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者更高(P<0.05)。

第一篇: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

优质护理在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中的应用

目的:

【摘 要】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的意义。以 2016年 3月—2018 年 3月期间该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病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优质护理进行分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118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8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 4.76%显著低于对照组 12.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紧急情况处理、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水平、急诊科环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意识,促使其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科;护理纠纷;满意评分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和一线科室。它负责抢救医院的院前病人和重症患者。急诊科的大多数病人病情严重,病情复杂心理医疗病人及其家属复杂多样,对语言和医疗表达非常敏感,有些病人不工作,突如其来的疾病和严重的疾病。存在争议的导火索。据统计,急诊科是护理纠纷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本研究为 2016年03月至 2018 年03月我院急诊科 20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开展优质护理的原则和措施

1.1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常规护理模式下,护士只能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对症治疗,并做好巡逻和健康教育。因此,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护士没有主动性,只了解值班患者的情况,并且不了解整体疾病过程的动态。优质护理服务是指集中患者,加强基础护理,深入贯彻整个护理职责体系,强化护理专业内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1.2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优化工作模式,实施组长负责制和小组化护理。对护士进行层级化管理,每天由高年资护理师进行质量控制,解决护理疑难问题。首先,将护士分为三组:院前急救组、院内分诊及抢救组、随访质控组。其次,明确各组职责:院前急救组负责完成“120”出诊及转运工作,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后3分钟内出诊,有危重症患者及时与院内人员联系,做到无缝隙接诊救治,并为危重患者及三无人员开放绿色通道,遵循“三先一后”的救治原则;院内分诊及抢救组中的分诊护士负责接诊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安排进入相应的就诊区域,而抢救护士负责对患者救治及病情评估、观察、治疗护理,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稳定家属的情绪;随访质控组负责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1.3 优化急诊急救护理

1.3.1 具备过硬的抢救技术

重视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专业技能培训,分层次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和技能培訓。针对急诊患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的特殊性,科室制定培训计划,每月专人负责定期培训及考核,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确保实施抢救时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过硬,抢救期间全力配合医师,熟知抢救流程,保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默契配合医师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抢救物品递送及时。

1.3.2 加强一般护理

让优质护理服务从文件中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变被动服务成为主动服务,充分落实基础护理,使基础护理和急救护理并重,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努力做到急诊患者到院有人接诊,转诊、出院有人送;做到急诊预检分诊挂号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一卡式电子服务。

1.4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重视护理安全,加强护理分层培训,加强学习理论及提高技能水平。鼓励换位思考,实施专项满意度调查,重视患者的就医感受。

1.4.1 在预检分诊方面要求

根据急诊患者的需求,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在科室入口设置接诊分诊台,由高年资护师任职,便于准确及时地分诊,根据改良早期预警评估表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将患者分流入红、黄、绿相应的救治区域,进行最快的诊治。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师进行该项工作,可做到接诊时使用礼貌用语、耐心细致,加强主动服务理念,从细节彰显优质护理服务的品质。

1.4.2 护患沟通方面

由于急诊患者病情多为突发状况,患者和家属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且情绪波动较大,这期间一旦出现和护理人员的言语冲突,极易引发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在患者整个就诊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速,保持急而不躁、忙而不乱、有问必答,对各项护理工作做好有效的沟通及告知。

1.4.3 开展多形式体贴式健康教育服务

健康知识普及与健康教育无缝讲解,充分利用预检,诊断和护理操作流程,教育患者及家属有关疾病知识,药物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通俗易懂,形式新颖,专业性强,周到的任务模型运作良好,易于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每个病房尽可能保暖,并在固定点放置专业的健康教育手册,以方便患者及其家人了解相关知识使患者可以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2 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总计发生 8 例护理纠纷事件,对照组患者总发生 17 例护理纠纷事件,观察组发生率 4.76%显著低于照组 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 3,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紧急情况处理、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水平、急诊科环境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急救医疗的发展,急诊科在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急诊科功能和范围的扩大,医院科学合理缺乏紧急医疗管理模式和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紧急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质量保健服务根据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温馨,有效的护理服务,深化护理服务,创造新的这是一种临床护理方法。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率 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后,该院急诊科护理纠纷问题显著减少,这对于急诊科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智娟 . 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评价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09(15):3586-3587.

[2]冯静 . 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10(08):73-76.

作者:陈蔚

第二篇: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者更高(P<0.05)。结论: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常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

急诊科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科室,该科室就诊患者疾病种类繁多、复杂繁琐、病情危急,同时该科室具有就诊人流量大、突发状况多、风险因素不确定、护理工作繁琐等特点,急诊科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护理工作繁琐,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大,加之急诊科患者的特殊性、疾病本身存在的风险等导致该科室较易发生风险事件,护理风险可对患者、患者家庭、医患关系、医院等造成不良影响,故加强该科室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该科室的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确保临床护理的安全[1]。本研究即分析探讨了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主要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4.78±8.25岁,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14±8.0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护士长实施统一管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应护理;研究组主要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护理风险的识别。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主治医师、质控员、护士长、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等组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科室潜在风险进行识别,统计既往高发的风险事件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患者本人、家属、医护人员、医疗物品、规章制度、医院环境等,同时识别风险高发于哪一时间段、哪一地点、哪一环节等,从而确定管理的重点。

1.2.2护理风险的评估。明确急诊科高发风险事件、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等,评估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发生后带来的损伤以及损伤的严重性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

1.2.3护理风险的控制。小组制定或完善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病区管理、医疗设备和器械管理、药品管理、护理人员管理、操作规范管理、护理文书管理等,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风险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急诊科常见护理风险、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操作规范等,促使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增强,指导护理人员从健康教育、用药安全、病区环境、病房设施、自身操作、护理文书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和管理。

1.2.4管理效果评价。小组定期检查和评价护理风险管理,检查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落实是否到位,及时总结讨论,并将意见等反馈至护理人员,及时改进管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常见风险事件主要有坠床、护理文书书写错误和院内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者更高(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急诊科是临床常见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主要收治急症患者,接收患者病情严重危急,且变化极为迅速,同时急诊科护理工作具有技术性强、服务性强、人文性强等特点,加之疾病本身影响,导致该科室为护理风险频发科室,护理风险主要存在不确定性、易忽视性、突发性、危害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风险事件一旦发生,不仅可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影响疾病治疗,甚至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并可对医患关系、医院名誉利益等方面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故加强该科室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系统、组织的对患者、医护人员等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的过程,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评估护理风险所在,掌握高发风险事件的发生规律,提高护士风险防范能力和意识,从而有效规避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3]。护理风险管理可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在消除急诊科风险隐患、预防风险事件发生、保障护理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护理风险管理可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治疗信心,提升其满意度,并可降低护理人员的重复工作量,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除此之外,护理风险管理还可降低医疗风险,维护医院形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者更高(P<0.05),可见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是切实有效的,这主要与该管理方式更具针对性有关。

综上所述,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慧姣.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14):3.

[2]康福娟, 史秀娥, 殷哲,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09):146,155.

[3]张海媚.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 26(2):3.

作者:曾辉 冯颖

第三篇: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5月~2016年4月诊治的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10例设定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10例设定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护理事件(护理缺陷、急救不到位、护理投诉),并制定调查问卷对两组护士进行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少,护士的各项评分高,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科护理;应用价值

急诊科是医院进行急救的重要科室,因此抢救、医疗和护理过程中每一项细节均存在着较高的护理风险,加强急诊科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急诊科在进行护理管理中要正确认识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发现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并给予有效的措施控制,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保证急救安全[1]。为了良好控制急诊科的护理风险,本文分析了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所发挥的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照组选择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研究组选择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5月~2017年4月诊治的110例患者,患者疾病类型如下:农药中毒62例,重症创伤90例,心力衰竭32例,心绞痛36例。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研究知情书。研究组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为(42.7±0.4)岁,对照组中男57例,女53例,年龄为(41.9±0.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症类型等数据可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及时安排病房,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处置,保证患者安全运送等。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选择护龄在4年以上的护士担任组员,结合以往急诊科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来制定本次管理计划,并将确定责任护士,保证分工合理,护士长要建立护理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其次是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从医院急诊科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现有科室护理管理制度逐渐完善,比如规范护理工作、岗位职责合理等,杜绝责任模糊、越权、推卸责任等情况出现[2]。提升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掌握护理流程规范,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明确规定各项凭证的记录标准,避免护理中出现档案缺失等工作混乱现象,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其三是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在护理风险管理中不仅要增强护士的护理技能,还要求护士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科室要定期组织护理风险培训,完善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树立护理质量和风险意识,严格律己,提升综合素质,避免由于自身护理操作问题而引发风险事件。定期培训法律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守法意识,减少科室中的法律纠纷事件,控制护理风险。其四是规范仪器管理,确定各种仪器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洁,保证设备随时可用。对于重点抢救设备和用具要定时清点并详细记录,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3]。

1.3 管理评价指标[4] 统计两组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急救不到位、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并制定调查问卷,让患者对护理的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评分,百分制,分值高表示护理质量好,满意度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次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_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只有P<0.05可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少,护理相关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成立管理小组、完善管理制度、定期技能培训和规范仪器管理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能够有效落实科室的护理责任,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能够为急诊科的各项工作提供明确依据,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降低护理风险。急诊科要重视风险管理,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避免流于形式。在护理风险管理中不仅要完善管理制度,还要加强法律制度完善,减少法律纠纷[5]。

本文分析了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数据分析表明,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不良护理事件减少,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升,证实了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护理风险,提升護理质量,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媚.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 26(02): 103-105.

[2]周艳, 黄玉萍, 牙兰珠.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 2017, 45(03): 355-357.

[3]王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 2016, 29(10): 188-189.

[4]冯永荣, 杨红, 曾利清.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7): 227+231.

[5]陈莉, 吴萌, 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2(34): 7375-7376.

作者:汤春梅

上一篇:权益保护法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