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与成熟的阶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篇:大学生消费状况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及消费心理状况调查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民办高校数量已达到了640余所,占全国高校总量的24%,各类民办高校在读学生总数达到180余万人,占全国高校在读学生总量的12%。由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任组长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研究报告《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中统计调查结果也证实了上述数据。

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状况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状况,对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为更好地研究把握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状况,笔者采用“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观念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从西安市辖区内20余所综合类、高职类、理工类等不同类别民办高校中抽取500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55份,经过数据分析后,对民办学校学生消费心理及其状况有了大体认识。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现状

总体上看,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状况与11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9年做的调查相比,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学生比例高出很多,由原来的3.87%增加到21.76%,而月消费在7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9.33%增加到19.34%,月消费在300~500元和500~700元之间的比率分别由44.41%和34.17%下降到38.90%和20.00%。由此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显著攀高,同时,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

男生消费高于女生

本次调查中,男生交回有效问卷157份,女生交回有效问卷298份。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中男女生的消费水平有较明显差距。男女生在必要的、常规的学习消费上,如购买学习资料、学习用具和学习辅导书等差距不大,消费差额比率为12.4%,在交际消费上,表现出女生略高于男生,消费差额比率为-16.3%,而在生活消费上,男生却远远高于女生,消费差额比率为62.3%。男女生总消费差额比率为56.8%。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这其中主要是由于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这也表明,男生的交际空间比女生大,交往的范围比女生广,男生更喜欢交友和参与社会活动。

高年级消费高于低年级

本次调查中,大一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32份,大四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23份。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一与大四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及总消费差额比率分别为:-60.4%、-61.9%、-33.8%、-43.7%。大四学生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这是由于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压力,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上辅导班、日常通讯、必要的就业联络支出等都需要较多费用。

城乡差异明显

本次调查中,生源地是城市的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05份,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50份。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在交际、生活和总消费三个方面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前者与后者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及总消费差额比率分别为:29.8%、85.1%、30.5%、46.5%。这和他们所处环境、家庭影响和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城市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和从小所受的影响,在消费上比农村的学生要高一些,而且城市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娇惯、溺爱的多一些,农村学生很多是多子女家庭,花费会比城市学生谨慎仔细一些。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的几个显著特点。

冲动性

主要表现为民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不理智。调查表明,有的学生平均月消费7500元,而有的月消费还不到300元。这种消费水平的差异,虽然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但也有冲动性消费心理的促成影响。在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宏观政策背景中,青年人的消费心理也必定带有冲动性的色彩。

个体差异性

调查显示,当代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性十分明显,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性格爱好不同,消费状况的个体差异增加,消费行为、认知喜好等存在年级差异。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也是造成消费水准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易感性

消费心理的外控性增加,即易受外部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体现在消费行为上往往是冲动多于理智,加之个人虚荣心及受社会、家庭不良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娱乐消费、社交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给家庭带来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盲目性

消费心理的盲目性表现在部分学生在消费上有攀比和追求名牌的心态,认为自己应当永远走在时尚和品牌的前列。他们不顾及商品对自己学习、生活的价值度,也不十分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家庭状况等因素。

教育对策及建议

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会影响他们消费观念的养成和消费行为,需要我们正确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以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树立科学消费观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前提基础,基于民办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消费心理特点,民办高校应树立以下科学消费观念。

一是理性消费观。如今在校的民办高校学生年龄多在17~22岁之间,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尤为重要的是,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在消费方面难免出现因盲目、攀比、赶潮、“面子”而导致的冲动性高消费行为。对此,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校更要强调理性消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

二是发展性消费观。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在消费上除基本生活费用外,还有更为可观的交际、娱乐、学习用品和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通讯费、烟酒和化妆品等。对经济不独立的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来说,我们应鼓励提倡其合理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优化消费结构,鼓励他们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加大用于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发展性消费,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含量,尽量减少纯娱乐性、消遣性消费,提升消费的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消费边际效应。

三是适度性消费观。适度消费由家庭或个人的支付能力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支付能力不断增强,适度消费的水平会随之“水涨船高”。但对基本无收入的莘莘学子来说,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尤为不可取的。为此,应教育引导他们消费以量入为出、节俭节制为原则,以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有计划的、合理适度的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四是文明消费观。当前某些民办高校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滋生了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念。对此,应坚决批判并杜绝各种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形式。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必要环节。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财商是由四个方面的专门知识所构成的:一是会计,即财务知识;二是投资,即钱生钱的科学;三是了解市场,即供给与需求的科学;四是法律,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运营一个会计、投资和市场领域的企业并实现爆炸性的增长。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问答》《消费心理学》《消费与生活》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技能技巧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养等,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甄别抵制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

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有力保证。民办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等措施,促使学生巩固科学的消费观,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财商。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管、助工岗位,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学生,走自立、自强、自助的道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倍加珍惜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宝贵机会,让他们意识到劳动更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对于一些综合能力素质和自身条件较好的学生,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创业,创业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状况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学生的总消费水平高。针对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的冲动性、个体差异性、易感性、盲目性等特点,社会各方面应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并以此为教育的切入点,探索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郝占辉 田 英 苑芳强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摘 要: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与成熟的阶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调研了某高校大学学生的消费状况,对大学生消费进行了理性分析,总结出了当今大学生消费的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并针对突出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促使当今大学生消费状况向健康、和谐、有序方向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也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轨迹

1.大学生消费来源分析

(1)大学生消费来源虽呈多样化趋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以家庭支持为主。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已经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手段来进一步拓展消费来源,但消费主来源的单一性还没有改变,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家庭为消费主要来源的大学生占了74.6%,而选择勤工助学、奖学金、兼职、其他为消费主来源的大学生分别只占9.4%、1.4%、10.1%、4.3%。

(2)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据调查,大学生的选择依次为:勤工助学、兼职、其他分别占了9.4%、10.1%、4.3%。占生活费总来源的25.4%,多数大学生都有勤工俭学的经历,这些都可以表现出了大学生越来越强的经济独立意识。

(3)大学生消费结构。据调查,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比重最大这方面我们不加讨论。而除此之外有42.9%的学生把钱花在了买衣服上,而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学习资料费用却仅占了总消费的10.0%。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概率上升非常快,在调查中有98%的同学都有手机,用于手机费用占总消费的28.6%,将近1/3的同学,所以在通讯费用方面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从上述大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

据调查,74.6%以上的大学生所需的所有费用,都是靠家庭供给。在调查中仅有26.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考虑到父母赚钱艰辛,消费行为较为理性,并且只有28.8%的学生能从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发,消费的商品价格和水平都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1)政治因素。一般而言,在国家政治环境良好的时期,大学生的消费心态会趋于正常,消费行为也会更加稳定。然而,在国家政策变动较大或处于重大改革时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则会受到影响。新时期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国内外政治环境稳定,各国友好交往,国际形势相对稳定,大学生消费心态波动较小。

(2)经济因素。大学生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受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影响,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不同,以此各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高低不同,受其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商品,吃穿用的商品价格、质量等差距也对大学生的消费也有一定影响。

(3)文化因素。文化既是一种社会历史,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产生影响,成为改变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儒家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大多数大学生消费心态是稳定的,保守,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炎黄子孙不会摒弃。然而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渗透,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碰撞,不免有排斥状况,西方的自由,个人利益至上,享乐主义盛行,影响着新一代的大学生。

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大学生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因为我们还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不必过分的追求物质享受,要学会计划,合理地支配自己有限资金。

2.家长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教育

大学生经济上没有独立,其消费开支主要来源于家庭。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消费教育,对子女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应及时纠正,帮助子女摒弃不健康、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引导子女科学、合理地消费。

3.学校和社会合力对其做工作

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消费风气,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心理。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体谅父母艰辛。另一方面社会媒体要多做正面宣传。过度的宣传高消费会让某些学生头晕目眩起来,形成误导,因此媒体要做好正面引导,搞好典型宣传。充分利用各种监督媒介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献:

[1]张强、张泽南.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02)

[2]肖琼.浅析消费主义下的大学生消费观[J].华章,2011(29)

[3]辛振、杨峰.我国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

作者简介:

齐廷廷(1989~),女,黑龙江省大庆市,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

作者:齐廷廷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消费信贷先消费后付款等自身的优点,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迅速,但同时大学生信贷的负面事件尤以近一两年来的校园P2P网贷事件在社会产生了较为激烈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借鉴银行对于个人信用评分的相关指标并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找出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借贷风险的相关指标以此设计调查问卷得出相关调查结果,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从学生角度提出一些风险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消费信贷 大学生 风险防范意识

一、引言

我国大学生信贷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同年9月金城信用银行与广发银行联合开发了我国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拉开了商业银行正式进军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的序幕。随后各大银行等相继发行学生信用卡,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呈现了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后出现坏账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2009年,国家叫停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业务,自此大学生信贷市场逐渐走向空白。一直到2013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分期乐、趣分期为代表的分期付款平台逐渐走入校园市场,之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也迅速进入校园市场。到2015年,校园贷市场逐渐被分期购物平台、电商企业、P2P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瓜分,甚至出现了地下钱庄。但是新兴的校园贷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自在网贷领域引发一系列暴力逼债、大学生跳楼自杀等负面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在2016年国家对于校园贷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措施,然而对校园贷乱象的疏通并未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2017年6月28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通知,对校园贷业务进行清理和规范。至此,校园网贷平台彻底被叫停。

国家也充分考虑到当前大学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现状以及满足大学生的信贷消费需求现状,在全面关闭网贷的同时鼓励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贷信贷领域,针对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研发相关产品为大学生提供金融服务。此外据《2016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为6850亿元,在校大学生达到了3700万。报告中显示当大学生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依然有将近10%的大学生选择消费信贷,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也是不可被压制的。现如今大部分校园网贷平台都被叫停,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就安全了呢?并不是这样,瞄准大学生群体的民间放贷机构实则暗流涌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民间放贷团体转向更加暗箱操作的方式进行,使其监管变得更加困难。2017年下半年各地仍然出现多起大学生因校园贷利滚利偿还不起高额利息自杀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银行成了现阶段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中的主流玩家,有过2009年对大学生放卡被禁止的事件,现阶段的银行对这个市场充满了疑虑,还很小心翼翼。但是谁能保证几年之后银行不会重现之前的信用卡风波,再造一个类似的恶性校园贷事件呢?本文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设计出影响大学生信贷风险的调查问卷得出相关调查结果并运用定量分析手法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对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以减少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目标,从学生角度提出一些风险防范的措施。

二、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武汉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到问卷252份,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达到了98%。本次调查从学生个人基本特征,收入来源情况,个人社交情况,风险防控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学生个人基本特征情况

学生个人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对象男女人数分别为102,145人,各个年级的人数分别占到了19.03%、24.29%、33。6%、23.08%。家庭独生子女占到了调查人数的42.91%,非独生子女子女有57.06%。此外本次受访的学生涵盖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类等多个专业类型,这样较为均衡的调查信息也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二)收入来源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由图1可以看出半数以上学生的生活费在1000-1500以内,仍然有1/3的学生的生活费在1000以下,生活费在1500以上的学生只占1/5。可见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消费水平普遍以中低档为主。

在大学生的个人生活费的基本构成来源方面,有将近90%都要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通过奖助学金和兼职收入赚取生活费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大学生的生活独立能力并不是很强,他们中的大多数仍需要家庭给予经济支持。另外调查还显示受访的样本中以经商和工薪收入为主的家庭也只占到了2/5,很大一部学生家庭经济经济来源并不是很稳定,父母所能提供给子女的金钱有限。有15.38%的学生经常兼职,另外有65.99%的学生有偶尔兼职经历,仍然有将近18.62%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过兼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现今的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一定程度上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社会阅历较少。而父母阶层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学生进行信贷消费提供了潜在动力。

(三)社交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有将近六成的学生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但在大学默默无闻的也不在少数。有大约五成的学生可以积极融入集体生活,但也有将近的一半的大学生是不太能融入集体生活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往的亲密好友并不是很多,交际圈比较狭隘。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在团体中的定位点都偏低,只有仅仅16.19%的学生会选择充当leader角色,可见如今的大学生自信度都偏低。

综上,我们可以分析出现今大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方面是较为弱势的群体,生活圈较为狭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涉世经验,风险防范意识较弱。

(四)风险防控意识

由图2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知识的熟悉度方面,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只有15%的学生基本了解相关知识。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学校对于法律知识的普及度并不高,客观的说大学生中间存在相当一部分“法盲”,当真正出现贷款危机时,相关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忘记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在学生使用分期平台贷款的偏好度方面,学生偏好于阿里、京东这样具有良好信誉的电商平台,比例占到了63.97%,而选择分期购物平台的学生占25.51%,选择P2P网贷平台最少,但也有将近1/10.此外在大学生对于贷款流程的熟悉度方面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于相关流程不够了解,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进行信贷消费时了解了相关流程。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之下,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良莠不齐,更加剧了学生的贷款风险。

三、对统计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基于大学生消费信贷情况的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贷款风险做出简要的评估与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T.L.Satty等人一起提出的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将研究问题的各个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的指标,并根据研究目的等对这些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这一方法要求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前,对研究问题进行层次化分解,并根据分解得到的各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和从属或者因果关系进行组合得到多层次综合的结构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主要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在进行实证分析前,应对前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结果(见表3)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的选取应具有独立性、代表性和可行性,并且宜少不宜多。本文确定用专家调研法对实证分析中将要运用到的数据进行指标体系建立,为后文的层次分析实证中的统计数据奠定基础。

专家调研法是指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与参与评价对象的特征等作为参考在其设计的调查问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指标,征询专家对于这些评价指标的意见,即对这些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确定。因此根据这一方法确定了调查数据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分值。其中,目标层是学生视角下的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

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可以根据上、下层次之间的所属关系构造有关各因素的判断矩阵。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将下一层次各因素对上一层次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并依据其重要性差异赋予一定的分值(一般采用9级标度法),赋值后的判断矩阵可以实现定量化。0-0.3,影响力较小;0.3-0.5影响力中等,;0.5-0.7影响力较大;0.7-0.9影响力非常大。本次共有五位专家对于评价准则下的各单项指标进行打分,分数在0-1之间取值。

本文中,准则层有4个因素,方案层有17个因素,则:

■,■

要比较这些因素对于方案层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所占的比重,即将准则层的4个因素对方案层中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

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则有

(n为参与人数,m为评价指标总数,aj为第j个指标的权属平均值,aji为第i个参与者给第j个指标的权数。)

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二)矩阵一致性检验:

一致矩阵:对于任意i,j,k,均有■的正反矩阵,根据矩阵理论,■,λ代表特征值,对所有的■有■。

为了避免判断矩阵不完全一致时判断矩阵的特征值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可以用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余特征跟的负平均值作为衡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

CI值越小说明判断矩阵一致性越好;当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时,λmax>n,其余特征值也都接近于0。下面对满意一致性给出一个度量。

平均一致性指标(RI)

CR:随机一致性比率,即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一致性指标RI(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以达到一致性)。

这时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进行调整。

(三)权重向量的计算

在收集完权重评分意见后,通过上文所描述的计算公式得出了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个人基本特征

通过计算可得:Λ1=6.62;CI=0.123;RI=1.24;CR=CI/RI=0.0998<0.10.

第二,收入来源情况

通过计算可得:Λ1=3.03;CI=0.013;RI=0.58;CR=CI/RI=0.025<0.10.

第三,个人社交情况

通过计算可得:Λ1=3.31;CI=0.015;RI=0.58;CR=CI/RI=0.008<0.10.

第四,风险防控意识

通过计算可得:Λ1=3.01;CI=0.036;RI=0.58;CR=CI/RI=0.068<0.10.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综合评价值表。

四、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由最终的评价结果可知,风险防控意识的综合评价最高,因此大学生对消费信贷的理智选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大学生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消费信贷存在较大风险的原因主要是贷款方缺乏完善的校园贷款体系和政策、大学生缺乏必要的风险保护意识以及校园贷市场的监管力度较弱等多方面原因。其中第一种和第三种原因需要社会、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进行努力,而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改变自己入手,加强对学生贷款的清醒认识,提高自我的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从学生角度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高校和社会需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一个人的信用记录与其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虽然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尚不具备稳定的经济来源,但是大学生一旦因为在校期间的不良信用行为被記录在案,那么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曾经的不良信用记录的困扰甚至阻碍。因此,需要从社会、高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我有意识的重视个人信用行为和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促进大学生乃至社会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二,对大学生普及相关金融知识与法律知识。校园贷往往以零首付、低利率、低月供等种种卖点吸引大学生,但是实际上校园贷号称的低利率很可能是月利率,而看似利率很低的月利率折算成年利率往往高达20%甚至以上。而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并不能真的分清这些学生贷款所谓的“优惠”背后的真正含义。因此,高校通过讲座或是课堂授课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普及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不要盲目跟风消费,学会开源节流,懂得抗拒诱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兼职,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独立自主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如果信用消费不可避免,银行,阿里、京东这样大型的诚信机构才是学生的首要之选。

参考文献

[1]邓秀焕,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商业,2015(17):282-284.

[2]叶奕晨,关于大学生消费与校园p2p网贷平台的调查报告——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J].科教党刊(电子版),2016,34:8-9.

[3]中国校园市场联盟,2016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R].2017.

[4]王红谕,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研究[D],2017.

[5]安俊英,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4):32-35.

[6]王立新,李勇,任荣明.基于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98-104.

[7]谢乃明,刘思峰.灰色层次分析法及其定位求解[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7-89.

[8]孙建华,综合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在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164-167.

[9]谢婕,大学生校园信贷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机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5):114-117.

[10]岳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消费信贷的分析与引导[J].高校辅导员,2016:34-37.

作者简介:范甜慧(1994-),女,漢族,安徽池州人,湖北经济学院大四学生,信用管理专业。

作者:范甜慧

上一篇: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语文教育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