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变化

2023-01-24

第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变化

关于百姓生活水平、质量变化的调查报告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09电信 付新2009434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对百姓生活水平的变化有一个系统客观的总结,同时为了响应学校对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提倡,我决定在我们村做了一个关于百姓生活水平、质量变化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 总体情况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个世纪,中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迎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为了改变百姓的生活状况,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党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帮困的政策,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脱离困境,更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发展的经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貌,让我们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落后的生活状况,然而,由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所以必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路走来,我们享受时代的硕果,同时也面对进步带来的困扰。

二、 具体分析

㈠ 细数百姓生活中的微妙变化

随便走进一个村庄,我们都能看到一番不同的景象。建筑房屋的材料由以前的黄土坯变成现在的红砖绿瓦,室内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昏暗潮湿,而是宽敞明亮。各种款式的轿车也开进了普通老百姓家,真不敢相信几十年之前,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竟然是牛车马车。各种家用电器也相继出现,手机已经成了最普通最普遍的沟通工具,等等的这些变化都已经证明我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即使是考虑到贫富差距这个原因,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达到了温饱。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百姓对这些微妙的变化欣喜不已,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老人们,他们亲身经历过以前的生活,更能体会到这场巨大的变革。现在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们,好多都不会骑自行车,因为他们小时候,自行车还没有现在的轿车普及,所以他们没有机会接触。电气的应用更是渗透到各个领域,相信以前的煤油灯摆满屋子也没有现在一个几十瓦的灯泡亮堂。听着父母辈们介绍他们小时候的衣着,我感觉到那个年代似乎是灰色的,大家的衣服几乎都是粗布麻布,更别说会有现在花枝招展的布料和款式了。 1

再谈谈吃的吧,他们小时候,馒头是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现在,我们这一辈人,整天吃白米饭,白馒头都会觉得单调乏味。

以上是我从调查中听到的,再说一下我自己感觉到的变化。我们小时候跟父母要零用钱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妈,给我一毛钱”,现在,这一代孩子却改成了“妈,给我一块钱”。小时候,我们的生日是这样度过的:妈妈给做一碗鸡蛋面,再给几毛钱买几块糖。现在的小孩都是吃蛋糕、下馆子。我们儿时的玩具很简单,一根皮筋就能让一群孩子兴高采烈,现在孩子们的星期天却丰富多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满天飞,还经常被父母陪着去游乐场。从这些小事上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㈡ 新时期的新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这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我国现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的存在,我们的小康的确只能称为整体上的小康,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百姓的生活水平。

在调查中,我一直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村望去,没有一家人会因为没钱买米而被饿死了,可是大家面对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了,随着工业经济的普及,村里的老百姓也都不像以前那样只要种好自己的地,有个好收成就可以高枕无忧,换句话说,咱们再也不是靠天来吃饭,而更多的依赖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科技使大家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这“衣、食、住、行”中的“衣、食、行”已被解决,但这“住”再加上“医、学”在当今社会又有了新的解释。“住”自然是指房子问题了,现在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房价又一直这样居高不下,所以现在多数人都在愁房子。即使是你没有挤入城市,要在村里张罗一幢房子,也需要全家省吃俭用几年的功夫。其实如果单是盖新房这一码事,也没有那么困难关键是加上后面的“医、学”,这就够一户人家折腾啦。“医”指的当然就是“就医”了,“学”指的是“上学”。如果一户人家里,病人和学生都有,那这户人家就算得上是比较困难了。因为病人不止是花费了医药费,还减少了这一家的劳动力,再加上学生的学费,就有点棘手了。

这是我在调查中体会到的多数人的困扰,总结一下就是,和以前相比,大家的生活条件的确是有了很大很大的改善,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大家的生活一定会有一些不顺利,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因此就否认掉已取得的成绩。社

会主义是我们的中转站,共产主义任重而道远。然而,只要我们有进步,只要我们在成长,我们就不害怕一路的困难重重,因为问题一定是解决一个少一个的,我们不怕新问题的出现,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定执着,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㈢ 党中央的各项扶助政策

这次调查中,我看到了好多以前自己以前不太清楚的扶助农村的政策,这使百姓的生活更加顺利,帮助大家解决了好多棘手的问题,引领社会更好的发展,所以,我决定把这部分单另出来介绍。从大家的口中可以看出,百姓是确确实实从这些政策中得到实惠。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它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政策正好对应了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医”。在村里,经常听到人们茶余饭后时议论某人又得了什么病。看得出,疾病对大家的危害无穷,它不仅折磨病人的身心,更影响一家人的命运,因为昂贵的医药费足以拖垮一家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急百姓之所急的一项政策,可以帮好多家庭解决困境。可是,有70%的人对这个政策颇有微词,他们认为这是政府在想方设法挣老百姓的钱,而且有好多人也认为他们没有在农村合作医疗中得到优惠,原因是,这个政策只能帮助报销住院后的部分费用,对于在普通小门诊中的花费却没作用,可是,医院中的医药费又太高,所以两者相比没什么差别。

⑵“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简单来说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自2007年开始,该政策正式在农村实行,并且赢得了很好的口碑,100%的人认为这个政策很有帮助,可是仍有67%的人宁愿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原因是村里的学校虽然免费,但教育水平不高,教职工的责任心不高,他们宁愿多花一点钱,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问题到底是出在学校身上,还是家长身上。和国办学校比起来,私立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的确更严格,但这似乎与我们一直提倡的“减负”矛盾,所以,可能是因为家长们都走进了一个误区“严师出高徒”。这样分析,正确的教育理念需要普及。

⑶农村养老保险

这两天,各村的村委会都在忙着帮村民们照照片以办农村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年满六十岁之后可以领取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由于这个政策刚刚在我们这一带出台,所以大家多少都有一些顾虑,可是由于每年需缴纳的保险金较少,而且多数人家在缴费当年就能得到照顾,所以,参加的人还是挺多,此政策完善了农村的老年人保障制度,使老人每月都能领到一定金额的补助,帮助这部分弱势群体解决了生存问题,若真能顺利实施下去,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得到很好的口碑。

三、调查总结及建议

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几十年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发展提高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实事求是,查漏补缺,我们距离自己的目的地一定会越来越近。从党中央近几年的各项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一直很重视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针对在调查中从群众口中以及自己的观察思考,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㈠改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活环境

现在百姓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所以多数人家都不再像以前那样饲养家畜,导致生活垃圾没地方倾倒,好多人随便把垃圾随街堆放,影响村容,污染环境,影响生活。所以应提倡沼气池技术,改善这种状况。

㈡完善农村教育体制,解决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调查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很重视,可见“科教兴国”战略已深入人心,但据大家反映,虽然“两免一补”已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村里的幼儿学前教育体制很不健全,所以好多孩子没办法接受学前教育。再者,有位家长反映小学的管理不太合理,导致孩子们不能专心读书,所以应注重学校的管理体制,让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

㈢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提高百姓生活能力

中国地域宽广,每一个地带,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所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在国家大政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依次攻克各个难题。

第二篇:温湿度变化对卷烟卷制质量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温湿度变化对卷烟卷制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波 杜启云 单凯 杨志鑫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6期

摘 要:在工艺温湿度变化幅度内,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卷烟重量、吸阻、总通风率、圆周、硬度和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量、吸阻、硬度这三个指标受湿度影响较为明显,受温度影响较小;总通风率、圆周和长度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小。

关键词:温度 湿度 卷制质量

中图分类号:TS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

2温湿度变化是影响卷烟卷制质量和消耗的重要因素,与卷烟质量关系密切[1-2]。卷烟企业评价卷烟加工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有重量、吸阻、总通风率、圆周、硬度和长度等,广泛使用综合测试台来进行测试。

为了提高卷烟生产过程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精度[3],该文通过对温湿度与卷烟卷制质量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掌握生产条件和测试条件对指标的具体影响,有利于卷烟加工条件控制、降低能耗和比对实验开展,提高卷烟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国标规定同一检查批的卷烟。

1.2 仪器

KBF240恒温恒湿箱(德国BINDER);TUAR1322恒温恒湿机(意大利优力UNIFLAIR);MAX综合测试台(德国SODIM)。

1.3 方法

参照生产工艺条件,均匀分布法温湿度变化,逐个条件进行实验,温度的变化范围是(26±2) ℃,变化值每次1 ℃,湿度的变化范围是(60±5)%,变化值每次2%。参照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标准[4],将烟支存放于恒温恒湿箱中平衡48 h以上,在标准实验大气环境条件下(温度(22±2) ℃,湿度(60±5)%)使用综合测试台对样品进行测试。

2 结果与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1 温湿度对卷烟重量的影响

由表

1、图1和图2可以看出,卷烟重量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强,但与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湿度从55%到65%重量平均大约增加2.2%。

第三篇: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广泛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组织化,推动了全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与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区域竞争力,繁荣区域经济,已成为当前农业与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宣传、培训使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知晓和明白了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销售不合格农产品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增强了农产品生产者自觉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自觉性,以及农产品加工者、销售者依法依规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自觉性。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尚未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都有要求和规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是我们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包括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可追溯体系建设与农业投入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制订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样本,生产记录样本主要包括生产资料购买记录与田间农事操作记录,并指导生产基地开展记录、填写;在农业投入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环节,应印发统一的农药、肥料进货台帐与销售台帐,敦促全区各农资经销点认真照此填写,各项具体工作尚未完全落实。

1.3 农产品生产、经营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对于食品安全这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各种监管与生产经营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才能更有效地规范监管工作以及生产经营工作,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工作各个环节健康有序开展。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经营、农业投入品经营管理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等相关制度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4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近年来,区农业局通过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产品与基地认证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等工作,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农产品生产经营规范性差,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推行成果欠佳。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随意性,尽管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但仍然存在在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与不按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收农产品等问题,个别农产品生产者出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不按标准化生产要求生产,致使标准化生产技术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

2.2 农产品检测机构和标准尚需进一步健全。加快资金投入,加强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建设。机构职能需进一步强化强化,另外,处罚机制欠缺或不完善,缺乏震慑力量,给一些生产商经营户造成可乘之机,企图蒙混过关。

2.3 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优质优价意识差,优质不优价普遍现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商品价值尚未凸显出来,农民、业主、企业申报及生产“三品”积极性不高。

3 措施与建议

结合以上现状及存在问题,个人认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由农业与工商形成联合机制,合力打击和整治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伪劣农产品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生产质量。

修订后的《农业法》第2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的产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推广‘公司+基地’模式”;“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要“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加强农资投入品的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

3.2 尽快实行农产品市场销售“准入制”,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方能上市销售是解决农残超标最关键的一项举措。

3.3 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力度。

3.4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行与实施才能有可靠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牵涉农业、质监、工商等监管部门。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做好此项工作,一是要把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作为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来抓;二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可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并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四是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制度建设。

第四篇: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问题和措施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农产品是民族生存的基础,国家繁荣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政府和国家形象。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举世瞩目的热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1年以来,国家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逐步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从农资品、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三个关键环节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分散、农产品流通环节复杂、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药、兽药残留的现象依然无法杜绝。近几年发生的“瘦肉精”、“多宝鱼”、“毒韭菜”、“毒豇豆”等事件,再次敲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作为一个农业战线的工作者对这些危害农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些自己的看法。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标准落后,体系不健全

1.1.1标准陈旧。国外的农产品标准每隔2年或5年修订1次;而在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

1.1.2标准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太少,原则性较强;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空缺;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资品种不足40%;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配套差。

1.2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构筑面临问题较多

1.2.1“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

首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种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是前提,但单家独产的种养殖模式使得标准化生产实现的难度很大。其次,“小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够强烈。由于农村人员文化素质低下,受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方法的影响,农业的市场经济意识缺乏,部分农民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等概念模糊,认识和理解不透,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观念不强。

1.2.2常规实用技术的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

农药、化肥、灌溉等常规技术的大量使用,一方面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肥料、农药等常规技术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不规范、使用的不合理以及盲目施用,不仅造成地下水、土壤、大气和农

1产品污染,而且由于农药超标使用,致使病虫抗、耐药性增强,形成农药用量逐次增加的恶性循环,收获物中农药残留量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3农业生产环境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影响。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致使农业灌溉用水质量下降,农田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增高。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1/5,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 000多万公顷,污水灌溉农田的面积达330多万公顷,严重影响了农作物质量安全,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1.2.4农户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影响。

农民受商业利润驱使,为了让产品增重、早上市、外观好看等目的,而采用不法手段或滥用科学进行生产的行为,以及检测手段落后。使不安全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严重扰乱了农产品市场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措施

2.1在标准化生产体系构筑方面,主要考虑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的需要。

一要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结构同质化的问题,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三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解决“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四要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解决常规实用技术的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五要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造条件。

2.2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检测监管是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 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置齐检测设备,尽快达到实施监管的要求。明确检测重点,做好对基地和农户生产环节禁限用农(兽)药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检,强化检测,建立检测结果通报制度,通过相关媒体和简报定期通报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引导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建立检测结果追究制度,对超标产品追根溯源,落实整改,跟踪检测,跟踪执法,严禁有毒有害产品流向市场。

2.3严格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生产者要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和规程,科学合理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防止对产地造成

污染,严格禁限用农(兽)药使用规定,禁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规定。在农产品包装、贮存、运输过程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不得伪造、冒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其他优质农产品标识。

2.4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一是实行市场自检制度,经检验合格方可上市销售。二是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结果公示制度,要将检验结果及时公布,使销售者和消费者及时了解产品质量。对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三是对不合格农产品实行退市制度。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生产者要向经营者,经营者要向消费者做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五是实行农产品入市验证制度。对具有认证资质机构认证的实行入市验证,凭有效产地认定书、产品认证书、出入境检疫检验证明、近期产品检测合格证明进入市场。对准予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实行标识、标牌销售管理。六是实行农产品包装管理制度。包装上市销售的农产品,其包装、标签等必须符合《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否则不得上市销售。七是建立经营档案制度。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应建立健全销售档案,载明产地、来源、品种、数量、检验情况、责任人、销售去向等,保存好相关证明文件,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八是鼓励生产者、经营者规范经营,集中配送,净菜上市。九是建立信用登记评定制度。依据生产记录、经营档案、检测结果等信息评定信用等级,颁发信用等级标志牌,实行分类管理。十是实行分类查验检验制度。凡入市农产品,必须具备市县区政府指定的相关部门或委托相关组织机构出具的合格证明和具备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报告单,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标准。农产品监管部门,对获取无公害认证的产品入市免检,实行抽检。对未取得相关认证(定)的农产品实行入市登记、现场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可入市销售。不合格的禁止销售,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消费安全。

2.5加大源头整治力度。

农资执法监管机构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做到法律宣传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教育规范与行政处罚相结合。指导经营户建立规范的农资购销档案,对销售对象、数量、购买者身份及购买用途进行详细记载,特别是对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登记,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用于瓜果菜生产。农资监管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国家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目录。结合“放心农资下乡”和农资打假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能力。农技推广机构,要加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筛选和推广应用,指导生产单位和农民应用综合技术,保证生产优质放

心农产品。

2.6认真宣传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举办讲座、培训班、印发宣传单等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

2.7齐抓共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协力配合,广大群众全力支持,齐抓共管,着力培育优质、健康、安全、生态、文明、有序的农产品市场。

第五篇: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列为首位[1]。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01年 4月,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认证体系建设取得了极大进展,但从总体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1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现状

1.1管理职能交叉,管理职责不清

目前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散在农业、贸易、工商、环保、卫生等不同部门,都依据相应的工作职能和行业法规,各自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部门职责不清,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管理脱节,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目前仍缺少对政府管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制度化措施。各部门通过立法的途径使其部门利益法定化,这种法律的部门化,进一步加剧了部门之间职能的重复交叉,而且大多的管制政策出台颁布后没有较好的事后监督和评估[2]。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体系建设不完善

(1)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上,表现在制定和颁布主体分散化,标准交叉现象严重。农业标准从计划的提出、制定到审批发布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部门职责不清,管理分散,相互掣肘,不仅导致管理的低效率,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技术标准重叠、交叉甚至技术内容矛盾的现象。同时,标准制定不科学、透明度低,标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差,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参与主体较少,标准的制定程序不规范,缺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咨询的过程。

(2)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上,一方面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检能力薄弱。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建立检测点的建设仍不足,大部分生产经营者还没有能力建立检测设施[3]。一些质检机构为获取利益往往违背基本的职业操守甚至变成生产经营者欺骗消费者的工具。另一方面,检测机构的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镇一级的检测机构数量仍较少,食用农产品安全类质检机构的数量不足,投人品类机构偏多而其检测任务不足。

(3)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有:1)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没有完全纳入法律范畴,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没有从法律的角度给予明确和肯定。2)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总体规模较小,认知度低。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加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有待提高。3)是认证

)

流于形式,国际互认程度较低[4]。

1.3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还较薄弱,在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大多为分散式的单位和个体,规模化程度还较低,农业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由于长期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缺少社会监督和自我约束限制,科学施肥、用药及标准化生产规程很难在生产上完全实施[5]。特别在当前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资价格过高,产出与投入比例失调,投入多,回报少的情况下,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加上农资经营环节不规范,虽经多次农资打假整顿,一些不法商贩和生产者仍然违规使用禁药,这种分散农资经营体制问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种子、兽药等生产资料的标签不规范,商品名多、杂、乱,包装简陋,也很难分辨出其主要成分和用途,农民无所适从,很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1.4检测机构基础薄弱

农业部门(含畜牧、水产)检测检验机构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相符合,不能满足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业环境的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主要在农村和城市周边。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以及工业污染,上述污染已经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2.1农药、化肥污染

(1)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 由于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用农药防治病虫产生了依赖思想,因而不重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6]。过多使用农药,严重污染环境,加大农药残留,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

(2)用药结构单一 有的地方常年使用一种农药,严重伤害天敌,引发病虫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和用药数量,降低防治效果,造成很大的浪费。

(3)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1)是不能对症下药,乱用药;2)是施药的时间、时机不当;3)是农药配制比例不准确,随意性太大;4)是农药用量偏大、用药次数偏多。

2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 在蔬菜产区,有的农民在菲菜、洋葱、芹菜等蔬菜上使用限用的高毒农药灌根来防治地下害虫,轻者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重者成为毒蔬菜。

(5)违规使用禁用高毒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原因是禁用高毒农药还未彻底清除 1)是企业过去生产留存 下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还未完全处理,随时可能流入市场; 2)是个别农民手中还留存少量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7]。

(6)假冒伪劣农药充斥市场市场检查中随处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假冒伪劣农药。表现在有的掺杂使假,有的以肥冒药,有的有效成份含量不够,有的以次充好冒充名牌,有的纯属“三无”产品等。使用假冒伪劣农药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7)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因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2畜禽养殖污染

近年来,由于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2/3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8]。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特别是一些含有抗生素类污染物渗入农业土壤,进而通过农作物吸收进人食物链,从而产生“有机污染”,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3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

2.4工业污染

由于城市的发展,工业“三废”和生活污物排放量增加,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等,使农田土壤、农区水系及大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部分农田或菜田受到污染。另外,由于城市的扩建,原有良好的农田土壤、农区水系和大气,有可能面临遭受污染或破坏的危险。

3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及措施

3.1实行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对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实行严格的户籍编码制度,一户一码,不管每户生产何种农产品,都使用统一配发的、每户唯一的编码。每批产品上市,除

)

加贴编码外,还应加贴本批产品采收日期,同一采收日期的产品,为同一个批次。对经检验部门检验的,还应附带产品检验合格证书。一方面是一但发现质量问题,便于该批次产品的召回而不影响其它批次产品;另一方面是可以根据编码溯源找到生产者,有利于责任追究[9]。

3.2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

(1)加大对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的投入,保证检测机构正常开展检测工作;(2)加强现有检测机构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3)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加大检测频率,及时上报检测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依据。

3.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

要保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1)农技推广人员、植保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积极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用药、适时采收,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示范等多种途径的方式,千方百计引导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10];(2)检测部门要不定期对各生产基地的产品进行监测,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监管部门要根据检测结果时时监管;(3)监管人员要经常深入到生产者中间,多了解、多询问、多查阅有关生产记录或档案,发现违规生产,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置,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3.4科学使用农药

农作物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搞好农业、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实施化学药剂防治。开展化学防治把握好用药时期,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轻,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因此,要坚持预防和综防,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以减轻对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3.5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1)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这样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以弥补因速效肥料后劲短而造成的作物生长后期缺少必要营养而减产;(2)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避免造成浪费,减少化肥对耕地的污染;(3)推广科学的施肥方法,做到底肥机械条施,口肥人工穴施,追肥为垄沟深追肥,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11]。

3.6普及综合防治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用量在病虫害防治上,积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病虫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农业与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措施,尽量减少应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必需使用时,也要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在使用上,认4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选好农药品种、用药时间、用药浓度,使农药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对于农药的研发和生产,国家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高毒、剧毒农药的生产,监督或引导企业研发和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要大力投入研发资金,发展生物农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要尽快建立一支由植保专业技能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队伍,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统一防治,为生产者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

3.7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起源于农业。可以说“三品”是农产品的品牌,也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它们都是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过程中,为适应新的发展和质量安全要求而逐步出现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在,国家从食品安全的战略高度对“三品”的发展予以重视并大力提倡,地方政府在发展 “三品”生产过程中,如何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或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更多的“三品”产品,应该成为当务之急。相信所有农产品都是“三品”以上标准,农产品的质量自然就有了保证。

总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保证民生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以农业部门为主,其它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行动,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只有人人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食用安全的农产品,不安全的农产品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温床。

4 讨论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还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对于其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到底该如何完善还有待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1]方永美,区晶莹,杨振刚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J].现代农业,2009(1):73~74 [2]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61~362 [3]孙鲁威.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新农村标志[N].农民日报,2006-03-21,13-14. [4]刘毓侠,于传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1-2. [5]田世英.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对策措施.中国农业信息,2005,4. [6]郭红生,孙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党史文苑,2005,4. [7]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河南农业科学,2007,8. [8]马雷,张洪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效能分析.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8. [9]李振山.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科技通讯,2005,8. [10]钱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析[J].河北农业科技,2007(2):7 [11]粘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须全面提高[J].中国果菜,2007(1):11-13

6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致 谢

四个月的毕业实习很快就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和忙碌完成了毕业论文。由于缺乏经验,所以难免有不足之处,尽请老师给与指导。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指导和同学们的支持帮助,完成论文有很大的困难。

本文是在白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虽然白老师工作繁忙,但仍抽出时间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在此,谨向白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其次,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所有指导过我,教育过我的老师们。正是你们不倦的教诲,使我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与提高。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次毕业论文。

最后感谢答辩场的各位老师,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感谢老师的指导。由于本人学识能力有限,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谢谢!

上一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下一篇: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