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消费论文

2022-04-17

[摘要]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便相伴存在。积极探索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青年大学生消费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大学生消费论文 篇1:

基于文化自信的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逻辑省察与教育引领

[摘 要]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从深层次反映了其文化自信的缺失,具体表现为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疏离、对外来文化的盲崇,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迷惘。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其作为一种肯定的态度,一种深刻持久的力量,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文化消费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引领方向;在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时,还要遵循大学生文化消费发生及实现的内在逻辑;从教育、传媒和机制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引领,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同时具有相应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消费;青年大学生;教育引领

[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5.0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然而,高度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其如何体现和衡量?从根本上而言,自信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内心的肯定与满足,而且应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客观实际基础之上,与文化自信相对应的客观实际是现实中的文化生产、消费、传播及交流。所以,文化消费状况的体现影响着文化自信的实现。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是全社会文化消费的重要方面。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不仅表现出他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而且传递着他们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态度。同时,青年人思想的活跃性、知识的丰富性引领着未来社会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向。关注并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是提升全社会文化消费水平的重要基点,对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文化自信視角下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 目前,学界对文化自信主要有两种解读。两种解读的区别在于产生文化自信的主体具有宏观性与微观性;相同之处在于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坚定认同。文化自信通过文化消费状况予以体现和衡量,在当今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传统与现代消费理念相互碰撞的形势下,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审视,其呈现出对“本来”的疏离、对“外来”的盲目崇拜及对“将来”的迷惘等问题。

(一)对民族文化的疏离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不忘本来。本来,意即根本、来源,也就是不忘民族文化之根本与来源。其根本和来源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及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们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2]。但是,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青年大学生主动购买并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并不是很多,主动购买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和作品、主动选择去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学习及主动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爱国影片的更是少之又少。如果青年大学生不主动了解国家文化发展的来时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根基的了解,甚至呈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陌生疏离、肤浅之态,那么其将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不能立稳当下也终将失去未来。

(二)对外来文化的盲崇

文化自信还体现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上。越自信,越应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辩证取舍的态度,进而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做到海纳百川、提升自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多元又争锋的西方文化面前,青年大学生缺乏甄选能力,极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诱惑和侵蚀。调研中,部分大学生言必称西方如何,对美国大片、韩剧、日漫等侃侃而谈,把听西方音乐、看西方电影视为时尚、高品位的体现,进而弱化、淡化甚至虚化本民族文化,呈现出“浮慕西化而不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的状况。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青年大学生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包容的胸怀,但缺乏辩证取舍的态度。开放包容不是无所不包、盲崇外来,也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因此,应加强甄辨能力,在外来文化消费中择善者而从之,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与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转化与提升。

(三)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迷惘

文化自信也体现在着眼于将来,既要知道本民族文化从哪里来,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予以肯定,还要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付出持续的努力。自20世纪9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一词,“文化自觉”已成为谈论、研究文化问题时具有普遍解释力和渗透力的概念。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对文化的自我认知,以及文化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在调研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不少青年大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守旧而过时,因繁文缛节而与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不相适应;有些青年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他们感受不到其价值导向,常困惑于“究竟学了有什么用”,因而缺乏基本的文化自觉,做不到文化的自信与自强。未来世界的发展将以文化论输赢,21世纪的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还体现在融合高新科技、传媒等方式和途径,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

二、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理论逻辑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是“通过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实践来确证自身的主体意识,最终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3]。在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中,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客体是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消费是青年大学生的主观需要。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实践活动,其内在的发生、发展机理可分解为何以发生——何以可能——何以实现3个阶段。

(一)何以发生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理解关于人的问题的关键,这一理论从根本上阐明了青年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何以发生。在论证人的需要理论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现实的人作为起点,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是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和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其避免了在宏大叙事中只见物不见人,只见社会不见个体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求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其他一切动物”[5],并基于需要的不同把人和动物做了区分,进一步把人的需要视为人的本质,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6]。现实的人具有自然的、思维的和社会的属性,从而产生多种需要,如肉体需要、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交往需要和文明需要。恩格斯也深表赞同,并把人所需要的对象区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7]。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青年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趋强烈,有着较高的物质追求。同时,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知识群体正处于渴求文化的年龄阶段,他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丰富。

(二)何以可能

“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消费则把需求再生产出来”[8]。对于文化消费来说,满足人文化需要的对象性的、自觉的活动就是各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创造。文化生产的兴起和发展决定着人的潜在需要,从而使文化消费成为可能。否则,缺乏可以消费的对象,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即使有着极为清晰而强烈的消费愿望,也无法消费。“需求本身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9]。不同于经济领域,商品受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制约,文化产品或服务更偏重于供求的内容与质量的统一。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文化精品体现的是正能量,蕴含着真善美。文化消费乱象涉及社会核心价值观被解构的风险和危机。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借势全球化,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我国输送文化产品,抢占我国文化消费市场,致使一些青年大学生被大量低俗、奢侈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蛊惑,不知不觉陷入西方渗透的意识形态深渊和陷阱,造成大学生思想的困惑和迷茫、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的偏差和混乱。“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娱乐至死将不再是危言耸听。因此,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更是健康规范的文化产业。

(三)何以实现

人的需要具有关系性。这个关系首先表现为物对人的关系,即某个物对人是否有用,是否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其次是人对物的关系,即人根据自身情况、需要、喜好及购买能力等去选择物。文化消费是人在面对不同文化时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及价值选择。在文化消费中,这种需要的关系性体现为人对一定文化的认同。“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都是消费者自我认同的表现形式,消费者藉此与所处的世界产生密切联系,获得认同感”[10]。 青年大學生往往把自我认同、价值建构和文化消费联系在一起,有着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判断、评价与取舍。他们把自我的价值观念投射在所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上,在消费中确证自身的存在并且实现自我。“我的占有物反映着我存在的整体,我就是我有的东西”。人与社会互构而共生,在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我们不能陷入结构主义的框架而忽略了具体的人,同样也不能囿于个人主义的狭隘而忽略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价值判断与取舍的标准终究不应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要有积极的价值导向,这样的文化消费才是有益于个体、有利于社会的消费。

三、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价值逻辑

价值逻辑是指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下积极关注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具有的价值意义。“文化消费既是硬消费,也是软投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方面,有别于其他消费”。

(一)实现主体需求与客体文化价值的统一,促进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构和形成

文化消费的前提是主体有愿望与需求,能够进行有选择性的消费,从而实现主体需求和客体文化价值的统一。满足需求必须有相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对文化消费质量提出相应的期待和要求。文化自信导向下的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青年大学生对客体文化进行选择与消费,这一过程也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建构的过程,其使主体需求与客体文化价值趋向一致,从而实现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二)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的社会价值体现为促进人精神境界、道德品质的发展。要提升文化的以文化人、温润心灵的力量与价值;文化的经济价值体现为文化消费的增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自信必然体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否则文化市场将是一潭死水,自信则是一片假象。繁荣的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并不一定带来文化的自信。但是,如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的满足,使文化市场充斥低俗内容,呈道德失范、价值扭曲之乱象,那么不仅不会带来文化的自信,还会伤及文化之根本。根据规范经济学的原则,效率标准和道德标准是互补的,只有效率标准而没有道德标准,经济发展的目标就会被限制在以效率增长为“是”和“善”的框架内。同样的道理,效率下降就是“非”,就是“恶” [11]。基于对GDP的崇拜,物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忽视人的价值,忽视人的道德品质。文化消费不能过分关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文化消费的最终目标应是真正实现消费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发挥其以文化人的力量。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导引规约着文化消费,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三)实现社会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统一,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文化消费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是价值观形成、道德品质塑造、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及文艺修养陶冶的过程。文化消费的实质是内蕴于文化的价值观消费、认同及传播的过程。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消费是体现一定的认知、价值、情感等精神活动和价值意义的编码、传递和解读的过程[12]。文化消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精神价值的提升;同时,文化消费也促进了社会物质价值的提升。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一生产关系构成角度而言,消费是社会生产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的期待与日俱增,文化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文化消费也是社会物质价值的重要体现。

四、理性引导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实践逻辑

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应观照当前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疏离、盲崇与迷惘,切实发挥文化引领、教育引领、传媒引领和机制引领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度、理性、优质地进行文化消费。

(一)文化自信引领

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其作为一种肯定的态度,一种深刻持久的力量,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文化消费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引领方向。文化自信是一种肯定的态度,建立在主体对本民族文化充分认知、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只有积极、主动地认知本民族文化,才会做出正确判断、选择和建构,进而升华为一种自信。在文化消费中,消费者愿意消费某种文化产品或服务也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引领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化自信是一种深刻的、持久的力量。时至今日,我国唐诗宋词依然散发着悠远深长的魅力,温润着国人的内心,升华着国人的情操,这既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文化力量的见证。文化自信作为积极的价值取向,既能激发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的需求和渴望,也能推动青年大学生的创新与创造。

(二)教育引领

教育是一种感染、熏陶和塑造。引领大学生文化消费,就要培育其文化自信。在高校中构建一种会“说话”的文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消费的质量。会说话的环境体现在校园的硬件设施上。校园中的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建筑及校园景观要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要展现与高校特征、青年大学生特征相契合的文化品位。会说话的环境还体现在优良的校风、优美的校貌、严谨的教风、勤勉的学风、认真务实的校园管理工作作风等方面;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理念,以趣味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课题讲授、举办每周读书日等活动,开展与文化消费相关的讲座,让大学生明确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懂得对文化消费品进行选择、使用、评价与鉴赏;高校还应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文化是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社会产物。青年大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历史观、独立的价值判断和理性的文化认知,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文化消费理念,其文化自信也将失去根基和土壤。

(三)传媒引领

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一环,具有全球视野的大众传媒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青年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大众传媒导向密切相关。青年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媒体技术,开始主动成为信息消费者、文化消费者,他们不再被动地面对广告和媒体形象,而是有选择地解释和重新占有它们。然而,青年大学生虽然有了较多的主动选择权,但在现有的传媒环境中做出选择的能力还是有限的。青年大学生对外来文化信息的把握很大程度上源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一方面建构、传播着新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全面介入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对世界、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知,消解着传统的规范和框架。大众传媒既是人们文化消费的建构者,又是文化消费的解构者。因此,明确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传媒如何引领、引领什么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经济利益的巨大冲击和诱惑下,一些媒介产业追逐资本、调侃崇高、善恶不辨、过度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制造大量的文化垃圾,呈现出过度市场化、资本化的倾向。传播学认为传媒可以为文化和社会的融合与团结服务,以增进向心效果。向心效果更多地来自于主流媒体,其拥有更强大的与人民大众交流的能力。在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领域,一方面要大力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以“正导向、讲格调、提品质”来规范和约束其他媒体,发挥大众传媒守门人的角色,引导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逐步品质化、深度化。

(四)机制引领

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既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塑造,也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正能量导向及文化消费市场的规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发挥其主导作用,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消费环境。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鼓励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重视并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中所蕴含的正向价值观。文化产品的生产,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正负之分,社会效益同样有正负之分,负社会效益指的是给社会带来损害和消耗。从社会整体发展目标来看,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角度看,负面社会效益对任何行业的商品来说都是恶,正面经济效益弥补不了负面社会效益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和服务时,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而生产创作出好的文化产品。其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优秀的文化作品和现象予以肯定和赞扬,坚决抵制不良文化产品、现象、服务及平台。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审查,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传播恶俗、低俗文化的个人、媒体、平台及企业等进行查封和取缔,净化文化市场;在全社会形成求真、向善、向美的文化舆论导向,传播文化正能量,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建立相对合理的、低价的文化消费体系,或给予大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助,释放引导消费的积极信号。再次,政府还要加强对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宣传与传播。采用多种途径挖掘优秀文化的价值观。通过短视频、AR、VR等新技术,以及文旅小镇等形式,采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方式解读优秀文化。丰厚的文化资产是促进青年大学生消费的源动力。只有契合时代主题、契合青年大学生需要的文化传播与转化,才能使这个源动力真正发挥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

[3]牛涛.当代青年文化消费的历史使命与价值复归[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8:4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4頁.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4.

[10]吴静寅.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机制[J].山东社会科学,2019(6):99.

[11]厉以宁.文化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11.

[12]李辉.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3.

(責任编辑:付英华)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cultural consumption;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s; education lead

作者:刘莲香 王延隆 王晶

青年大学生消费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

[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便相伴存在。积极探索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青年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雷松,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博士,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体现中国作风,展现民族特色,表现中国特性,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科学的理论贴近实际、走向群众、走进群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心认同,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观念、信仰,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群体特色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回答并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大问题。

一、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后备主体

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别的社会阶层所无法取代的积极进步的社会角色,他们是社会的精神脊梁,是引导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是启蒙救国运动的倡导者与践履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了青年知识分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感召下,留日、留欧、留苏三大学生群体,把各自接触、理解、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内,以新青年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高校师生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阵地,通过著书行文,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青年知识分子把传人中国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通过对主义的不同“运用”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鲜明特征;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走进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没有进步的知识分子,便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精英的学识能力、文化素养、使命意识、敏锐眼光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一。知识分子显然是要在最能被听到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要能影响正在进行的实际过程。

青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进行专业知识训练,获取专业知识,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以创造、积累、传播、应用知识为职业,怀着坚定的社会关怀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既有独特优势,也有责任担当,他们或思考,或践行,他们迟早要从父辈手中接过这一重担,承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推动人类社会这硕大身躯的马匹加快前行。

青年大学生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力量,通过全面创新地学习,掌握了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储备丰富,精神境界高尚,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无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建构,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都有青年一代参与其中,凝结了他们的智慧。

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较高,认知能力较强,思想觉悟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质,能够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自觉地选择接受外部的影响,并且通过主动地“内化”表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想法有思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创新的思路和科学合理的方案。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道德修养水平较高的群体,是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一个群体,5·12汶川大地震的募捐有他们的身影,西南干旱的募捐活动,他们是那么积极且富有热情,展现出他们对灾区人民的那份同情心与责任感。

青年大学生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较早的一类群体,一般都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自己,并能把理论创新成果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以求知的欲望、钻研的方法、创新的精神,学好、弄懂、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为之进行不懈奋斗与努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贏得未来。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成为时代赋予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一)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青年大学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青年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滋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消极因素也在增长,强调个人发展,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加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主流信仰有被模糊化、边缘化、复杂化的趋向。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某些党政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严重危害党群关系,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与威信,削弱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衷不一致;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很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一些青年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个人的发展关系不大,由此导致了在青年大学生心目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或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甚至放弃马

克思主义,转而信奉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和对西方思潮的信奉;或是信仰不坚定,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有时信、有时不信。

(二)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国外的社会思潮、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涌人中国,推动了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传统文化等对大学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互交织,存在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旋律不完全一致或者完全不一致的东西,使得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的巨大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与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各种原因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扬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对青年大学生疑点、难点、热点问题避而不谈或谈之甚少;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青年大学生,动摇了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牢固根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树立产生了激烈的冲击和影响,使传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三)青年大学生自身思想文化修养的局限。市场经济在青年大学生中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思想,大学生犯罪、诚信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精神空虚等事例不断见诸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这诚然说明社会生活环境对青年大学生人品意识、道德修养、价值信仰的影响,无论外在条件和客观因素对大学生的信仰形成有多么重大的影响,但信仰的建立与存在状况还是有赖于个体主观的选择,青年大学生基本上已经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有自己的主体意志、价值判断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说明一些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存在着问题。

青年大学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志,并非意味着思想上已经稳定、成熟。实际上,大学生阅历尚浅,正处于身心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期,成熟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政治鉴别力不强,政治坚定性也较差。在诸多思想文化选择面前,青年大学生无所适从、游离不定、变化无常。作为众多利益集团要极力争取的主要群体,青年大学生被一些歪曲报道、颠倒黑白的舆论攻势蒙蔽了眼睛,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大学生其信念、信仰不够坚定,甚至发生动摇或重大转变,但其可塑性较大,所以重在如何引导教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的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与青年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相衔接。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传播者与教育者抱怨,现在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很难做,他们不太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不理想,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着使他们难以接受的客观现实。这是由于过去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工作过于重视强调传播者和教育者的主导灌输作用,而把受众、受教育者置于消极被动接受的地位。对其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片面灌输的效果很有限。因此,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关键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接受程度。信仰的确立都有一个认同、觉悟到信仰的过程,而认同则是基础。对青年大学生的传播要取得理想效果,首先要使他们对当前社会发展道路与规律、政治制度、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建设、道德法制、文化建设的认同。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就要考察他们的心理过程,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规律。研究在怎样的条件下他们才会能动地并乐于选择与接受马克思主义,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一知半解甚至是抵触到喜欢接纳,从被动变主动,内化为内心的信仰,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以此来充分发挥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能动性。

(二)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与青年大学生成长相适应。青年是最富有活力的一代,乐于接受新事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要结合青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根据青年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意识信仰,有的放矢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利益主体、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存在的社会环境,青年一代价值信仰、文化认同可能表现出多种状况,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或与社会主流思想某些方面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悖,个人主义倾向,道德水准后退;功利主义膨胀,理想主义下降,过于务实,享乐倾向比较严重,消费主义盛行;等等,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引领青年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大众性。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要最大程度地得到他们的心理认同,使他们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他们中的传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应该与他们的成长相结合,体现人文关怀,吸取他们成长的新元素,关注青年一代成长面临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诸如就业问题、前途发展问题;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如腐败问题、贫富分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各种困惑,让他们少走弯路,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发展,增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前,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青年文化,如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青年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形成青年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三)提高传播者、教育者的理论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的关键。高校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向青年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和主要理论教育者。在一些理工科高校中,往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他们比较重视并优先发展理工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有意或无意地边缘化,其地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关注,所以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再者,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大学生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政治立场、政治信仰、理论素养上的水平非常关键。让人痛心的是,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资本主义社会政

治制度所谓的“优越性”,配合了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教育,在事关影响学生成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的问题上,作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解答。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愿意加人中国共产党,而要求加入其他党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真信,讲课言不由衷,不作正面宣传,而是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不良现象加以夸大,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立场,具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的使命,抱着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与责任感,始终如一地引导学生与自己一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的路径选择

江泽民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引导青年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新时期的青年一代生活条件优越,教育环境优良,他们具有高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由于处在多元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受到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态势,一些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因此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加以适时必要的引导。青年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青年大学生准确的社会角色定位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他们坚定信念,志存高远,把个人的追求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二)用大众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代注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经形成,就面临向社会传播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践本性决定了它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大众化、时代化,从高远的“人类关怀”转向实实在在的“民族关切”,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趋向,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发展的方向。由伟大领袖、知识分子所创立的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普及、传播,经由知识分子的诠释、解说、解读,用通俗的、大众化的言语,传播给人民大众以及青年大学生。邓小平曾说过,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同时,教学内容也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去学习理论的,关心的是就业、住房、吃饭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以及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共同富裕、人的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要让青年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关怀民生、关注民生的视角,进而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人到具体的问题中加以探讨,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他们心声的代言,增进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则是主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素质,影响到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质量。要真正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必须重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教育者,更应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不仅要有责任心,而且要有使命感;不仅要有职业层面的敬业精神,而且要有远大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学会观察和认识社会,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去分析和把握社会,针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的种种疑惑,如“共产主义渺茫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资本主义优越论”等,要进行坚决地批驳与正确地引导;对于贪污腐败现象,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与党的建设指导思想不一致甚至相背离的现象,要进行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解释,从而达到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支流,取得青年大学生认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向青年大学生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来宣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他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列宁曾说过,许多知识分子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共产主义是从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始的。科学的真理性、专业的逻辑性对知识分子具有天然征服力,而马克思主义因其真理性而与各门学科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导和教育他们在学习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门具体学科结合起来,从各自所学的专业出发,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会更容易培植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使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更宽广的领域和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J],马克思主 义研究,2010,(5),

[2]爱德华·W·知识分子论[M],萨义德,单德兴,译,北 京:三联书店,2002

[3]张迪,论大学生的信仰危机[J],成功(教育),2008,(9)

[4]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 职业,2008,(12)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 献出版杜,2010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王国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 代主题[J],探索。2000,(1),

[9]陈跃,白荚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J],当代青年研究,2009,(u),

[10]列宁全集:笫36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4-,

[责任编辑:胡彩芬]

作者:王雷松

青年大学生消费论文 篇3:

新媒体背景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摘要: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受众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征。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需要从队伍建设、新媒体培育这些非常多的面来进一步做好。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现在常常用马克思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年轻人,培养一群年轻的马克思主义群体,不仅是有关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和社会长期稳定,而且也是自己的成长和我们自己本身的价值实现。目前,培训年轻的马克思主义群体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作为代表的从本质上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文化信息的交流有着很打的影响。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到 2013年7月,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到5.91亿,手机用户达到4.64亿。网络、移动电视、手机用它特殊的能力大大地把哪些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吸引着,已经成为学生获得信息和相互交流的主要渠道,非常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通讯方式,原始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概念模型,通过这些来影响他们的对价值取向的构建。

一、新媒体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述

(一)新媒体及其主要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作为基础、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大家对新媒体的认识和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大致可分为“传承论”“相对论”“凡数字论”“互联论”“媒体定义回归论”“规模论”“多维论”与“一言难尽论”。 对于新媒体的概念,研究者们也是各执一词。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公众接触最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最大的新媒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网络媒体,一类是以手机为终端的手机媒体。

与传统主流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有几个特征: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传播空间广,传播信息大,传播互动性强。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速度上的限制,省去了许多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达到了信息及时传播的功能,在传播的内容和速度上都实现了质的跨越。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每一个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传播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新媒体变得复杂多变,极具虚拟性。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概述

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骨干、青年等组织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坚定党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党积极分子,理论研究和骨干在学术科技、文化和体育优秀成果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是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全职干部;年轻知识分子主要指的是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

二、新媒体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首先,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更加方便,信息传播更丰富、更层次的不同群体来满足需求。活跃的媒体技术在大学生面前可以更及时、更迅速地了解国内外的各种信息,在大量的信息中获取知识,思想,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解放思想。其次,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更方便和快速,内容也更加充实,因此大学生现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更有效率,也更加地自主,有利于大学生关于效率观念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第三,新媒体技术集声、光、电于一身,使用图、文、声、像等方式,将信息直接又生动地表达出来,这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立体思维等。

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西方国家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新媒体对我国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一些反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渗透到中国,如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在西方现在的大学生。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在这种环境下,容易产生动摇,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大学生个性开放,崇尚自由,而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大多都是匿名制,大学生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恣意发表言论等,污染网络等新媒体环境。长此以往,削弱大学生个人自制力,影响道德价值判断。

2、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更新,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不断改变着,它的行为方式也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在发生着改变,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课程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往的课程学习,大多是指实体的课堂学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和相应的地点由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而在新媒体背景下,以前的老的学习方面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科技大发展有很多的方式大学生可以利用比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次,是阅读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往,大学生都是去图书馆进行期刊文献和图书的阅读,但这种阅读方式易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也应运而生,这为大学生阅读各类资料提供了便捷。第三,课外学习交流方式的改变。以往,大学生学习交流都是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座谈等交流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除了以往的交流方式以外,大学生还能其它模式进行交流比如网上论坛、即时通讯等途,破除了空间和时间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但是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不代表大学生已经学会了学习,如今,有的大学生在解答题目时经常是通过网络搜索答案,而不是运用自己所学进行思考去解答题目;有的大学生在写学术论文时,未经自己动手实践或者亲历调研,而是将网络上现有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拼凑成文。这对于身处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诚信,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長久下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反而会深受其害,出现下滑。

3、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习惯的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生活习惯最突出的变化是交往方式的改变。网上BBS论坛、即时通讯QQ、手机飞信、微博、微信等极大地拓宽了以往的沟通渠道,扩大了大学生交往的范围。在新媒体环境下,交流大多采用匿名方式,相对以往,这样的方式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轻松和便捷。许多大学生还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带到新媒体上,通过新媒体跟同学、老师、家长联系,这样不仅仅有方便性而且效率也非常高,而且也保护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不少大学生利用网络“地球村”的特点,在网络上结识了来自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朋友。有些时候现实生活和充满在网络,比如:在网上恋爱等。在新媒体的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一些很多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娱乐行为也从线下更多地变成了线上活动,他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听歌、观摩影视节目;同时,手机、网络等还提供了各类游戏,很多的学生一定有自己的喜好,通过新媒体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式。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悄然成风。

新媒体对于我们来说有利也有弊。在新媒体中有一些特征,纵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很大好处,但是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新媒体的虚拟特征和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用一些不靠谱的语言来骗大学生。有的学生警惕性不高,对于这些没有一定的了解,没有自我保护的模式所以就非常容易被骗。

一句话说,新媒体有利也有弊,对大学生的一些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但是,也有一定的不好的影响。对于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他们很容身受到诱惑,不利于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新媒体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技术拓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渠道

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和成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给了一定的承载体,也加大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方式。新媒体具有资源共享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可以最大可能地在新媒体上得到传播。同时,网络具有交互性,通过互联网,教育者能及时看到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现实需求,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可以及时、有根据、有针对性地调整、改变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

2、新媒体技术增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感染性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内容体系及其具体表述具有一定的学理性和理论性,这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显得比较晦涩,不够通俗生动,让人难以理解。而新媒体环境下,能够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方式,通过多维炫彩夺目的图片、逼真优美的声音、活泼生动的视频,就能让干涩的马克思主义变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机、活力和趣味性,增强感染性。

3、新媒体技术提高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针对性

每个青年大学生的出身、家庭环境、生活经历都各不相同。由于个体之间的明显差异,这让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不一样。但是传统的媒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都是以同一个主题对大家进行集体教育和宣传,这种“目中无人”的传播方式毫无针对性,直接忽视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在新的媒体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存在和传播。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另外,新媒体还具有互动功能,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反馈和意见,教育者可以及时调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将不同的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不同形态表现出来,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形式。

(三)新媒体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出的挑战

1、“去中心化”加大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难度

以往,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都是通过传统传媒或者教师,这些信息原则上是经过层层和过滤,因此大学生很少接触到不良信息。然而,新媒体背景下,传播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世界已经成为了“地球村”,这就使得信息发布和使用非常自由,任何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种情况下,要对信息进行监管和把关就很难,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不良信息会影响青年大学生,甚至动摇他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因此“去中心化”给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培养加大了难度。

2、“虚拟性”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的虚拟空间让青年对于大学生来说提供了很多的空间,有些不能满足的东西以及欲望和要求,在这个空间下他们都能找到并且满。但是,现在的大学生长时间上网世界的交往与交流,现实世界中各种活动的时间也就减少了,疏于跟现实世界中的人沟通和交流,不爱交流和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这样就很大的造成了心理的极其不健康。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都不用真实的姓名的方式交流的,这样的交往方式无法保证言论的真实性,容易被欺骗。长期在网络中的学生,会很难自拔的,非常容易把显示与网络想混,在游戏中的一些方式带到现实中来,会造成很多的影响,缺乏安全感,出现多疑、防范、恐惧等心理,甚至严重的出现个体行为麻木、冷漠等。

3、“不对称性”的消逝削弱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的话语权

这让受教者有了弥补差距的内在学习动力。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并非都是新媒体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媒体技术水平相对比较差、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意识比较淡薄。大学生正是求知欲和好奇心比较旺盛的时候,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早就是得心应手。在多媒体背景下,他们可以找到各种信息,在这样多元的信息影响下,他们会发现老师也不过如此,老师讲解的知识在网络上都能找到,这就造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话语上“霸權”的消逝和减弱。

三、新媒体背景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

(一)积极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队伍建设

1、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队伍的工作理念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的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他们是青年群体中的领头羊。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者要在新媒体背景下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必须要创新观念,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束缚,树立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新观念。

2、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队伍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素养就是对新媒体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反映在关于新媒体的知识、态度和能力上。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在对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过程中对新媒体的熟悉、运用及其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挥,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和运用。因此,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要依托新媒体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除了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能力。

(二)依托新媒体搭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平台

1、依托BBS论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BBS (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牌服务)是互联网上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布告栏或板块中,阅读他人的意見或者发表个人的看法,其他人也可以随时问应。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BBS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BBS已成为各个高校交流思想、宣传教育、反馈舆情、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应将BBS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2、依托“微博”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微博客是一种基于web2.0的新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手机移动设备等及时更新并发布博客。“微博”自2006年诞生以来,就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并迅速风靡于全世界的网络用户。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微博的用户数量已达到3.3亿,其中大学生是主要的使用群体。微博不仅形式精简,使用功能强大,而且交流方式草根化,没有门槛设置,所以它深得大学生喜欢。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要利用“微博”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和大学生身发展需要交互作用,依托微博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3、依托QQ、微信等即时通讯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个人级应用的IM代表有: 百度Hi、腾讯QQ、微信,易信,来往,新浪UC、网易CC、网易泡泡、Skype、Lync、FastMsg、蚁傲、Active Messenger等。随着微信的崛起,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手机网民的手机应用使用中,即时通讯已经达到85.7%,远远高于其他应用。可见,即时通讯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信息通信工具,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的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最为典型的是微信,它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即时通讯,其次是QQ、飞信等。这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微信、QQ等平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2]胡洪彬.Web2.0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性选择[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5)

[3]石国亮.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基于24名在校本科生的一种质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4]王雯姝、邓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及培养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5]纪立群、李淑颖.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模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作者:孙钟玲

上一篇: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下一篇:新贸易壁垒对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