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2022-12-12

近年来, 我国的外语环境及研究生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就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 不断更新理念, 探索各种科学、高效的教改措施。

1 我国研究生英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研究生规模扩大, 教学资源紧张

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1978年的1万人增加到2 0 0 7年的4 2万人, 年均增长9.8%, 而各培养单位的师资、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造成英语教学中许多具有操练性和参与性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1.2 研究生来源多元化, 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入学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研究生中有的是应届生, 也有的是毕业十余年的往届生;有的是全日制本科毕业学生, 也有的是成人教育专科毕业生。他们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 英语水平及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兴趣均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使用一本教材, 一套教学方法的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差异巨大的学习要求。

1.3 研究生培养时间减少, 英语课时紧张

近年来, 国内许多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作出了改革, 从原来的3年改为2年或2.5年。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第一外语) 英语教学大纲 (试行稿) 》 (以下简称《大纲》) [1]中规定的1 4 4学时至2 1 6学时的要求已很难满足。

1.4 教学目标落后, 课程设置不合理

1992年《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的英语教学目标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外语环境和客观需求的, 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规范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

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双向交流的急剧增多, 那些只能看懂外文科技文献, 而不能通过流利的说、写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人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外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要求。1992年《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不仅落后于社会需求, 甚至出现了研究生英语的一些教学要求落后于大学英语相应指标中的一般要求的尴尬局面。这不仅造成学生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毕业研究生很难达到社会对于具备实用外语技能人才的要求, 也极大的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1.5 缺乏合理测试评价体系

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测试一般采用标准化书面测试, 测试的知识题多, 能力题少;客观题多, 主观题少, 考查的多是语言知识与语言形式的识别, 无法检测出学生的语音等多项应用性技能。期末的期终考试一锤定音, 也导致了学生不重视课堂参与, 只为应试而学。

2 研究生英语教改措施

上述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纷纷探索各种以突出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尤其是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英语教改措施。结合我校及一些兄弟院校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经验, 笔者建议各培养单位可结合各自情况, 选择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1 调整基础英语课时

设置基础英语课程对于研究生巩固和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各项技能是必要的。同时, 研究生培养年限的改革对基础英语的课时改革提出了要求, 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也为基础英语课时的改革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为适应这一要求, 许多培养单位开设100个学时左右的基础英语课程, 远低于1992年《大纲》的要求。

培养单位可将基础英语在一个学期中开设, 要求期末考试未通过学生的下一年度重修;也可开设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 要求学生将两个学期的课程均要修完或第一学期通过的学生可免修第二学期的课程。

2.2 开展分级教学

实行分级教学是对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的研究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 其目标是使英语水平起点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付出不同的精力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国内一些培养单位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英语分级教学。培养单位一般在研究生入学后组织一次包括听、说、读、写、译的全方面的英语水平测试, 根据综合成绩允许部分英语基础很好的学生免修免试或免修不免试基础英语课程, 而对于其他学生, 学校则建议或强制其加入相应级别的英语教学班中。

分级教学要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 不同的教学手段, 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进度, 这对教学的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3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学生英语语言的各项技能发展严重失衡, 英语输入能力 (听和读) 普遍明显高于输出能力 (说、写和译) 的现状, 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就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比输入能力更加强调运用的实践氛围与语言环境, 而这个环境可以通过新型课程的设置来营造。培养单位可采取分课型上课的方式, 以增加对研究生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例如, 分别开设阅读课, 听说课, 写译课等课型, 并增加听说课, 写译课等语言输出型课程的课时。

为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在其专业活动中的工具作用, 培养单位应在改革基础英语课型设置的同时, 积极开设《商务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英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选修课程。

2.4 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英语作为在非英语环境下进行的语言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因此,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外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出适合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目标, 把学生组织起来, 开展通往目标的系列语言活动”[3]。为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可采用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不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的应用, 还可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培养单位应积极推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智能化, 通过建设英语在线、虚拟社区、B B S论坛等形式, 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2.5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在要求不断提高, 学时却相应减少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同时, 其英语学习已基本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桎梏, 学习动机发生了从“学以致考”到“学以致用”的质的转变, 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广大研究生的普遍要求。培养单位可通过开辟研究生英语角, 设立英语日, 组织观看英语原版电影等多种形式为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

2.6 建立科学的测试评价体系

针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目标,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 应对课程考核的方式进行改革, 实现书面测评与语言测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堂考核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活动参与程度以及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期末的全面考核则应增加主观题的比例, 加大对口语、翻译、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 使考试直接反应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扭转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应试模式, 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步骤是教改实施过程中的关键。

3.1 明确教改目标

首先, 培养单位需召开由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与承担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部门共同参加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分析本单位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学习兄弟单位先进成熟的教改经验的基础上, 使大家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达成共识, 并进一步明确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的目标。

3.2 做好基础调研

通过调查问卷, 学生座谈会, 教师座谈会, 能力测试等方式, 就本单位入学研究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研究生个体间英语水平的差异、研究生对各项英语技能掌握的整体情况等研究生英语教育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为下一步制定改革措施提供依据。

3.3 整体规划, 逐步推进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是涉及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 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 教材, 教学方法, 教师培训及工作量, 教学设备的配备, 课程测评制度等各方面的庞大系统工程。在明确改革目标和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后, 各单位应对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规划, 各方面改革配套进行, 逐步推进。

摘要:我国研究生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使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我校及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学改革经验, 介绍了英语教学改革一些可行的具体措施。同时, 英语教学改革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本文就实施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第一外语) 英语教学大纲 (试行稿)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 罗曾丽.从新形势的需要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修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1) .

[3] 刘炜.英语课程教学的活动本质论[J].基础英语教育, 2005 (4) .

上一篇:提升企业党员素质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研究下一篇: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之质押融资服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