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生化专业介绍

2024-05-01

华理生化专业介绍(精选2篇)

篇1:华理生化专业介绍

华理爱心接力社团“玫瑰行动”介绍

一、华理爱心接力社团“玫瑰行动”简介

华理爱心接力社团“玫瑰行动”是由2007级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文章飞于2008年3月3日发起的针对青海三江源腹地贫困学校贫困学生的冬衣和学习用品捐助的公益行动。

2008年年底策划成立华理爱心接力社团,2010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了华理爱心接力社团。社团以“好好学习,开心工作,快乐生活,天天公益”为口号,以“快乐、高效、廉洁”为原则,本着通过公益行动来履行大学生以及全社会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和支持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进行感恩教育等为宗旨。

社团架构包括社长、副社长、物资部、联络部、财务部、宣传部、组织部以及社团秘书组成。

社团的工作人员为华东理工大学在校学生。参与社团公益活动的人员为华东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包括成教学院学生和网络学院学生,还包括上海以及周边江苏和浙江省的部分网友和社区居民。

社团主要通过QQ群、学校BBS、社区论坛等方式进行网络宣传以及通过发传单、定期举行摆摊活动以及图片展等方式来宣传社团和开展活动。

社团所募集衣物主要来自于华理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的二手棉衣和毛衣等御寒衣物以及部分文具和体育用品,部分来自于华理成教学院以及上海市闵行区和徐汇区的社区居民,以及来自于江苏等地的网友,他们通过快递寄过来,通过我们统一邮寄往青海贫困学校。

二、“玫瑰行动”项目介绍 “玫瑰行动”共设有以下项目:

“冬衣计划”:主要是收集适合孩子和老人穿的厚的棉衣和毛衣,主要为了解决困难孩子和老人冬季的穿衣问题;本项目是我们主要的活动内容。

“军训服做校服计划”:主要为了帮助当地贫困学校服装的统一问题。考虑当地学校属于条件极其艰苦的偏远乡村,用水困难,孩子一年换洗衣服严重缺少,学校无资金解决校服统一的问题。经当地学校提出申请,我们组织华理大三军训服消毒后邮寄该学校。军训服当校服使用。也有部分学校军训服当做体育课上的做训服,受到欢迎;

“0-3岁婴幼儿计划”:为解决0-3岁(现扩展到6岁)非上学孩子缺少衣服的问题而设定。目前此项目已经捐助了3批。

“图书室计划”:为湖南云南等省贫困学校提供图书,让大山深处以及边远村小孩子扩大视野。让知识改变命运。

三、“玫瑰行动”实施办法

“玫瑰行动”各项目的实施基本都有一个固定的流程进行。简介如下:

1、捐助地的调查和核实:通过当地教育局以及受助学校义工老师调查统计受助学校以及学生情况,将资料通过网络传给社团负责人,社团负责人通过与当地老师以及教育局领导和去当地助学过的东部义工的沟通核实,确定捐助地。

捐助地义工老师需提交以下材料:(1)文字材料记录受助学校的实际情况,并说明为何需要捐助,捐助人数以及至贫原因。(2)照片材料辅助记录受助学校以及学生情况。

2、组织募捐:资料核实确定可以捐助后,社团组织活动。活动开展分为常规募集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摆摊募集。常规募集天天接受衣物捐助,负责人轮流接待登记捐助人捐助物资等信息。

当数量达到一次超过20左右的量时组织邮寄。活动参与人员的组织通过网络,传单等方式来进行。

3、反馈:受助学校收到物资后及时发放物资。并将反馈材料按要求及时通过网络或者邮寄的方式传递给社团负责人。反馈材料主要是照片反馈,照片反馈需要按照社团的要求统一进行。确保每次衣服发放做到及时,有效,公平,廉洁。

社团负责反馈同学及时将受助学校反馈上传至博客、BBS、QQ群等,并及时和捐助人互动,了解信息,汇总建议和意见。

我们对收集的衣服有一个固定的“衣物收集标准和要求”。

4、社团财务的公开:为确保“廉洁”的原则,我们及时在博客、BBS、QQ群等反馈当次物资捐助活动的财务信息,尤其是收支明细等,要做到及时、公开、透明。

四、“玫瑰行动”成效 公益行动自发起以来对青海省称多县和囊谦县2县6校连续捐助了9批共2万多件衣服以及部分文具和体育用品。同时对称多县的者格、贝格等村的贫困家庭的0-3岁(现扩充到6岁)的未上学儿童进行了3批200多件的冬衣捐助,以及为赛河五保户老人送去1批毛线衣和棉衣。同时为一名义工老师送去胃药,金额1000元。另外,上海社区居民通过华理爱心接力“玫瑰行动”组织了2批对青海衣物捐助。上海市曹阳二中通过我们为称多县赛河小学捐助了校服600多套。

目前,捐助人包括来自深圳、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网友以及在华理师生及校友。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玫瑰行动”全体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组织衣物,通过多方联络,组织了地震后的第一批30多箱衣服通过华理校友专车送往结古镇地震震中灾区;在地震发生后的第5个星期又成功组织了近1吨衣物通过当地义工送往结古镇边远灾民手中。华东理工大学也是此次玉树地震中行动最快也是物资投递最及时的上海高校。

华理爱心接力社团“玫瑰行动”已经在慢慢扩大社会影响力,慢慢树立公信力,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组和支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支持和关注,为对口支援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儿童和老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附件

附件为青海省贫困学校衣物发放时的部分反馈照片以及衣物整理时的照片以及当地学校的感谢信。当地由于条件异常艰苦,所以我们不要求当地学校给我们邮寄感谢信。但当地老师都会在手机有信号的情况下给我们短信感谢,或者通过网络表达感谢。

篇2:华理生化专业介绍

1 教学准备的环节

1.1 针对不同专业, 选择合适的教材

生物化学教材较多, 从目前高校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 主要有几种, 分别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三版) 、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周爱儒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六版) , 吴梧桐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六版) 以及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张洪渊主编的《生物化学》 (第二版) 。这些教材各有特色, 可根据不同专业及教学的目的要求选取。

1.2 结合实际, 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生物化学作为必修课程, 绝大多数专业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要求, 如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艺等;也有部分专业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要求, 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不同专业要求不同, 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作为专业基础课来要求的专业, 生物化学的授课时间要多些, 除了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外, 还需对具体章节有所侧重。比如, 食品科学与工艺专业一些后续课程与糖结构及糖代谢关联比较大, 还经常接触酶的有关知识与应用, 所以这些相关章节的知识就需多花些精力, 而有关分子方面的理论就还是重点。

而作为化工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来要求的专业, 必须强调其应用性, 这对授课者来讲要求更高, 既要通晓各章节理论知识, 还须侧重具体实践应用。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时, 要联系磺胺药的发现, 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药行业和农药等行业的应用。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下面, 就地方高校化工专业生物化工方向的学生开展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做详细探讨。

2 课堂教学环节

在地方高校的化工专业中, 生物化学被学生描述为“深怕生化, 生咬难化”。究其原因有:一是生物化学的教材内容臃肿, 知识点多, 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相对独立, 学生难以把握重点;二是内容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三是教材内容与专业的“亲和力”不够, 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学生既能系统地把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 又能具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1 把握规律, 深入浅出地开展理论教学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学科。各版生物化学主要讲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结构与性质及其几类物质的代谢, 以及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在讲授过程中, 一定要把握课程体系的规律性, 善于总结归纳, 让学生能认识到这种规律性, 学习时能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同时, 巧妙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2.1.1 借鉴“三优一减”的方法[2], 提高教学效果

“三优一减”是指优化讲授内容, 优化讲授方法, 优质讲授效果,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具体地说, 通过编写讲授提纲。将教材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组合。造就生物化学课程由“点”到“线”到“面”的重组,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掌握”的内容, 采取精讲, 结合“以问题为引导”, “以归纳总结贯穿始终”等启发式、指导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进而加强记忆;对“熟悉”的内容采取先自学后提炼总结;对“了解”的内容采取自学、答疑等方法解决, 这样不仅减少了授课学时, 还可以使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钻研, 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有效地指导, 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比较、归纳、回忆、讨论等, 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孔子就曾对启发性原则进行了精辟的概括,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现代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启发式教学即是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逐步启发学生, 引导探究, 层层深入, 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同时, 启发式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 运用各种合理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自觉努力地获得知识, 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1 启发学生归纳与比较[4]

当学过众多的物质代谢后, 通过归纳、比较, 把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内容综合起来, 协同记忆;把不同的内容鉴别出来, 区别记忆。即“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如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的代谢、乙酰乙酸的利用等各不相同, 但其共同之处是第一步皆需活化, 且都消耗ATP。在这诸多的内容中, 活化及ATP利用的方式又可归为两类:葡萄糖、甘油 (含羟基的) 需磷酸化, 生成磷酸酯类物质;此时的能量利用方式为ATP→ADP。因此, 只要知道葡萄糖的活化过程, 便可知甘油的活化过程。而脂肪酸、氨基酸、乙酰乙酸 (含羧基的) 这些酸的活化, 皆是羧基活化为酰基, 而利用ATP的方式也都是ATP→AMP+PPi。这样做, 便于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扩大记忆面。

2.1.2. 2 启发学生联想与推理[3]。

可用于代谢中众多的反馈调节。如胰岛素能降低血糖, 其分泌量又受到血糖浓度的反馈性调节;可以推想:血糖浓度升高时需要胰岛素来降, 即胰岛素理应增多, 而事实也恰恰如此。又如血浆Na+、K+浓度对醛固酮分泌的反馈调节亦然;体内产能营养素分解代谢的重要性在于产生能量, 而ATP及ADP、AMP对分解代谢中某些限速酶活性的调节也正如所期望的。

此外, 引导学生对某些物质顾名思义地记忆其功能, 对某些代谢图、物质结构图的形象记忆等, 都是生动、有效的方法。

2.1.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化学的重要性, 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这点在绪论课上就要作重点强调。要通过对生物化学的发展史、生物化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的讲解, 调动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5]。另外, 富有兴趣的课堂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措施。比如, 在讲解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的抑制原理时, 可以先讲古代日本渔民打鱼的趣闻, 他们用生长在海边的一种藤条状的植物在水中浸泡, 鱼就会自然死亡, 后来研究发现鱼的死亡是由于呼吸链被抑制, 细胞缺氧而死亡, 把这种抑制剂称为鱼藤酮。这样的讲解, 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点。当然, 如何将枯燥复杂的理论通过教师有趣味的讲授, 以达到预期目标, 这需要教师长期钻研和不断总结。

2.1.4 提高教师素质, 充分发挥教师的“课程领导者”角色

课程领导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 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 以达成课程发展的根本目标、提升课程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学生的学业成就、再造学校组织和文化, 它在本质上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5]它强调理解与多元, 视课程的组织体系为自由、民主、开放, 体系里的最高管理阶层及每个学校和教师都是具有创意和创造力的主体, 认同共同的课程目标, 分享权力、民主参与, 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是平等的, 发挥各自的自主性。所以, 我们选择课程领导去扬弃课程管理, 不是术语的变更与替代, 不是为了追求时髦, 也不是崇洋, 而是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也是一种理念的变化与价值的选择。课程领导所代表的理念, 简而言之, 是基于道德权威的革新的领导, 即“是一种负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共享价值观、信念、承诺和理想的共同体领导”[6]。从学校的观点来看, 凡是追寻学校课程愿景、并关心或参与学校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的人士, 都可以成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内的一员, 如校长、教师、教务人员、学生、社区人士、家长等。其中, “‘校长、教师、学生’三种视野应当永远处于课程共同体的核心, 唯有如此方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道德性”, [7]才能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可见, 教师决不应该被排斥于课程领导之外, 成为旁观者或被领导者, 理应是重要的课程领导者, 这是革新的、民主的课程领导之诉求。

那么, 如何理解与发挥教师的“课程领导者”的角色?教师课程领导是以教师作为教师课程发展的领导者, 一方面, 教师在班级层面, 从若干个方向运用个别的、团队或整个学科的方式将课程加以运作, 拟订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各单元的教学计划, 充实课程与补救教学, 定期进行课程评鉴。[8]另一方面, 在教师群体中带领教师共同向前, 教师的课程领导并不只是要教导、指导教师, 更重要的是, 要重视教师教学经验的分享, 教师群体间的互动, 生命经验的相互叙说, 以及经验的连结等等。在此过程中, 更重视彼此的关系与相互的信任, 期待藉由教学的实践与叙说, 激发并延续对教育的热情, 使彼此更能承担责任, 更有力量, 更有勇气。[9]这两方面的整合, 就是教师课程领导的内涵指向。同时, 教师要承担课程领导责任, 还需具备一定的潜在特质, 如具备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知识, 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 善于沟通, 富有责任感, 具有解决问题与处理冲突的能力, 深受他人信任。

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下, 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尽快地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的提高[10]。高素质的教师必须掌握以下五种能力: (1) 善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实践创新的能力; (3) 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能力; (4) 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5) 教育科研的能力等。这五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积极进取, 自我完善。例如在教研室工作中, 采取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等方法, 帮助教师扩大知识面, 提高业务水平;在平时的自我积累过程中, 可以通过翻阅国内外专业书刊杂志, 及时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新技术、新动态;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使用方法及课件制作等基本操作方法及过程。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课程领导者”角色的作用, 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2 注重实践, 加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11]

生物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压缩总课时的前提下, 要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更要优先确保实验课时。

为了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每一环节。每次实验前都要求学生必须预习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强调操作的规范性。除此以外, 在实验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实验现象, 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善于分析问题, 找出原因。通过这些训练,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2]

对实验结果的记录要十分详细, 应记录实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不是照抄实验书所列应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还应记录实验现象的所有细节。在实验结束后, 除了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能正确分析和处理, 还要提出思考题, 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只有通过严格化和规范化, 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有利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 能在生产一线独立地进行各项操作。

3 全面测评, 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13]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为主、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以授课为主, 配合适当的实验教学, 平时很少布置作业, 授课结束后, 出一份试卷, 最终以卷面成绩决定学生的学习好坏。这种方式既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 应当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验单独核算成绩, 即理论课中:期末考试成绩最多占60%、作业占10%、平时测验占20%;实验课程成绩:其中操作占50%, 实验报告占50%。另外, 在平时作业的设置上多一些理解型、应用型强的题目, 平时小测验既要考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也要适当加入些综合性的题目;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兴趣, 实验的教学采取必、选修相结合、分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 且每一个实验都有考察的重点, 这样利于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计算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学习欣赏作文下一篇: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