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2022-12-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观察60例病例, 均为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中药合阿尔治治疗组 (治疗组) 30例、单纯阿尔治治疗组 (对照组) 3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最大59岁, 最小36岁, 平均 (48.3±7.2) 岁;病程最长18个月, 最短2个月, 平均 (9.4±4.9) 月;单侧肩关节患病26例, 双侧患病4例;轻度病例7例, 中度病例15例, 重度病例8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0例, 年龄最大58岁, 最小37岁, 平均 (48.6±7.4) 岁;病程最常19个月, 最短3个月, 平均 (9.7±5.1) 月;单侧肩关节患病27例, 双侧患病3例;轻度病例7例, 中度病例16例, 重度病例7例。治疗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有劳损或外伤史, X线摄片无异常。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患病部位、病程及疼痛程度上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1]对患者症状、体征及X线辅助检查结果作综合判断作出诊断:有肩周疼痛, 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外展功能受限明显, 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出现“扛肩”现象。肩周有压痛, 常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为明显。持续疼痛者可有肌肉痉挛与肌肉萎缩。X线检查多为阴性, 肩关节造影可有关节囊皱褶。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步迈新+阿尔治。

步迈新 (四川新斯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口服:每次口服240mg (1片) , 1d3次, 连续服用5周。

阿尔治 (日本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 注射法:常规消毒后在肩峰下缘或后缘进行穿刺, 有突破感时为进入关节腔, 抽吸无回血后, 缓慢推注阿尔治2mL。注射后辅助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 使药液分布均匀。每周1次, 5次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2.2 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根据患者主诉记录其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并检查、记录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 进行统计处理。

2.3 统计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做数据统计处理, 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项目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法[2]对患者的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价, 其中疼痛1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0分、关节活动度40分、肌力25分, 总分100分。疼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患者的主诉进行评定, 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则根据体格检查作客观评定。根据总得分进行有效率的评定:治愈为总评分≥90分:显效为总评分70~89分;好转为总评分46~69分;无效为总评分≤45分。双侧肩关节同时患病者, 取双侧肩关节评分的平均值。

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好转) /30×100%。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治愈21例, 显效5例, 好转3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治愈14例, 显效7例, 好转4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4 讨论

肩周炎的病程分为急性期和粘连期。急性期为急性无菌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肿胀、关节滑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粘连期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囊、韧带、腱鞘等组织渗出机化, 肩周软组织粘连、挛缩, 关节腔容积减小, 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局部炎症刺激等原因可破换关节软骨代谢, 加快关节退变。

我们认为阿尔治可通过抑制滑膜上疼痛介质的作用而缓解患者疼痛, 特别是急性期尤为明显;并可通过覆盖和保护关节组织、改善润滑功能、渗入变性的软骨而抑制软骨的变性、改善变性软骨中的软骨代谢等原理缓解病变肩关节粘连、软骨退变、活动受限等, 对粘连期的治疗意义也较大。

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 可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 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酯酶A2, 并可防止损伤细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 从而可延缓骨关节疼痛的病理改变、改善关节软骨代谢及关节活动度, 缓解疼痛。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 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的退行性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 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 (步迈新) 合玻璃酸钠 (阿尔治) 肩关节内注射治疗肩周炎,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阿尔治,盐酸氨基葡萄糖片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3:1615.

[2] 胡幼平, 刁骧, 杨运宽, 等.肩周炎临床疗效评定方法概况[J].江西中医药, 2007, 38 (297) :63~66.

上一篇:多媒体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微生物发光体应用于油品检测中的作用以及意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