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初中语文论文

2022-04-17

摘要:文学经典作品,因其为师生所熟悉,反而容易造成教学中教学结构、内容的标准化、自动化,以致在顺畅的教学过程中经典作品本身反而失语,甚至成为课堂的盲点,最终失去了教育的价值。语文教师可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手法”的精神内涵运用到教学中,以陌生化叙述、陌生化情境、陌生化书写构建完备的教学过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陌生化初中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陌生化初中语文论文 篇1: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针对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本文浅谈如何运用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艺术处理语文教学的有关问题,实现教学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陌生化”,避陈去俗,翻新出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认知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陌生化艺术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艺术的意义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希望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希望老师有新的教法,热衷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在教学中,将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将抽象的认识变为具体的形象,以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欣赏和品味的兴趣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陌生化的实质就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作品的陌生化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创新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艺术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但不同于纯艺术,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美感,它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语文知识的传播。所以在运用“陌生化”艺术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创设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相关的、一致的。千万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看上去是很新奇,学生很活跃,场面热闹,但实际上与本课的学习目标却相去甚远。“陌生化”教学必须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

(二)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即要避免两个极端,一种是语文课堂只有一种方式传出一种声音,毫无新鲜感可言;别一极端就是过度“陌生化”,只顾追逐奇异,采用完全陌生的甚至是违背学科真实的内容。所以只有把握“陌生化”的度,尊重科学的“熟悉中的陌生”才能造就真正鲜活的课堂。

(三)有效性原则。

“陌生化”教学只是为更好地求得教学实效的手段,

“陌生化”教学不是终级目的。如果语文教学是一种内容,那么“陌生化”就是一种形式了。我们必须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语文教学“陌生化”艺术需是有效的。

三、陌生化艺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对习惯的教学方法进行“变形”处理。

语文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陌生化处理。教法新鲜了,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如一名师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就哈尔威船长救出众人后放弃自救与船共亡的举动值不值,学生争执得不可开交,眼看课堂陷入僵局,无法控制。这位老师灵机一动,模仿辩论赛形式,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由两组各选三名代表进行辩论。结果,一方面深掘了主题,让学生知道无论是与船共亡还是实施自救都眼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无论何种结果,都彰显了哈尔威船长永恒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使课堂增色良多。这辩论中,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说理、论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注入“时尚”元素。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实现“陌生化”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传统阅读教学的一条宝贵经验是重“涵泳”,而现代急剧加速的生活节奏也对“涵泳”之法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可以为制造“陌生化”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效率助上一臂之力。比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看动漫。”学生一愣,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继而响起热烈的掌声。在视频播放中,学生屏气凝神,真正投身在情境中。这样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对教学课程资源的“弹性”利用。

教学课程资源利用也要“陌生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应该说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这里提出的教学课程资源的“陌生化”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四)对平面铅字文本的“另类”解读。

“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对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物进行“剥离”,进而使他们尝试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对象,并从中发现新颖之美。这些都是开启学生阅读智慧的钥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木兰辞》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反映了以“孝”为核心的儒家血缘伦理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以“忠”为核心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关系。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着力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惟一,教师也可以从当代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她以女性柔弱的身躯挑战男女不平等的陋习,她以自身的行动诠释着“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以女性的标准颠覆了男性的价值观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她以女性的智慧挑战男性的智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她始终都在寻找着自我,“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因为对于女性来说,成为自己比什么都要紧。

参考文献:

[1]杨正明,“陌生化”理论在语感教学中的运用[J].新语文学习·教师,2009,1

[2]徐晓丹,文学作品教学应关注“陌生化”语言[J].语文教学之友,2007,6

[3]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J].教学参考,2006,4

作者:左信

陌生化初中语文论文 篇2:

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的“陌生化手法”运用新探

摘    要:文学经典作品,因其为师生所熟悉,反而容易造成教学中教学结构、内容的标准化、自动化,以致在顺畅的教学过程中经典作品本身反而失语,甚至成为课堂的盲点,最终失去了教育的价值。语文教师可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手法”的精神内涵运用到教学中,以陌生化叙述、陌生化情境、陌生化书写构建完备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学经典作品;陌生化手法

文学殿堂中最富有魅力的即经典作品,其具有根本性、典范性、民族文化性等特点。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此类作品,是学生习得语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甚至获取民族认同的金钥匙。学生若真正装下了李杜诗篇、唐宋散文、鲁迅小说等经典,那么语言表达及精神图式必定是“祖国”的,语文的核心要义在其身上方能真正实现。

真正装下,当然不只是背诵那么简单。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幼年时便熟读、背诵了诸多名篇,而对教师来说,经典作品及与此有关的大量解读同样稔熟于心,这就造成了课堂中师生心照不宣的默契,教学结构、内容大都是标准化、自动化的,在顺畅的教学过程中,经典作品本身反而失语,甚至成为课堂的盲点,最终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基于此,笔者尝试运用“陌生化手法”进行教学。在西方,“陌生化”理论的源头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惊奇”诗学观,我国古典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也有“效奇”等类似观点。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首次明确提出此理论,其核心即“使之陌生”,即文学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常理、常情、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之后,德国戏剧美学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創造性地将此运用到舞台上,构成了舞台表演的陌生化(间离)手法,它“强调人的理智作用,主张以间情打破共鸣的独断地位,破除催眠般的舞台幻觉,触发观众艺术鉴赏中的理性激动,引起深广的联想和冷静的思考”[1]149。布氏超越了单纯追求文学自足性的美学概念,而使陌生化成为强有力的舞台手法及效果,甚至具有批判意味的哲学概念。教师可将其精神内涵运用到教学中,以陌生化叙述、陌生化情境、陌生化书写构建完备的教学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而述之。

一、“陌生化”叙述:召唤学生参与

经典作品是一个召唤结构,它有着巨大的开放性、吸附性。在教学之前,它首先吸附的便是教师本人,教师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与文本解读经验,并以此主导课堂,或精彩抒情,或指导合作。此时,以布氏的理论视角看,教师接近代言者,代言经典,稍有不慎便会催眠“舞台”,看上去,学生不断产生共鸣,实际可能是内心沉睡的呓语。因此,教师应努力做经典的叙述者,在教学开始前,便以开放式的叙述姿态引领学生参与到作品中,而不应阻断经典对年轻心灵的召唤。

如设置课前提问清单,请学生质疑文本,问题即参与。无论是针对字词句篇还是语修逻文,都自有其一片精神。相较于教师的老练而视而不见,这些天真烂漫的问题构成了“陌生化”,会切开文本的意脉关合:

? “湖心亭”叫“湖中亭”可以吗?

——《湖心亭看雪》

? “咸亨酒店”的“咸亨”是什么意思?

——《孔乙己》

? 全诗中间四句的景色为何那么乱?

——《行路难(其一)》

? 苏轼与友人赏月为何向下看?

——《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个问题,在《湖心亭看雪》中,学生关注到了“心”字,对于教学来说,这个问题别出机杼。因为“心”可看作该篇的精神纽结。张岱是极浪漫的痴人,在题目中“心”强烈地布景下,方好望见西湖雪夜的绝尘世界。整堂课据此为线,层层深溯——静心寻奇景—会心赏痴人—痴心寄故国—诗心酬知音,甚至板书也围绕“心”字,体现汉字书写的强烈势能,最终会实现陶庵灵魂的传神一瞥。

其余问题同样如此,“苏轼与友人赏月为何向下看?”教师总津津乐道庭下景致的意蕴美,并阐释其中的情感密码,而绝少关注作者的叙事视角。学生关注到了,这原来是极为失意的视角,从“月色入户”开始,东坡实际从未抬头赏月,他唯一仰视的是“承天寺”那块黑魆魆的匾额,这个视角藏着“闲人”的几多微妙心绪。

只要用心,学生总会问到点子上,因为经典是有生命的,其文本中的每一点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价值,都是自身生命的神来之笔,触摸到一点,会激活整篇的艺术生命。

二、“陌生化”情境:激活经典课堂

文学经典作品教学,情境同样需要陌生化(间离),它会不断打破“第四堵墙”。作为戏剧概念,“第四堵墙”指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一堵看不见的、幻觉的墙。[1]175借用到教学中,它指的是教师授课时面对学生的那一堵无形的墙,它使学生乐于接受甚至参与,却懒于独立思索,批判质疑。打破“第四堵墙”,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真正提升,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才能真正激活。

(一)“间离”文本情境

很多经典作品家喻户晓,学生太过熟悉,在各类参考书的强势指导下,他们的前理解又极为标准化、成人化,这就需要教师“间离”文本情境。如《皇帝的新装》一课,学生课前提不出问题,说完全理解,以“理解—不理解—理解”的认识论观之,文本的童话特质,恰恰变为了他们的“不理解”。因此,笔者尝试重构童话情境,从“骗子”切入。在古老的童话原型中,其可被还原为“魔法师”的角色,他们宣布的“奇怪的特性”,构成了童话中的咒语元素。在魔法师咒语的纽结下,爱美的皇帝、时尚之都、虚荣的臣民、游行典礼等人物、情节万花筒般打开,面对久违的童话情境,学生就能被唤醒,并开始主动探求。课堂上,学生不仅演读皇帝、大臣们、解咒的儿童等,为打破“第四堵墙”,笔者还将整个教室变为开放的剧场,盛大的游行典礼中众声喧哗,概莫能外,所有人即兴地交口称赞,都有“说不出的快乐”。在间离的情境中,学生终于发现那些“说不出”的问题,那些文中弥漫的忧伤、苦闷与恐惧……以及那一声刺破苍穹的天真声音的宝贵。

除童话、寓言类外,古典诗歌的教学同样如此,学生读熟了作品,通晓了注释,已觉察不到自己的不理解。如前文提到的《行路难(其一)》,有个问题是“全诗中间四句的景色为何那么乱?”它戳到了李白瑰丽奇伟的诗风。课堂的中间环节,笔者希望沿路采撷此类问题,最终汇入乐府歌行体的浪漫沧海。但课堂开端,学生因熟悉而“无视”文本,竟无力思考。转机从一次理答开始:

师:前四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生:一个武艺高强的李白。(众笑)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他有一把剑(做拔剑的动作)。剑可不只是武器,它还可表现什么呢?小学学过的,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生: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师:很好,它可以表现诗人的——

生:(众答)心。

师:对,所谓“十年磨一剑”,那是一片报国之心,在本句中,太白的心怎么了?

生:内心茫然。

师:这里的“拔剑四顾”(请学生做此动作),原是内心茫然。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回答“武艺高强”,暴露了真实问题。这时笔者不急于开启代言模式,而是请其继续参与,抓住最熟悉的“剑”,间离情境,以期叩开经典之门。随着宝剑出鞘的一声脆响,学生随太白绝尘而去,渡黄河,登太行,垂钓碧溪又乘舟梦日。学生问:“垂钓碧溪也拿着剑吗?”笔者答:“就是用剑来垂钓。”于是,他们又有了奇妙的发现,太白这是故作悠闲,期待赏识,接着继续与之“剑歌行路难”。诗句的繁复意象与抒情意脉豁然敞开,最终抵达了“乐府歌行体”。

(二)构建多重对话

学生参与的情境也可随教学的行进而间离。如在《行路难(其一)》的“品读”中,一位女生读“欲渡黄河冰塞川”几句,读得天真烂漫。笔者点评道:“听上去像李白的妹妹读哥哥的诗篇,雖未经历过大风大浪,却向往那样的生活。那么,请你也拔出情感之剑,追赶哥哥的脚步吧!”接下来她自然读出了波澜。“请大家也想象,面前站着一位熟悉的仁兄,你听他倾诉,随他一起渡水登山!”学生获得了重新对话李白的情境,亲切触摸了浪漫诗风,又体味到“哥哥”诗中的复杂心绪。“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因视角拉近,学生甚至读出了苦闷自嘲的新味道。此时对话视角拉远,太白又渐次成为剑客、谪仙。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不断审视、品读那些光明澄澈的诗句,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当然,这首先要征得学生的“同意”,即他们的情感饱和度达到了情境需要。如《湖心亭看雪》一课,“会心赏痴人”环节,学生的情感趋于饱和,这时笔者顺势再添一把火:请全体起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读文段。那一刻诵读如同烈酒,在苍茫的时空中,师生与明季的张岱打马相遇,湖心亭蓦地清晰,学生一下读懂了“痴”字,甚至对话了文学世界那些大名鼎鼎的“痴”人。这是教学预设里绝没有的。

(三)融入神遇之境

课堂最激动人心的,是即兴生成之处。前文所述的情境间离,大多即兴,但仍是教师的有意主导。课中还有很多意外的瞬间,会与教学情境猝然遇合,如先秦哲学家庄子描述,当审美进入自由愉悦的状态,主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2],这些瞬间构成了文学经典课堂的神遇之境。如《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游行典礼”中,全体学生参与,教室变为开放的剧场,每个在场者都要与皇帝一行人对话,与其他百姓对话。一位男生在对话中突然用课本遮住了脸,那个瞬间,课堂中闪现了舞台上的“面具”。古老的面具、歌队等,乃古希腊戏剧中的仪式元素,这位男生兴之所至,无意中模拟了面具的运用,毫无疑问,它能更深入地间离情境。笔者赞赏他的“创造”,请全体学生用不同封面的书本遮住脸,继续对话。而当天真的声音刺破苍穹后,大家一齐将“面具”扯掉,痛快淋漓地说出真话,那一刻,齐读的童声将师生抛到了苏醒的欢乐人群中。

当师生的情感高度交融,神遇之境并不稀有。那些看似意外的对答、动作、偶发事故,教室窗外的市井梵音等,都可被机智地包纳进去。

文学作品的经典属性,使它的审美空间无远弗届;而祖国语言表达特有的“永远现在时”[3],又使教学现场“时刻准备着”。在它散漫的天地间,在灵光乍现的每个角落,在风生水起的每个时间点,师生用志凝神,都有可能间离情境,“舞”进经典。

三、“陌生化”书写:开启文学写作

文学经典的人文意蕴丰厚,教学因此生发出以上美丽情境,但人文的高蹈之后,师生还要回归语用学习的家园,即在经典中走一个来回。“来回”有时紧密相随,更多时候,语用学习在课堂高潮后回归,并可一直持续到课后,甚至开启学生的文学写作。

在课堂高潮环节,师生涵泳不尽的珍奇语句,既满布人文的光辉,又是语用学习的范本。涵泳过后,笔者以搭建评点支架的方式,要求学生书写“珍奇”,化为己用。

评点源自明清“奇书系统”的阅读感悟,其并不将经典置于神话地位进行膜拜,而视经典如故友,与之进行平等对话,追求的是精神共享的“评点空间”,在此空间中形成的文字,密切呼应经典,又具有情境化、陌生化的特点。

师生可发挥想象,评点作品中蕴藉丰饶的神来之笔。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字,笔者请学生描写一个与东坡有关的诗文画面,体现“闲”而不出现“闲”字。有学生写道:

很多时候我看到东坡先生,他仿佛就在眼前,面容开阔,骨骼清奇。难以忘记的是高昂的头颅与嘴角的一抹微笑,他笑这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只是过眼云烟。

很多个月夜,我散步时,看到他在兀自饮酒。透过树荫,清风徐来,他瞅见了我,朝我摆摆手,笑着说,后生,来坐!何不痛饮!

他说,我一直都在这里;而你们,为何那么忙碌。

笔者将以上片段的原稿映在幻灯片上,再与学生一起想象情境,锤炼文字,所获甚多。相较于考场作文训练,“评点”训练似乎不够科学与系统,其贵在点醒与创造:汉字间的相揖相让,文句节奏的顾盼生姿,经典情境的即兴生发,现场互评的顿悟生成。

作为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的最后一环,搭建评点支架的书写方式开启了文学写作。“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是笔者与学生相约的写作口令,在课上还稍显拘谨的学生,在文学世界中则以梦为马,奔放自由:集体营造出的“清幽的山中书院”,师父与童子们在月光下流连论诗,美文酬和;“午后的新青年电台”,后生们品评大师,捕捉灵感,记录遐思;理想村落的“知青读书会”,书友们围炉而坐,一起评英雄传奇,写红色诗篇。

这是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的恰切落脚,它构建了陌生化的“书写空间”,最终呈现为莘莘学子笔下美丽而自由的“文学世界”。

参考文献:

[1]杨向荣.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李泽厚.华夏美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135.

[3]杨义.中国叙事学(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238.

作者:王梓宇

陌生化初中语文论文 篇3:

追寻“创新”表达 写出个性化考场作文

摘要:考场作文要求考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的指令性。优秀的考场作文要能够讲述出写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知,自由吐纳人、事、物,进而唤醒读者的内心。在考场作文中,考生需要学会“带着脚镣跳舞”。结合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谈一谈在考场作文中追寻创新表达,让考场作文变得更具个性化特色。

关键词:“陌生化”;个性化;考场作文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会发展实证、推理,增强思辨式思维,学会个性化表达。”“思辨和个性”成为了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核心要素。考场作文是一种注重个性表达,进而诉求创造性精神的劳动过程。因此,在考场作文中,学生需要注重追寻创新,即“陌生化表达”,力求思辨性,从而表达出个性化见解。

所谓“陌生化”是指在写作中超出常规、俗套的表达,以新异的形式和独特的情思表达对世界的全新感知。就考场作文而言,因“时间紧迫,容量有限”,学生需要在审题准确的情况下,善于采用”陌生化“的表达形式,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笔者结合2021年江苏省南通中考作文题,从文脉灵动、素材选择、语言表述等方面,具体探讨追寻“陌生化”的方式,写出个性化考场作文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思辨分析,形成“陌生化”文脉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试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需要考生在文题中寻找思辨色彩的关键词,辨明关系,从而确定行文的重心。

注重读懂文题内涵,学会由表及里,形成“陌生化”文脉。写好考场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作文要求,读懂文题的内涵。如果读不准、读不透,考生在写作时往往会人云亦云,甚至会偏题、离题。以2021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作文《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例,通读文题,学生很容易读出“我的世界”这一关键词,明确文章有关“自己的成长”“自己的生活”。如果考生就这样草草写作很容易写出一些套作。笔者认为,考生需“由内涵到外延”进行核心关键词剖析,进行深度探讨,形成“陌生化”的构思。考生需要完成以下三部曲:第一,理清文题中关键词内涵;第二,确定核心关键词,并且由此为圆心向外辐射,理清行文的逻辑脉络;第三,由核心关键词——核心事件(表)——展开联想(类)——情感主题(内)。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学生可以形成有效的作文思维导图,挖掘出文题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最佳立意,写出文脉清晰、文风正气的考场作文。比如,有的学生抓住文题中的“光”,由表及里,展开如下思考:

生1:灯光——每次回家父亲为我亮着灯光——感动了“我”——照亮“我”的学习之路。

生2:自然之星光(外在)——星星之光可以燎原(类想)——中国长征革命(事例)——中国革命精神(不屈、勇敢)照亮我们后辈前行(内在)。

生3:自然界太阳光(外在)——古有屈原、辛弃疾、陆游这样爱国的伟人(类想)——今有袁隆平、钱学森等科研工作者(联结)——中国科技之光(内在)——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照亮我的心灵——启发后辈不断前行(升华)。

可见,三位学生的行文脉络有着优劣之分。后面两个明显高于第一个,第一位学生的思维没有向更深处漫溯,还是停留在平常的亲情之中,更没有一分为二,紧扣关键词,学会分析逻辑关系。由此可见,考场作文不能拘泥于平常俗套,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全面理解,展开辨析。同时,考生还需要确定主次关键词,学会统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二、注重信息筛选,形成“陌生化”素材

写作是写作者表达内心世界的过程。其中,作者需要学会双重转化,一是将现实的世界与客观世界结合转化自己的认知,二是用文字将自我的认知进行转化。在这过程中,作者需要注重输入真实的故事,组成有效信息,然后“输出”有血有肉地个性化文字。

首先,注重素材的筛选,挑选小众化素材。小众化素材是指挖掘平淡生活中的“波澜”,寻找乏味中的“小味道”。经典的名家之作,作者往往聚焦生活中的烟火气,选取小众化的素材,看似熟悉又似乎“陌生”,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生活。比如,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中等的,六根、四根。

可见,汪曾祺先生没有选取宏大的题材,而是关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写作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平时的爱好注入其中,从小处着眼,表达别人没有的感受。选取素材时,可选取小众化的素材,力求“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新”,做到才情横溢。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文题为例,一般的学生思维会在亲情、友情中打转。要跳出这一窠臼,学生需要学会筛选素材,学会选取接地气、有文气的作文素材。比如,有一位学生以“地摊”文化为着手点写每一天路过的街道,展示生活的气息,写自己身边人的感受,具体如下:

每天放学都要匆匆走过那条学校街道,隔着玻璃的三围小推车的矮胖男人,忙碌的女人,还有那一盏微弱街灯……

细细想来,摊主也许并无那么多心思,柴米油盐,他们哪一样不是实打实的,就推着摊车风里来雨里去了,这也照亮我踏实前行之路。

其次,注重有效将个人与时代结合,引入读者现场之境。优秀的考场作文除了要看到“个我”,还需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到“大我”。这就需要学生紧扣文题,学会从自身出发,生发出“大我”情思,进而让阅卷教师读来感觉此文高人一筹。如《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一题,学生可以引入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疫情之中,人性的美好”等等。有的学生巧妙引入“疫情之中,人们贡献一臂之力”的场景。总之,学生需巧妙地从熟悉的故事中筛选出小的画面,进而写出带着时代气息的作文。

三、注重情境设置,形成“陌生化”语言

首先,注重在情境的细摹中形成“陌生化”语言。要使考场作文的语言丰润灵动,能直接体现出文字的美感和张力,考生应注重原生态场景的刻画。现当代的文学大家都注重在一定的“场景”中,进行细节性的描写,从而展现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比如,《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一题,考生在考场上如果写成记叙文需要对所绘之景、所写之事进行细致临摹,力图吸引读者进入“现场”。现摘录片段如下:

中考将近,绵绵的细雨似乎不解人之愁,扰得人徒增愁绪。破天荒地,父亲提议今天带我到外面吃早茶。

……

进得店来,我发现人并不多。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跛脚店主和醒目耀眼的店名——山河。走进店铺,一台70英寸的电视,正在播放1965年拍摄的影片《在烈火中永生》,阴暗的渣滓洞里,大脑袋的小萝卜头晶亮的眸子,透着坚韧;瘦小的身躯在牢房里穿梭……我边边吃边看,思绪也在飞扬。

可见,考生看似漫不经心的笔墨,却设置独特的情境。文章将电影中地下党斗争的场景与疫情之下山城的“绵绵细雨”形成了映衬,加上陌生化的语言表达,让文章充盈出画面的唯美感。这样使读者融入其境,心生同感。

综上所述,在考场写作中,学生需要让表达从“常态”变为“异态”,追求“陌生化”。当作文以陌生化的姿态,即追求“创新”表达,去接近真实的生活,那么灵动的文字才可以跃出。

参考文献:

[1]李玉山.宏大主题与个性言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8).

[2]陈淮高.“真我”“新我”“大我”——谈高考作文中的“主体”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7).

作者简介:刘克松(1977— ),男,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作者:刘克松

上一篇:对话式教学语文论文下一篇:自动化机械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