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依法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自治区的档案事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全区已形成一个与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管理科学、有效服务的,具有自治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

第一篇:依法管理论文范文

依法管理新闻事业和媒体的思考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媒体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借助这一《决定》的东风,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要求媒体应结合自身的运作特点与规律,以宪法和法治理念管理新闻事业和媒体,解决新闻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全面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法律素养,同时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推进新闻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关键词】依法治国;新闻事业;宪法;新闻立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顶层设计为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和攻坚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社会矛盾凸显,《决定》的出台对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历史性意义和重要作用。可以预期、令人振奋的是,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一个全面认真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施政的伟大时代即将开启。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现行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因此,社会各个组织、各条战线以及个人都应积极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到当前进行的各项事业与工作中去,其中包括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

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新闻事业的管理部门及其官员、新闻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没有正确认识到宪法、法律和部门政策的关系,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受到地方政策或法规的约束,未能从大局、全局、宏观利益出发;新闻立法的缺位使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未得到法律层面的根本保障;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的欠缺导致新闻工作中存在新闻敲诈、媒介审判等现象。《决定》的出台对我国新闻事业和媒体的发展、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宪法和法律精神,依宪、依法管理新闻事业和媒体,正确开展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媒体应该结合自身的运作特点与规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纠正当前我国新闻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全面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法治素养,同时抓住这一空前契机加速推进新闻立法,规范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行为,保障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权利。

一、以宪法精神管理新闻事业,正确开展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

《决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媒体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同样亟须依据宪法精神管理、指导新闻事业的有效开展。

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领导与管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包括新闻事业)前进的核心力量,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应该注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路线上的领导,要指出规范媒体的政治方向、开办宗旨和无产阶级性质,使之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党开展工作得心应手的有力武器;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应该在法律所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党应该允许媒体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和发挥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作用的广阔空间,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去干涉媒体的具体新闻业务和活动。

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应借鉴政府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权力清单,是指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确立的清单进行,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行政机关不得为之。在近年来大大小小腐败案件宣判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是“利用职务之便”,实际上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之便”。提出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把“职务之便”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1]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在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发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权力实施清单管理制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放权”改革思路、彰显媒体自主权力的同时,对媒体也是一种约束。清单管理分为“负面清单管理”和“正面清单管理”两部分。现行的“正面清单管理”规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限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媒体的“正面权力清单”要明确媒体可以自由采访、报道、监督的对象,具体哪些部门、哪些级别官员、哪些类型和性质的问题要一一列出。尤其在媒体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正面清单”可以明确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使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规可依。若以宪法精神为观照,媒体在开展采访、报道、监督的过程中,不存在“负面权力清单”一说,这就存在对新闻宣传管理审批的约束的问题,应配套建立对媒体审批的权力清单制度,明确哪些问题需要报批核准,这就意味着对媒体进行管理的权力也应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制度规范权力,让权力运行的边界公之于众,“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在明确清单后,应当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予以公开,向全社会公布,“安民告示”。这样,一旦媒体依据“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开展具体的新闻工作,各级党政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也会视作是媒体的常规运作和规范动作,能够消除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猜测,也使一些惧怕媒体批评、监督的人失去抵制、拒绝的借口,同时还能避免媒体权力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宪法、法律、党和政府政策的关系,修改完善有关新闻管理制度,清理、废止有悖于宪法精神的新闻管理制度

中共十七大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共十八大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并进一步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但在新闻事业的管理过程中,一些地方经常会出现新闻工作者的管理规定、要求与宪法、法律冲突的情况,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和媒体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应该处理好宪法、法律和党和政府政策的逻辑关系。总体而言,媒体应该从大局、全局、宏观利益出发,分清主次、轻重,来处理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意志,是根本大法,而行政性法规、政策,则是在宪法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政行为规范。宣传纪律是党派和政府在特定时期制定的具体的宣传规定和约束,是短时间或一定时期内的,有时是针对某些情况、某一情况的规范。行政性法规或宣传纪律不能有悖于根本性的法律和原则,如果两者在实施过程中,一旦有悖于法律和党性原则,或被纠正,或被取消,或被放弃。媒体在实际工作中,应从大局着眼,坚持宪法权威,遵循宪法和党性原则。

这里仅以有关舆论监督方面的政策规定为例,1953年广西《宜山农民报》批评中共宜山地委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明令党报“不能不经请示擅自在报纸上批评党委会”(即惯称的“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这一规定后来成为全国普遍实施的一项政策与纪律,日后无限扩张,党报不仅不能批评同级党委,还不能批评同级政府,甚至不能批评同级党委和政府的个别领导。这一文件成为不少领导干部拒绝与压制舆论监督的“法律根据”[2],致使媒体开展舆论监督阻碍重重,难以有效开展。《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宪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而“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等限制党报和其他媒体在宪法规定下开展舆论监督的规定,会很大程度影响、消解、阻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达成,同时妨碍媒体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为贯彻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应适时废除此类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相关规定。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应该举一反三,检查在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过程中是否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甚至存在有悖宪法、法律的政策和管理规定。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宪法、法律、党和政府政策的关系,修改完善有关新闻管理制度,清理和废止有悖于宪法精神的新闻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按照宪法和法律以及中央的精神和纪律,某些新闻可以报道,但由于个别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媒体在执行采访或监督工作时会遭遇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的压制、刁难。媒体应该向上级党委机关甚至中央反映情况,以求得问题的最终解决,而不是错误地与地方党委或宣传主管部门对着干、顶着干。

三、遵循新闻事业的特殊规律,正视新闻事业存在的法治问题,实施依法管理

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重要权力组织,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事业和媒体的发展、管理过程中,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因自身法治素养相对欠缺导致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妨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遵循新闻事业特殊规律的前提下,应正视新闻事业中存在的法治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依法管理。

(一)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因忽视法治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媒体内外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公民监督权因“权力本位”受到损害。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监督权属于这一权力范畴。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明确的政治需要和长期的宣传工作使媒体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运作理念和特有的运作机制,往往忽视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民意表达渠道的建立与疏导,对于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见缺乏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当人民群众主动向媒体提供新闻批评或舆论监督线索时,经常会遭到阻碍。某些单位和个人无视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方面的职能和权利,对正常、正当的舆论监督任意进行干扰,或拒之门外,或拒不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说情现象盛行导致监督稿件夭折率高,一些被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在了解到媒体的具体行动后,往往会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如请客、送礼等,对即将要登出的批评或监督稿件实施撤除。一些已发表的稿件也无后续报道,即使挣脱干扰发出的舆论监督报道也面临层次低、力度小、效果差的特征。

除监督权受到损害外,新闻敲诈和媒介审判也是目前新闻事业中较为常见的违法现象。新闻敲诈是某些新闻工作者以舆论监督或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和现象。新闻敲诈生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闻工作者对公权力的滥用,将群众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的监督权作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私器,这一行为除损害媒体行业赖以生存的公信力基础、扰乱正常的媒体舆论监督秩序外,对行业生态和社会秩序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危害巨大。2013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查处了《购物导报》《网络导报》《中国特产报》等多家报纸涉及的严重新闻敲诈事件,并做出吊销报纸出版许可证或责令停业整顿并调整主要负责人的处罚。为了坚决遏制新闻敲诈现象的再次发生,进一步规范新闻传播秩序与行业健康发展,2014年3月,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但目前来看,新闻敲诈现象依然存在。

市场化的媒体在保持自身政治性质不变的条件下,过于强化自身利益诉求,导致媒体模糊了自身的职责定位——媒体不是具体的执法、执纪部门,不能妄自判断是非,草率作出结论,应该客观报道新闻,单纯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避免造成媒介审判。在市场化大环境下,某些媒体视利益为重为先,忽略了对新闻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公众政治参与的追求,以彰显自己伸张正义、为民请命的公关形象为目的开展工作;媒体求“快”、求“新”的运作逻辑要求媒体应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这导致媒体往往尊重的是新闻事实而不是法律层面的事实,当新闻事实与法律层面的事实存在偏差时,由于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媒体作出的判定往往会获得公众认可,因此媒体一旦“错误”越权,极易导致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一结果大多是媒体的无意识行为,但在事实层面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媒体应该高度重视自身法治素养的培养,坚守自己的工作范畴,同时在新闻工作过程中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应始终坚持在宪法精神和党性原则的观照下展开采访和报道。

(二)新闻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新闻事业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新闻立法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意义重大。

1980年全国第五届人大会议期间,新闻立法被首次提出,后多次人大会议上都有新闻立法的提案[3],但目前新闻法并未出台。宪法规定公民拥有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建议权、批评权,但这些条文大多宏观、抽象,具体实施与落实较为困难。而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具备的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并非强制性国家权力,其本质是公众知情权、社会参与权、社会监督权的代表和延伸。新闻立法的价值就在于在坚持宪法精神、落实宪法原则的前提下,对宪法条文进一步展开、解释与延伸,通过对新闻事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定,赋予媒体采访、报道、评论等权利[4],并最大程度限制行政部门制定涉及新闻事业的规章制度或文件。换言之,新闻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建议权、批评权,同时制裁种种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违法行为。必须强调的是,新闻立法不是单方面赋予媒体或新闻工作者权利,必须指明其承担的义务,应避免滥用权力,防止新闻敲诈、媒介审判等问题的发生。

当前,政府出台了一些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对新闻事业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规范。但从当前新闻大环境来看,迫切需要一部专门的新闻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规定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义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应该积极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契机,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动立法,努力敦促我国新闻法尽快出台。新闻立法是新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新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涉及对既有的权利、义务结构的调整和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因此难度较大。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应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群众,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立法的首要前提。此外,新闻立法的过程中,应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从而保证新闻立法能够最大程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和保证公民的权利,最终达成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的目的。

(三)提高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避免新闻侵权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在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对某些法律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甚至存在认识偏差和误读。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进行监督的一项权利,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人民群众很大程度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展开监督。因此,媒体舆论监督是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权,监督对象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社会的普遍利益,监督目的是为了保证这些利益不受损害。个别领导不重视、不支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认为媒体往往只能当吹鼓手,不能当批评者,这种意识使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缺乏有力的保障,监督乏力;个别领导干部担心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或公开批评,会造成人心动荡,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个别领导干部的片面政绩观认为舆论监督,尤其是新闻批评,会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给党和政府抹黑,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决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其带头遵守法律对人民群众所产生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国家走上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原动力,因此,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全面提升法治素养,纠正自身认识偏差,做好领头羊的角色。此外,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也能鞭策某些媒体领导干部重新审视自己的违法成本,从根源上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媒体领导要正确认识普遍提升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对新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性。当前新闻事业和媒体工作中凸显的舆论监督滞后、缺位以及新闻敲诈、媒介审判等违法问题与新闻工作者的法治素养有着直接关系,对此必须严肃整理、清除。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媒体领导应该针对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涉及的法律进行重点培养和培训,法律是新闻工作者的武器和保护伞,重点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对刑法、侵权责任法、保密法、合同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依法行使采访权、监督权等权利。[5]同时,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新闻政策,加强自我保护,合法规避各种潜在危险。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个别新闻工作者为获取一些重要的个人资料有意或无意忽视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偷拍、偷窃等行为。宪法第三十八条、四十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实施对公民的侮辱、诽谤行为,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我国民法通则和刑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条款。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加强与新闻紧密相关联的法律知识的储备,并最大程度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避免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

术业有专攻,为避免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的漏洞,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界和法学界要寻求通力合作,互相帮助。首先,新闻机构与法学研究机构应联合召开一些新闻与法治研讨会,并使之成为常态、常规化会议,促进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的持续提升。其次,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新闻工作者在采写重大法制新闻时要充分向法律顾问咨询探讨,形成较准确完备的法律意见后再写报道。新闻报道完成后,再通过法律顾问进行审查。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法律错误,二来可以通过个案探讨,使新闻记者能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四、结语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描绘了新的蓝图,这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实践教训与经验的总结升华,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也是党率领亿万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过程中面对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媒体作为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构成,急切需要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管理新闻事业,与其他单位、组织、个人一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而奋斗,为实现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法治中国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权力清单制度给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笼子[EB/OL].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221/Articel04005MT.htm.

[2]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41.

[3]孙旭培.新闻法:最需要的法律 最困难的立法[J].新闻知识,1999(9).

[4]赵金.关于新闻立法几个问题的探讨——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J].青年记者,2008(12上).

[5]孙风毅.新闻记者采访权略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3).

(靖鸣为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智琦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作者:靖鸣 潘智琦

第二篇:立足服务 依法管理 全面发展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自治区的档案事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全区已形成一个与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管理科学、有效服务的,具有自治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得到了较好发挥,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1950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办公厅设置了专门的档案机构——档案科,1956年、1957年,先后升格为档案处,盟市、旗县党委、政府也陆续建立了档案工作机构,开展历史档案和积存档案的收集、整理与清理工作。1959年,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档案局和自治区档案馆同时成立,自治区档案事业从此进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新阶段。“文革”十年,自治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相继被撤销,全区档案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1979~1981年,自治区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得以恢复,并逐步形成网络。到2006年,全区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11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114个,专门档案馆10个、部门档案馆3个,企事业单位档案馆13个,各级机关、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普遍设立档案室,全区有专职档案人员3279人。形成了一个适应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治区档案局统一领导、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分级管理、以档案馆为主体、档案室为基础、较为完善的档案事业管理体系。

档案事业全面发展

档案法制建设不断加强。1999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条例》经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区档案法制建设走向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道路。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档案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档案管理办法》等十几个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全区形成了具有自治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档案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较为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

作为档案事业主体的档案馆事业健康发展。档案馆库条件不断改善,全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总面积近110000m2,以总面积22000m2的自治区档案馆新馆落成为标志,全区仅在“十五”期间就新建、改建、扩建档案馆库25个;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不断扩大档案接收范围,加大档案征集力度,馆藏档案达到608.4万卷,其中蒙古文档案8万卷,明清档案7.7万卷,民国档案14万卷,革命历史档案0.9万卷,馆藏结构得到改善;1999年,自治区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盟市档案馆100%、旗县级档案馆90%以上达到自治区三级以上标准。

作为档案事业基础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发展迅猛。通过恢复整顿、达标升级、目标管理等手段,全区有7000多个机关、1000多家企业、500多个科技事业单位达标升级。

农牧业及农村牧区档案工作势头良好。全区100%的苏木乡镇建立了综合档案室或联合档案室,90%以上的嘎查、村开展了档案工作。

档案科技、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自治区档案局(馆)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试点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加快,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机读目录达到500多万条,建立档案信息网站15个。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依托档案干部专修班、普通高等教育、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区共培养档案专业大学专科以上人才2710人;立足基础知识培训、岗位培训、专题培训、继续教育,累计培训档案人员3.38万人次;全区档案系统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18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565人,档案人员的文化结构、专业素质显著提高。

档案服务工作不断创新

全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从建馆之初,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利用工作,仅自治区档案馆1959~1963年就向社会提供利用档案资料800多人次、11000多卷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9年,全区各级档案馆、室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干部政策、平冤假错案和编史修志、调整工资等方面共接待利用者4.75万人次、利用档案资料25.26万卷(册)。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档案利用工作由过去被动零散的和主要为政治斗争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及大量系统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全区各级、各类档案馆(室)改善服务手段,尽力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九五”、“十五”期间,全区档案部门共接待利用者42.4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160余万卷(册)。

特别是近年来,全区各级档案部门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自治区档案局在全区开展了档案利用服务考核,有215家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达到优秀级标准。

积极挖掘馆(室)藏档案信息资源,举办展览、拍摄电视专题片、编辑出版档案史料等,自治区档案馆承办、协办“纪念建党80周年展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纪念自治区成立60周年展览”,社会效果明显。以《成吉思汗八白室》为代表的一系列档案编研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全区有40个国家综合档案馆被各级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努力做好经济领域的档案工作,在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的途径和方法、接收撤并转企业档案的同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强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档案工作,在巩固苏木乡镇建立档案室和嘎查、村建档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农牧户建档工作,为农牧民增收、优扶帮困、科技推广、劳务输出服务。围绕西部大开发,抓重点建设项目、生态建设档案工作。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全区3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自治区档案局建立了“内蒙古信用档案信息网”,自治区人民政府以主席令的形式明确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由自治区金融办牵头,档案局、中国人民银行参加,并决定将自治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在档案局,由自治区档案局负责信用信息的征集、发布,这在全国档案部门是第一家,受到国家档案局的肯定。

档案服务工作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区有5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了现行文件中心,向公民开放现行“红头文件”。档案工作走进社区,全区社区建档率达到80%,为落实社会保障、开展社区服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提供方便。

回顾建区以来全区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到:

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指出:“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同时,档案工作也是一项条件性的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自治区的档案事业就是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健康成长起来的。1956年10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针对自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不健全,档案人员缺乏等实际情况,制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档案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意见》,推动了全区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发展。1960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档案资料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同志亲自到会讲话,对自治区档案事业给予高度评价,会议进一步推动了自治区档案事业的发展。1998年、199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到自治区档案局视察工作,给全区档案干部以极大的鼓舞。从2001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4次召开书记办公会,1次召开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991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事业建设的通知》。特别是2003年3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档案工作的意见》。《意见》不仅对新时期全区档案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而且对制约全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档案馆库建设、档案保护费、档案人员岗位津贴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文件下发后,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本地区档案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档案部门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仅档案保护费一项,全区每年新增经费近千万元,全区掀起新的一轮档案馆库建设高潮,大大促进了全区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坚持依法管理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从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自治区档案事业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开始实施,我国的档案事业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全区档案系统掀起了学习、宣传《档案法》的热潮,通过举办座谈会、展览、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加强我区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档案行政执法的规定、办法,形成了与自治区实际相符合的档案法规体系,健全了档案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为了使《档案法》、《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条例》的贯彻落到实处,从1998年开始,全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各级人大、政府法制部门进行了180多次执法检查,并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问题,全区档案工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到主要依靠法制手段的转变,促进了档案工作在法制轨道上的健康发展。

三、坚持推进档案科技教育、实施人才兴档战略是振兴档案事业的必要手段

根据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国家档案局提出了“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业”的方针,强调了档案科技和教育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发展档案事业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将此确立为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思想。自治区档案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一大批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同时,有赖于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的档案管理和服务手段。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档案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研究解决关系档案工作现代化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利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并在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工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才能使自治区档案事业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近年来,面对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科学技术的新进步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新变革,自治区档案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实施人才兴档战略,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档案人才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区档案人才教育工作会议,实施“232档案人才培养工程”,并制定了实施细则,争取到自治区人才培养基金10万元。同时,根据近年来因编制等原因的限制,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的实际,在提高现有人员素质上下工夫,制定了《自治区档案局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管理及奖励办法》,鼓励在职人员学习,取得学历,仅2006年,自治区档案局就有2名同志从国外留学归来,2名同志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同志本科毕业,1名同志出国深造,2名同志在读硕士研究生,还有8名同志接受其他层次的学历教育。同时,在机关内部组织业务研讨会,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必将为自治区档案事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积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服务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各级领导决策、为各部门工作、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线。全区档案部门努力根据不同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主题,找准位置,服务面不断拓展、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在服务范围上,由内向型向内外结合型转变,从注重为机关服务向重点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转变,从由历史档案为主的服务向以历史档案、现行文件相结合的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多形式、多领域的服务转变。在服务方法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服务方式上,由封闭、半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服务手段上,逐步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网络查询转变。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全区各级档案部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档案工作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为全区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健康发展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档案工作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显示出越来越旺的生命力。

作者:张佃敏

第三篇:依法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计。从11月1日起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志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将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自觉性

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这部法律既立足安全,又着眼提高质量;既突出源头治理,又体现全程监控;既严格市场准入,又强化追究;既注重支持引导,又强调技术服务;既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和目的,又构架了管理框架和工作思路。下一步,各级农业部门还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法律内涵,进一步提高对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广泛宣传培训,营造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良好氛围

自今年4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举办培训班、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材料、组织送法下乡和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法律知识,重点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增强全民质量安全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尽快在全社会形成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良好氛围。

抓紧法规配套,夯实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法制基础

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键是要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根据法律的授权和相关规定,《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也于11月1日同时实施。今后,还将根据实际需要,抓紧研究制定生产记录、信息发布、事故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配合立法机关做好相关法规和规章的补充完善工作,落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各项具体措施。

加快职能转变,提高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能力和水平

一定要根据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推动工作重心向全程监管转变。重点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登记许可,严格查处高毒、高残留违禁投入品的经营和使用。提高风险评估、标准实施、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信息服务、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技术支撑能力。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能力和水平。同时,要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深入研究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和提升。

严格执法监督,巩固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成效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加强意识、完善手段,全面提高执法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的职责,不断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对投入品许可、产地划分、监督抽查等行政行为监督管理、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作者:杜青林

上一篇:经济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篮球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