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生化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进了话语的多模态转向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本文的重点在于应该如何探讨怎么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多模态在生化教学中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框架,并且依据此框架为现代媒体技术条件下的生化教学实的践提供选择有效教学过程和实践的指导。

第一篇:生化教学论文范文

重视临床生化理论教学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关键词】 临床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性专业学科。在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深化理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体现民族医学院的大医精诚。把学生培养成适合新世纪要求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始终是临床生化教育工作者探讨的新课题。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临床生化在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应结合学校情况和临床生化检验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实施一系列新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模式,同时增加理论课时数、并增设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现就临床生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作一探讨。

重视理论教学

1.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现状

(1)基础要求高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上的专门学科,它要求医学生必须熟练的掌握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等相关内容,才有助于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深刻理解。根据医学院校的课程要求,内容要对比国内外医学院校有关的教材教学,重点要强调知识更新,以最新的教材为主,融合其他参考书对教学内容加以扩充,同时通过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浏览专业网站,将国内外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和技术及时的介绍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弥补了教材中某些内容的滞后性,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2)理论教学内容多、抽象、难以理解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由于涉及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显得困难,而且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疾病、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使得需要教学内容增多。加上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时间的缩短,造成了教学内容与时间的矛盾。同时院系合一的工作特点,给老师带来教与学协调困难,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临床最新仪器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检测范围、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有关内容。而学生对这些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检测范围等知之甚少,对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运作、项目的校准、实验室误差的来源及如何纠正等关键的内容了解不多,期望通过实践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未能实现,因此普遍觉得书本知识与实践内容难以相互联系及转化。

(3)实践性和操作性强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又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使临床生化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的方法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检验仪器不断地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一项目检测到多项联合检测,检测内容由简单的基本定性或半定量到微量、超微量检测,近几年来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等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因此,对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深的要求。

(4)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目前我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设置,理论课时是40学时,实验课时是55学时,而教学大纲要求理论一般在54至60课时之间,实验课为70课时左右,如此少的理论和实验课时,难以完成教材内容,更何谈联系临床。再加上目前我国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课程之间独立性较大,学科界线明显,课程内容重复;虽然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又忽略对医学生职业态度和伦理、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代医学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只有适应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操作的基本功训练,加强实验技能考核,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培养出优秀的检验工作者。

2.如何实施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人力资源整合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目前我院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设有9名教师,其中博士、硕士各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年青教师占大多数,是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检验人员队伍。根据实际情况,又派送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进行医学检验专业的单科进修,或参加有关专题的短期培训,或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共同切磋授课经验,集体备课等等,加深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由经验丰富教师任教,在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综合性动态实验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实验技能、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借鉴国际标准,推进教学改革的创新 美国临床化学协会提议,医学检验人才必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我们作为一所综合性的民族医学院校,要对办学宗旨和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明确宗旨和目标的关键是进行科学定位。定位不一样,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上有所不同。不同的定位形成不同类型院校不一样的办学理念、宗旨和目标,对教学过程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也就自然形成不一样的办学特色。因此,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在医学检验系学生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办成一个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医学院校,使学生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体现学院的大医精诚。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培养的人才既符合国情需要又能与国际接轨。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①选择规划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优化教学组合:应采用与临床检验相适应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还需要各教师根据各自专业层次,培养目标,教学时数的不同,对教材内容应有所侧重,以利于学生对当今科技水平发展的了解。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以临床常见疾病及其生化检验指标为主线,突出疾病的生化机制和生化检验技术两个方面的结合,从现代检验医学的高度开拓临床医学的新视野。在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讲课方法多样化:讲座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举例论证式教学、对比归纳式教学及双语教学。通过加强病例讨论,生动有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②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临床生化及生化检验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可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多个渠道获取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以教师而言,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求新的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和素质。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1.实施临床生化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或模拟科学研究,是针对未知或未全知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大胆设计,探索研究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较强的实验技能后,结合自己的兴趣,从查阅相关资料开始,自选实验内容,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模拟科研过程中进行初步的调研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论文撰写等。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是实验的主题,老师只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具体方法是:①设计性实验内容选择。如TP测定与线性范围试验,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各种技术,通过内容选择、准备、设计、操作及结果分析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 ②设计性实验的时间安排。实验课老师要告知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具体时间、实验要求,让学生开始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③设计性实验实施方案。实验开始前,学生以6人为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按设计方案要求,对题目选择、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具体步骤、试剂与器材、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预期结果等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然后按定下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各种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出现问题,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论文式的实验报告。④设计性实验教学收获与体会。学生自己设计并参与实验方案的修改和实施,对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心中有数,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进程就非常顺利,实验结果也更趋于理想。

2.实施临床生化开放性实验

所谓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指实验时间、空间、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开放的,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它能为学生的自动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开放性实验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切与实验相关的工作,独立完成实验,老师课前不进行系统讲授,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文献,自行设计方案,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具体方法是:①实验项目名称,即所有生化常规检验项目。②指定指导教师共7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4人,轮流上班。③实验室在附院检验科生化室,模拟医院实验室。④开放时间,每周六、周日全天。

3.实施临床生化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就是将多个相关的临床生化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系列连续性的综合性实验内容,它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束缚,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传统的临床生化实验,一个实验往往仅限制在某个章节的一个知识点,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联系不上所学的知识点。因此,实施临床生化综合性实验已成为临床生化教学中的改革之势。综合性的实验中实验方案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它在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方法是:①自配试剂及质量评价。如双缩脲试剂,溴甲酚绿试剂,邻甲苯胺试剂。②TP测定与线性范围。③Alb测定与重复试验。④Glu测定与干扰试验。⑤Ua测定与回收试验。⑥方法学比较。如Glu的GODPOD法与邻甲苯胺法。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1.教学目标明确

在教学管理中,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教案规范化”,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开放式教学体系,采用多媒体教学、讲座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举例论证式教学、对比归纳式教学及双语教学,使学生学习方式多维化。给学生不定期开展讲座,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把每次讲座后学生留下的建议记录下来,在教研室会议上进行讨论,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在下一届学生教学中加以实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或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或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很好的改进教学手段。在带教中应耐心、细心、循循善诱,解释每一个问题要让学生完全理解。教学的目标是让教出来的学生都具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纪律,钻研业务,刻苦认真,对待病人和蔼体贴,这些行动本身就是无声的教育,远远胜过口头的带教。教学改革后,学生逐步地树立了这样的认识:理论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对实验的总结和提炼。在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素质

医学检验专业的教育从学术层面上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在临床生化教学课程中可以安排部分学时,让学生根据所做的实验项目去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其目的首先让学生知道课本知识和实践方法也是他人通过思索和实践得来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潜能。其次使学生知道现在所做的实验只是这个领域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他们可以应用这些技能去探索新的未知的领域,甚至去改进和发明新的检测方法。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强化和拓展专业技能,奠定学生科研工作的基础。两年来,在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撰写一篇毕业论文,其中70%左右的毕业论文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开展学生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论证、实施、总结、撰写过程,无疑对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已的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

3.有利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教师在完成理论多元化教学的同时,注重设计性、开放性、综合性实验课更加必要,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对各种方法都要了解,掌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临床知识、专业知识,要广泛查阅文献,比较综合;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一定的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高了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同时,还极大促进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施先进的考核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为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针对临床生物化学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实施一系列新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模式,同时增加理论课时数、并增设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加强临床实习教学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着重大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培养出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式全面发展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3]。在临床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并且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最终使临床生物化学惯性教学更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与需要。

参考文献

[1]郑铁生,姜旭淦,徐顺高,等.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教学改革初探[J].检验医学教育,2005,12(3):25-26.[2]张淑华.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2,22(3):49-50.

[3]冯文莉,涂植光,康格非,等.对目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6 (1):5-15.

(收稿日期:2007-11-05 修回日期:2008-01-11)

(编辑:潘明志)

作者:唐任光 罗艳红 王太重 卢 冬 袁锡华 张 良 覃羽华 黄跃斌 何 平

第二篇:多模态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进了话语的多模态转向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本文的重点在于应该如何探讨怎么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多模态在生化教学中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框架,并且依据此框架为现代媒体技术条件下的生化教学实的践提供选择有效教学过程和实践的指导。现在关于语言使用的语用分析基本上是局限于了在语境作用下的语言本体的研究,忽视了其他类型的符号形式对交际语境中意义传达的贡献。现如今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当今这个新媒体的时代生化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对学习者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对生化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以及特别重要的启示。结合新媒体时代生化教学的新任务要求及新的特点,教师要在自己教学过程中,结合明确的指导、有效的引导、批判性的解读等辅助方式,并且要使用各种的符号、多种工具等手段一起结合教学,培养当代学习者的多模态识读及分析的能力, 同时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的意识,能够加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1]

关键词:多模态;生化教学

目前,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这一领域,对于生物化学、医学相关的通识课教学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实践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十全十美的,化学、医学通识课因其教学特殊性依然处在摸索阶段;再则,通识课学习需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何有效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识课最主要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因此,以多模态理念为指导,研究如何构建课构建课内和课外兼顾的优化生物化学、医学相关的通识课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

在现如今的话语交际当中,话语的有很大一大部分的意义是通过非语言因素来体现的,例如,伴随语言的特征,如音响度、声调、语调、音速等;如借助外物来表现,如PPT、音响设备、网络、实验室、周围的环境因素等;如身體的特征,如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动作、移动等。在有着非身体特征的情况下,交际不仅仅只是利用一种感官来表现,如说话是听觉,书写是视觉,盲文是触觉等,而是以两种或者多种感官来呈现,如模拟和讲解是听觉、视觉和触觉三种感觉同时进行的,而用 PPT上课则是视觉与听觉同时进行的 。而通过这种交际方式所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话语的多模态性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到了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人们才开始把它作为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来研究,但没有作为意义表达模态来研究。随着多媒体话语的产生,人们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前沿学术领域进行研究。[3]然而,如何在生化教学中把多种媒体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应用,是当前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多模态话语研综合框架进行研究,然后探讨在这个框架下,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生化教学中的作用。[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模态选择主导因素

在生化教学中,主导模态选择的基本因素是:

①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

②教学对象的情况

③教学对象与授课者之间的关系

④教学的条件和场所等 。

这些因素可以具体描述为 :

话语范围 :老师所教的课程的内容,包括难度、广度、深度;

话语基调:老师的个人特点,包括性格、特长、爱好、理想等;学生的基本特点,包括现有的兴趣、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其中还包括教授者与学习者之的目的 ,如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提高素质等。

话语方式:教学环境、设备条件、传播渠道等。

例如,假使生化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型的,那么所教的课程是就是生化的基础理论,那么,教师通常要使用的讲解方式,不仅要把理论的原理讲清楚,并且要用实例进一步说明等方式,采用的媒体形式可以是书本、PPT、口头讲授、回答问题等方式,涉及的模态为视觉和听觉。

所以现在的生化教学模式要涉及模态内部媒体之间的协作,如书本则可提供具体信息,PPT则通过各种方式来强调重点信息,比如通过色彩、光亮、突出的字体等来弥补 PPT提供的框架中的具体信息;如果是在听觉模态的运用中要来自不同个体的声音的配合。虽然这些都是表达语言的声音的,但其各自的音调和音响、语速、发声的时间都不一样,一问一答之间要相互搭配,如果还是之前的一人讲其他人听,则呈现单向性的教学,学习效率低下。

更重要的在生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视觉模态要与听觉模态相互协作。从形式上来说,这其中的每一种模态都可以是自足的,基本上能够完全表达所有的信息。但在生化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可能只用一种模态,这是因为即便每种模态能够承担各自表达信息的任务,但是其都没有提供信息传递的开始、延续和结束,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已经理解或者掌握,同时也没有把关键的、重要的信息以另外的形式突出出来。并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丧失兴趣和接受能力。所以多种模态的协作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实际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即便视觉十分突出,但也仅仅是提供交际的条件,可听觉模态却是真正的决定交际的实际进程。因为听觉模态是绝对的线性模态,只能根据时间向前推进,这也同样符合知识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同时能够对一些特殊的信息进行突出、强化,或者弱化;进行前景化或者背景化。从两种模态的关系上讲,听觉是主模态,主导交际的进程;而视觉模态则对听觉模态主要起两个作用:强化,通过视觉模态来使听觉模态得到的信息更加清晰和准确;补充、弥补听觉模态所缺失的,没有传达清楚的,或者听话者没有完全接受的信息。

1.2 方法

采取多种模态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多模态应用到生化教学当中,综合运用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等多模态表现形式实现快捷有效地传递生化知识和信息。和学习者建立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多元能力。[5]

2 结论

将多模态理念应用到生化教学当中是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使用多种构建意义的手段和符号资源,能够将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同时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理念的体现。通过视频、录音、图片、影视、音乐等多种手段的结合,使得生化的开设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胡雯.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2011,5(03)

[2]王艳龙.基于多模态理念的通识课教学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5):290-292.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2009,7(04).

[4]张德禄. 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 中国外语, 2010(5): 48-53.

[5]朱秀芳.医学教科书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0).

作者:喻翠英

第三篇:借鉴陌生化理论,高效教学文言文

摘 要: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如果把它运用到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就是要修正学生的心理定势,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变换成学生不熟悉的陌生事物,增进陌生感、新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语言刺激、加强情感联系、凸显个性理解、开展话题竞赛的创造性方式,帮助学生在联想记忆、获得共鸣、二次创作及发展思维的过程中超越日常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唤起审美联想,产生新的感悟,进而教师也能借鉴陌生化理论,改进教学质量,高效教学文言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陌生化理論;文言文教学

在初中语文的教材设计中,文言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相对难攻克的关卡。它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在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陌生化理论与文言文教学的结合,就是我们要善于把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换一种“陌生的”表达让学生来理解和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激活思维,激发兴趣,突破文言文这个教学难点。

一、给予语言刺激,联想记忆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整合刺激要素,利用陌生化理论,通过给予学生多样的语言刺激来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会更愿意去接收新的知识,活跃思维,在联想中建立起陌生事物与生活经验之间的链接,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记忆。

例如,我在教学《狼》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我的教学思路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场景,让学生基于这个场景去思考和分析人物的行为,借助语言的刺激帮助学生联想记忆,熟悉课文。课堂导入以“你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印象中的狼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对了解的狼的形象进行交流。在讲述课文内容时,以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设置相应的问题,“屠夫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当时经历了什么样的心境变化”“如果你是这两匹狼中的一匹,你跟同伴商量的对策是怎么样的”等,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在课堂最后,我再进行“如果你遇到狼,或者遇到狼一样的坏人会怎么做?”的课堂拓展,让学生不断地联想和思考,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联想记忆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文言文相比现代文,它的文字比较生僻,含有不常见或者看似常见但其实意思不一样的词语,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难度很大。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给与学生一定的语言刺激,让学生在脑海里建构出课文记叙的场景,诱发思维,帮助记忆。

二、加强情感联系,获得共鸣

加强情感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进而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文言文的情境、作者、背景等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理解课堂内容,理解课文隐含的情感和内涵。

例如,我在讲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先以“世外桃源”这个成语讲起,学生们对这个词都不陌生,我让学生们分别把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的样子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可以看出学生都把美好的、向往的愿景用世外桃源这个词来指代。这时,我再导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这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出处,极大地引起了学生们对文里的世外桃源的神秘和美好的探究的欲望,唤起了学生们的向往之情。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这篇文章的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

围绕每篇文言文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教师要找到触发情感的联系点,这个联系点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触发的方式要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发展程度,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凸显个性理解,二次创作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他们对于同样一篇内容是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的。教师可以利用鼓励学生二次创作的方式,以写促读,让学生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表达个性。

例如,还以蒲松龄的《狼》这篇文言文来讲,我在让学生熟悉了文章的故事内容和重点字词、重点语句翻译等知识目标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以“我眼中的屠夫与狼”的创作要求,让学生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搜集到的狼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深度思考,创作出一篇白话文版屠夫与狼斗争的故事,并要求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在学生们交流的故事中,有的同学是以屠夫的视角来写,有的同学以狼的第一人称来写,还有的同学是以路人的视角来写。就这样,同学们在二次创作中进行了文本的二次解读、深入解读。

借鉴陌生化理论的重点在于我们要帮助学生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这样学生会有更大的欲望去学习、思考和创作,将自己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利用二次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开展话题竞赛,发展思维

开展话题竞赛的方式是指教师可以围绕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找到可以进行话题竞赛的切入点,并组织辩论、演讲等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就话题进行准备、思考、竞赛、反思和总结,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发展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在带领学生们熟悉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以“新时代是否应该继承愚公移山的精神”为主题的辩论赛,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四名同学总结观点参与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篇文章的情节以及愚公移山精神的实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感,课堂极富冲击力。就这样,学生对文章以及其中蕴含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陌生化理论的实质在于我们要不断更新对事物的陈旧感觉,不再麻痹于自动化、机械化的惯常方式,善于去思考、创新、尝试更多新的方式、新的想法。这不仅仅在于文言文教学模式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对教学思路和观念的摸索和创新,要坚持一种陌生、认真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迸发激情,延续热情,让教学永远保持生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丽.用陌生化理论构建灵动课堂--陌生化理论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3):141-142.

[2] 关建.“以写促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01):130-130.

[3] 陈英.语文教学“陌生化”的策略与原则[J].生活教育,2013(11):59-61.

作者:戴敬瑜

上一篇:社会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声学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