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依法管理措施

2023-03-23

第一篇:信访工作依法管理措施

依法治校工作考核措施

XXX依法治校工作

考核措施

1、将依法治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

2、建立健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专门办事机构和具体工作人员,配备法制副校长,履行职责,作用明显。

3、制定依法治校五年规划。

4、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意见,纳入目标管理。

5、法制副校长名单、活动情况记录。

6、依法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各部门规范,职责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守则。

7、定期检查和考核各部门、各年级依法治教情况,及时纠正处理违法违纪现象。

8、岗位职责、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公开

9、校级领导懂得宪法、法律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一定规定,教职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具体规定,学生了解法律常识。

10、全校师生法制观念增强、尊师爱生、遵纪爱校、礼仪规范、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学生家长满意率达90%以上。

11、学籍管理严格,无拒收本学区学生和赶走差生现象,无乱收费,乱办班,乱搞复习资料现象。

12、校园治安防范工作落实,无犯罪现象。

13、学校的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工作达标。

14、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法制教育学习每年不少于40小时,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

15、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学校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达标。

XXX 2016年9月

第二篇:关于落实“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措施

俞杰 李怀强 陈兵 学员四队

【摘要】随着我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开展的升入推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也成为了军事院校正规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法制的构建是黑恶院校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军事院校的法制环境通过多年的的努力,已经有了较完备的法制体系。但是法制安全事件仍偶有发生。提生全体官兵军事法制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水平,构建长效的法制文化体系,仍是军事院校当前和今后十分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法制;军事院校;和谐院校;法治理念

一、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对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做出全面部署,为推进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我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开展的升入推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也成为了军事院校正规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大意义,自觉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贯彻落实到院校全面建设中去。

二、当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面临的问题积弊。从目前院校情况看,在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观念淡薄不学法。有的同志学习法规制度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不能及时学、跟进学,往往是强调了学一学、考核了学一学、需要了学一学,学的不深不精不透;有的则对加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政策缺乏敏感性,许多该掌握的不掌握、该说清的说不清、该落实的不落实,有的学了也是一知半解,一较真就拿不准。

(二)主观意志不用法。有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弱,信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习惯于“拍脑门”决策、“拍胸脯”表态,甚至以“土政策”“土规定”代替法规制度,“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三)单凭经验不靠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抓工作搞建设不看法规制度怎么定的,只看过去怎么干的,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

(四)碍于情面不依法。个别干部在工作中讲感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脸面不讲规定,致使法规失去了刚性、纪律打了折扣、制度成了摆设,不该办的事办了,不该放过的事放过了,结果是维系了个人或者“小圈子”的情面,却损害了部队建设。

(五)执纪不严不畏法。有的对违法违纪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也不反对,处理起来敷衍了事、走走过场,有时甚至小恶不纠、造成大患,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容忍”;有的留暗门、设“特区”、搞例外,导致个别人不把法规当回事,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界越线,法规成了不带电的“高压线”,丧失了应有的震慑作用。

(六)落实乏力不执法。对法规制度选择性落实,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己合意的执行好一些,不合意的就容易“变形”;有刚性要求的执行好一些,难以量化的就容易“变粗”;见效快、易落实的执行好一些,需要常抓不懈的就容易“变软”。

三、把握重点深入推进新形势下依法治校从严治校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法治至上理念。依法治校、从严治校

能否深入人心、融入部队全面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治思维的形成和提高。1.要把学法作为基本要求,持续开展“学法规、用法规、促正规”活动,将法规制度学习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纳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集训培训也要把法规制度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切实掌握常用的、牢记本职的、了解相关的,让法规制度进脑入心、进言入行、进岗入责。2.要把守法作为行为准则,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自省自警、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依法治权,不发违反法规制度的“令”,不干违反政策纪律的事,不说违反党性原则的话,切实让“红头”少下来、让“白头”减下来、让“口头”慎起来。3.要把护法作为自觉行动,自觉与违法言行作斗争,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唱黑脸,在标准问题上不能模棱两可、在政策原则上不能钻空子、在是非曲直上不能和稀泥。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党委、纪委、机关和官兵的监督作用,强化党内监督、层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在多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中增强监督效果。

(二)强化知行合一,推进依法开展工作。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搞清依法治军的层次特点。1.党委要依法决策,避免个人说了算,坚决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严格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议题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决议合法;要防止集体“闯红灯”,杜绝把集体领导当作“挡箭牌”,不能集体打政策法规的“擦边球”。2.机关要依法指导,着力解决安排过满、要求过急、节奏过快等问题,从源头上控制“五多”,防止忙了自身、乱了基层。同时,着力纠正光挑毛病,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依法检查考核,依法查找问题,依法纠治整改,真正让基层欢迎,而不是让基层反感。部队依法行动,老老实实地贯彻条例抓战备工作、依据大纲抓教育训练、按照条令抓日常管理、落实纲要抓基层建设、坚持制度抓后装保障,使各项工作从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到总结验收的全过程,都始终处在依法运转、照章办事的正常轨道。3.官兵要依法履职。现行条令条例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都作出了具体明确,是官兵依法履职的基本依据。各级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要注重从小事抓规范、从点滴严养成,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不断强化法纪观念和号令意识,让每名官兵都熟悉岗位职责、熟知岗位要求,把必干的工作干好,必守的规矩守好。

(三)实化刚性落实,提高贯彻力执行力。1.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权威性也在于实施。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执行法纪、带头规范言行、带头管权用权,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立规矩的人自觉守规矩”“管人的首先管好自己”等问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一级给一级当样板,一级给一级做表率,以自身模范执纪的表率行动影响和感召官兵。2.要坚持严字当头,任何人都不能置于法规纪律和制度规定之外,尤其是对违法违纪行为要敢抓敢管、决不手软,下级出了问题要查上级责任,班子出了问题要查主官责任,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该处理的处理,该法办的法办。3.坚持久久为功,要以“燕子垒窝”的韧劲和“滴水穿石”的恒心,持之以恒抓,艰苦细致抓,坚持形势常议、要求常提、问题常纠,抓一件成一件,改一项进一步,形成抓法治促工作、抓工作强法治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措施落实(范文模版)

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措施落实

淮阴区着力创建“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区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注重创新人口计生依法管理新机制,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出发,强力打造“幸福淮阴,阳光计生”品牌,深入开展“阳光政务,阳光管理,阳光维权,阳光服务”为内容的阳光计生活动,着力创建“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区,有效提升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做到“依法行政规范化,政务公开制度化,保障措施系统化,宣传教育立体化,优质服务全面化”

坚持“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该区区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阳光计生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实施方案,把阳光计生纳入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考核。区、乡、村层层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阳光计生行动”工作的扎实开展;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该区组织区、乡计生法规人员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该区21个乡镇和开发区投入资金945万元,建立乡镇“阳光计生行动”一站式服务大厅、计生公示栏和计生服务监督台等设施。还注重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群众喜爱的丰富多彩的立体式宣传,大力宣传计生法律法规,并利用区、乡计生服务中心和人口文化广场加大宣传教育辐射范围,提高群众依法参与计划生育管理的积极性。 实行“三项公开”。一是实行政务公开。区人口计生委重点公开国家和地方制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制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规范性文件,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情况,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及调整、取消情况、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纪律、信访举报和监督方式、渠道及处理程序等。乡镇重点公开执行计划生育情况,人口状况、奖优政策兑现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情况;二是实行办事公开。区、乡重点公开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办事项目、流程、承诺和结果,公开免费与收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项目和工作纪律及监督维权方式、渠道及处理结果;三是实行村(居)务公开。全区261个行政村(居)在村务公开中既公开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法章,更注重公开本村(居)人口出生情况,计生奖优政策兑现和社会抚养费缴纳情况等,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了“阳光管理”。

开展“四项评议”。为推进“阳光服务”,该区采取集中评议、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电话议谈等形式,该区在农村开展“请农民兄弟评计生”活动,在城市开展“请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在计生系统开展“下评上”活动,区、乡计生部门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

该区以评议为动力,加强部门政风行风建设,虚心听取批评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1-6月份,已为568个符合省、市计生奖扶条件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办理了奖励扶助手续,为471对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办理了《批准再生育一个孩子生育证》,为865个流动人口办理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526个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放计划生育救助金52.6万元,无不提供“阳光服务”,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对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的满意度。

加强“五项监督”。为推动“阳光维权”,该区注重 “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规范化管理,将“12356”热线延伸到乡镇,并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加强阳光计生服务热线的监督;该区积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和育龄群众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工作,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促进工作,建立起一支千余人的行风监督员队伍,加强行风队伍监督;还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调动群众监督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群众监督;充分发挥《淮阴报》、淮阴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开设人口计生“政风热线栏目”,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积极开展“下评上”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确保人口计生各项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势推进全区“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淮安市淮阴区计生委:贾孝刚 朱希林

第四篇:申论:依法治国的意义及其实施措施

在现代法治国家,小到治理一个村庄,大到治理一个国家,都应该按照法律办事。这就是说,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

法治作为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子》中也出现了“以法治国”一词。其后,战国时期的商鞅、韩非等人又发展了“法治”思想。尽管古代先贤提出过不少关于法治的思想,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提出了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法治的建立。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然而,资产阶级法治仍然带有它自身不可超越的阶级局限性。

新中国的成立,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但是,由于后来受“左”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法制建设一度遭受过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十分强调法制建设,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涵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以下内容:

——由谁来依法治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来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法律形式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行使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代表人民具体行使国家管理职能。

——“依法治国”治什么?这里的“治”,是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包括依法惩处各种犯罪行为,也包括维护每个人的法律权利。

——“依法治国”依据的是什么法?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意志的统一,具有最高的权威和至上的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依法治国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才能使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确认、规范,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离不开法制的保障。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比较完备的法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不少混乱现象,如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破坏了市场秩序,干扰了国家建设,损害了群众利益。这些都与我们相关法律不够健全以及执法不力有直接关系。

再次,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文化教育发展。比如,我国的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等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把道德义务转化为公民的法律义务,从而增加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这无疑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改善。又如,我国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把严重破坏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或行政违法行为,并对违反者施以不同程度的制裁和处罚,直接保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最后,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依法治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多方面努力。具体如下: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现在,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所处环境和队伍结构已经发生许多重大变化。这些重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对国家的领导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带头遵守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间,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审议通过了400余件法律或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近1000件行政法规,各地出台了约8000件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地方政府还发布了3万多件规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在新的世纪,我国的立法工作还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严格执法。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在我国,约有80%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司法则是惩治犯罪、保护公民权利的最终有效手段。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要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做到公正司法。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根本问题是提高人的法制观念。邓小平强调:“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要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全国人民树立起自觉的法制观念。198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四次作出关于开展全国普法教育的决议。我国已经完成了三个五年普法工作,现在进入了“四五”普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要继续做好普法工作,使人们进一步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五篇:依法管理宗教工作的调研报告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位臵。农村宗教工作能否依法管理、健康开展,对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直接而实际的影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思想,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政策,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作为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了突出位臵,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断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和宗教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巩固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使全县的民族宗教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局面,为全县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柞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宗教工作的基本情况

1、宗教工作机构现状。目前,全县主要有佛教、道教两大宗教教派。共有依法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3处(佛教2处、道教1处),管理人员有15人,信教群众6000人,其中2个活动场所和绝大多数信徒都在农村。每月初

一、十五各宗教活动场所有百余人参加宗教活动,在过会期间可达3000多人,我县有兼职宗教干事一名,与民政局民政股同一间办 公室办公。

2、学习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的情况

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法规,是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法制化、制度化,是宗教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此,全县上下把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抓在手上,制定具体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了学习贯彻活动。一是党政干部坐班学习。7月份,县统战部、民政局分管宗教工作领导参加了全省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培训;在全县开展的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纳入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内容。二是组织骨干培训。年初民政局专门对乡镇干部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对《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应的宗教法规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同时还举些实例进行讲解,进一步强化了培训人员对《宗教事务条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执法水平,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打下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三是宗教界人士集中学习。我县组织佛教、道教教职人员、骨干、执事会人员,集中1天时间进行了《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讨论。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普法宣传活动月将《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应的宗教法规 印发1200份,发给广大信教群众手中,宗教神教职人员利用在宗教活动场所讲经布道时向信教群众宣传《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条例》的主要内容及党和国家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扩大了《宗教事务条例》的宣传覆盖面、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了《宗教事务条例》在全县顺利贯彻实施。

3、开展宗教工作的一些做法

民族宗教无小事。我县各级宗教界认真落实国家、省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加强对宗教场所的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宗教工作,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县上专门成立了由县分管书记任组长,统战部长和民宗局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妇联、团委、民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民族宗教工作协调领导组。各乡镇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有妇联、民政、财政、团委、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组。同时,在在各行政村、居委会和宗教活动场所确定了信息员,使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建立起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确保大型宗教活动有序进行。每年的教徒聚会,不仅有教徒,还有前来活动的群众,每个活动场所至少 有几百余人,有的活动场所超过千余人,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 为此,全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书记、县长带头抓,分管书记、分管县长亲自抓,统战、宗教具体抓,公安、交警协助抓,重点乡镇配合抓,教务管理小组自身抓,各级齐抓共管,活动之前对活动规模及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提出预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沟通联系,及时总结。近几年来,宗教活动有序进行,稳定安全,没有发生任何问题。

三是加大了对宗教工作的依法管理力度。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既是广大信教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取信于广大信教群众的重要体现。2006年,我局本着在为宗教场所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同时加强管理的思想,积极主动为宗教场所提供服务,妥善解决宗教场所修建方面的困难。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了云台山祖师庙的建设、筹资150万元按照原有的古代建筑风格从新修复了云台山祖师庙,场所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正殿、廂房、戏楼、灵观殿、城隍庙等建筑气势宏伟令人不忍离去。大大改善了佛教活动场所的环境,增强了宗教场所的自养能力,又为东甘沟云台山景区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

二、当前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一些基层干部看不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为宗教工作不是 中心工作,抓与不抓、管与不管无妨大局。

2、信教群众发展过快。近几年来,信教群众几倍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对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是在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转型期间,人民面对的各种挑战和竞争日趋激烈,来自各方的风险给人民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促使一些文化较低的群众信仰宗教去寻求安慰和寄托。

3、非法活动时有反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活动的旗号,背地搞非法活动。如家庭聚会,门徒会等。有些农村信教群众由于不懂政策法规,分不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参与非法活动。

4、信仰危机有所抬头。潜宗教意识现象过热。目前,供菩萨、财神,烧香祈求平安、发财、升学、升官等潜宗教意识浓厚。

5、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近几年宗教活动参与的中学生逐渐增多。

6、执法主体建设滞后,人员编制空白和经费严重不足。当前民族与宗教工作的任务繁重,有的涉及执法问题,有的涉及调研问题,有的涉及争取资金问题,有的涉及调解民族关系问题。这些都需要有人有经费作保证,而我局无专职管理宗教的工作人员,办公经费也严重不足。

三、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在全体党员干部、宗教工作人员、信教群众中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的学习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使广大信教群众遵纪守法,规范信教行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崇尚科学。

2、加强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完善民族宗教管理责任制度。对非法活动场所,要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一线情况清、工作直接的优势,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3、加强人员管理。着力建设好两支队伍,一是抓好宗教干部队伍建设。确定专职宗教干部职数,提高宗教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能征善战、敢管善管的队伍。二是抓好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外出学习,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爱国感情、宗教学识、管理能力、个人修养;通过充实调整等办法合理配备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确实构建好宗教团体管理班子;通过经常性谈心谈话,引导宗教界知名人士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发挥骨干作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从而建立起一支遵守政策法规、信教群众基础较好、具有较高宗教学识和管理水平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

4、加强依法管理。应本着"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帮助宗教场所建立健全议事 决策、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非法宗教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检查督促力度,采取“回头看”等措施,确实防止“回潮”;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确保社会稳定。

上一篇:消防改革心得体会士兵下一篇:消防事故应急预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