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也要为适应新形势做出相应的改革,对师范生加强现代信息教育,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各专业教材教法课程应尽快增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重点应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有机整合,使未来的教师能够自觉地将信息教育的观念和能力迁移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

2.提供咨询、个性化学习、成绩查询等学习全过程支持服务

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向学员提供招生咨询、个性化学习支持、学员事务、学习资料配送、成绩查询等学习全过程的支持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为学员提供有关心理等问题的咨询,以尽可能地弥补远程学员缺乏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校园人文环境熏陶等方面的不足。

3.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加大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未雨绸缪,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创设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加大学校教育信息化所需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合理调整和协调现有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优化配置,科学化管理,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身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

(三)运用信息化教育构建教师教育课程,加快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要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师,必须依托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信息素养能力之一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只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实现整合,才能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人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为此,需要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包括信息化教育理论培训、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学设计方法培训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对现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教师评价制度

1.加强教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规范教师培训的质量

建议国家加快制定“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标准”的进程,对教师包括计算机操作、通过网络检索查找并应用信息、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制作简单的教育软件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行评价。为避免重复培训,不加重教师负担,对于已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教师,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可以免修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考试合格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发放培训合格证书,此证书将作为今后认定教师资格和申报晋升中小学教师高一级职称的必备证件,并把评价结果反映在教师人事制度上[4]。

2.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教师教育的评价对受训教师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教学模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具有直接导向的作用。目前教师教育中对受训教师的评价大多是单一、标准、面向结果的评价,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受训教师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必须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模式。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如柯氏成效评估模式[5];贯彻动态的评价方式,如基于电子学档的评价。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对绩效的评价(绩效的评价包括知识的绩效、能力的绩效、资源的绩效等),促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促进受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秀娟,马秀峰.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 加快信息化教师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04,(9):42.

[2] 张海波,高垠.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及发展策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76.

[3]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4] 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4,(4):76.

[5] 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5.

作者:陈建超

第三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

[摘 要]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信息化教育,即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移动学习等先进技术,以智慧学习环境、知识库、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等建设为重点构建智慧校园,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需求的师资队伍与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设重点和发展策略,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高校教育信息化; 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育; 智慧校园; 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周红春 (1970—),女,广东梅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zhc@jnu.edu.cn。

引 言

2012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要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启动和部署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用四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100个左右区域试点和1600所左右学校试点,并及时总结好的试点经验加以推广。“其中本科院校试点100所,试点内容包括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

本次试点工作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2010年7月,《纲要》正式颁布,为未来中国1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顺利实现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纲要》提出了包括10个重大项目和10个重大改革试点在内的六项保障措施。其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六项保障措施之一单独列为一章,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在实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上的重要地位与意义。[1]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发展过程。著名学者祝智庭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纲要》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论述,是沿着“起步”阶段逐渐发展到“融合”与“创新”阶段这条逻辑主线展开的,体现了由硬件到软件再到潜件的内在逻辑。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化教育,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是走向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向信息化教育迈进的重要环节(初步应用阶段),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向信息化教育迈进的重要保障(融合阶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创新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阶段,即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深度融合时,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这就是信息化教育。 [3]

因此,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信息化教育,即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移动学习等先进技术,以智慧学习环境、知识库、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等建设为重点构建智慧校园,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专业技术人才与师资队伍。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设重点和发展策略,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过了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初级阶段,开始深入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新时空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探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学习行为,并创造出各种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的新形式,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标志着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降临,也开始展现出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强大威力和广阔前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应该为师生提供学习、探究科学真理时需要的资源服务、广泛自由讨论、切磋的平台服务。[4]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方向从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发展

2010年,浙江大学首先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它发展的基石是前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物联网正在融入高校数字化生活中,高校智慧校园的发展、部署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社会引领和示范作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智慧校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说法,但应具备三个核心的特征:一是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二)工作重点从重视软硬件建设转向信息化教育应用模式创新

我国教育信息化前十年的建设,主要按照硬件、软件、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样的结构来设计,或按照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教学信息化系统的分类来投资和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导向”的思维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重建设、轻应用”偏向,不仅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不高,而且对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影响不明显,没有真正发挥《纲要》所强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的效果。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将转向信息化教育应用模式的创新,更加关注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效果。

(三)学习资源的建设从低水平重复建设向共建共享发展

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指出,当前教育资源的建设仅仅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用户在教学中主动应用资源的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优质资源共享不足,资源的持续发展和更新不及时,都已成为当前教育资源发展中的瓶颈。杜部长强调:“共建共享是关键性的机制问题,而共建可能比共享的难度更大,当下共建的共识并不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创新机制上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5]

(四)应用推广手段从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向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服务发展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为教师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方便快捷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已开始成为当下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改革措施。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手段将从原来的以集中培训教师形式的教育技术培训,转变为以提供咨询、资源,教育专家与学科教师互动切磋,召开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研究大会等形式的教学支持服务,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五)学习方式支持从“正式学习”向“非正式学习和终身教育”发展

在多学科交叉的当代学习科学指导下,教育信息化在微观学习方式变革中的探索不断深化,网络学习所引发的外在学习手段、形式等变化越来越导致各种学习组织形式、学习交往关系、学习主客体关系、教师地位与师生关系等深层变化,并开始导致学习方式的整体变化。[6]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推动非正式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学生可以在4A(Anyone,Anywhere,Anytime on Anything)环境中获取所需教育内容,越来越多的学习正在通过非正式学习的方式发生。

(六)管理体制从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有些学校的信息办、网络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三足鼎立、各司其职,大部分高校将其中的某两部分职能合并,也有少部分学校是三者合一。实践证明,多头管理的局面不利于优势发挥,需要整合这三方面的资源,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七)评价方式/标准从以“投入为主”的评价转变为以“绩效为主”的评价

评价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方式从以“投入为主”的评价转变为以“绩效为主”的评价,更加关注信息化教育应用的绩效。

二、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为目标,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社会服务五大方面提供服务,创新应用模式,在信息聚合模式、服务整合模式、协同工作与个性化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实现移动办公、可视化服务、个性化应用等,达到应用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如下:

(一)智慧校园的建设

“智慧”在校园中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社会服务等。教学是高校最核心的业务,因此也是应用“智慧”技术最丰富的领域:智慧课堂、智慧图书馆、虚拟学习、远程学习与实验等。智慧校园将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环节和事物,形成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线、无线与移动通信网全网覆盖,是物联网必备的基础网络环境。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将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智慧”模式和面貌。

1. 智慧校园环境的建设

(1)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

智慧学习环境(Chin,1997)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黄荣怀,2012)。智慧学习环境是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能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②能更好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服务。③既支持校内学习也支持校外学习,既支持正式学习也支持非正式学习。它的构成要素包括资源、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六个组成部分。[7]通过智慧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课堂学习、个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讨性学习、在工作中的体验式培训、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等学习活动形式。

硬件环境建设:包括校园有线网络建设、IPV6、无线网络建设;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智能化教室、现代化教学体验教室、模拟仿真教室、远程协作学习教室、探究性学习教室等;虚拟现实制作与应用环境建设;移动学习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软件环境建设:包括学习平台与工具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8]、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平台、多媒体开发工具、基于协作活动的研究型学习平台、实验教学平台、试题库管理系统、线上专题导向学习管理系统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个性化学习环境建设(学习工具、知识管理、协作与对外交流)、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等。

(2)科研协作与知识创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对教学、学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促使学术研究的开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并产生创新的需要,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新兴的创作、出版以及学术研究形式不断涌现,如电子书、博客、多媒体作品、网络作品以及其他各种学术形式。建立科研协作与知识创新信息化平台,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包括知识库、数据中心、高性能运算网格等。

科研协作与知识创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学科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整合高校各类知识资源,建立高等学校机构知识库,构建一体化知识资源服务体系,提升高校科技知识资源共享水平;积极推动基于网络的科研交流与协作模式的建立,推动高校科研手段和方法创新,建立科研数据与成果的网络共享机制,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科研领域的能力,提高高校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

(3)校务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建立校务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学状态基本数据统计、监控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的管理决策水平。建立覆盖学校各项管理业务的校务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管理,加强高校内部治理,提高管理效率,支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学校各类数据资源,建立学校主数据库,构建良好的数据环境,支持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决策支持信息化平台,为高校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提高高校决策水平。

(4)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建设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增强高校为师生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发展网络平台,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构建学生就业信息化支撑服务平台,促进学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调整,更好地满足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有吸引力的校园网上虚拟社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健康向上的大学网络文化,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建立校园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建立网上文化宣传平台,建设国际化、多语种网站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

2. 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机制创新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包括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国际优质数字资源的引进、精品视频公开课、优质共享课程资源的建设等。将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成为开放课程和精品课程进行共享,同时对已有的优质数字资源进一步充实、提升与共享,并探索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应用机制。

(1)以各级立项方式推动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

政府主导、监督,建立数字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对教育市场上使用的所有教育教学软件进行研究与评估,择优推荐使用。以各级立项方式推动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以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教育部的“质量工程”建设属于国家级层面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优质共享课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国高等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创新。各省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省级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校级优质数字资源的立项建设方面,广东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山大学的“博学工程”、华南师范大学的“求实工程”、暨南大学的教育技术“创新工程”均以校级立项的方式组织校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暨南大学从2003年起,在原有CAI立项的基础上,设立了教育技术“创新工程”,多方位开展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每年拨出专款,组织一批立项,项目类型包括专业资源库、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试题库、案例库、基于BB平台的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等,制定并完善了“创新工程”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目前已进行了七批立项共516个项目,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四个校区之间共享。通过校级立项的方式带动全校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目前全校已建设有2100多项多媒体教学资源,覆盖1700多门课程;自制多媒体教学资源层次高,共获得各级奖励188项,其中获得过12次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特等奖、一等奖。

(2)推动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

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传递”和“信息孤岛”的瓶颈问题。“开放与共享”是教育信息化永恒的主题,各高校的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只有彻底消除“封闭”,实现“互通与共享”,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才可能实现效益与价值的最大化。对应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多校区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区域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和全国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三级服务体系,推动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由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创新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

(3)与教务管理部门联合建设课程中心

加强与教务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建设课程中心。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为核心,整合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选课系统、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学生自助服务平台、课程录像管理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平台、语言自助学习中心等,实现课程中心各大系统之间数据互通与共享。

(二)支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现在的学生属于“数字原住民”,[9]他们是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互联网当中的一代人。学生的背景、经验、需求等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与以往有很多不同。为了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高校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基础。开发新的能够吸引年轻一代参与的学习模块,并对教学的方法、工具、内容、考核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技术、智能化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并由此产生许多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各种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如e-Learning、e-University等不断出现。新的教育模式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内容和技术手段的灵活性与便利性。因此,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各学科和专业重新思考其角色和培养目标的定位。

1. 建立人才培养与教学促进信息化平台

搭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网络教学平台;基于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促进各类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试点数字化专业、课程;大力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鼓励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支持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数字化教学的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体系。

2. 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变革

教学模式直接反映一定的教学理念。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教学面临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艰巨任务。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过程将数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放在学习环境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场所。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目标,大胆尝试和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手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特征: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10]积极推动混合式学习方法,努力做到传统的教学活动与在线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差异采取辅助课堂讲授、小组协作学习、混合式协作学习、主题探究、技能训练、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更加民主、科学、合理的师生、生生关系。[11]

3. 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协作学习服务

建设校际间公共课程和企业e-Learning 培训学习课程,开展科普教育、通识教育、专题学习等。网络协作空间、社会网络工具、移动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学生的项目合作或者跨校课程越来越普遍。

4. 推动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改革

当前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放在本科教育,对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改革关注不够,比较欠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开展研究型学习、探究性学习、支持师生合作科研,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三)实现技术支持方式创新

1. 高等教育中新兴技术应用

新兴技术的应用将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学习等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关注的热点,而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资源平台,包括基于微博的学习社区、学习资源、移动社区、讲座直播等,实现随时随地、自由个性化学习和交流。

在2007年的《地平线报告》中,为了让学生获得研究、实验、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探究的经验,美国高校协会强烈建议学生在选择研究领域的时候更应该掌握新兴技术。[12]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的含义是指用户从互联网上获取某些能力——硬件、软件以及业务流程的执行或数据的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具有云端存储数据、云端提供软件服务、随时随地提供服务及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等优势服务。这一新型应用模式能满足各类学校低成本、低风险的信息化建设要求,随着云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廉价和方便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个人把自己的信息处理迁移到“云”上,构建属于学校或个人的私有“云”资源,并应用公有“云”资源开展教与学活动。云服务是互联网应用的新的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依托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互联网应用服务支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是当前发展的基本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电脑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在广泛的科目领域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从而加速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这改变了以往的人机交互方式,能让浏览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环境中,让学习者通过亲自的“经历”与“感受”在与虚拟场景交互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而且在一些虚拟协作交流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在不同地域进行协作交流。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充分地将教学内容以三维实景虚拟呈现,把那些看不见的变化、无法触摸的物体以这种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方式去组织和展示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结构,以便激发学习者兴趣,使学习者的思维开拓。如在解释一些复杂的系统抽象的概念等方面,VR是非常有力的工具。但在目前,由于完全沉浸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设施仍然是价格昂贵,所以虚拟现实在教学中还没有普及。

移动学习技术: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中移动电话的普及将使它成为发送教学资源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天然选择。触摸屏技术、照相机、录音笔、电子词典、3D显示,以及适合手机传输的教育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使得移动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掘资源、练习技能和获取研究数据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3]

2. 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

随着21世纪的降临世界各国大学纷纷创建以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支持服务机构、部门。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悉尼大学的“大学学习与教学卓越研究中心”、香港大学成立的“教学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等。这些教学支持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使师资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有效促进和加快了在信息技术创设的新时空、崭新的学习与教学环境中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成为信息时代大学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潮流。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在提升教学工作的地位、改善教学效果以及优化高校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包括制度支持、资源与技术支持和团队支持,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旨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资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持续的支持与帮助,进而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14]

可以借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的成功经验,摆脱传统的培训模式,深入到具体课程,与教师一起构建、管理、更新、维护课程网站,辅助教师创建和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工具和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协作,教师逐渐认识到使用新技术提升水平和效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开始从自发到自觉地使用各种新技术和工具,不仅培养出一批熟悉信息技术的学科教育专家群体,而且在大学内部形成了将技术融入教学和学习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密切与学科教师的合作,共同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技术应用设计实践与研讨,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技术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技能的提升。充分应用数字化创造的新时空,在现实与虚拟环境中,利用各种技术与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各种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拓展、提升教师发展与高校教育的整体功能与效益。[15]

(四)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保障。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大学核心功能——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设计,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协调、合作,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中的深层次应用,深化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世界名牌大学借鉴政府和企业提升信息化决策管理层次和水平的成功经验,在大学创建了属于大学高层决策体系的CIO(首席信息官)体制。CIO制度由美国学者威廉姆·西诺特(William R.Synnott)于1980年首次提出,是一个专门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管理,参与组织战略发展决策,从而实现以信息化推动组织创新发展的高级战略管理职位。领导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发展的CIO群体是教育信息化领导的卓越代表。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名牌大学的CIO体制,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的管理,整合校内各IT部门及各类信息化资源,领导全校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决策、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以期更好地推动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五)高素质信息化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包括信息化教师队伍、专业技术队伍、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这是教育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1. 信息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具有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决定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其教育理念、信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因素。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预见的能力、新知汲取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反思的能力、合作性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可建立课题研究的有效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研究为核心内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开展行动研究。大力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高教师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针对不同院系开展专题培训、讲座与交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需要。

2.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育信息化应“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在创设不同的环境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与学,有效变革传统教学的方式与模式。信息化教育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加工、自主探究等能力,使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通过开展信息化教育中的学生研究,如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化档案评估中学习者反思行为等,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学习科学与技术”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

要注重和加强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的培训培养,经常组织他们出去参观学习、进修,不断摄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给他们提供晋升职称的机会和条件,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以便留住人才。

4. 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它主要的是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所以管理机构的正确定位十分重要。尽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已逐步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所认识,因为教育信息化涉及资源配置、跨部门的业务沟通和整合,因此,目前要全面推动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整体教育变革,依然面临决策和管理层的巨大障碍。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费投入保障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各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推动高校的全面发展。同时由于信息化是“烧钱”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因此需建立长效投入机制。资金的投入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保障。

(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做到合理配置资源、跨部门沟通和整合,因此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资源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的综合应用,从目标、动力、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解决技术对教育、教育对技术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

(三)与教务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深化信息化教学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仅靠教育技术中心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强与教务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中的融合与创新,深化信息化教学应用,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

(四)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高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应用为先、软硬兼施”的模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步伐。建立和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快速高效持续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和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五)树立典型示范,引领高校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各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可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在条件成熟的学院建立教育信息化示范点,率先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模式、新方法。以应用为先导,建设专业教育信息数据中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撑。创建信息化教学应用特色品牌,研究建立有效的机制与保障措施,为其他学院教育信息化提供经验,引领高校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结束语

虽然信息技术不是新经济时代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万能钥匙,但它已经深入到了高等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中。“教育发展要借力信息化,信息化能够给力教育发展。这种借力和给力,就是信息化的合力,就是信息化的推动力,是信息化的魅力和吸引力。”[16]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抓住了教育信息化,也就抓住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 2010-07-30.

[2] 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3] [10] 汪基德. 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0.

[4] 陈俊良.高校信息化建设核心在哪里[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4~5.

[5] 杜占元.创新机制全面布局信息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1,(10):31.

[6] 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等.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3.

[7] 黄荣怀,杨俊峰,等. 从数字化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6~77.

[8] 周红春,刘情情,黄楚喜. 网络环境下视频直播与点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暨南大学卫星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A].计算机与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ICCAET 2011)论文集(ISTP索引)[C].

[9] Marc Prensky,胡智标,王凯.数字土著 数字移民[J].远程教育杂志,2009,(2):48~50.

[11] 周红春.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1,(2):89~91.

[12]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N].The Horizon Report,2007.

[13] 李逢庆,杨树林. 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未来趋势与挑战——新媒体联盟NMC地平线报告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2):38~42.

[14] 郝杰. 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1,(2):81~83.

[15] 李逢庆. 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及其经验解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透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1~75.

[16] 许家瑞. 教育信息化“烧钱”的魅力[J].中国教育网络,中山大学专刊:1.

作者:周红春

上一篇: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下一篇:智能化包装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