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2023-04-15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关于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从大学生的语文修养反思小学语文教育

从《一家长质疑大学语文教育》及《错字连篇·语文教育为之蒙羞》两篇文章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令人忧虑。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没有解决好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企望在大学阶段补课,其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1.语文素养是基础素养

作为母语及国文,学生最起码要写一手好字,会写文章,能够鉴赏,能够清晰地表达。南京某高校日前对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希望了解用人单位最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并列举了三四十种能力备选。结果大出所料,这20家单位最看重的并非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毕业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恰恰是语文课所能给予学生的。专家们认为,尽管是一所高校的调查,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2、语文教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之源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教材其实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和根基的。我们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不衰。它何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优势是明显的:汉字组词能力强,能跟上时代和语言的变化;汉字信息量大字形与字音相辅,使每个汉字都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汉字富于联想,如日月为明,大小为尖,人言为信,就很有代表性;汉字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走遍天涯海角也能亲如一家等等。

二、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1、传统的“三中心”体系

传统教学理论的体系,其核心是“三中心”,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三中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对 中国 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一些问题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的资源要开发拓展,教科书的局限性;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贯彻、执行新的课程理念时,要提倡辩证思维。

2、关于语文教师的选择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更是教学改革的承担者。因此选择小学语

文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育与其他科目不同,最重要有三点:第一,培养人最基本、最常用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的载体;第三,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基于此,我们的教师,不能只注重学历、普通话等条件,更要注重教师的中华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教师会影响成千上万的孩子.决不能忽视。

3、关于语文修养的训练

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在积极实践新的 教育 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应把目标由知识、能力到修养的整体观。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没有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而是组织了“人物评论会”。评论会上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顾全大局,很爱国;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很可敬;有的说喜欢赵王,因为他知人善用在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准确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还给了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充分张扬个性的机会;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深刻把握了 历史 人物:更重要的是在思索中,作到了情感的迁移。语文修养是渗到骨髓中的东西,偏离语文修养去搞改革,无疑是逐本求末的。

三、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树立的理念

1、由知识、能力到语文素养

如今,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沿袭的一直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即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因此,形成了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提问为主要手段,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使原本灵动、生动、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仅考虑认知目标的实现是不够的,还应包括情感体验、思维 发展 、文化品味、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目标的共同实现。

2、由灌输知识到知识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对教师课堂灌输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学习理论上讲,分为三个主要派别,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行为主义是学生对老师的全面模仿,一般在形体的训练上。认知主义是教师对学生全面灌输,就是我们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是个体学习转化为小组学

习,在讨论中。通过激发思考,形成新的理解和知识。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将其结合起来。由于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潜力以及经验世界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摄取的信息和选择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化。所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必然是自主建构和个性化的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倡导语文学习有效合作。

3、建立语文知识的海洋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课程理念的达成,需要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教师要积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诸如朗诵会、参观讲座、演讲比赛等读书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向语文教科书以外的文本资源、 网络 资源、生活资源去挖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走向大 自然 、阅读课外书和漫游网络搜,集大量资料,拓宽课文内涵。总之,要建立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等等立体网络资源,使语文教学由传统走向 现代 ,由单一信息走向多种信息的融会。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系列教学活动和与之产生相关的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它是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各项内容指标达成度的检测。评价结果是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方法,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一种手段。它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内容。

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目标从强化应试转变为强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教学的依据从本本(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3.教学效果从只重视学习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4.从重视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

二、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理论基础

引起教育教学界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最深远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互相独立的智能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

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的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那就是:各种智能只有领域之分,而没有优劣或轻重之别。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有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从而使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三、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指导原则 新的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⒈导向性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 ⒉实效性原则

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首先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确立的标准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比如对备课的评价,就要注重教师的内隐性(钻研教材、学情分析、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外显性(教案篇幅、字迹、格式和数量)的呈现。实用性原则可避免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外显的展示上,造成“外虚内空”的局面,而是发挥自身内隐的功力,自觉进行教学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修炼上。 3.开放性原则

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的教学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过程,因此现代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

⒋可行性原则

教学评价标准应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教学评价的对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评价标准呈内隐状态,因此评价的可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否则再好的评价标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5.综合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将教学的全过程,即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等综合起来评价,而非孤立性地就教学的某一项对教师教学做评价。此原则利于教师教学中扬长避短,进取中取长补短,发挥个性特色,增强教学的质量意识,淡化走过场式的应检性。

四、小学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评价内容 1.备课评价 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价应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1)学《课标》。分析学段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2)备教材。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和编排意图;掌握读写训练重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列出训练重点内容,辅导方法,作业形式;搜集教学资源,选择拓展训练内容;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不同学力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把握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进程;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经验。

(4)写教案。写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教学程序,写明每一教学步骤应达到的目标和教与学的方法;设计解决重点和关键的思考题(自行设计或运用书后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精当的板书和课后书面作业。

(5)搜集教学资源。级文字资源(搜集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和影像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使用的教具;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

(6)完成时段。按教学计划提前一周完成。 2.上课评价 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必须体现目标意识,并且落实到各个环节。要加强各环节间的内在联习,注重目标调控,注重教学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2)必须坚持文道统一,教书育人。

(3)发扬教学民主,课堂上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4)激发兴趣,及时准确且有个性化的评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好习惯。

(5)要注意教学卫生,教学语言规范,说普通话。 (6)板书要适时,工整,规范。 (7)重视教师教学行为的示范作用。 (8)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拖课。 3.作业辅导评价 基本要求:

(1)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精选有代表性、典型性书面、口头方面内容,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作业。形式要多样,要求要明确,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作业量适中,难易适度,分层要求。根据年段不同适度安排。低年段不留课外书面作业;中年段每天约20-30分钟;高年段约20-40分钟。

(3)辅导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检查、批改作业。做到典型与全面了解相结合,面批面改与学生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相结合,讲求实效。 (4)批改要及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问题、纠正问题。批语要具有指导性、鼓励性;批语字迹要工整,批改符号要统

一、规范、易懂。

参考文献:

刘要悟:《教学评价基本问题研究》,155~159页,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读《让它落得慢一点》教学设计有感

小学科学教育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更重要 的是学习得出科学结论、探索自然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不断发 展、不断进步。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使人感受到科学课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新变化,如何将《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有机地融入在教学之中,赋予科学课堂新的活力,成为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在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类的文明成果。这种接受学习方 式,可以高效率地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但是,如果“接受性学习”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 学生便会变得只会接受,不会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缺乏,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则意味着失去赖 以进步的动力。

一、传统教学中“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具有相当大的“被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首要解决的是学科课程上面罗列的一些问题,被动地接受问题的答案,而使学生失 去了学习热情,学习成果毫无创造性。

而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 性学习,主张在一个学习课题的统领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 得发展,通过主题将学生在学习中所“体验”的文化内容整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行为进 一步完善,并由此获得预设的经验。它是一种由“课题研究--体验、经历过程--发展”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是说使学生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 下,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想、去研讨,甚至去玩,寻求结论,发现一些他们原来不知道、不了解的 自然事物和科学道理,从而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兴趣和能力。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方式呢?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每一个问题的假设和预测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注重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性,积极开动脑筋,猜想参与正是一个最佳 的思维锻炼场所。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参与,自由动手做实验或者小组合作做实验,提炼出表面现象,在 汇报时教师大胆让学生说,大胆让学生猜测,从而把表面现象上升到事物本质的东西,在经过多次试验的 检验,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在《让它落得慢一点》这一课的教学中,当教师提问:乒乓球“蹦蹦”和“跳跳”喜欢从空中落下的感觉,但常常觉得不够瘾。你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们落得慢一点?学生说出一些让物体落得慢一些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你能怎么做?有什么办法?”于中就会出现“做个降落伞、把乒乓球吊在气球下、放在纸飞机、将杯子旋转起来。”等方法,下面的活动才能按其方法一一去探究;„„真是百花齐放。接着,可以让学生按各自的办法进行活动,得出结论。这样,在学生全身心的经历和体验过程中,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地展示和培养,而且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可能超出老师的预料,可能学生的问题还是不断,他们的讨论、争议还那么激烈,

2、正确处理探究中学生自主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当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 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素质。但无论哪个阶段的探究 都可能伴随有疑惑、阻力、紧张、艰辛、兴奋或喜悦,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 我觉得教师应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引导。不过,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很难。因为科学课程知 识本身包罗万象,其知识也是包含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不可能用几张表格或问几个问题就能知道学生 的原有知识水平,这些知识很大一部分是学生课外学到的。在科学课中应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说,从 中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站好起点,把握好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指导,何时介入,何时传 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3、给学生亲历探究和开展反思的机会,正确对待学生的原始观念 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的,他们对许多问题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初 步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中有些不够全面、深刻,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例如: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学生会 认为重的物体先落地;衣服保暖是因为衣服能产生热量……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常常是半信半疑,甚 至想不通,只有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让他们亲自发现自己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与事实之间的不一 致,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审视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是“顺应”与“同化”两方面的统一的过程,这 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的过程。象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指导学生做实验:把两个 大小不同(差别明显)的铁球同时从高处放下,观察两个铁球落地的情况,从而得出轻重物体同时落地的 结论。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探究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 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 体验到有所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东西,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当然,在 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走弯路,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解释,但学生 仍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明白科学研究的不容易、科学道路的不平坦……

5、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落实 在《标准》中指出: “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可以有多种表现,但主要应该集中 在科学学习、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念的落实不能像知识技能一样,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练习、作业、考试等方式直接“教”给学生,而 必须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这些体验和感悟,有些是小学生当 场感受到,并且有所表示的;也有些是小学生当时并没有感受到,并且有所表示,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体 验和感悟,暂时积存的他们的心中,随着学习的进程,这种进程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从量变到质 变,产生顿悟并显示出来。 在加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 “探究性学习” 的优势正日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探 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下科学学科教学亟待需要的一种更好的、更适合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教 学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浅议 培养新一代公民的科学素养,必须改革小学科学教育。科学课程必须贴近小 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学生年龄 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不断地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 动手实验。

1、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 强调探究式学习活动是科学课程的一个特色。科学教育强调的是:做科学、 懂科学,而不是像从前一样读科学、听科学、记科学、看科学。也许有人要问:

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探究?小孩子有没有探究能力? 应当明确, 探究不等于科 学探究,探究也不等于研究。探究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教学途径,对 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提出:教师应鼓励儿童动手、 动脑 ,做科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 实教学过程,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 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鼓励儿童通过动手 动脑学科学。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情境,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资 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是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过程同样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 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 划;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 表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等。

2、培养科学精神、态度尤为重要 科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对事实和经验的高度尊重, 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事实 最为重要,证据是说明事物最有力的根据,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同时 要重视每一个孩子对事物的解释。从小注意培养孩子形成对事物的独立看法,进 行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 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 可以重复验证的。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 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交流能力的培养从来被认为是语文课的职责,而其他 课程却很少提及。传统理科教育所传授的交流手段是极其狭窄的,往往仅限于纸 面上的公式推导或计算,而科学教育中的交流应当包括学生能准确、清晰、简洁 地表达自己的科学思想,正确运用科学术语,具有一定的说理能力。通过与别人 交换看法,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改进自己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并学会尊重别 人的不同意见。

3.发挥学生的特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科学课教学第二课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手动脑、发挥个性特长的新天地,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 启示, 接受教育。 课外, 各班成立科学课兴趣小组, 开辟科学教学园地或自然角。 指导学生课外认识一些事物, 观察自然, 深入持久的做好观察、 采取和记录工作, 提倡学生所学知识和规律解释有关自然想象的简单问题, 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和 气象日记,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应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小发明、小创 作、 小制作和考察活动, 激发学生学科学、 用科学的积极性。 这样体现了贯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学生从中受益无穷。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在以观察实验为重要教学方法和 手段的自然教学中, 如果一味地按照 “教师讲, 学生听” 、 “教师让学生怎样实验, 学生只得照办”这样照本宣科的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而且有碍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因此,自然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 下,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 科学发现的全过程,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想——设计实验,反复研究——归 纳概括, 得出结论——验证假想, 联系实际” 的教学模式自行获取自然科学知识, 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第四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关注课改动向的教师一定会发现,当前的课改与课改初期的“激情”相比,“寂寞”了许多,似乎课改出现了“高原反应”,课堂教学似乎有了“回归”的倾向。其实,不然。广大教育同仁正一如既往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正思索如何回归语文的本色,回归语文教学的常态,使教学改革更加理性,更加有实效。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回眸课程改革的战斗历程,以下十句话很值得各位同仁细细琢磨体会。

1、“把语文的根留住”。

小学语文教学要革故鼎新,要打开窗子,吸进新风,但断不能掀掉屋顶,更不能毁弃整个框架。张志公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何在呢?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学术研究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的重视传统,正确地对待传统。”(选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暨蒙学书目和树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继承、发展、创新”(摘自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我们要“扬弃传统,发扬传统”。反对与传统“一刀两断,彻底决裂”。诚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很有必要,我们有选择地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布鲁姆的及时反馈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等等,对于推进中国语文教学改革,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传统的汉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例如:诵读、背诵、讲授等等都是语文的“根”,外来的任何“水分”和“养料”都要通过“根”来吸收,“根”深才能叶茂,“根”固才能枝壮。语文教学改革,不仅要“把根留住”,而且要使根系更加发达健壮,才能使“中国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因为“愈是民族的东西才愈是世界的”。鲁迅先生曾言:“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倘若我们连根都留不住,消亡都岌岌在眼,还奢望什么“花果”!

2、“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本色语文”是一个高频词,毋庸置疑,拂去语文表面的浮光,再现语文本色,是落实“本色语文”的根本前提。那么,怎样的语文是本色语文?开宗明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就是本色语文,辩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本色语文。语文教学摈弃功利,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崔峦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专题发言中针对课改过程出现的“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内容要精”。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就是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不管何许人也,总之,语文教学应该走在语文路上,我们将视觉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个性学生开辟展示的舞台;关注教学内容,研读文本、吸收、运用好文本,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那么,语文连同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会变得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又丰富。

3、“必须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语言文字教学”。

建国近六十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一致争论不休。尤其是世纪之交小语界“刀光剑影”中,一场“语言文字是笔墨技巧还是灵魂”的纷争——要么选择“笔墨技巧”,要么是“灵魂”。很有点强奸师意。而课文初期,又似乎过于强调“人文性”。以至于严重弱化工具性。其实第一线的老师绝大多数人心中都十分清楚二者关系。如“文以载道”(韩愈)、“文以明道”(柳宗元)……总之,离开了“文”,“道”就无以承载;离开了“道”,就无所谓“文”。在此,“文”与“道”统一于一篇篇课文中,只是“文”是显性的、外在的,而“道”是隐形的,内在的罢了。语言文字既是“笔墨技巧”,又是“灵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创新,必须恪守语言文字教学这条底线,此为构建语文教学“金字塔”的基础。

4、“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价值的转变。然而如何将此落实于课堂我们遇到了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改变了“以本为本”的一惯做法,将文本(课本)与读者(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对话,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既要重视学生主体性又要考虑文本对等性的阅读观。于是,学生生命个体的“前阅读”基础的差异性,加上文本存在的客观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学生的多元感悟显得异彩纷呈。课堂出现“放羊式”“随大流式”等等多种感悟模式,有点“像雾像雨又像风”,这样开放的课堂如何调控?一句话:教师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去发现蕴含在其内的隐匿知识和实践智慧,引领学生去正确感悟体会。首先,要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保护学生的话语权。其次,精心呵护学生在感悟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火化,即使与可闻相悖,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努力寻找“沟通点”,巧妙“嫁接”,积极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其三,要善待学生打出来的“横跑”,积极利用学生“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生成教学过程。

5、“唱好‘八字经’,并不是半斤对八两”。

“小学语文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摘自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就语文的基本能力而言,应坚持这八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就语文教学而言,这“识、书、读、记、说、写、法、习”这八个方面的权重并不相等,教学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书、读、写”。道理很简单,第一,从语言文字现象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看,语言在先,文字在后;学习现象在先,总结方法在后。属于语言范畴或行为习惯的“识、记、说、法、习”,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入小学前已经有相当长的准备训练,家长、幼儿园教师在有意识或潜移默化中都给孩子以多多少少的影响。而文字此前孩子几乎一片空白;第二,语言的“自然的训练场”要比文字的“自然的训练场”容易得多,大得多;第三,文字训练的专门性、学术性和艰难性要比语言的训练麻烦的多,难得多。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应当视“阅读、作文”为主,把阅读、作文视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考试也以“读写”的方式进行,即使周全地考虑到“说、方法、习惯”等也只能渗透期间。

6、“坚守语文本真,追求教学质效”。 本真语文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语文正本清源,引火归元,还其本色便是“一半是语言,一半是文字。”“一半是语言”我们务必要正视“听说”,“一半是文字”们务必要正视“读写”,“听说读写”这四个字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是“耳熟能详”“心领神会”才好。有人提出课改一直提倡的“人文”因素呢?“情感”因素呢?这实是对语文的性质还云里雾里。例如上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46课《一夜的工作》其“人文”性——主人公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的赞颂,不全蕴含在渗透在融化在课文短短的“语言文字”中了吗?小学语文以文选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要顺着“语言文字”这条溪流“沿波溯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就会离“人文”“情感”这个源头越来越近。教师说语文难教,学生说语文难学,其原因是语文,可以让孩子获得很多东西,还语文本色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正儿八经地教“语文”,叫“听说读写”,别无选择。因为“语言文字”它是“人文”“情感”等思想的外壳,是交际工具。所有读物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二者的不同在于:“非语文”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读物内容。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凭借一篇灵魂闪烁,血肉丰满的课文来把握语言文字——学习理解运用母语,语文课文本身则成了例子。若疏忽或怠慢了“听说读写”,则与一般文字读物有何区别,那还叫语文吗?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色,留住语文学科的原汁原味,语文连着各个学科,是百科之母,但语文知识只是百科之一,不是百科,决不能弱化、泛化语文。

7、“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在课外,但语文教学的圣坛无疑在课内”。 如果把语文教学看作一棵大树,那么课内与课外就恰如大树上的“枝叶”和“树根”,“根深”才能“叶茂”。“叶落”总会“归根”。摆正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语文教学才会相生相长。学生课外的读写天地是“大海”,是“天空”,是“群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一般不予干预,但对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却不能完全听之任之放之不管,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开卷”必“有益”,教师是要多加关注,给与指导,小学生毕竟不可能“无师自通”,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将有限的时间安排得如此合理。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课余时间忙碌——“吃小灶”,学特长……语文的任务又如此繁重,改革的使命又如此艰巨,教师须紧抓35分钟不放,分秒必争,分秒必得,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怎样的教学风格,教学手段,都万万不可以忘记,课堂对语文来说,就是“圣坛”,就是发源地,就是长江,就是黄河的源头,就是飞瀑,一定要有力度,厚度与深度,波涛汹涌也罢,风平浪静也罢,都要有自己的景观,书声朗朗,用心以读,深思感悟……最忌讳语文课无备临堂,还美其名为“大放手”,实为大撒手的“放羊式”。它和“满堂灌”同样不可取。只有让学生的发育课内,得益于课外,内外真正联盟、联手,语文教学才会引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8、“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例子观”师之人人皆知,他非常精辟而又恰如其分地还教材以应有的位置与作用——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但是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以理解教学内容为多,随意地抓住一两个语言训练点组织教学,甚至随心所欲处置,贬损了教材的实际地位、分量和作用。而学生更是教哪课读哪课,教过不读,有的甚至较完整本书还不会度,学生不愿上复习课,以为可以学过,大概意思已经懂了在学没意思。无论从爱惜财力、物力的角度,还是持续学习的角度,教材都不应该像“餐巾纸”,用一次就扔,要把它看作一口井,一道泉。在某种意义上说教材这一教学的载体,教学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例如上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16课《林海》一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大师老舍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美,可以抓在文中三次出现的重点词“亲切舒服”,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悟文本表达的情感;可以扣住

2、3节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分析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3句话,进行仿写训练等等。这样教材便被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反之,将教学简化为“通读课文——了解大意——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谈感悟”,或进行繁琐的分析等,老师当讲没讲,都是没有使用好教材。当然,要使用好教材,教师必须要细致,正确地解读文本,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9、“小学语文教学有时可以‘不求甚解’,有时需要‘咬文嚼字’”。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两个流派,一为“感悟”“体验”为主。似乎这才能体现语文教学改革新理念: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人文性”。另一派为抓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方法。于是,课前课后教师众说纷纭,有人道:“二期课改就是要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求甚解,再说,古人不是自己读之背之,出了很多文学家、数学家……”也有人担忧地说:“文字是语文的根,阅读教学少不了咬文嚼字,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才能提高能力,只是粗略地感悟感悟,就像没有根基的高楼大厦,课文能读懂吗?”教育的天空似乎弥漫着这样一种空气:谈起自读自悟,一脸春风,舞之蹈之。提起“咬文嚼字”,一脸无奈,迂腐老朽,不识时务。那边的世界真这么精彩?这边的世界真这般逊色?我们静心细想,小学语文课文多是文艺性、文学性的,文质兼美,有些课文精于分析,教得很碎,学生反倒难于接受,有些词语受某些限制,也不宜“以词解词”,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不求甚解”,让其暂且搁置。但是小学语文教学总体上讲还是要贯彻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理解第一”的原则,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能将自己“意会”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言传”——提倡、呵护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如在教学《他从火里跑出来》一课中,不做过多的分析与讲解,而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了诺贝尔研制火药“从无数次的失败到成功”的整个经历之后,引领学生潜心读文,找到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从同一句子学生朗读时的不同处理,展开讨论。可以说,学生在语言的咬嚼、品味和体验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得出“应该大声地读”;“应该越读越响”;“应该越读越轻”的多元感悟,从而感受到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火中跑出时的激动、兴奋,体验到了诺贝尔历经艰难之后的酸、甜、苦、辣……的复杂心情。然而他们的体验、感悟,皆源于对上下文的理解,对文中“挣扎”、“血迹斑斑”等词语的解读。正如朱熹的一段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

10、“最好的读写结合应当是互补益彰,而又各有其主”。 前面我已讲过,语文学习的重点在“文字”,尤其在写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功夫须下在“读写”结合上,但由于教学时间限制,这往往是“两重皮”、“两口井”,或是“一锅煮”。经验告诉我们:最好的“读写结合”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寻找课文中读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巧妙地进行设计,并使阅读、写作各成独立的体系,又互补益彰,相辅相成。阅读不只是为了作文,作文也不止是依赖阅读,这两个体系教师应当“了然于胸”互相渗透,即阅读不忌渗透作文,作文中不忘阅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两者形影不离,写作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无处不在,两者水乳交融:阅读部分中的阅读材料可作为写作训练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可设置情景或话题,让学生由这些情景、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读写结合点进行分析、评点或表达读后的感受。从本质上说,使用的工具性决定了读写作业设计必须贴近生活、走向开放、关注实效。它必须根植于文本,拓展于课外,提高于创新之中。这一点,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具体说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课文续写 句式填空 拓展想象 内容改写 看图写段 录像写话 演示仿作 词句扩写 读后感言 采访实录

第五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一、提前作文的可能性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当前很多小学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低段小朋友能写作文吗?或者说,提前作文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问题,先要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异同谈起。传统的语言学论著认为,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符号,是口语的一种记录形式,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最近的研究表明,口语和书面语历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样,口语起源于呼喊,文字发轫于涂鸦,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岩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画的象形符号,可能是世界各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口语是听觉符号,主要负责日常交际;书面语是视觉符号,主要表达心中的意象。从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虽有联系,但却是两种功能和性质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可以分开学习的。

这种既同步又分离的关系在个体语言发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据。例如,幼儿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同时认识汉字、符号和图形。有时候幼儿不会说某个单词,却能指认汉字和图形。又如,过去农村的村书记和村长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识一斗,说起话来却滔滔不绝,逻辑严密,很能服人;相反,聋哑人从小不会说话,却能学习文字,用手势语和书面语与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在中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是健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书面语充斥的现代文明社会,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完全分离的现象很少见到了。笔者有个假定,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备学习所有语言文字的潜能,孩子口语超前、书面语滞后的状况是生活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儿童已有口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语文,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应该以学习书面语为主,同时提高口语交际的品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这一点,就会人为加大口语和书面语发展的差距,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前作文不仅可能,也很有必要。实验表明提前作文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明白,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鸦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为主要目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导”,

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否则,就会徒劳地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兴趣,效果适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话写完整”作为基本要求,但训练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孩子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想法和情感的。这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总体面貌也许是: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作文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否比单纯地重复写“一句四素俱全的话”要有意义呢?

二、作文教学难在何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人们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从语言学习本身的角度思考过这一问题。笔者经常思考,为什么孩子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很多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只要比较分析一下口语和书面语学习条件上的差异,就能发现作文学习的确比口语习得要难得多。

学习机制上的差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天生就有语言习得机制。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环境,足够的语言刺激,儿童就能自然而然学会某种口语。而且年龄越小,语言习得机制越强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习得机制慢慢地退化,到了青春后期,这种机制几乎完全消失。0~3岁是语言习得机制最强大的时期,儿童学习口语可以不费一点力气,所以,我们把口语的学习过程称为“习得”。当儿童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语言习得机制已经开始衰退,学生必须借助知识、规则、方法等理性工具来学习书面语言。尽管也有实验(如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表明,只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读和写的时间和机会,儿童也能自动提高读写能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儿童可以在没有成人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自动学会书面语。学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学会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儿童学习口语是与儿童的社会阅历和智能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儿童的口语交际和他们生活活动、心理成熟的直接需要紧密相连,

孩子的说话内容就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孩子的说话能力就他们心智发育的集中表现,内部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学习书面语主要满足儿童学习间接知识和今后参与社会的长远需要,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联较少。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心理发展水平,能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但充分发展的口语能力足以应付这一时期的社会交际需要,因此,缺少学习书面语的内部动机。可见,书面语的学习总体上是强制性的,如果没有外部动机的支撑,孩子不可能持续主动地去读和写。实际上,多数人可以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能一天不说话。

学习途径上的差异口语习得完全是生活化的,儿童通过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在非常自然的条件下学习口语,时时刻刻处于语言学习状态中。书面语言的学习地点主要是学校和课堂,学习方式是人为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大多掺杂了成人的生活经验,与儿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生活中应用书面语的机会不多。

语言要求上的差异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学说话,说得不好是正常现象,成人有意识地用照顾性的语言同孩子交流,孩子只要开口说话,怎么说都是对的,都是值得大加表扬的,从来没有人很有意识地去校正孩子的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而书面语学习一开始就是高要求、高规范的。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一段总起分述的话,再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往往要在语言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给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老师认为,孩子文章写得好是正常的,写不好是不正常的,对孩子作文中的错误和不足非常“过敏”。

练习密度和频率上的差异儿童整日生活在口语环境之中,每天接受和输出大量的口语信息,学习密度和频率非常高。据研究,幼儿在开口叫“妈妈”之前,至少已经听了4000多次“妈妈”这个词的发音。而学习书面语主要限于几节语文课,作文课每周才2节,某种要求的作文,其练习的机会也就这么一两次,密度和频率都非常低。

学习结果反馈上的差异口语习得的反馈是即时性的。孩子叫一声“爸爸”,爸爸马上表扬。孩子说“妈妈我要苹果”,妈妈立刻给苹果。孩子每次说话总能得到回应,且多半是积极的奖赏和强化。书面语的学习是在大班级授课的条件下进行的,大多数学生根本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也非常单一。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通常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布置任务,然后让孩子回去写作文,下一节作文讲评课作反馈,不仅反馈形式单一(以评语为主),反

馈周期长,而且多数是以批评和指正为主的负面强化。

总之,与口语习得相比,作文的学习条件实在是非常“恶劣”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发挥小学生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着重改进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培养用作文与别人交流的兴趣和习惯。例如,创设充分的自主读写时空,通过增加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孩子作文的成就感,尊重和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淡化语言规范重视自主表达,增加写话和作文的密度,改变反馈形式,缩短反馈周期,发挥网络交流的优势,等等。众多的作文改革实验,都从上面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如果把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就有可能使小学作文教学出现大的突破。

三、倡导任务驱动作文

什么是任务驱动作文?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一位从事初中生心理辅导研究的专家告诉我的。她研究过心理日记对矫正心理问题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日记对解决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但令人意外的是,凡是坚持记心理日记的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很快,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事先心理辅导老师只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如实记载下来,并没有对日记的语言、格式、体裁、字数等提过任何要求。第二个例子是笔者的亲身经历。某日,一位语文老师对我说,有一次班级组织春游,她要求学生春游回来后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一个作文不好的学生想请假不去,原因是不想写作文。她向笔者请教,今年又要春游了,要不要孩子写作文。我立刻回答说,当然要写,但不一定在春游后写,春游前就可以写很多作文。譬如让学生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可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可以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也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黑板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等等。这位老师接我的建议,设计了春游前的作文教学方案,试验效果很好。

在这两个例子中,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前一个例子中的任务是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后一个例子是作一次

有意义的集体郊游。这与传统以语言目标为主要取向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取向的作文教学,把语言形式要求放在第一位(如写一处景色,要求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字数不少于300字),不太考虑学生写的是否真人、真事、真情,作文对学生有什么实质意义。任务驱动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写不写作文、作文写得好坏直接意味着能不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在非常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中学习作文,同时尽力通过作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作文就回归到自己的本原——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相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而言,相对于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工作而言,作文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这样也就摆正了作文和做人的关系,作文是为做人和做事服务的,作文写得好固然重要,做一个真诚的、高尚的、能干的现代人则更重要。

任务驱动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作文教学目标从纯语言取向转向内容、个性、语言的多元取向;作文教学的途径从单纯依赖作文课转向结合学生的阅读、生活、活动经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的形式从以记叙文为主转向根据任务要求使用多种文体,想像和记实并用,审美和实用并存;评价作文的标准不仅仅是语言的规范和精彩,还有内容的真实、有用、有意义。总之,任务驱动的作文教学不把写作本身看成目的,而把写作看成现代人文明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传统的看法是,作文写得好,语文分数就高,语文分数高,升学的几率就大,所以必须把作文写好。新概念作文运动的兴起,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创新方面功不可没,但在为什么写作文的问题上仍然没有给广大师生以明确的指向,“某地又出少年大作家”“一篇作文上北大”等新闻报道使个别有作文天赋的少年一夜成名,也使多数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更加困惑:作文好等于一切都好吗?新概念作文运动从反对应试作文开始,可惜不久又不知不觉滑向了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轨道,还留下一个后遗症,过分强调张扬个性和审美情趣,弱化作文的实用交际、社会批判功能,把学习作文从学会生存、塑造人格中分离出去,使作文越来越像“才子才女”的语言游戏。这个后遗症已经影响到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我们要大声呼吁:更新作文观念,回归作文本原,让作文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步!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评价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